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長
前不久有關媒體公布了全國監測70城的房價變動新數據,從數據中不難發現,其中36城的房價仍出現大漲趨勢;而在二手房市場,有44城房價仍在上漲。由此可見,即便是國家在8月份加大對樓市調控,可房價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什麼方法才能使高房價下跌呢?
潘石屹曾一語道出實情,降房價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房產稅及空置稅」,通過徵稅的方式以此來增加炒房客的持有成本,只有領房產投資者利潤不斷降低,才能更有效的降低我國的住房空置情況,長此以往投資者不得不低價甩賣,以此來達到抑制房價以及房租上漲的情況。
潘石屹的一番言論確實點醒了很多人,關鍵在於「房產稅」究竟如何落實呢?
房產稅真的要來到?國家對此作出回應。
在筆者看來,目前我國樓市迫切需要房地產稅的出臺。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房價一直處於「虛高」狀態,目前有超過50%的城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均出現大漲的趨勢;另外則是租房空置率問題,按照目前的存量,即便是再用三年也難以消化完。更為嚴重的是,炒房客總會有幾套房產伺機炒作「狠賺一筆」,而真正缺房的剛需購房者面對虛高的房價只能望而卻步。對此房產分配不均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慶幸的是國家針對房地產稅作出回應:
1、財政部曾在一篇報導中發表評論,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稅收制度,確保房產稅的出臺一定要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權以及分布推進」等原則進行,並要求對房產作出較為具體和全面的估值後再對其進行房地產稅的徵收。
2、央行也對此發聲,要提高直接稅的佔比就必須要不斷完善地方稅制,逐漸擺脫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由此可見,央行的一席言論是在為房產稅以及空置稅的到來埋下伏筆。
這兩個信號其實不難看出,房產稅真的要來了。經濟專家馬光遠曾這樣評價道,在住房信息不斷完善的同時,對「第三套住房」徵收房產稅的條件也已經具備。房產稅出臺將會對炒房客造成嚴厲打擊,同時炒房客投機炒房的成本也將會大大提高。
另外一個信號:專家提出有關房產稅「免徵面積」等問題,一旦超標每年就要交稅。
房產稅一經落實後真的會對房價造成一定衝擊嗎?在筆者看來,房產稅的徵收是2%起步,如果再加上炒房成本,估計每年增加的成本已經接近10%,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炒房客在出售房屋時將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但令剛需購房者擔憂的是,這種無差別的徵收會不會對自己造成誤傷。
為避免誤傷剛需,專家提出「免徵面積」。
經濟專家尹中卿提出,房產稅的出臺很有可能會提高房產的使用以及佔有成本,對待剛需購房群體應該設置免徵面積。與此同時張學誕也提出,人均免徵面積應控制在40-60平以內,稅率應維持在0.2%-1.2%之間。其中值得住這是,房產稅的定義並不是一次性繳納,而是超過標準值以後每年都需要繳納。
在筆者看來,房產稅出臺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降房價,而是要擺脫經濟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性,這點其實從央行表態就很容易看出結果。針對房地產稅的出臺,官方也建議對樓市採取有效手段。
針對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炒房亂象,官方您卻指出要用行政、金融、財稅等手段來遏制樓市投機炒房等行為。對比分析,行政與金融手段無可厚非,主要是穩定房價,通過調控等對樓市等炒房行為經營幹預。值得注意的是後者「財稅手段」,這是否意味著房產稅與空置稅會提前而至呢?
在筆者看來,高層連續表態已經在說明房產稅真的會來。「免徵面積」的提出是對剛需購房者的有利保護,按照之前提的比例,三口之家起碼最少120平才可以徵收房地產稅;按0.2%-1.2%的稅率計算,100萬的房產起徵稅最少也要2000元,最多可超10000元。
如果你支持筆者的言論,歡迎大家去評論區留言點讚,您的支持將是對筆者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