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竟然不是180°???

2020-12-14 騰訊網

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也許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180°。

這個答案作為一個不容置疑的公理伴隨了我們整個小學和中學生涯。當我們還在捧著這個公理,認為其放之四海甚至是宇宙都可能皆準的時候,那些學術界的大神的研究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存在三個內角和不等於180°,但這些學術大神已經通過研究證明,這種三角形確實存在,而且還是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

再舉一個例子:

拿出世界地圖,在上海和巴黎間畫條直線。 如果你沿這條線走,會發現自己繞了遠路。先北上再南下,途徑莫斯科的線竟然更短。

也就是說兩點之間,不是線段最短。

從古希臘時代到公元1800年間,許多數學家都嘗試用歐幾裡得幾何中的其他公理來證明歐幾裡得的平行公理,但是結果都歸於失敗。19世紀,德國數學家高斯、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匈牙利數學家波爾約等人各自獨立地認識到這種證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平行公理是獨立於其他公理的,並且可以用不同的「平行公理」來替代它。高斯關於非歐幾何的信件和筆記在他生前一直沒有公開發表,只是在他1885年去世後出版時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羅巴切夫斯基是從1815年著手研究平行線理論的。開始他也是循著前人的思路,試圖給出第五公設的證明。在保存下來的他的學生聽課筆記中,就記有他在1816~1817學年度在幾何教學中給出的一些證明。可是,很快他便意識到自己的證明是錯誤的。

前人和自己的失敗從反面啟迪了他,使他大膽思索問題的相反提法: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第五公設的證明。於是,他便調轉思路,著手尋求第五公設不可證的解答。這是一個全新的,也是與傳統思路完全相反的探索途徑。羅巴切夫斯基正是沿著這個途徑,在試證第五公設不可證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嶄新的幾何世界。

繼羅氏幾何後,德國數學家黎曼在1854年又提出了既不是歐氏幾何也不是羅氏幾何的新的非歐幾何。這種幾何採用如下公理替代歐幾裡得平行公理:同一平面上的任何兩直線一定相交。同時,還對歐氏幾何的其他公理做了部分改動。在這種幾何裡,三角形的內角和大於兩直角。人們把這種幾何稱為橢圓幾何。

直到1866年,義大利數學家貝爾特拉米在他出版的《非歐幾何解釋的嘗試》中,證明了非歐平面幾何可以局部地在歐氏空間中實現。1871年,德國數學家克萊因認識到從射影幾何中可以推導度量幾何,並建立了非歐幾何模型。這樣,非歐幾何的相容性問題就歸結為歐氏幾何的相容性問題,由此非歐幾何得到了普遍的承認。

相關焦點

  •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驗證教學
    幾種常見方法的比較 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常見的有三種方法:(1)用量角器量出三個角的度數,然後加起來看是不是180°(簡稱「測量求和法」);(2)將三角形三個角剪下來,再將它們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組成平角(簡稱「剪拼法」);(3)將三個角折起來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組成平角(簡稱「折拼法」)。
  • 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居然不是180°!
    所以如果有人說,存在一個三角形,它的內角和不是180°,也不用太過驚訝,淡化固有的認知,才會有新知。幾何一詞來自於希臘語,由「土地」和「測量」兩詞合併而成,也稱「土地測量術」,幾何的出現可追溯到古埃及,有文明出現的地方必然有條母親河,而當雨季來臨,尼羅河水泛濫,就會淹沒了兩岸的耕地,母親河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當河水褪去,人們需要對衝刷過的土地重新測量,所以就有了最初的幾何。
  • 發散數學思維——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依次出示故事人物:1.他們在爭論什麼?(誰的內角和大)2.什麼是內角?(三角形中兩條邊的夾角就是三角行的內角。)請你來找一找。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三角形紙片。三角形有幾個內角?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二、活動探究,學習新知1.實驗探究活動活動1:量一量(1)學生用量角器測量手上一個三角形紙片的三個內角的度數,標在三角形紙片上,並算出內角和。(2)指名幾名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測量結果。
  • 小學數學之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於180°
    1、教學目標: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於180°。 2、教學重點: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於180°。3、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於180° 4、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1、三角形按照角的特點可以分為( )、( )和( )。
  • 《三角形的內角和》
    >(1)通過測量、撕拼、摺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師:大家才學了幾節課就知道這麼多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啦,真了不起!老師這還有個問題想來考考孩子們?(大屏幕展示一個三角形)那你們知道什麼叫做三角形的內角?什麼又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嗎?生:也就是三角形內的三個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之和。
  • 說課-三角形內角和
    這樣引入問題恰好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認知衝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疑問與猜想中尋找驗證的方法。)教學進入第二環節--引導探究二、動手操作,探究規律1.介紹內角、內角和,並提出猜想師:我們現在研究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它的內角。課件演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
  •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
    教學難點: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自主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和等於180°。教學過程:一、複習舊知,引入問題。1、通過整理學具,發現直角三角形內角和與長方形內角和之間的關係。師:同學們,你們手裡有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缺少了直角三角形怎麼辦,想想看?
  • 「三角形內角和一定是180°嗎?其實答案真的不一定
    也就是說,在歐幾裡得幾何學裡,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 180°,但如果跳出歐幾裡得幾何學的範圍,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就不一定等於 180°!舉個慄子,地球的赤道、0 度經線和 90 度經線相交構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應該是 90°,它們的和就是 270°!
  • 一課研究之「三角形的內角和」
    「三角形內角和」是小學數學四年級的學習內容。學習這一內容之前,我們對班中39位學生進行了已有知識基礎的調查,發現有84.6%的學生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33名學生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驗證方法:  也有學生提出,自己量出來的三角形三個內角和並不是180°,結論真的正確嗎?看來,量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誤差,並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
  • 說三角形 內角和為180度 是不對的
    ■王宇喬(18歲)先前的我以為這就是數學:兒時,能數出糖糖的個數;上學了,會背出小九九;閒暇的時光,以記憶π的小數點後400位在小朋友中稱霸取樂;當我發現了錯綜複雜的電路板,靠的僅僅是0和1這兩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數字和簡單的四則運算時,我試圖伸手去抓住那個叫數學的它,而它就像是眼前閃過的那對蝴蝶的翅膀……我以為,這就是數學的神奇
  • 一題多解-三角形內角和
    涉及的知識點 一、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推論1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解法一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如圖共有4個三角形,求和的六個角分別是△ABG、△CDH、△EFI的內角,而這三個三角形剩下的三個角與中間△GHI的三個內角互為對頂角,所以這餘下的三個角和為180°.
  • 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這個定理應該這麼用!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多邊形是三角形,那麼它的內角和就為180°。有很多同學對這個定理的應用,很是茫然,不知道如何入手。那麼它有哪些的應用呢?讓我們一起來舉一個例子以說明這個定理是如何在我們題目求解中的得到應用的。
  • 人教版(四下)「三角形內角和、多邊形內角和、外角」導學案
    知識點:1.三角形的內角和;2.多邊形的內角和;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一、三角形的內角和1.三角形的內角及內角和的意義:三角形的內角是指三角形裡面的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這3個內角的度數之和。2.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 《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稿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有關的知識,對三角形的內角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 我的亮相課——《三角形的內角和》詳案
    (三角形裡面三個角就是它的內角,內角和是他們每個內角度數相加的和)師總結:我們以這個三角形為例,三條線段在圍成三角形後,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我們把這三個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可以用∠1、∠2、∠3表示。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個內角的度數之和,也就是∠1+∠2+∠3的和。
  • 「看,會長大的三角形!」——四下「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想
    「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我們見過不少「假探究」——我所說的「假」,主要體現在:1、學生已知結論,並未真心存疑。只是配合老師的問題——「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這還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想,怎麼證明呢?」——而進行的表演式操作。這樣的孩子在測量中得出的三個數,加起來都是180。有可能第三個角壓根就不是量出來的,而是直接用180減另兩個角算出來的。
  • 帕斯卡和三角形內角和的故事
    這樣,一對漂亮的直角三角形孿生兄弟出現在他面前,他們微笑著和帕斯卡打招呼:「你好啊,聰明的帕斯卡。」帕斯卡欣喜地望著這對雙胞胎,一時間,若有所悟,自言自語道:「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不就是180°嗎?」「什麼?什麼?帕斯卡,快說說是怎麼回事?」雙胞胎搶著問。
  •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知識邏輯分析與教學思考
    三角形是平面圖形,如何從圖形的角度理解180°呢?方法1:平角是180°,其對應的圖形是直線l.這樣就可以將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與直線l兩個圖形的問題,三角形與直線l的位置關係的研究就成為尋找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的思維路徑.
  • 為什麼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是60度,原來是這樣
    斜拉橋什麼是三角形呢?由三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組成的平面圖形稱為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質非常多,初中、高中會有專門的章節。不過在小學階段所要掌握的內容比較少。只需要了解任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都等於180度。利用這個性質,給出兩個內角的度數,求第三個內角度數。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等於180度,在小學期間只要記住這個結論就可以。至於這個證明,有很多種。
  •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稿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有關的知識,對三角形的內角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