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推出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出現不少洛陽鏡頭

2020-12-12 洛陽網

近日,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報導了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紀錄片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稱許杜甫,相關媒體報導顯示,這也是「詩聖」杜甫第一次被以紀錄片方式展示給國外。

杜甫畫像

  近日,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報導了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紀錄片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稱許杜甫,相關媒體報導顯示,這也是「詩聖」杜甫第一次被以紀錄片方式展示給國外。

  片中不僅出現了龍門石窟、西大街、麗景門等洛陽元素,更有英國著名主持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漫步老城街頭,講述杜甫在洛陽與李白相遇的時光。

紀錄片中出現的龍門石窟鏡頭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相閱徵途上,生涯盡幾回。

  ——杜甫《龍門》

  「甘道夫」在紀錄片中朗誦杜甫經典詩作

  近日,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

  該紀錄片主持人麥可·伍德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學教授、中英了解協會主席,身兼歷史學家、紀錄片製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拍攝的高口碑紀錄片《中華的故事》《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為中國觀眾熟知。

  為讓西方觀眾更直觀地了解杜甫的文學地位,紀錄片將杜甫比作中國的莎士比亞,並把他的作品與《荷馬史詩》相提並論,同時指出,「沒有任何一位西方詩人能與杜甫之於中國的地位所比擬,因為他的靈魂和作品是如此緊密地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BBC也認為「中國詩歌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延續上下三千年的現實主義傳統,比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更為古老」。

  紀錄片還邀請到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上有很高造詣的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學博士劉陶陶等學者,對杜甫進行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

  值得一提的是,BBC還邀請到在《指環王》系列電影中扮演「甘道夫」的伊恩·麥克萊恩,這位英國國寶級演員深沉地朗誦了《壯遊》《閣夜》《夢李白》《月夜》《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杜甫的經典詩作。

  紀錄片中出現多組洛陽鏡頭

  要了解杜甫的一生,重走他腳下的泥土是最為合適的方式。麥可·伍德沿著杜甫的足跡,尋訪鞏義、洛陽、西安、成都、長沙等地,從杜甫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回溯了這位中國「詩聖」的一生。

  紀錄片中還出現龍門石窟、西大街、麗景門等多組關於洛陽的鏡頭。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相閱徵途上,生涯盡幾回。」當鏡頭聚焦盧舍那大佛時,麥可·伍德吟誦了杜甫的這首五律《龍門》。

麥可·伍德坐在老城區西大街介紹「詩聖」與「詩仙」相遇相知

  在老城區西大街,麥可·伍德坐在熙熙攘攘的街頭,介紹「詩聖」杜甫與「詩仙」李白的相遇相知,不翻湯店、古玩字畫店等極具辨識度的洛陽老城畫面不斷切換。講到盡興處,他還聲情並茂地用英文吟誦了杜甫的《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杜甫與李白初次相識於洛陽

  「杜甫出生鞏義,築室偃師,大約從20歲開始了自己的漫遊生活。公元731年,杜甫20歲時,至山西郇瑕(xún xiá)(今山西臨猗一帶),後又南下吳越,直到24歲才回到洛陽參加科舉考試,此年貢舉不第,遂有齊趙之遊。30歲時,杜甫結束齊趙漫遊,重回東都,32歲時初遇李白於洛陽,二人相從如兄弟。」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高慎濤說,公元712年,杜甫生於鞏縣(今鞏義市),公元770年病故於湖南耒陽,享年59歲。40餘年後才由其孫子杜嗣業收拾骸骨,歸葬偃師。

  杜甫4歲時,因生母早喪,父親在外做官,被寄養在洛陽姑母家。他聰明過人,「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十四五歲時,在洛陽一帶已頗有文名,得到著名文人崔尚和魏啟心的激賞。

  公元744年,李白與杜甫在洛陽相遇,開始了他們一生的友誼。此時李白44歲,杜甫32歲,前者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途經洛陽,後者則結束遊歷不久回到洛陽居所,二人一見如故。

  詩人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曾激動地描寫李杜的這次洛陽之會:「寫到這裡,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畫角,古代樂器名,記者注),發三通擂鼓,然後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在我們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個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

  「詩仙」和「詩聖」惺惺相惜,關係甚密。從杜甫的《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一詩中就能看出: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李白往往有很美妙的詩文,寫得像南朝人陰鏗那樣好。我也算得上是魯郡的隱士,喜愛他就像對待自家弟兄。晚上大醉後同蓋被子睡覺,白天則結伴攜手一起遊玩。

  「洛陽在杜甫的生命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不管身在何處,他始終念著故鄉洛陽,在他現存的詩歌中,反映洛陽或思鄉之情的有很多。」高慎濤說,如「成都萬事好,不如歸故廬」「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昔在洛陽時,親友相追攀」「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等。(記者 牛鵬遠)(圖片均為視頻截圖)

相關焦點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詩界反響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4月初,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
  • 杜甫被BBC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真不是蓋的。「世上有但丁,有...
    ,薦「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甚至都沒有加上「之一」這一說,直接蓋棺定論中國排名No.1了… 本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短小精悍的杜甫詩集紀錄片,名為「Du Fu: China 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來源:澎湃新聞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近日,BBC推出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 BBC推出杜甫紀錄片 伊恩·麥克萊恩讀杜甫英譯詩
    記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麥可·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伊恩·麥克萊恩原標題:BBC推出紀錄片 中國「詩聖」走向世界在東方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
  •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紀錄片海報BBC官網在線觀看頁面據紀錄片推薦詞介紹,這是西方第一部專題介紹杜甫的紀錄片。幾年前,BBC推出過一個「中國文化系列」紀錄片,其中有兩集是「盛唐李杜:中國的詩酒之魂」,對兩位詩人的背景和人生經歷做了簡單介紹。
  • BBC杜甫紀錄片海外走紅!主創:詩裡的團結是當前全人類需要的
    近日,英國國家廣播電視臺(BBC)推出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資深主持人兼撰稿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走訪中國多個城市,回溯杜甫起跌浮沉的人生足跡,該片在英國引起許多居家抗疫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還不算完,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也在他們那紅了。so,who is Dufu? 這部單部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名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為了讓西方觀眾直觀地了解杜甫的地位,他們直接把他的作品與《荷馬史詩》相提並論。
  • BBC最新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4月7日,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片由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執導,在片中,他走訪探尋了唐代詩人杜甫一生的足跡,向人們介紹杜甫波瀾壯闊的一生。
  • BBC推出紀錄片,中國「詩聖」走向世界
    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在東方,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很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麥可·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受到廣泛關注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沿著杜甫生前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回溯詩人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的一生。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微信公眾號「中國詩歌網」,是國內較早報導BBC播出《杜甫》的新媒體。
  • BBC推出紀錄片 中國「詩聖」走向世界
    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  受到廣泛關注  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沿著杜甫生前的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回溯詩人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的一生。  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微信公眾號「中國詩歌網」,是國內較早報導BBC播出《杜甫》的新媒體。
  • 從這部BBC紀錄片,看杜甫的人與詩
    近日,西方首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在BBC上映。在紀錄片中,主持人麥可·伍德通過走訪留下過杜甫足跡的城市、地點、山川河流,還原了這個「中國最偉大詩人」歷經坎坷的一生。同時,穿插在這些回訪鏡頭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讀的杜甫詩作。這位出演過眾多莎士比亞劇作的國寶級男演員,用渾厚的莎腔附著了杜甫詩歌獨特的力量。
  • 杜甫被BBC強勢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哈佛教授花8年翻譯他所有詩
    尤其是唐宋時期,更是文人墨客的巔峰時代,柳永、蘇軾、李清照、歐陽修、範仲淹、李白、杜甫……在詩人的詩詞中,看到國家興衰、豪情壯志,也有婉轉纏綿、淺吟低唱,但是要說到這些詩人,誰才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呢?定然是要引起一番唇槍舌戰,但是BBC4月播出的最新紀錄片給出了他們的答案——《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不是杜甫第一次走入西方世界,哈佛大學早就以「中國最偉大詩人」來描述杜甫,甚至稱其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與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學中的地位相當。
  • BBC紀錄片讓杜甫「忙」到國外
    近日,英國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這是杜甫第一次以紀錄片的形式,詳細地被介紹到全球。該片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也引發網民重溫杜甫的詩歌。專家告訴記者,杜甫值得國際化,他本就是國際文化人。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麥可·伍德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
  • BBC播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轟動 用英語來讀唐詩是什麼...
    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微成都日前,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一經播出即刻轟動了全世界各地的網友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替李白「著急」該片目前豆瓣評分7.6,作為中國觀眾大家都對杜甫的生平有一定了解不過紀錄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視角是陌生又新奇的
  • 【焦點】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中文字幕版,附杜甫年譜
    (中文字幕)2020年春天,即使是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但也沒能阻止全世界的人們對詩歌的熱愛更無法阻擋人們對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喜愛近期,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由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執導並主持
  • BBC紀錄片《杜甫》火了,英國導演:理解中國需要一輩子
    ●在片中,伍德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史蒂芬·歐文(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 ●「只稱杜甫為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稱呼將他的地位局限於詩人。
  • BBC紀錄片《杜甫》刷屏,重讀杜甫膾炙人口的偉大詩篇!
    BBC近期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在國內外引發了熱議。主角不是莎士比亞,也不是但丁,而是我們家喻戶曉的「詩聖」杜甫,篇名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FU:CHINA'S GREATEST P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