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個性或是國家文化,而這些個性化的國家傳統,也成為了這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名片。所以往往人們都會對一個國家不是直呼其國名,而是根據他的國家「性格」給它取一個綽號。
比如美國的暱稱就是「山姆大叔」,穿著馬甲禮服,頭戴星條旗紋樣的高禮帽、留著山羊鬍的老人也是美國國家形象的一個代表。「山姆大叔」一名起源於1812年的美英戰爭時期,美國商人塞繆爾·威爾遜在支助美軍的物資上會寫下『EA-US』的公司名,被美軍士兵笑稱是「山姆大叔」的英文縮寫。
「山姆大叔」的梗很快就在美軍中流傳開來,因為美國的縮寫也是US,所以「山姆大叔」最後就成為了美國的綽號,來形容美國人誠實可靠,吃苦耐勞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對比擬人化的美國,我們的老鄰居俄羅斯的綽號則是比較的直白,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稱呼他們為「戰鬥民族。」
那作為以優雅的花樣滑冰聞名世界的俄羅斯,怎麼會有這樣一個暴力美學的綽號呢?其實這個名稱確實是對俄羅斯人風格最精確的表達了。因為國家位置偏北,俄羅斯的氣候非常寒冷,且西伯利亞地區更是地理環境非常惡劣,所以俄羅斯人天生一副極好的體格,身材高大,肌肉發達,而俄羅斯的壯漢也和英國的那種「紳士」風的男性形成極大反差的對比。
其次俄羅斯人天性好鬥,從不屈服,屬於幾杯伏特加下肚,跟北極熊都能打上幾個回合的那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撕毀和蘇聯的互不侵犯條約,以閃電戰的形式迅速佔領了蘇聯西部大部分領土,逼近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格勒屬於防禦能力比較薄弱的城市,但是蘇軍還是選擇了寸土不讓。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裡,蘇軍完全憑藉士兵的生命和意志在抵抗德國的重兵集團。在外圍防線失守後,蘇軍就將德軍拉入巷戰,當時蘇軍中甚至還流傳著一句話「我們佔領了廚房,但客廳還在敵人手裡!」
正是在蘇聯人這種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的信念下,才徹底贏得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爭的局勢。而蘇聯人在戰爭中也付出了200萬人的傷亡,甚至史達林格勒60萬居民在戰後只剩下幾千人。俄羅斯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不服輸的戰鬥信念,是當之無愧的「戰鬥民族」。
中國人稱呼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而俄羅斯人則喜歡稱呼中國人為「契丹」,俄語裡的中國發音就是「Китай」。契丹是中國古代的遊牧民族,發源於東北地區,唐朝初期就形成了統一的部落聯盟。而在北宋時期,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在公元916年正式稱帝,國號契丹,也就是我們後來熟悉的遼國。
契丹當時是橫貫中東亞地區的強國,剛好位於宋朝和北方的一些東歐小國之間,所以這些當時的「俄羅斯人」就認為契丹就是東方的中國。直到遼國滅亡之後,契丹人也融入了華夏民族的大群體中,但是現在的俄羅斯以及中亞的一些國家還是喜歡用「契丹」來代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