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真要來?國家回應,為避免誤傷剛需,專家提出「免徵面積」

2020-12-24 校長侃房

文|校長

前不久有關媒體公布了全國監測70城的房價變動新數據,從數據中不難發現,其中36城的房價仍出現大漲趨勢;而在二手房市場,有44城房價仍在上漲。由此可見,即便是國家在8月份加大對樓市調控,可房價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什麼方法才能使高房價下跌呢?

潘石屹曾一語道出實情,降房價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房產稅及空置稅」,通過徵稅的方式以此來增加炒房客的持有成本,只有領房產投資者利潤不斷降低,才能更有效的降低我國的住房空置情況,長此以往投資者不得不低價甩賣,以此來達到抑制房價以及房租上漲的情況。

潘石屹的一番言論確實點醒了很多人,關鍵在於「房產稅」究竟如何落實呢?

房產稅真的要來到?國家對此作出回應。

在筆者看來,目前我國樓市迫切需要房地產稅的出臺。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房價一直處於「虛高」狀態,目前有超過50%的城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均出現大漲的趨勢;另外則是租房空置率問題,按照目前的存量,即便是再用三年也難以消化完。更為嚴重的是,炒房客總會有幾套房產伺機炒作「狠賺一筆」,而真正缺房的剛需購房者面對虛高的房價只能望而卻步。對此房產分配不均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慶幸的是國家針對房地產稅作出回應:

1、財政部曾在一篇報導中發表評論,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稅收制度,確保房產稅的出臺一定要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權以及分布推進」等原則進行,並要求對房產作出較為具體和全面的估值後再對其進行房地產稅的徵收。

2、央行也對此發聲,要提高直接稅的佔比就必須要不斷完善地方稅制,逐漸擺脫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由此可見,央行的一席言論是在為房產稅以及空置稅的到來埋下伏筆。

這兩個信號其實不難看出,房產稅真的要來了。經濟專家馬光遠曾這樣評價道,在住房信息不斷完善的同時,對「第三套住房」徵收房產稅的條件也已經具備。房產稅出臺將會對炒房客造成嚴厲打擊,同時炒房客投機炒房的成本也將會大大提高。

另外一個信號:專家提出有關房產稅「免徵面積」等問題,一旦超標每年就要交稅

房產稅一經落實後真的會對房價造成一定衝擊嗎?在筆者看來,房產稅的徵收是2%起步,如果再加上炒房成本,估計每年增加的成本已經接近10%,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炒房客在出售房屋時將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但令剛需購房者擔憂的是,這種無差別的徵收會不會對自己造成誤傷。

為避免誤傷剛需,專家提出「免徵面積」。

經濟專家尹中卿提出,房產稅的出臺很有可能會提高房產的使用以及佔有成本,對待剛需購房群體應該設置免徵面積。與此同時張學誕也提出,人均免徵面積應控制在40-60平以內,稅率應維持在0.2%-1.2%之間。其中值得住這是,房產稅的定義並不是一次性繳納,而是超過標準值以後每年都需要繳納。

在筆者看來,房產稅出臺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降房價,而是要擺脫經濟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性,這點其實從央行表態就很容易看出結果。針對房地產稅的出臺,官方也建議對樓市採取有效手段。

針對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炒房亂象,官方您卻指出要用行政、金融、財稅等手段來遏制樓市投機炒房等行為。對比分析,行政與金融手段無可厚非,主要是穩定房價,通過調控等對樓市等炒房行為經營幹預。值得注意的是後者「財稅手段」,這是否意味著房產稅與空置稅會提前而至呢?

在筆者看來,高層連續表態已經在說明房產稅真的會來。「免徵面積」的提出是對剛需購房者的有利保護,按照之前提的比例,三口之家起碼最少120平才可以徵收房地產稅;按0.2%-1.2%的稅率計算,100萬的房產起徵稅最少也要2000元,最多可超10000元。

如果你支持筆者的言論,歡迎大家去評論區留言點讚,您的支持將是對筆者莫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房產稅還是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超過「這個數」就要交錢
    因而我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大家都很是關注的就是房產稅了,不過由於房產稅涉及的人群很廣,因而我國還是需要通過很謹慎的規劃,才可以實行,不過有專家就提出免徵面積,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不用交稅的購房面積,但是一定超過這個規定的面增面積就要交稅了。話題討論:房產稅還是來了?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房產稅「免徵面積」,超過這個數交1.2萬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的均價已經連著4個月都超過了1萬元/平方米,許多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房價已經進入了「萬元時代」。專家估計,我國的房屋已經足夠容納30億人居住,對於14億人口來說顯然是「綽綽有餘」,「問題」就出在房子的分布並不均勻。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房產稅「免徵面積」,超過這個數交1.2萬!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超「這個數」每年交1.2萬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的均價已經連著4個月都超過了1萬元/平方米,不少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房價已經步入了「萬元時代」。 都說「物以稀為貴」,房子貴難道是因為它數量稀缺嗎?事實上據專家測算,我國的房子已經夠30億人居住,對於14億人口來說顯然是「綽綽有餘」,「問題」就出在房子的分布並不均勻。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點」,超出這個數,每年要交萬元!
    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供給大於需求,那價格就會下跌。而在近些年來,房子確實是越建越多,很多人手裡都不只有一套房,城市家庭手裡有兩三套房的已經很是常見。還聽人說過,有些富豪因為出差等問題,幾乎是在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房子,就是為了方便。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住,其他時候都是空著。不僅僅是這樣,還有很多房子是完全空著,都沒有賣出去。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點」,超出這個數每年要交上萬元!
    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供給大於需求,那價格就會下跌。而在近些年來,房子確實是越建越多,很多人手裡都不只有一套房,城市家庭手裡有兩三套房的已經很是常見。還聽人說過,有些富豪因為出差等問題,幾乎是在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房子,就是為了方便。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住,其他時候都是空著。不僅僅是這樣,還有很多房子是完全空著,都沒有賣出去。
  • 專家提出房產「免徵面積」,超過需交上萬元
    於是買房成了一件人生必做的事情,但是一直在上漲的房價真的是讓很多的剛需購房者壓力山大。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新建的商品房平均價格連續4個月超過了1萬元每平方米,專家認為,房價已經正式進入"萬元時代"。常言說"物以稀為貴",但顯然房子不在此列。我國目前的房子數量已經可以讓30億人居住,而我們全國人口也不過14億,由此可見,房價高與數量是沒有關係的,而是在於房子的分布嚴重失衡。
  • 房產稅真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概念,超過或將交1.2萬稅
    客觀來說,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房地產對城鎮化率的提高確實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82年全國城鎮化率僅為21.10%,可是僅僅過了37年時間,截止到2019底就提高到了60.60%。
  • 房產稅真要來了?專家提出征收方案,所有住房「平等對待」?
    10年的時間說短不短,各個家庭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國家也需要了解最為真實的情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人口普查與過去有所不同,因為此次是基於大數據之下的,不僅需要「查人」,還需要「查房」。所謂「查房」,也就是調查居民的住房情況。而此次「查房」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更好的「查人」。
  • 一個月內樓市接連「2次」表態,潘石屹道出實情,房產稅要來了?
    恕筆者直言,不管是為抑制樓市泡沫發展或是老百姓的民生買房需求,房產稅其實早該出臺。根據全國監測70城數據可以看出,其實目前的房價已經偏高。除此之外,擁有多套房產的業主不斷投機炒作,反觀真正的剛需者,在高房價下甚至連湊齊首付都很困難,同時住房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至於高房貸對目前人們消費的擠出效應就更不用多說了。近日樓市接連兩次表態,房產稅這次要來了?
  • 未來「房產稅」出臺,應該怎麼徵收?專家提出3種徵收方案
    對於「房產稅」問題,一直是人們最值得期待的稅費,畢竟開徵房產稅可以把多餘的房子擠出去,防止這些炒房客囤積,浪費房源,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未來房產稅出臺,應該怎麼徵收呢?專家給出了三種方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房產稅真要來?官方最新回應!2000萬「剛需盤」風波未止
    房產稅真要來?官方最新回應!2000萬「剛需盤」風波未止】11月30日,深圳萬科的臻山海家園項目在公證搖號前向廣大客戶發了一份「房住不炒」的倡議,對購房後市場變化風險、銀行不予批貸申請風險、調控政策變化風險、代持購房風險等進行了提示,其中「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及代持人可能存在「導致個人房產稅的繳納」風險的提示,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也再次引發深圳將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聞。
  • 房產稅到來勢不可擋,專家提出房產起徵點,一線房產或繳6萬左右
    房價的提升其實大部分都要「仰仗於」炒房客在其中的努力,我國一直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但是仍有很多炒房客通過「低買高賣」、「高槓桿」、「假結婚」等手段炒房。因此房產稅的推行如今已經是越來越熱了。國民都對炒房的行為深惡痛絕,如果房產稅能夠幫助房價穩定,那麼要買房的剛需用戶來說實際上非常歡迎房產稅的到來。
  • 財政部發文: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
    近日, 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明確,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後佔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 財政部:今明兩年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
    來源:北京青年報財政部網站5月9日顯示,財政部發布《關於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後佔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免徵建設、管理公租房涉及的印花稅;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對經營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
  • 房產稅要來了!100萬房產最高繳稅1.2萬!哪些情況在免徵之列?
    關於房產稅的提議,大家早有耳聞。歷史上徵收房產稅已被呼籲多年,然而迄今為止,也只有在上海、重慶等極個別城市進行試點徵收。房產稅之所以長期試點,並未全面推廣,其根源在於政策設計的難度極大,它關乎每一個家庭,而不同群體對房產稅的態度截然不同,如何均衡各方利益成為了一大難點。
  • 房產稅沒來,這3個消息先來了?涉及2億人,房子多的人恐「難眠」
    因此近兩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樓市的調控力度,其中房產稅引起了百姓的關注。 從2010年開始,要徵收房產稅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有,房產稅的開徵也意味著房價和整個樓市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僅僅是打算買房的人,已經買房的人、租房的對於房產稅的出臺也都十分關注,購房者每月不僅要還貸,還要交房產稅,這也是很大的壓力。
  • 公租房免徵房產稅,算算能省多少錢
    有關公租房優惠政策來了!資料圖 新華社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於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公告指出,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對經營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徵增值稅。公告明確,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購買住房作為公租房,免徵契稅、印花稅;對公租房租賃雙方免徵籤訂租賃協議涉及的印花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公租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 人口普查開始「查房」了,房產稅要來了?房子多的「睡不著」了
    因此,人們對於與房子有關的政策、價格以及各項變化都是十分敏感,像「房產稅」這樣關於房子的「大事」,也是引得不少人十分關注。一旦房產稅開徵,不僅是對買了房的人,對那些還沒買房想要買的以及租房的人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將會涉及到我國上億居民。所以,在這一方面國家也是十分謹慎,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房產稅一直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徵」了。
  • 兩部門發布公租房稅收優惠政策:免徵房產稅
    公告指出,對公租房免徵房產稅。對經營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徵增值稅。資料圖:排隊辦理公租房登記的隊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公告明確,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後佔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其他住房項目中配套建設公租房,按公租房建築面積佔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免徵建設、管理公租房涉及的城鎮土地使用稅。
  • 專家提出3種方案
    要知道,任澤平在前段時間以《中國住房存量測算》用人均面積測算方式,認為目前我們存量房維持在3.11億套,可以分配給12.5億人口居住,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下的房子幾乎就等同於「白菜」,但正因為這些炒房客們大量的浪費房屋資源,使得無房人必須支付高於房子本身的價格,才能獲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