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時代,不可不知的傳統文化

2021-02-13 童書通訂閱號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智慧結晶。從漢字到詩詞,從中國結到水墨畫,從泥人張到京劇,無一不是中國人的財富和驕傲。隨著國家教育部對語文、對閱讀的重視,這些傳統文化更應該從小植入孩子們的心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關於傳統文化的繪本,將先輩留下的源遠流長、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繼續傳承。

不畏苦難,報國出徵——讓孩子學會勇敢與愛

花木蘭熱愛生活,替父從軍,機智勇敢地戰勝敵人,與戰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戰爭結束了,小女孩陪著木蘭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花木蘭恢復了平靜的生活,和家人共度好時光。而這個小女孩呢她也叫花木蘭,人人都這麼叫他。他像花木蘭一樣勇敢堅強善良,是新時代的花木蘭。

首先從封面上我們看到的是木蘭和他的馬的剪紙。他身著戎裝,身披粉色的戰袍,正回頭凝視,很明顯是在思念故鄉和親人。親子共讀這部作品一定要慢,朗讀要慢,欣賞要慢,翻頁要慢,要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時間去觀察畫面,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樣走進木蘭的生活。

在講讀中還應注意語音語調,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該柔和時就柔和,該豪爽時就豪爽,讓孩子有足夠的代入感去想像人物性格和當時的環境。

1. 畫出你心中的花木蘭

書中採用穿越時空的繪畫與色彩對比手法,左右對稱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特意設定了十多處超級大拉頁大場景,在講讀時定會給孩子以驚喜。鉛筆畫中藏下的小小秘密也留待孩子探索,尋找體驗閱讀的快樂。孩子可以用彩筆畫出她心目中的花木蘭,增強對人物的理解。

2. 討論題:如果你是花木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講讀後,家長可以多搜集一些花木蘭的背景信息音頻或者飾品,與孩子一起聆聽觀看,更多的了解人物性格。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他是花木蘭,在皇上獎賞時,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在面對昔日鐵哥們時,又願不願透露出自己的女性身份,可以試著與孩子討論一下,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

將氣韻獨特的水墨丹青與匠心獨運的中國故事完美融合

故事中國圖畫書故宮以圖畫書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向小朋友,全是故宮的構造,穿過午門就來到了內金水橋。內金水橋前是太和門,小明和爸爸在太和門前駐足時,小明發現了一扇神奇的門,他穿過這道門竟然來到了古時候的紫禁城,由此開始了古代現代兩條線索並行的故事。

本書向孩子展示了中國水墨畫古樸悠遠的藝術美。在講讀的過程中,我們要著重引導孩子去欣賞圖畫,感受水墨畫的色彩醞染手法等獨特性。我們可以將家中其他繪畫類型的繪本與之共同欣賞,進行對比。例如我們可以將本書與風鈴草姑娘一起和孩子進行欣賞,讓孩子去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不同繪畫手法的展現方式,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從而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讓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一粒種子,間接的對水墨畫建立起情感。本書可以講解的知識點非常之多,所以我們應該在講讀前提前做好預習和規劃。一次可以給寶寶做1到2個知識點的講解,不宜貪多。

1.一起尋找故宮資料

講讀的過程中,寶寶肯定會提出很多問題,我們可以藉此機會邀請寶寶一起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從而教會寶寶如何自主學習。

3.動手畫故宮

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帶小朋友去看看故宮,也可以用彩筆動手畫一畫故宮,加深對故宮結構的理解。

源自四大名著之一,讓孩子了解戲劇藝術

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的定海之寶金箍,卻被龍王告狀騙到天庭當弼馬溫。悟空知道受騙,回花果山稱齊天大聖!李天王率領天兵天將捉拿悟空,被悟空打敗,逃回天庭,玉帝狼狽如來相助,將潑猴壓於五指山。

講讀之前可以簡單的和孩子聊一聊有關美猴王孫悟空的話題。問問孩子,孫悟空有哪些特點?鼓勵孩子模仿美猴王,做幾個簡單的動作,通過簡單的互動,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我們也可以準備一些京劇臉譜的圖片,讓孩子初步認識簡單的與京劇相關的知識和背景,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講讀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觀察畫面細節,了解故事情節的變化,抓住孫悟空的特點,比如孫悟空武藝高強,天生神力,勇敢好鬥,桀驁不馴等等,講讀時可以模仿孫悟空的腔調,用誇張的語氣大聲朗讀出來,提高故事講讀的趣味性。

1.角色扮演

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家長扮演東海龍王玉皇大帝或者託塔李天王,讓孩子扮演美猴王孫悟空,讓孩子切身感受孫悟空的性格特點,愛上讀故事。

2.動畫片欣賞

講讀結束後,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重述一遍這個故事,還可以找出動畫片和孩子一起重溫童年的記憶。

感受中華圖畫藝術之美

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原創繪本,講述的就是盤古開天闢地這個神話傳說,生動地描繪了上古時代的英雄,盤古開天闢地,追求光明,並在最後犧牲了自己的身體,而幻化成宇宙萬物造福後人的故事。

在講讀時,我們儘量做到聲情並茂,甚至能夠模仿很多繪本畫面中的典型動作,比如蜷縮,比如開天闢地頂天立地等等。我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肢體動作來幫助孩子理解繪本內容,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同時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描述繪本畫面。

1. 問一問

講讀完以後,啊還可以把這個故事延伸到生活當中,讓孩子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我們不妨和孩子一起來回憶故事內容,特別是後半段,世間萬物都是由盤古身體的哪些部位幻化而成呢?通過回憶和複述來體會盤古勇於奉獻的精神。

2. 貼一貼

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做手工延伸,完成一副盤古的身體拼貼畫。

助孩子認識漢字起源,體會古人智慧與漢字之美

倉頡是一個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人,因為沒有文字,倉頡總是會把牛羊的數量記錯,他冥思苦想,終於意識到,只要創造出文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倉頡每日每月的觀察日月星想,穿穿鳥獸,描繪出事物形態相似的圖案,文字,就這樣形成了。

講讀前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觀察繪本的封面,看看上面的這個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傳說中倉頡有四隻眼睛樣貌非凡,我們可以在講讀前告訴孩子這一點,書中的畫面簡約形象講讀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觀察畫面,幫助理解。讀到倉頡恍然大悟,心想我只要把世間萬物不同形狀的樣子都畫出來,不就可以解決製造難題了嗎?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看畫面出現的象形文字,猜一猜這些字都是什麼意思呢!

1.查閱漢字資料

我們可以選擇幾個簡單的漢字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看看這些文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形成發展過程,作為補充知識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孩子加強對於漢字的記憶,同時培養學習興趣。

除了查找資料,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毛筆寫一寫甲骨文,讓孩子切身地感受甲骨文的組成形式,體會漢字之美。

不可不知的3000個中華文化常識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學習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識,不僅是開闊視野、啟迪心智、完善個人素質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然而,文化是一個龐雜的知識體系,包羅萬象,浩如煙海,面塒它,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其脈絡及底蘊。為了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鬆、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提必要的文化常識,提高人文修養,為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編者選取了世界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知識和史料,輯成本書。所選內容權成實用、生動有趣,涵蓋文學、哲學思想、宗教神話、歷史考古、中外節日、風俗禮儀、美術工藝、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體育娛樂、語言文字、出版傳媒、影視、教育、經濟、政治法律、軍事武器、醫藥、飲食、服飾、稱謂、天文曆法、名勝古蹟等各個方面,囊括了人們最想知道、最需要指導、最應該知道的基本文化常識。

這是一本濃縮中外文化知識精粹的工具書,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於一體,具有超強的參考性與指導性。尋根探源,集納中外燦爛文化;談古論今,獵獲古今豐富知識。一書在手,即可領略到中外文化的風採。

家長可以將這本書當作是中華文化簡易資料庫,查繪本前看看相關知識,日復一日,相信父母和寶寶的知識量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讀繪本,玩繪本的同時,也可以聽聽關於故宮的課程,好課限時免費,趕快掃碼來聽!

常怡

北京人,滿族,新生代知名童話家。國際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會員。

童話《燕歸巷的三月》獲200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童話大獎(一名)。

已出版童話作品集《李看看的自習課之夢》系列,《秘密特別多的巧克力工廠》。2015年9月至今,出版童話《故宮裡的大怪獸》系列,為首部故宮童話。

童書中蘊含著無盡的想像空間,讓孩子相遇童書等於讓孩子遨遊在浩瀚的宇宙。【悠貝·童書通】助力閱讀習慣養成,幫助家長更了解孩子,拉近親子關係,讓親子時光充滿愛和陽光!

關注童書通訂閱號

和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聽說關注本號的家庭,寶寶都愛上了閱讀

想要得到更多關於閱讀的乾貨記得星標我哦!

相關焦點

  • 大語文時代,不可不知的傳統文化
    「大語文」的概念下,語文科目中高考分數從150提到180,試題向閱讀理解、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大幅度傾斜。今年全國的語文試卷一共涉及11道作文題,其中3道都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被稱為「一次不折不扣的回歸——回歸傳統文化。」
  • 優秀文化傳承呼喚大語文教育
    大語文的教學,基於文字、文學教育,但又不囿於此,應該秉持「知人論世」理念,在教學中大量融入文化,特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以人物紀傳體的形式,從時代背景入手,引出文化名人;從人物的不同人生階段帶入對於代表作品的賞析,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提升信息整合、分析能力,培養對事對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以及對美的欣賞和感受能力,從而提升個人修養,培養人文情懷。
  • 大語文時代有哪些「七十二變」
    「大語文」這個詞最早由已故特級語文教師張孝純老師提出,大語文的「大」是相對於傳統語文課而言大語文時代,教材有變化? 使用新教材的語文有什麼值得家長關注的重大變化呢?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 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其實,所舉臺灣中學的國文試題,並不是很難,多 屬傳統文化方面的常識,只要大體接觸過一些古代典籍,讀過不少詩文名篇,具有一定的閱讀和領會能力,是不會被難住的。他們要求學生能 夠掌握傳統詩詞的基本知識和閱讀方法。而內地語文考試關於古典詩詞的內容,往往有些教人摸不著頭腦,甚感奇怪。這裡且以2001年高考全國語文試卷的有關 內容為例來作分析,即可見一斑。   2001年高考全國語文試卷,所出古典詩詞為唐代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命題者同時舉出四首詩,要考生指出哪一首與《賦得暮雨送李胄》 「寫法相同」。
  • 傳統文化回歸倒推語文教學改革 專家:閱讀是語文教育之本
    我認為,最根本、也是最緊迫的措施之一,就是從立德樹人的百年大計出發,重新審視並評估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道德文化教育的價值,並用嶄新的思路重新編撰我國中小學的教育大綱,全面更新中小學歷史文化和傳統道德的教育內容,重點是修訂好中小學語文、歷史和政治的教科書,包括補充教材和課外閱讀的選擇。
  • 歡迎「大語文」時代的來臨
    什麼是「大語文「?其實就是最全面最系統的語文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訓練,並不是單一的字、詞、句,讀、背、寫。學好語文也是成就人生的基本功。我們從小到老都離不開語文。在家庭和事業中的表達如果沒有語文功底可能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在實實在在的基礎上還要會把話說到好處,知識需要恰當的表達,能說善辯也是一門語文功課,說的有道理,辯的無懈可擊,都與語文水平有著直接關係。語文素養的積累絕不是一日之功。
  • 高考語文分值將增加 傳統文化如何教?
    原標題:高考語文分值將增加 傳統文化如何教? 北京高考語文將提至180分,這一變革讓一線語文教師在欣喜的同時又倍感壓力。欣喜的是長期以來學生普遍「怠慢語文」的情況會有所好轉。然而,讓一線教師感受更多的還是各種壓力,一方面是分數提高,教學內容和方式該進行何種改變,目前沒有頭緒。
  • 中國傳統文化下談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
    一時間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創新產生了異常濃厚的興趣。立在傳統文化發揚陣地最前沿的語文教育這面旗幟是否仍在迎風飛揚,護旗手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趁著《唐宮夜宴》的熱潮,今天來談談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 [摘要] :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徹底改變原來的功利主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切實打好語文基礎。
  • 大語文時代,孩子不可錯過的古文進階課!
    近年來,古文在語文學習和考試中,佔比越來越大。古文本身很容易拿分,可是很多學生家長會關注孩子的現代文閱讀,卻忽略了古文。
  • 小學到高中不可不知的:1000個國學知識匯總,家有學生建議收藏
    小學到高中不可不知的:1000個國學知識匯總,家有學生建議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歷經眾多朝代更替,因此也留下國學知識,這些國學知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集中體現,而學習國學,也是了解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 大語文時代,語文科目獨大,其他科任教師盡然偷著樂,不怕擠佔嗎
    從近年各地中高考出題趨勢來看,「大語文」概念已非常突出,一是課外拓展內容增多;二是重視傳統文化積累;三是對考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思辨能力要求大大提升。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傳統的每節課上單獨學一篇文章,做幾個固定練習題,出幾道死板且不能打開學生知識面的語文課已成歷史,被稱為「大語文」的時代已悄然成為一種新生事物矗立在我們面前。
  • 眾家說語文| 賴瑞雲:用傳統文化滋養學生心智
    優秀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之一,但正如《綱要》指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要「與學習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亦即選文應兼顧古今中外,涵蓋上述三個「教育」、一個「借鑑」;同時,文言並不是今天的主要交際工具,現代語體文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比重應高於文言詩文,學段越靠前自然越高。
  • 一場語文學習的「能動性」革命,豆神大語文開啟教育體系4.0時代
    豆神教育董事長池燕明,豆神教育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王輝,青年語文教育家、豆神教育CEO竇昕,豆神教育副總裁、董秘張亮,豆神教育副總裁全婷婷,戰略合作夥伴粵民投段然女士,豆神教育副總裁、全國分校總校長朱雅特、豆神大語文副總裁邵鑫,未來文學文化公益計劃發起人、思晨倡議寫作創始人陳思,庖丁閱讀、快解閱讀創始人齊白,豆神大語文副總裁、豆神學習法項目CEO宋振華,豆神大語文副總裁金鑫,豆神大語文加盟事業部總經理胡劍
  • 大語文4.0發布豆神魔法世界,開啟教育與創新文化雙引擎時代
    7月13日晚8點,「一盤大棋——豆神魔法世界開啟暨豆神大語文4.0發布會」在豆神官網、央廣網、央廣雲聽app、百視通全平臺、愛奇藝、中國聯通融媒體等多平臺同步直播。豆神教育總裁、豆神大語文創始人竇昕在會上發布了豆神泛文化創新體系「豆神魔法世界」,並宣布豆神教育體系進入4.0時代。
  • 高考語文,創新傳統熔於一爐,作文寫出「文化範」!
    把創新與傳統熔於一爐,高考作文寫出「文化範」,分數自然不會低!考場作文就事論事適當發揮的寫法,可以保證我們拿到一個非常可以的分數,但是對於擅長語文的學霸們,則可能顯得招數過於普通,而失掉衝刺高分的機會。
  • 101教育丨少年強則國強——大語文時代,重拾文化利劍
    ,而最有代表性的學科就要數語文了,因此孩子學好語文就是掌握了通往文化世界的秘鑰。修訂後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從學科育人價值的角度,提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方面的方向,這表明語文學科更注重核心素養。大語文,應運而生。
  • 亂改古詩詞:給傳統文化「下毒」?
    ,有人說,綜藝影視亂改詩詞古語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還有人說,這是在給傳統文化「下毒」。  不能一點不正經  張 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有人說,現在是一個解構的時代,也是一個娛樂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過去正經嚴肅的東西,難免會遭遇玩笑式解構,或者以解構的名義,玩笑化了。中國的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詩歌,從來都是載道性的文化要素。
  • 高途課堂:大語文時代跟誰學?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四要素
    近年來,語文越來越受到重視,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就提出了「大語文時代」的概念。在中高考的改革中,有人提出將語文在試卷的佔比由原來的150分提高到300的建議。「不管這一意見最後是否能夠落實,這都表明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初中部負責人表示。
  • 廣州民俗文化不可不知的寓意
    編者按:民俗文化中蘊藏著一種溫暖,這溫暖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中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家,隨著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與普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搶救工作開始興起。而民俗文化作為傳統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隨著賴以生存延續的環境的變化以及時代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文化傳播媒體的發達,一些新型的現代藝術文化形式的產生與傳播,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傳統民俗文化的發展。傳統民俗文化正處於一個萎縮、逐漸消失的階段。搶救、保護民俗文化的活動層出不窮。民俗,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
  • 適合2-6歲孩子的古詩詞攻略,幫助孩子提前應對大語文時代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來臨,古詩文已經變得舉足輕重。從2019年9月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不同以往,小學一年級開始首次加入古詩。小學六個年級的古詩文共有124篇,比原來的人教版增加了55篇,增幅達80%,約佔課文總數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