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成績成為家長備受關注的話題,也成為老師衡量一名學生的標準。
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會讓家長感到很頭痛,因為開家長會時候,家長也會被老師「訓斥」,導致許多家長不願意參加,但為了孩子他們又不得不去,對於這些家長來說,家長會簡直就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尤為關注,被視為重中之重,甚至每天不惜陪孩子做功課到十一二點,也要將孩子學習成績提上去。
可似乎桃子的家長並不這樣想,學習更加注重「散養」,讓孩子順其發展。正是因為如此,很少輔導桃子做功課,也沒有給桃子報一些輔導班,就導致桃子在班級中的成績總是排在最後幾名。
桃子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平時十分貪玩,要知道6年級馬上要升中學,也是衝刺的一年,各種考試不斷。
期中考試後,老師召開了家長會。老師先是公布學生的排名情況,鼓勵進步的同學,又挑選了幾個比較特殊的家長講話,其中就包括最後一名,正巧這次最後一名是桃子,輪到桃子家長講話時老師卻說:「請倒數第一家長發言」。
老師此話一出,周圍所有家長目光都投到她的身上,桃子媽媽雖然有些生氣,但還是不卑不亢說到「我孩子不叫倒數第一,你這樣說話是不是有點不尊重人,孩子雖然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但不代表以後一直都不理想。我的孩子考試最後一名,作為老師你難道沒有責任嗎?」
老師聽到桃子媽媽的話,意識到自己說話確實有些不妥,感到有些尷尬,紅著臉向桃子媽媽道歉。生活中類似事件不在少數,老師與家長不應給孩子「貼標籤」,要不斷鼓勵孩子,發掘他們的潛力,更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老師應該如何去做?
1、多鼓勵孩子
孩子最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這是對他們的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家長不要一味責備、打罵,那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響親子關係。要多給予孩子鼓勵,這次考不好還有下一次,但一定要付出努力,家長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多方面考慮,對孩子正確引導。
2、與孩子溝通交通
家長應多陪伴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孩子各方面的變化,了解孩子的近況。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情況,選擇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不要盲目,正確引導孩子,儘快找到提升的辦法。
3、老師與家長多溝通
對於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應該及時找學生了解情況,找到家長及時溝通,一起探討解決辦法,並制定出相應計劃,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勞逸結合,要多多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自信。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