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訪談,左起:沙培寧、成尚榮、李政濤、王焰。 本文圖片由華東師大出版社提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基礎教育蓬勃發展。身處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未來的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如何應對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重大問題?9月8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了以「生命永恆,教育永恆——於漪·成尚榮·李政濤共話基礎教育改革70年」為主題的「大夏教育·高端論壇」。
論壇上,於漪、成尚榮和李政濤這三位基礎教育界代表人物,深刻探討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砥礪前行的現狀、生命與基礎教育實踐、教育者參與時代建設的擔當與行動等議題,為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貢獻了寶貴的建議。
因病未能出席論壇的於漪,在病床上錄製了一段VCR在現場播放。
身為改革先鋒的於漪,是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華東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她雖因病無法到場,仍精心準備了發言內容,點明了新中國教師基礎教育實踐的關鍵之處。她表示,自己數十年來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成就與貢獻,說到底就是「堅守了一個新中國教師的本分」。她強調,教育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教育質量不是指某一個學科的成績,而是指我們培養的人的質量。教育質量的核心是教育的價值取向,不管教什麼學科,必須集中在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有中國心、中國情,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領。她指出,教師教課要帶著理想情懷和責任擔當,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在孩子們心中點亮一盞明燈,使學生明白人生道路怎麼走,這也是教育質量最為根本的關鍵。
成尚榮發表主題演講。
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成尚榮則點明了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脈絡和方向。
成尚榮指出,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要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又在偉大的新時代裡有了更深厚的底蘊,更足的勇氣,應該有中國自己特色的教育學,這是中國的一種自信,是中國的骨氣,是中國的底氣,是中國的志氣。」成尚榮說。他認為,中國特色的教育學,是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為宗旨,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學。他認為,中國特色的教育學,要堅守中華民族育人的初心,要真正實現教育學是人的教育學,要概括、解答、用自己的話語來詮釋教育學的四個基本論域: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以及誰來培養人;此外,這本中國特色的教育學還要有道德的力量,要將真善美融合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教育領域的重要論述,闡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教育改革發展的綱要,也為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學打下了基礎。其中的教育觀、辦學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教師觀等,無不閃耀著學術性標識的光彩。成尚榮指出,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學,要從尋找和梳理學術性標識開始,逐步建立起學術體系,確立學術領域和核心論題。
李政濤發表主題演講。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政濤,則從凝聚「社會教育力」和樹立「中國自覺」的雙重角度,為未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指明路徑。
首先,李政濤引用了兩位外國教育專家的言論。「多年前我們請了美國知名教授一起研究、探討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他說你們的改革不要總是向美國和芬蘭學習,你們不要改著改著,學著學著,把你們中國基礎教育的國寶給丟了。」李政濤舉例說,
中國的教研製度、教師專業發展制度、教師培訓和研修都非常獨特專業和行之有效,它們都是中國基礎教育值得保留的「國寶」。此外,當代著名教育學家、德國洪堡大學教授本納也曾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和教育學研究提出過建議,他說中國正在經歷從近代向現代的轉型,但是這種轉型不能靠「進口」,要靠自己探索,只有中國自己,才能走出屬於中國的轉型之路。
「兩位外國專家提醒我們,我們要帶著中國自覺,自覺建構基礎教育改革中的中國經驗和中國典範,自覺為世界基礎教育改革做出中國貢獻。」李政濤說。
李政濤還提出,教育不只是一種實踐活動,更是一種尺度、視角和眼光,基於「教育尺度」、「教育眼光」,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育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磁場,把各種社會的教育力量吸納和匯聚,成為「社會教育力」和「系統教育力」。如何更好地集聚「社會教育力」,避免它們相互割裂,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對立,真正把教育變成全社會、全人類的事業,是未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重大問題。
三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之後,進入對談環節。圍繞「把人生融入時代裡」的主題,以70年基礎教育改革為大坐標、大背景,成尚榮、李政濤、王焰三位嘉賓展開對談,從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真實經歷出發,講述「在時代中的我」和「我所感悟的時代」。他們將國家使命、教育情懷和個人成長融合起來,將自己的教育人生投入到時代中,對時代發展做出貢獻。
會上,國家督學成尚榮、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雷啟立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房建軍書記、華東師範大學李政濤教授,共同向青年教師代表贈送於漪、成尚榮、李政濤三位專家新著,包括於漪所著的《穿行於基礎教育森林:教育實踐沉思對話錄》,成尚榮所著的《成尚榮教育文叢》,以及李政濤所著的《教育與永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