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現4座東晉磚墓 墓主"頭戴金鳥 手握石豬"(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南京現4座東晉磚墓 墓主"頭戴金鳥 手握石豬"(圖)

2015-05-12 08:22:31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2015年05月12日 08:22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

(

)

  滑石豬

  鳥形金飾

  魚形金飾

  出土現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供圖

  上月南京雨花臺區鐵心橋發現4座並排而立的東晉磚墓,出土了銅印、畫像磚、金飾等近百件文物。其中,不乏造型靈秀的「動物」,如握在手中的滑石豬、用於裝點服飾的金魚、金鳥,每一種動物形象都有特定的含義。晉人把這些生靈安放在長眠之地,以構建一個並不寂寞的往生世界。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可 文/攝

  一窺婚史

  墓主可能早年亡妻,後又續弦、納妾

  後頭山是鐵心橋一座小土丘,今年3月底挖掘機在山上取土時,一面古墓磚牆露了出來。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現場的考古發掘已經基本結束。4座東晉時期的磚墓破土而出,它們坐北朝南,呈「一」字形並排緊挨在一起。這種布局暗示著4位墓主人之間非比尋常的關係。

  「4座墓並排而立,4個人是同一輩人。」考古現場領隊、南京市考古研究所陳大海說,4座磚墓組成的是家族墓,其中1號墓中出土了一方六面銅印。這種印由一大一小兩個立方體組成,「這種六面印,南京以前只出土過5個,這才是第6個。」更重要的是,六面印為1號墓主人生前使用,有他的名字——張邁。

  「張邁」這個名字曾在《晉書》中出現過,是鎮守一方的將軍,時代處於東晉早期。然而出土的墓葬有東晉中期的特點,所以考古人員懷疑,墓中的「張邁」或許為同名的另一個人。

  考古人員注意到,1、2、3號墓規格是相等的,但1號墓與2號墓位於同一個墓坑中,挨得更近,2、3號墓裡有女性專用金鐺、銀釵、胭脂。由此考古人員懷疑,2、3號墓的墓主人都是張邁的正妻,其中2號墓裡是原配的正妻,但早亡,3號墓裡是續弦的,名分上也是正妻,4號墓長度略短,可能安葬的是地位較低的妾。

  相伴往生

  「頭戴金鳥,手握石豬」都是什麼含義?

  豬象徵「富」,與金縷玉衣有關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介紹,這處東晉家族墓的規模、等級僅屬於中、小之間。但由於未遭盜掘,陪葬品保存較好,其中尤以栩栩如生的「動物」文物,為考古人員稱道。

  隨葬品中有一對米色的滑石豬,其造型精巧,光滑如脂,豬鼻、豬耳等細節刻畫到位。下葬時,由墓主人握在掌中,因此滑石豬將圓滾滾的身子改為長條形,使得手掌保持自然。考古人員介紹,當時豬不是今天「蠢笨貪吃」的代名詞,而是「富足」的美好象徵。

  作為隨葬品的滑石豬,最早為玉質,比如西漢的王侯下葬時,不僅要身穿金縷玉衣,手中還要握著玉質的條形豬,也就是「玉豚」。

  鳥象徵「美」,曹植曾作詩描寫

  金飾品也是此次出土文物中的一大看點。它們發現於2、3號女性墓葬的頭部位置,極可能是頭飾,圖案又包括動物類的鳥、魚,也包括物品類的瓶、提籃、花等。

  把鳥形金飾戴在頭上,象徵著「美」。曹植曾深情款款地作《美女篇》一詩,描寫這種鳥形頭飾:「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這裡的「爵」不是酒杯,而是「雀」的通假字,金爵釵就是金雀釵,這種鳥形頭飾最早在馬王堆漢墓的帛畫上就已經出現。

  ■連結

  磚墓可能遷至「雨花墓葬博物館」

  雨花臺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區裡有「墓葬博物館,」專門保護展示出土的歷朝歷代墓葬,這四座磚墓很可能整體搬遷到那裡保護、展示。考古人員還表示,墓葬中還出土了「光頭胡人」圖案的畫像磚,可能是當時通過陸上或海上「絲綢之路」,來華傳播宗教的西域僧侶。

相關焦點

  • 巫山發現東晉時期紀年墓 墓內壁磚刻"永和九年"
    巫山發現東晉時期紀年墓 墓內壁磚刻"永和九年"   7月16日,記者從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不久前,該院考古人員在巫山發現了戰國晚期至六朝時期的墓葬34座,其中,一座刀把形的磚室墓內的壁磚上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的明確紀年,十分罕見。專家稱,其發現對於三峽地區墓葬分期、東晉時期的墓葬習俗及社會文化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南京出土一座東晉墓,銀鼎裡發現詭異的東西,墓主死亡真相被揭開
    在考古界有一個規矩,工作人員不會主動發掘古墓,一方面是對墓主表示尊重,另一面是如果保護不當,墓中的文物會被毀掉。1998年,考古專家們對南京的一座陵墓進行保護性發掘,在清理的過程中,出土了一個銀鼎,而看到銀鼎裡面的東西後,專家們竟意外地揭秘了墓主死亡的真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南京板橋三山村發現西晉古墓 墓主年齡73歲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金陵晚報反映,在雨花臺區板橋街道三山村老凹子,發現了多座古墓,現在周圍已經拉上了警戒線,有工地的工人在看守,考古專家也正在現場。記者到現場查訪後發現,這是一座西晉古墓和一座南朝大墓,其中西晉古墓非常特別,墓主的年齡就直接「寫」在墓磚上。
  • 學者揭南京東吳大墓墓主身份 被稱已是突破
    最近,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寧邦在學術期刊上撰文,提出這座墓是孫吳之「高陵」,墓主為孫權的父親孫堅及其兩位夫人。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焦哲 文/攝  神秘大墓  出土文物前所未見 多次被盜墓主成謎  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王寧邦表示,江寧上坊東吳大墓墓坑長21.5米、寬14.4米。2013年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寶雞 | 李茂貞墓
    這些石件都是東西對稱擺列的,有些已消磨成一款普通的石頭,但它的對面卻有新仿,出現了豬、狗形象,石豬,我印象中好像霍去病墓有,石狗,似乎沒聽過。其實在大唐對於神道石刻已經有了成熟的規制,或許是李秦王給自己另闢蹊徑別出心裁的設計吧,不過也難以排除某些磚家的臆想。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5座墓葬均系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相同,規模相當,坐北向南,平面略呈「甲」字形,主要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水平總長5.5米左右,墓底距現地表深在3~5米之間。除M12墓室或因挖掘於沙層上易坍塌故以磚券外,其餘4座均為土洞墓室。葬具均為木棺,南北向放置於墓室中部,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北足南。
  • 墓裡乾坤:太原北齊婁睿墓
    婁睿墓壁畫婁睿墓,發掘於1979年4月至1981年1月,婁氏是北齊統治者鮮卑高氏的內戚,墓主人婁睿為北齊世祖高歡妻婁太后兄壯之子。墓道西壁第二層  鞍馬遊騎圖(2-4)第四幅畫面殘,現存三人三馬。前者回首正在與後面騎者交談。他廣額豐頤橢圓臉,高鼻梁,八字鬍,連鬢絡腮鬍。頭戴黑色山字形鮮卑長裙帽。坐赭色壯馬,左手勒緊韁繩。
  • 【邊疆時空】孫泓 | 幽州刺史墓墓主身份再考證
    本文根據目前已知的4­-5世紀的文獻資料及幽州刺史墓的墨書題記,對幽州刺史鎮身份、官職及其生存時代歷任幽州刺史進行了考察,確認史料中所記載的南燕桂林王慕容鎮不是幽州刺史墓的墓主,認定墓主鎮為前燕慕容暐時期的幽州刺史,推定他亡命高句麗的時間在360年前後,最終借道高句麗,在大同江下遊建立了移民政權。
  • 成都發掘宋代古墓 墓中驚現「陰間房產證」(圖)
    碑呈磚紅,四周繪紋,上篆漢字,身裹泥土@華西都市報:宋代流行陰間「買地券」?昨天下午,成都建設南街一工地上發現了宋朝古墓,除4尊活靈活現的陶俑重見天日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一塊刻著漢字的石碑,專家說,這是「買地券」,相當於陰間的房產證。成都市區再現古墓。昨日,成都建設南街一工地上,一座古墓出土。
  • 濟陽區三官廟漢墓解密工作有新進展,墓主或為豪門望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彤暉 濟南報導  近日,濟陽三官廟漢墓考古工作近期取得新進展,據濟南市考古所研究科科長郭俊峰介紹,濟陽區三官廟漢代墓葬(群)墓主為東漢晚期上層官僚或豪門望族。
  • 盜古墓、偷墓磚,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指認盜墓地點爾後,三人將4塊墓磚以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李鴻章家族三座墓葬搬遷 墓主或都是夭摺子弟(圖)
    此次搬遷的李鴻章家族墓有三座水泥棺,自北向南平行排列,3座水泥棺形制相同,單體均長約4米,寬約1.8米,高約1.6米,重15噸~17噸。每座棺木都整體被三合土包埋,但是水泥棺下部無水泥。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根據「無底水泥棺」的特殊情況,制訂了一套特別的搬遷方案,最終完好地將3座水泥棺安全搬遷至肥東縣城南公園下葬。
  • 英國3座北洋水師水兵墓倒塌:其一墓主為安徽籍
    2016年5月7日,一名留學英國的攝影系博士生發現紐卡斯爾市聖約翰墓地裡的3座北洋水師水兵墓碑倒塌。網絡資料近日,一名留學英國的攝影系博士生反映,英國紐卡斯爾市聖約翰墓地裡的3座清朝北洋水師水兵墓碑倒塌。  據了解,該墓地共有5座水兵墓,墓主皆為光緒年間北洋水師的水兵,當時為了接回清政府購買的軍艦赴英,但因水土不服,客死他鄉,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
  • 盜古墓、偷墓磚,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指認盜墓地點指認盜墓地點爾後,三人將4塊墓磚以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盜古墓、偷墓磚,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指認盜墓地點指認盜墓地點指認盜墓地點爾後,三人將4塊墓磚以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盜古墓、偷墓磚,福建三明兩位「摸金校尉」獲刑!
    遊某三人挖了一整夜卻一無所獲,臨走之際,遊某看到一旁的墓磚造型別致,於是三人開始揮鋤毀墓,將古墓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挖走。指認盜墓地點爾後,三人將4塊墓磚以於是,三人從上次盜掘開的盜洞進入,又盜挖走古墓葬 上的雞紋、狗紋、花卉紋墓磚各1塊。
  • 安祿山墓疑被發現 墓內現上世紀80年代英語磁帶
    走進保護棚,大墓的氣勢撲面而來,令人震驚—巨大的主墓室,十個耳室,全部用青磚築造,均為圓形穹隆頂。河北著名學者梁勇曾這樣形容他對這座墓的印象:「超過清東陵慈禧地宮和清西陵光緒地宮,建築技術之高,令人讚嘆。」  當梁勇得知我要前往曲陽時,他希望我能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於是,我的兜裡有了一張寫滿問題的紙—  如此怪異的結構,是誰創建?
  • 福清城頭鎮五龍村現千年古墓 墓主疑是林球
    原標題:福清城頭鎮五龍村現千年古墓 墓主疑是林球   據題刻記載,墓主疑是林球,其後裔出了兩位部長級人物古墓旁石頭上的題刻  本報訊(記者陳欽祥通訊員林秋明文/圖)「村裡山上發現兩台歷史長久的古墓,據記載有近1000年的歷史了。」
  • 甘肅修路毀壞疑似唐代墓現場:僅存幾塊堆砌的墓磚
    魏建軍 攝中新網甘肅天水10月22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網傳甘肅天水市境內一處道路施工時發現疑似唐代墓,中新網記者21日驅車趕至現場時看到,一臺挖掘機停在工地,地面和外圍山體有大量挖痕,施工現場已成為「一塊平地」,只有不足一米的土坑和僅存的幾塊墓磚堆砌在旁邊。施工地已有部分區域拉起了警戒線,附近臨時搭起的彩鋼房內,可便於民警24小時值守。
  • 徐州獅子山發現楚王墓,墓主是哪代楚王?其王后之墓揭示出真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徐州地區周圍的大山上陸續發現有八處、十五座漢代楚王墓;它們的主人身份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學者們都在研究每一座墓的主人是哪代楚王;其中獅子山楚王墓最為特別,在它的旁邊有一座楚王后的墓葬,正是這座王后墓揭示出獅子山楚王墓的真實身份;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