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旅程》:我們很多人對成功的看法是錯誤的

2020-12-15 陳姣姣說美食

01年

說到迪士尼,你覺得怎麼樣?

是唐老鴨,米老鼠,白雪公主,冰雪奇緣?或者是一個有趣又刺激的天堂?

很多人認為迪士尼只是一家經營動畫片和開放遊樂園的公司。實際上,真正的迪士尼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迪士尼的主要業務包括娛樂製作(製作各種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錄製和表演舞臺劇)、主題公園,玩具、書籍、視頻遊戲和傳媒網絡。

2019年10月,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單中,迪士尼排名第9。

與此同時,迪士尼在2020年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上排名第四。

一個擁有這樣的經濟實力和聲譽的公司肯定會吸引很多人的注意。

在CEO羅伯特艾格帶來他的新作品《一生的旅程》之前,打開迪士尼的成功秘籍。

02年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伯特艾格歷史上的第六位CEO,也是迪士尼從低迷走向復甦的關鍵人物。

今天的迪士尼已經是危機四伏,甚至面臨被收購的困境。

2005年,他的前任CEO艾斯納辭職,羅伯特艾格被任命為迪士尼CEO職位,幫助迪士尼渡過了危機。

他在15年的任期裡取得了什麼成就?

2006年,它以73億美元收購了皮克斯。在皮克斯被收購後,它不僅使自己更加輝煌,而且挽救了迪士尼頹廢的動畫。其工作室動畫片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2009年,它以40億美元收購了漫威,超級IP,這也給迪士尼帶來了穩定的收入。

在2012,它以45億美元收購了盧卡斯電影業,並獲得了《星球大戰》版權。

2019年,它以713億美元收購了福克斯,在流媒體之戰中贏得了一些籌碼。

羅伯特·艾格還參與建造了上海迪士尼,2016年開業上海迪士尼,15個月後盈利。

通過不懈的努力,他已將迪士尼打造成一個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美元、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的巨大商業帝國,在全球5大洲擁有13個園區和22萬名員工。

這樣的成就不能用成功來形容。

03年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時會感動得流淚。

因為,即使是一本關於「領導力」的書,也不是冷血的,而是充滿了故事的溫暖。

毫無疑問,即使羅伯特艾格說這是一本管理書籍,但更像是他的自傳,是他45年職業生涯的總結。

與其他CEO自傳類書籍不同,在羅伯特艾格書中,沒有強調所謂的時間管理、決策、領導等「技巧」。在他看來,成功更依賴於情感和個性的培養。

正如一位網友總結的,羅伯特艾格總結了10條所謂的領導原則:從樂觀、勇敢到誠信,這些原則大多與能力無關,而與行為無關。

在書中,羅伯特艾格描述了著名的商業案例,如收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戰到二十世紀福克斯。但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收購量有多大,也不是這些擴張如何使迪士尼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強,而是波瀾壯麗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光輝人性。

首先,羅伯特艾格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

在奧蘭多迪士尼天堂,發生了鱷魚襲擊和吞食兒童遊客的悲慘事件。那麼,如何處理羅伯特艾格?

他拒絕使用「公司代言人」,並親自回應受害者家人的不幸。

看來這還不夠。他打電話給被襲擊男孩的父母。他不怕說「碰瓷」:如果你需要什麼,你可以找到他。

父母說:答應我,我兒子的死不是徒勞的。

他同意了,在迅速行動之內,在24小時之內,他在公園周圍設置了保護措施。

同時,他拒絕讓前任老闆失望。

公司的前CEO麥可艾斯納是公司的「趕下臺」。作為公司的第二任領導,他本可以利用這一點抹黑老闆,為自己劃清界限,尋求上層資本。

但他拒絕了。

儘管他不同意艾斯納的一些措施,但他避免了這種不合理的誹謗。他在董事會的批准和對前任老闆的保護之間謹慎而公正。

其次,是他對被收購企業的保護。

上任之初,他制定了迪士尼的發展戰略,總結為:「創造高品質的品牌內容、擁抱科技以及實現全球性增長」。

無論是二十世紀福克斯、漫威還是皮克斯,每一個都是一個著名的名字,羅伯特艾格都不想因為合併而失去原有的輝煌,所以他儘量保持原有公司的活力,讓它們逐漸融入迪士尼企業文化。

這樣就避免了「合併消融」對被收購公司造成的損害,迪士尼可以是和平過渡到新時期。

通過一系列收購,迪士尼形成了「四大IP矩陣」:以「冰雪奇緣」為代表的傳統迪士尼動畫片,以「總動員系列」為代表的皮克斯,以「復仇者聯盟」為代表的漫威,以「星球大戰」為代表的盧卡斯電影產業。收購福克斯電影產業後,迪士尼又增加了「辛普森一家」等品牌。

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對被收購公司的羅伯特艾格的保護,使得這些部分互不影響,卻散發出自己的光彩,加入了迪士尼的內容矩陣。

而且,這是他的誠信。

如上所述,迪士尼在這場詭異多變的企業收購戰中並非沒有對手。

之所以成功能夠最終實現,一方面是迪士尼百年品牌的祝福,另一方面是羅伯特艾格的人格魅力。

「我能理解被收購的痛苦,」他告訴被收購公司的負責人。

他說「皮克斯還是皮克斯,如果我們不去保護你們創造的企業文化,那就等於是毀壞了讓皮克斯不可取代的寶貝」。

他就是這麼說的,他也是這麼做的。

因此,在將皮克斯添加到迪士尼之後,將保留許多皮克斯元素,包括第一個「跳跳燈」動畫。

他的誠信讓被收購的公司覺得把公司交給他真的很放心。

儘管有很多不同,但在「愛護被收購公司」這一點上,羅伯特艾格確實給了滿意一個回應,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他的良好性格使人們願意接受未知的可能性。

當然,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和友誼的賈伯斯。

在賈伯斯最後的的那一刻,除了他的家人,他真正的病情只透露給羅伯特艾格一個人。

最偉大的公司的CEO有一個友誼的「英雄惜英雄」。

在外界的印象中,人們普遍認為賈伯斯是一個偏執和冷漠的人,但在羅伯特艾格中,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的、溫暖的賈伯斯。

在賈伯斯通知羅伯特艾格他生病後,賈伯斯的妻子勞倫曾經問他:「我們能信任他嗎?」

賈伯斯的答案讓我每次讀到它就哭:「我敬愛這個人。」

我一直覺得皮克斯和迪士尼從「劍拔弩張」走向友好合作的原因,與賈伯斯個人敬愛走向愛格密不可分。

所以即使在那時皮克斯佔上風,賈伯斯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當羅伯特艾格決定購買漫威時,賈伯斯問他「這家公司能和皮克斯媲美嗎?」這個語氣,總有一種小孩子向同齡人炫耀玩具的感覺——這有什麼好處?我的玩具好嗎?它總是讓人忍俊不禁。

但最終,賈伯斯對羅伯特艾格的認可導致了迪士尼和漫威,盧卡斯之間的合作。

在羅伯特艾格下,賈伯斯不再是為「完美」做一切的偏執狂,而是一個相互支持和鼓勵的熱情的夥伴。為彼此的幸福而快樂,也為彼此的悲傷而悲傷。

這是真正的友誼,沒有興趣。

04年

羅伯特艾格一再強調,所謂的戰略著眼於未來,而不是過去。

因此,在新時代的發展大潮中,迪士尼總能抓住機遇。

不久前,迪士尼剛剛發布了一個好消息Disney+——流媒體承載著公司轉型的偉大事業。北美上線僅僅兩個月,註冊用戶就超過2600萬,超出了管理層的預期。

儘管成績斐然,羅伯特艾格仍然認為一個人擁有太多權力太久不是件好事。

因此,為了迪士尼的進一步發展,他多次遞交辭呈,但未能得到董事會的認可。

2月25日,他終於把指揮棒交給了他的繼任者包正博。

受全球流行病的影響,迪士尼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4月13日,羅伯特艾格宣布重返崗位,帶領迪士尼以總裁的身份渡過難關。

我們相信,擁有45年專業經驗的前CEO將再次帶領迪士尼走出泥潭。

畢竟,他的《一生的旅程》有很多東西要標記。

相關焦點

  • 《一生的旅程》:全球超級IP之父,完美詮釋職場獨立與互賴的成功
    《一生的旅程》看似是一本自傳,記錄了全球超級IP——全球最大娛樂公司迪士尼的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職業成長生涯。在他45年的職業生涯中,一共經歷了20種職位和14位老闆,一路併購了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及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影業等,一手打造出雄踞世界的迪士尼帝國。
  • 抽象動畫《馬茹娜的非凡旅程》用狗的一生隱喻人的三種現實意義
    在當下快節奏的時代裡,我們總會因為事業、家庭和成長,慢慢地遺忘掉那些曾經我們認為無比重要、一生也不會放棄的東西;也會因不斷地遭遇人生挫折,而害怕再去相信和全盤付出的愛一個人。記得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隻流浪狗,有一天忙於餐廳做宴席,就沒有時間照顧它,也為了防止影響到顧客,便把狗拴在餐廳的路邊,結果非常不幸地被車撞死了。
  • 顏寧:很多人追求成功,成功又是誰來定義的?
    她在演講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對成功的定義正在吃掉當代年輕人,即"成功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年輕人應該追求怎麼樣的成功",這一觀點引發了許多人的深思。她的原話是這樣的:"很多人追求成功,那麼這個成功又是誰來定義的?……一定要去做別人眼中那個優秀的你嗎?
  • 很多人「不成功」,是因為一生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很多人不成功,是因為一生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在這裡先給大家講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效應——"瓦拉赫效應"。瓦拉赫的成功,其實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的智能是不均衡的,發展也有滯後性,可能很多人在大半生都在漂泊尋找,或許一生也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些人可能妥協了,但有些人經過千迴百轉,最終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路。所以,瓦拉赫效應,告訴我們的是,我們需要的是探索自己的潛能,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丨《一生的旅程》告訴我們職場中的領導力原則
    最近他的這本新書《一生的旅程》一經上架開賣,就成為了眾多關注匯聚的焦點,也算是現象級全球暢銷書沒跑了。為什麼這本書會獲得如此多的關注,自然是因為羅伯特·艾格委實不是個簡單人物。可以說,如果沒有羅伯特·艾格,就不會有現在的迪士尼,也就沒有現在全球漫威的聲勢浩大和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影業集團的驕人業績了。
  • 規避錯誤,至少會大大提高我們成功的概率
    第2個人回答說,「我正要吞下去,看見那個人從林子裡出來,手裡拎著一個菠蘿!」這個故事是編出來當笑話的。笑過之後,如果我們做進一步的思考,其實會發現我們會經常性的犯些故事裡的錯誤。我們有很多人根本沒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之前就匆匆忙忙上路了,忙到頭卻發現自己其實掉進坑裡去了。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 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我目前的問題是,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太願意與人交流,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是醫大5年級學生。生活中哪怕很小的決定,時候結果不理想,就會很難受,內心難以接受這樣錯誤,接受這樣的自己。面對不好的結果,我必須不斷地對自己說,不斷的自我暗示,「沒關係」,別想了,不斷安慰自己才能夠慢慢平靜下來。今天出門,看見自己的車子前輪沒有氣了,要找人借氣槍打氣。
  • 簡短唯美的句子,人的一生首先需要的是望遠鏡,看遠
    眼睛多了,很多小事都會過敏,所以別人多看你一眼,你就會覺得他對你有敵意;少一個看你,你就覺得他故意冷落你。一個有思想的人註定要努力的活著,因為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一個太在乎的人,總是在胡思亂想,結果陷入了思緒的混亂,動彈不得。3.一個人一生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能看得很遠的望遠鏡;然後就是顯微鏡,仔細看看;接下來是放大鏡,看透;其次是墨鏡,看跌。
  • 《經濟學人》數據可視化編輯:錯誤的圖表,我們也畫了很多
    為了能夠做的更好,他們在從錯誤中不斷總結教訓,不斷的自我改進。為此Sarah Leo還把經濟學人的錯誤總結為3點,並寫成一篇博客,供大家參考,大數據文摘對文章編譯如下☟深入了解我們的記錄後,我找到了幾個有用的例子。我將針對數據可視化的問題分為三類:免責聲明:大多數「原始」圖表是在我們的圖表重新設計之前發布的。改進的圖表是為了符合我們的新規格而繪製的。
  •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轉身便是旅程中的故事
    你們說的等到了,你的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我們的這一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跌倒,也一定要爬起來。生活就要像瘋子一樣地過,才能忘記生命給我們的顛簸。決定我們一生的,有時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每一次選擇的結果布成點,連在一起,就成了我們人生的路。
  • 人生就是一個旅程,有的人能陪你一程,有的人能陪你全程……
    人,從呱呱聲落地,就開始了自己一生的旅程。人生,是一個沒有回遊的旅程。人生旅程或長或短,每個人都在不停的前進著,每一個站點每一處風景一閃而過,身後是故事,前方是未來。可以回頭看走過的風景,可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風景,人生過雨雲煙,珍惜每一分每一刻每一處風景,因為,人生是一個不可能回遊的旅程!人生,沒有相同的旅程。 人,一生都在享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旅程,旅程中有屬於自己的歡樂、悲傷、彷徨。人與人會在某一處風景擦肩而過,成為彼此的過客,可不會有相同的旅程。人生, 一個固定終點的旅程。
  • 想要成功的人,不妨讀一下託爾斯泰的名言,或許會改變你的一生!
    古代人的想要成功是當官,如今現代的人想要成功是賺很多錢,錢賺得越多越證明成功。所以現代的人都向錢看,都處處為了錢。那麼說起成功,容易嗎?相信大家都知道,想要成功是很難的,特別是家庭條件不好,六親無靠的人。想要成功真的是難於上青天。那麼成功有方法嗎?
  • 稻盛和夫:真正有出息的人,一生不問3事,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
    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將來能不能有出息,關鍵還是看3件事,那些真正有出息的人,一生不問。」不問結果現在的人在做每一件事前,都會想像著結局,他們重視結果更勝過程。但大部分事件的結果都是不如人意的。人生就像一段旅程,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無論結果如果,只要在過程中我們傾盡全力,就能做到問心無愧。不問過去我們常常會想起曾經輝煌過的自己,在看一下現在的不如意,就會抱怨社會的不公,卻從來不會在我們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錯誤和武斷貽誤孩子一生
    這正是「蝴蝶效應」帶來的影響,很多家長不在意的小細節,往往會導致孩子出現更大的問題,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蝴蝶效應」對於親子教育具有哪些啟示吧。2、錯誤和武斷的方式。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微小錯誤的時候,無須擔憂、小事而已,因此錯過了糾正孩子的最佳時期。放縱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日積月累之下,形成了更大的錯誤,極有可能貽誤孩子的一生。
  • 遼寧洋帥:與楊鳴交流了很多看法,我們可以相互學習
    遼寧洋帥:與楊鳴交流了很多看法,我們可以相互學習
  • 支教感悟:開啟一段青春旅程成就一生前行力量
    2019年7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著綠皮火車從祖國的東北來到了祖國的大西北,跨越了四千五百多公裡,開啟了我人生的一段特殊旅程。轉眼間,我已在庫爾勒服務了10個多月。在這裡,不僅讓我看到了祖國的壯美遼闊,更讓我找尋到了青春的別樣風採!
  • 盤點:那些會影響財務人員一生的錯誤觀點
    其實這些觀點是錯誤噠!今天,就讓小編來盤點一下,那些會影響財務人員一生的錯誤觀點!錯誤觀點一:會計越老越吃香這個觀點在20年前或是15年前也許是成立的,但是在當今社會是完全錯誤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會計已經成為最具專業性工作崗位之一,而年輕化也成為最近幾年會計行業的大趨勢之一。首先,國家政策學習。
  • 我們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兩類人
    人生就像是一場不知道終點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我們遇到了千千萬萬的人。有的人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不知道他叫什麼;有的人與我們相伴很久。我們遇到的人讓我們哭過笑過,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一點點地成長。
  • 清醒思考的藝術:我們總是犯錯?避免5種錯誤思維讓你離成功更近
    作者建議是:如果你是一個智囊團的成員,無論何時,你都要講出你的看法,哪怕這看法不是很中聽。你要仔細考慮沒有講出的意見,必要時要甘冒被隔離在溫暖團體之外的風險。如果你領導著一支團隊,請你指定某人唱反調。他將不是團隊裡最受歡迎的人,但也許是最重要的人。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