對於如今的孩子來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畢竟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能否考上好的大學,關乎孩子未來一生的命運。
也正因為這樣,現在的家長們在孩子小學的時候開始就重點抓教育,不停地給孩子報各種學習和培訓班。
每次考試過後第一時間關注成績,家長如此,老師也是如此。
01請倒數第一名家長發言
小琴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由於上小學前沒有很好地完成幼小銜接,孩子的學習有些吃力,每次考試都不太理想。
雖然心裡有點著急,但是小琴並沒有把焦急表現在臉上,每次都耐心地鼓勵兒子。
一個學期過去了,孩子的考試幾乎都是墊底,班級裡的老師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
雖說如此,小琴並沒有放棄兒子,因為她覺得孩子每次都在進步。
孩子經常對她說,今天又獨立完成了幾道題,考試又如何寫完了,這讓她覺得孩子是有在努力的。
這次期末考,孩子又考了最後一名,但是回家的時候兒子就向小琴坦白了:"媽媽我覺得這次有點難,但我已經很努力了,下次一定會考好。"
期末考之後是家長會,小琴已經做好了被老師"約談"的準備。但沒想到的是,在發表完講話之後,老師居然開始點名自己,並且直言:"請倒數第一名家長發言"。
小琴沒想到老師在眾人面前給自己難堪,但是她依舊站了起來,幾句高情商的回答,最後讓老師羞愧道歉。
小琴站起來說:"我就是最後一名的家長。我的孩子也許不聰明,但他很努力,這一學期我看到了他在學習態度上的變化,我認為這是值得肯定的。我們一定努力考好,不會讓老師失望。"
02過分注重成績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現在的很多學校對於學生的成績都很看重,一些帶班的老師也是如此,常常用分數來評判一個孩子,讓學生和家長壓力都很大。
那麼,如果家長和老師都過分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孩子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1、學業壓力變大
學業壓力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儘管人們一直在鼓勵"快樂教育",但是這個目標似乎很難實現。
隨著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多,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值和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們的壓力也變得相當大,小小年紀就已經開始體會到成年人般的不容易。
2、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
凡事過猶不及,如果一個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情本就不高,學習效率也一般。
那麼這時候家長再給予壓力,孩子們對於學習這件事也許會由原來的沒有積極性上升為牴觸,徹底失去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若是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對孩子來說無疑是難以挽回的。
3、形成功利心理
孩子要強好勝是好事,但如果到了功利的程度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態。
如今的社會很浮躁,在大人的影響之下小孩對於物質和學習成績的要求都變高,校園中到處存在著攀比的風氣。
比吃穿,比父母,比學習成績,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
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父母應該在源頭上找方法,從了解孩子的心態開始,制定合理、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成績,否則做什麼都是徒勞。
學習固然很重要,但也不代表一切,希望所有老師和家長都能夠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