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教育改革不能靠「進口」,別丟了中國教育的「國寶」

2021-02-08 澎湃新聞

嘉賓訪談,左起:沙培寧、成尚榮、李政濤、王焰。 本文圖片由華東師大出版社提供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基礎教育蓬勃發展。身處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未來的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如何應對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重大問題?9月8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了以「生命永恆,教育永恆——於漪·成尚榮·李政濤共話基礎教育改革70年」為主題的「大夏教育·高端論壇」。

論壇上,於漪、成尚榮和李政濤這三位基礎教育界代表人物,深刻探討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砥礪前行的現狀、生命與基礎教育實踐、教育者參與時代建設的擔當與行動等議題,為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貢獻了寶貴的建議。

因病未能出席論壇的於漪,在病床上錄製了一段VCR在現場播放。

身為改革先鋒的於漪,是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華東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她雖因病無法到場,仍精心準備了發言內容,點明了新中國教師基礎教育實踐的關鍵之處。她表示,自己數十年來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成就與貢獻,說到底就是「堅守了一個新中國教師的本分」。她強調,教育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教育質量不是指某一個學科的成績,而是指我們培養的人的質量。教育質量的核心是教育的價值取向,不管教什麼學科,必須集中在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有中國心、中國情,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領。她指出,教師教課要帶著理想情懷和責任擔當,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在孩子們心中點亮一盞明燈,使學生明白人生道路怎麼走,這也是教育質量最為根本的關鍵。

成尚榮發表主題演講。

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成尚榮則點明了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脈絡和方向。

成尚榮指出,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要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又在偉大的新時代裡有了更深厚的底蘊,更足的勇氣,應該有中國自己特色的教育學,這是中國的一種自信,是中國的骨氣,是中國的底氣,是中國的志氣。」成尚榮說。他認為,中國特色的教育學,是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為宗旨,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學。他認為,中國特色的教育學,要堅守中華民族育人的初心,要真正實現教育學是人的教育學,要概括、解答、用自己的話語來詮釋教育學的四個基本論域: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以及誰來培養人;此外,這本中國特色的教育學還要有道德的力量,要將真善美融合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教育領域的重要論述,闡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教育改革發展的綱要,也為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學打下了基礎。其中的教育觀、辦學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教師觀等,無不閃耀著學術性標識的光彩。成尚榮指出,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學,要從尋找和梳理學術性標識開始,逐步建立起學術體系,確立學術領域和核心論題。

李政濤發表主題演講。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政濤,則從凝聚「社會教育力」和樹立「中國自覺」的雙重角度,為未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指明路徑。

首先,李政濤引用了兩位外國教育專家的言論。「多年前我們請了美國知名教授一起研究、探討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他說你們的改革不要總是向美國和芬蘭學習,你們不要改著改著,學著學著,把你們中國基礎教育的國寶給丟了。」李政濤舉例說,

中國的教研製度、教師專業發展制度、教師培訓和研修都非常獨特專業和行之有效,它們都是中國基礎教育值得保留的「國寶」。

此外,當代著名教育學家、德國洪堡大學教授本納也曾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和教育學研究提出過建議,他說中國正在經歷從近代向現代的轉型,但是這種轉型不能靠「進口」,要靠自己探索,只有中國自己,才能走出屬於中國的轉型之路。

「兩位外國專家提醒我們,我們要帶著中國自覺,自覺建構基礎教育改革中的中國經驗和中國典範,自覺為世界基礎教育改革做出中國貢獻。」李政濤說。

李政濤還提出,教育不只是一種實踐活動,更是一種尺度、視角和眼光,基於「教育尺度」、「教育眼光」,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育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磁場,把各種社會的教育力量吸納和匯聚,成為「社會教育力」和「系統教育力」。如何更好地集聚「社會教育力」,避免它們相互割裂,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對立,真正把教育變成全社會、全人類的事業,是未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重大問題。

三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之後,進入對談環節。圍繞「把人生融入時代裡」的主題,以70年基礎教育改革為大坐標、大背景,成尚榮、李政濤、王焰三位嘉賓展開對談,從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的真實經歷出發,講述「在時代中的我」和「我所感悟的時代」。他們將國家使命、教育情懷和個人成長融合起來,將自己的教育人生投入到時代中,對時代發展做出貢獻。

會上,國家督學成尚榮、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雷啟立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房建軍書記、華東師範大學李政濤教授,共同向青年教師代表贈送於漪、成尚榮、李政濤三位專家新著,包括於漪所著的《穿行於基礎教育森林:教育實踐沉思對話錄》,成尚榮所著的《成尚榮教育文叢》,以及李政濤所著的《教育與永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
    11月28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擔任學術支持單位。論壇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聚焦教育前沿動態,解讀教育改革政策。
  •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2020)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12月7日,由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承辦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2020)」在北師大舉行。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建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研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形勢新任務。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蓄勢待發,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
    2020年11月28日至11月29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將在北京景園假日酒店召開,屆時來自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將齊聚一堂,共商中國教育未來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2020)舉行 建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
    12月7日,由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承辦的「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2020)」在北師大舉行。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建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研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形勢新任務。
  • 卓越小學教師教育改革論壇在杭州召開
    杭州網訊 4月28日,在中國小學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體系20周年,杭州師範大學小學教育本科招生20周年之際,由該校教育學院主辦的海峽兩岸卓越小學教師教育改革論壇在杭師大倉前校區召開杭州師範大學小學教育專業源遠流長,是學校百十年歷史中僅有的幾個賡續未斷的專業之一,時值學校110周年校慶,這次論壇的召開具有特殊意義。近年來,在校院共同努力下,學校小教專業蓬勃發展,是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優勢專業,國家特色專業,也是教育部「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浙江省唯一獲得單位,此次論壇由教育學院主辦實至名歸。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外舉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曾繁華)12月22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隆重舉行。外語教育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同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外語教育的蓬勃發展歷程,總結成就與經驗,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外語教育的奮進藍圖。
  • 探討疫情後教育改革 宏文高端教育論壇在蓉舉行
    「共話疫情時代教育改革,同創發展機遇蜀育未來」為主題的高端教育論壇在蓉舉行。論壇邀請了5位來自國際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分別從育人模式、教育革新、中西課程融合、家長擇校、課程落地等方面,展開了全球對話。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接觸國際教育比較合適?哪一類國際化學校又是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否能夠很好的與孩子未來規劃契合?疫情當下的國際教育形勢究竟如何?在江浙一代國際教育先驅城市,國際教育又是如何規劃落地的呢?
  • 寶安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亮相深圳教育改革創新論壇
    12月20日第五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論壇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寶安區共獲得15項大獎!本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論壇以「教育創新,圳在示範」為主題。作為展示、促進深圳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平臺,深圳教育改革創新論壇每年發布《深圳教育改革創新白皮書》,並於論壇現場頒發南都教育改革創新大獎,旨在觀察、評價並促進深圳教育改革發展,進一步總結、表彰深圳教育。快來看看寶安區都獲得了哪些獎項吧!年度最受歡迎教育實事
  • 高考改革 英文教育不能少
    高考改革 英文教育不能少   中新社上海1月20日電 (記者 許婧 李佳佳)在中國教育部宣稱完成高考改革總體方案,探索外語考試社會化、一年多考後,北京、江蘇等多地傳出的改革消息,紛紛以英語為突破口。
  • 法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在巴黎舉行
    由中國旅法教育研究者協會主辦的「法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14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   法國總統顧問、中國駐法使館官員以及旅法學生80多人出席論壇,圍繞法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法高等教育合作進行了積極討論。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於北京召開,探索未來教育的無限可能
    11月28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於北京景園假日酒店會議廳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聚焦教育前沿動態,解讀教育改革政策。
  • 精英教育之三:中國可「進口」精英教育
    經濟觀察網 信力建 /文 從入學比例上看,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國際公認標準是入學率在15%以下為精英教育,入學率在15%至45%之間為大眾化教育,超過45%為全民高等教育。除開高等教育入學率,我們的高等教育既不精英也不大眾。
  • 2020學校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暨小學教育實驗研究會教育年會在洛陽...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超飛 通訊員 陳瑛 王穎/文圖揭牌儀式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教育學會小學實驗研究專業委員會和洛陽市教育局主辦、洛陽市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學校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暨小學教育實驗研究會教育年會
  • 教育的「真」不能丟
    教育的「真」不能丟陽信縣實驗小學文玉燕1993年閻肅老先生專門為央視「3.15」晚會寫了一首歌曲《霧裡看花》,其中的名句「借我借我一雙蕙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34;,還有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假&34;之旅吧。
  • 2019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
    2019年12月7日,由(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和(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主辦,江蘇言恭達文化基金會協辦的「2019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隆重開幕。
  • 教育學家魏書生助力石家莊教育改革
    河北新聞網訊(實習記者孟光磊 記者鄭佳)為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發展新思路,推動我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5月30日上午,石家莊市教育局在市第一中學舉辦」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第一期暨機關大講堂第二講」,專門邀請全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作報告。
  • .‖2020學校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暨小學教育實驗研究會教育年會在...
    (通訊員 王穎)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建設教育強省,全面開創我市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由河南省教育學會小學實驗研究專業委員會和洛陽市教育局主辦,洛陽市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學校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暨小學教育實驗研究會教育年會」 12月22日在洛陽市實驗小學召開。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圓滿閉幕,向未來教育新藍圖再出發
    11月28日至29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景園假日酒店圓滿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從業者及領域內專家學者悉數到場。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在北京景園假日酒店圓滿召開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
  • 中國教育智庫再添新力量 元知智慧教育論壇揭牌亮相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1日-13日,以「營造教育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會議採用線下為主、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共同面向未來,探訪教育新生態,推動教育新常態。
  • 旅法教育研究者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法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 旅法教育研究者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法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於1月13日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召開。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公參楊進、巴黎學區學區長吉爾·佩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施萊歇爾參會並做主旨發言,全法各高校教育學研究相關的10多位法方專家和80多名中國學者及學生參會。  旅法教育研究者協會會長陳肯在協會成立儀式上介紹了協會成立背景、宗旨和對未來工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