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喜歡哭哭啼啼,並不是他們「玻璃心」,而是因為這兩點

2020-09-17 秀寶媽咪

家長其實也不會一直對孩子好,當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家長會一直寵著孩子,不管孩子做什麼,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但是當孩子的年紀變大了一些之後,家長便想讓孩子瞬間成長起來。

很多「啃老族」的家長其實就是這樣,總覺得孩子比較小可以一直慣著他們,但突然哪天家長覺得累了,便會覺得這些都是孩子的問題,但孩子變成這樣基本都是家長一手造成的。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喜歡哭,這個時候家長都會想方設法哄孩子,然而當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還是總喜歡哭哭啼啼,這個時候孩子也會覺得比較鬧心,所以也會責怪起孩子。

面對兒子哭的行為,寶爸恨鐵不成鋼

劉先生平時是一個非常要面子的人,但也非常堅強,他覺得男人就是不可以流淚的,否則就像是女人一樣。

自從有了兒子之後,因為劉先生工作比較忙碌,所以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都是由媽媽照顧的,劉先生的工作也逐漸穩定了下來,於是就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沒想到劉先生的兒子竟然是個愛哭鬼,因為一點小事就能哭出來,看到自己兒子這樣,讓劉先生既生氣又無可奈何,每次孩子一哭,劉先生就會告訴兒子男生不能這樣,有時候也會向兒子發火。

有一次劉先生讓孩子幫自己去廚房拿點糖,但是過了半天兒子都沒有從廚房裡面出來,於是劉先生就去了廚房,然後看到兒子正蹲在地上,而罐子裡面的糖也被撒了一地。

劉先生於是對兒子說道:「讓你做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別蹲著了,趕緊起來,下回可拿好了。」


沒想到兒子直接哭了起來,看到兒子掉眼淚,劉先生又一頭霧水,自己也沒說什麼,這孩子也太嬌氣了吧,哪像個男孩子。

孩子總喜歡哭並不是因為他們「玻璃心」

劉先生覺得孩子一點都不堅強,所以就更生氣了,但其實孩子變成這樣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也是因為這兩點原因。

*孩子害怕家長

有的家長平時在家裡面非常嚴肅,而且跟孩子接觸的時間也不是特別長,所以孩子在面對爸爸的時候,就會感到害怕。


當他們做錯事情的時候,會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所以還感到害怕,但並不是玻璃心,而是通過哭泣的方式發洩而已。

*孩子沒有安全感

很多家庭雖然有爸爸媽媽,但是家長在家裡面並沒有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總是在孩子面前吵架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很多孩子如果長大之後還喜歡哭的話,家長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了,是不是自己影響到了孩子,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家長應該多陪伴

家長的陪伴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自信,而爸爸給孩子帶來的就是勇敢,媽媽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但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有些小家子氣,所以想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完善,父母都要多陪伴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其實非常沒有安全感,這些是需要家長慢慢給予孩子的,也要多鼓勵孩子,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直接訓斥他們。


很多孩子因為沒有獲得過尊重,而變得越來越自卑,動不動就喜歡流眼淚,家長也不要將問題都賴在孩子身上,平時也應該多反省自己。

【貼心寄語】

希望家長們都可以多一些耐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今日話題:如果孩子哭的話你會怎麼做?

相關焦點

  • 「玻璃心」的孩子真的不是教育想要的……
    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管不得、說不得、罵不得、更是打不得。2其實,孩子的玻璃心並非是天生的,大多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養成了孩子遇到批評就不高興,遇到挫折就逃避,承受不了失敗,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現狀。
  • 孩子動不動就哭,也許不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這一次次的慘劇,無一不在提醒著父母和老師,到底是現在的孩子被我們寵壞了真的太脆弱,還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現了什麼問題?孩子玻璃心簡單來說就是承受能力太差,就像一塊易碎的玻璃一樣,要小心翼翼的對待,否則一個不注意它就碎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玻璃心」,是指內心十分脆弱敏感的人。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毀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給他一部手機
    請放過孩子吧。玩遊戲的適當標準是什麼,絕大多數父母若是懂得幫助孩子適當玩遊戲,那麼便不會有那麼多的家長苦惱,那麼多的孩子廢掉,那麼多家庭悲劇發生。2003年,通州17歲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因為家裡拒絕給錢上網,對爺爺奶奶痛下殺手。小吳(化名)原本是老實本分的孩子,除了成績差點,品行還算優良。由於對上學失去信心,初二時輟學在家務農。
  • 「孩子一輸就哭、玻璃心」:聰明的家長,都懂得這兩點
    這個事之後,朋友再也無法忽視孩子的好勝心,害怕兒子的心理會出現問題。其實,人人都有好勝之心,想贏也是人之常情。但世間之事,有贏就有輸,所謂的常勝將軍根本少之又少,其背後緊繃的神經和不斷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搗蛋的、有不愛說話的、有喜歡大聲嚷嚷的等等。但其中有一種孩子總是讓父母很頭疼,就是動不動就愛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做錯事愛哭、被家長說了幾句也愛哭,總之就是喜歡用哭來發洩情緒,用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典型的現象為當批評孩子時,孩子就會大哭起來。大多數這樣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自尊心極強,敏感多疑甚至還會嚴重缺乏自信心。這種現象應當給予重視,這對孩子的成長乃至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兒童有「玻璃心」這一現象。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並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這種現象應當給予重視,這對孩子的成長乃至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兒童有「玻璃心」這一現象。1、沒有讓孩子感覺到幸福感孩子的玻璃心並不是先天的原因而是後天成長中逐漸形成的。會有這樣一種現象,父母會經常與孩子傾訴賺錢的不易,而賺錢是為了孩子,可能讓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與艱辛是一件好事,但這同時加大了孩子的負罪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虛榮的心理,當他們提出要買「名牌」時,有的父母會直接拒絕太貴或者還會說自己從來都捨不得買。這種方法會讓孩子逐漸感到自卑。
  • 不是因為相剋,而是因為這兩點
    「食物相剋論」一直都深入人心特別是老一輩人,不僅自己深信還要貼的廚房到處都是做菜之前還總要比對比對雖然說不存在,但是至於土豆和米飯,還真不能在一起吃,不是因為會中毒或者相剋,而是因為以下兩點。1. 血糖升高快:糖尿病人要格外注意土豆搭配米飯,這樣的搭配其實就是主食配主食。
  • 孩子遇到問題就哭哭啼啼,孩子太脆弱,家長該怎麼辦?
    但是有不少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在面對失敗的事情。家長不知道的是,抗挫能力對於孩子而言,真的非常重要。小侄子今年2歲,平日裡總是哭哭啼啼的,尤其是自己想做某件事,但卻沒有成功的時候。嚴重到什麼地步?我和他在一起搭積木,他小心翼翼地搭著高樓,但是因為太高還是倒了。
  •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關於抗壓能力,要看娃的「心理彈性」強度
    現在全家人在女兒面前都很小心,怕他們說錯話,讓她覺得委屈,最後落淚。壓力無處不在,然而孩子只是遭遇一點點小挫折就選擇放棄,這種心態對孩子的成長毫無助益。其實,孩子無法承受絲毫壓力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抗壓能力太弱,「心理彈性」不足。一、為什麼孩子容易「玻璃心」?A、在溺愛中成長現在,大多數孩子是在保護有加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
  • 面對「玻璃心」的孩子,用這3點破解蛋殼效應,培養自信強大內心
    不少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容易放棄和喜歡逃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玻璃心,是因為他們被寵溺太嚴重,只要不理會孩子就不會存在玻璃心,其實玻璃心並非孩子矯情,而是一種內心疾病。同時,也是因為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值太高,總希望他們能夠達到自己的標準,有時候孩子無法達到,就形成心裡的一份落差。在這樣的壓力下成長,孩子的心理自然容易崩塌。
  • 孩子的「玻璃心」因何而起
    為什麼現在「玻璃心」的孩子那麼多?在「做智慧父母·開學不焦慮」的大型直播中,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劉丹老師建議父母,用手機錄一個小時的語音,看看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你給孩子下了多少條指令。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他們「玻璃心」,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不對
    但是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經常犯一些錯誤,在這個時候小莉總是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小麗發現一個問題,只要自己對孩子進行教育,那麼孩子總是會不停地哭泣。面對這種情況讓小麗感覺到非常煩惱,覺得自己兒子實在是太過於玻璃心了,其實這種情況和小麗的教育方法是有關係的。
  • 3-起跑線和玻璃心
    更關鍵的是,即便在起跑線上贏了,今後也未必贏,因為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一輩子的事情,是跑馬拉松,而不是跑百米。但是見到最多的情況是,每過一個階段,就有人主動退場,請注意,是主動退場。最後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下來的人。示例:這個例子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
  • 孩子那麼聽話,根本不是因為「懂事」,而是他們「不得不」
    導讀:孩子那麼聽話,根本不是因為「懂事」,而是他們「不得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那麼聽話,根本不是因為「懂事」,而是他們「不得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百樹雲課堂」孩子一輸就哭、玻璃心:聰明的家長,都懂得這兩點
    其實,面對失敗,家長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打擊,而是教會孩子擺正心態。這一點,很喜歡吳尊的做法,之前女兒NeiNei第一次芭蕾舞比賽,雖然從小刻苦訓練,但迫切想贏的NeiNei最後還是輸了。如此才能一點點地消磨掉,孩子因為輸了比賽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 「玻璃心」的孩子格外敏感,如果家長經常說這些話,怨不了孩子
    甚至,還會對孩子說:這就是你太「玻璃心」了,都多久的事情了,再說你那陣不是給家裡買東西嗎?咋還過意不去啊?有「玻璃心」的人,他們非常在意別人說的話,也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常會因為別人無意間的一句話傷害到自己,他們覺得所有人說的話都有所指,而指向的就是自己。而「玻璃心」的形成,除了只有一小部分是孩子性格天生的之外,很大一部分都來源於父母,來源於自己的童年經歷。
  • 孩子喜歡亂塗亂畫,不是因為調皮搗蛋,而是另有他因
    導讀:孩子喜歡亂塗亂畫,不是因為調皮搗蛋,而是另有他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喜歡亂塗亂畫,不是因為調皮搗蛋,而是另有他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