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方法,我一年至少讀100本書——《快速閱讀術》

2021-03-02 小七小九

  

日期:2020.9.22

《快速閱讀術》    作者:印南敦史

  



◆ 閱讀速度緩慢的人普遍執著於一個問題

>> 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並不成正比。

◆ 從「複製100%」到「邂逅1%」

>> 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 像聽音樂那樣讀書

樂評人,書評人,DJ,作者還挺有才


>雖然這多少與我撰寫工作的原點就是音樂評論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認為,書與音樂是相通的。讀與聽有很多共同點。


你喜歡音樂嗎?為什麼會聽音樂?我想,大多數人是為了放鬆心情,或者為了活躍氣氛,喜歡在一個輕鬆的環境裡,自由自在地欣賞音樂。有些人可能會在散步、坐車、開車,或者用餐的時候,聆聽音樂。

或許,也會有些人「集中精力,儘量不漏掉一個音符地努力傾聽」音樂。但是,「好!現在開始聽音樂了!首先是前奏,接下來是主歌」,像這樣聽音樂的人,我還從未見過。聽音樂,應該是一個更加自然的過程,等待歌曲流淌進自己的耳中、心底。

>> 音樂的根本價值也不在此,而是在於聽過之後,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改變。(讀書也是,在於對你生活的影響。)


◆ 什麼是「流水式閱讀」?

但是快餐式的讀書模式,並不適合所有情況,像學生如果讀書只是粗讀是不適合自己學習進步的,對於只是想拓展視野,把讀書當成樂趣的,還是可以的
 

>然而,這樣的努力有意義嗎?


是否將讀書這件事考慮得過於沉重了?


加之,當今社會,媒體本身發生了劇變,我們的閱讀方式、聆聽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我們已經習慣對網絡新聞、社交網站進行粗略閱讀,卻要在閱讀書籍時保持傳統的閱讀模式,實在是不太現實。


我估計,對於書籍嚴肅認真的人,今後恐怕越發讀不下去書了。


解決時下人們只買不讀的煩惱,「避免堆積」的讀書法

>> 「流水式閱讀」指的是這樣一種讀書方法: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

◆ 養成閱讀習慣的步驟三: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

>> 為了享受閱讀過程,我們主張集中閱讀一本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0天,這是一個原則。

>> 因此,最好在閱讀之初就分配好時間,重點關注在預定時間內能夠有所收穫的內容。

◆ 養成閱讀習慣,形成新的生活規律

哈哈(ಡωಡ)hiahiahia,怕是會在睡個回籠覺,很香!
>最好的時間就是清晨,更為理想的是剛睡醒的時候。睜開眼後,不要馬上起來,繼續躺在床上讀10分鐘書。這樣一來,你就會徹底清醒了。

◆ 閱讀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不要只是一味地「讀」,也要「寫」。要改變閱讀的理念,不是僅僅單純地讀,而是「為了寫而讀」。

◆ 避免閱讀中的無用功

>> 快速、深入地閱讀,開始於摘錄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一:「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斷

>> 準備好A4紙,讀到佳處隨時摘錄。遇到想記住的內容,就摘抄下來。開頭標明頁碼,之後是文章內容,如此不斷累積。另外,摘錄的時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動地抄寫整個段落,而是儘量短小精悍,將摘錄的內容控制在幾行之內。

>> 用A4紙摘錄積累,製作「閱讀集錦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二:「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

>> 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出屬於你的摘抄集錄,掩卷之後,再次瀏覽,並從中挑選出「最精華的一行」,僅此一行。可以說,閱讀一本書的所有價值,皆凝於這一行。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三:「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

>> 其實,需要寫的,也只是對於上節所述「一行精華」的一句感想。「為什麼會對這一行文字產生共鳴呢?」從這個角度簡單記錄下來即可。

一行採集:採集書中金句
一行精華:提煉內涵
一行評論:記錄感悟和原因


>我們需要在記錄「一行採集」的筆記本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

>> 我們需要在記錄「一行採集」的筆記本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四: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12本輪迴,提出問題,尋找共性


>另外,在回顧短評的時候,請思考以下問題:
• 哪一類書籍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鳴?
• 哪一類意見主張是自己讚賞的?
• 哪一類書籍是自己今後還想要閱讀的?

>> 另外,在回顧短評的時候,請思考以下問題:• 哪一類書籍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鳴?• 哪一類意見主張是自己讚賞的?• 哪一類書籍是自己今後還想要閱讀的?

◆ 讀書快的人關注書籍的哪些部分?

>> 利用小標題判斷該章節是否需要閱讀,有利我們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抉擇、取捨,並在短時間內選出要點進行閱讀。這樣,就可以徹底捨棄自己不需要的內容,得以去蕪存菁。這是最基本的理念。

◆ 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

>>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後再閱讀。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二:為什麼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

可跳讀內容的三個標誌中的第二個:作者為驗證理論所舉的例子
>巧妙利用正文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 巧妙利用正文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三:發現需要細讀內容的簡單方法

>> 在翻開書之前,你需要明確目的。因為有想查閱的詞彙,所以翻開字典;因為有想了解的信息,所以打開谷歌。同理,讀書的時候,不要對那份隱約的期待置之不理,而是要將其明確,考慮清楚「我究竟想獲得什麼」。

>> ,那麼至少要把出現在這些詞彙前後的內容都讀一下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四:隨時換擋,緩急有度

>> 不僅要有仔細閱讀時的基本閱讀節奏,還要有1.5倍速的中速閱讀節奏,2倍速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等。像這樣,設計出多層級的閱讀節奏以備隨時調用。

◆ 「不會遺忘的閱讀」秘訣:不求記憶地閱讀

>> 1. 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籍?2. 如何獲取要閱讀的書籍?3. 如何管理閱讀完畢的書籍?

◆ 多讀的方法② 選擇書籍篇: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籍

>> 為他人推薦書目,以及請他人為自己推薦書目,對於享受閱讀具有重要的意義。

◆ 多讀的方法⑤ 管理書籍篇:熱愛讀書之人,方能與書籍圓滿告別

此舉應景《斷舍離》


>> 只有最大限度地去蕪存菁,才能達此境界。

書籍如同「財產」,讓其流動起來更有意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書籍本應該是用來豐富我們的人生的,如果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便是本末倒置了。不存儲,而是選擇流動,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閱讀書籍,也同樣適用於管理書籍。

>> 不存儲,而是選擇流動,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閱讀書籍,也同樣適用於管理書籍。

◆ 多讀的方法⑦ 管理書籍篇:讓書架成為自己的鏡子

>> 然而,問題在於其後。正如一見鍾情的戀愛未必長久,與書籍的蜜月期也會有結束的時候。

初見時怦然心動的感覺,不一定能夠保持三個月。




◆ 點評

認為好看

正如作者所建議那樣,多嘗試多發現一些自己熟悉範圍之外的書,速讀擴充視野,精讀豐滿心靈,增強自己的認知判斷,注意讀完的總結與歸類,萬物互通,九九歸一。





相關焦點

  • 《快速閱讀術》書並非非讀不可!
    繼續使用A4速讀法進行速讀訓練,這次讀的書是《快速閱讀術》發現非常適合結合昨天介紹給大家的A4讀書法一起食用。經管類的書一般都可以快速閱讀,不防就把《快速閱讀術》(才156頁)用速讀法讀讀看吧3、今天和明天最好讀不一樣的書,防止讀書疲勞。大多數人慢讀書,花了半個月才讀了一半,讀完也記不住什麼東西,也更不容易堅持下去,因為每天都是這本書會很煩耶。哪怕是慢讀讀完一本書也不要超過10天。
  • 一篇文章了解《快速閱讀術》
    曾經一度在填寫個人愛好這個選項的時候,都會寫上愛看書。然而,每次買了新書,翻看了幾頁後,就會束之高閣,過一段時間再想去翻看的時候,卻不知道從何看起。每次告訴自己,從頭看吧,而模模糊糊的一點印象,瞬間讓繼續看下去的熱情降到冰點。你也跟我一樣嗎?
  • 那些每年讀100本書的高效閱讀者們,從來不「仔細閱讀」
    然而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他逼著自己一天至少讀一本書,最終他實現了一年讀700本書的目標。很難相信這個上一秒還是慢到極點的閱讀速度居然有了質的蛻變。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快速閱讀後,這個曾經的慢讀者為我們整理出了一套「神奇」的閱讀方法,並寫成了一本書——《快速閱讀術》。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俞敏洪上大學期間,在醫院住了一年,那一年他讀了將近300本書,羅振宇每天閱讀一本書,這一習慣堅持了七年。不禁感嘆,快速閱讀真是能人必備技能。可同事李姐有不同意見:「書讀那麼快,一點東西都沒學到,那讀著幹嘛?」原來讀得快,在別人看來也是不求甚解的表現。
  • 一年看700本書,他是怎麼做到快速閱讀的?
    他算過他讀一頁文字,需要花費5分鐘。轉機來自一次長期約稿。生活駭客網主編請他每天寫一本書的書評。當時他為了生計,很誠懇地回復主編:「請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心裡卻抓狂了:「一天讀完一本書?這怎麼可能!!!」但答應了人家,還是得應著頭皮去做。他一改慢吞吞的閱讀速度,有意識地提速閱讀。現在他每個月為4家網站寫60本書書評,一年要閱讀700本以上!
  • 《快速閱讀術》:一天讀完一本書的秘訣,你想不想學
    你讀一本書需要多久?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有人說一本書讀多久取決於書的厚度,誠然,書的厚度會直接影響閱讀時長,但書的厚度是由作者決定的,不是由讀者決定的,對讀者而言,要在短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唯一的方法是提高閱讀速度。那麼,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呢?
  •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為你解決無法快速閱讀的困擾以及擔心速讀影響讀書效果的問題。本書作者印南敦史,是日本著名書評人。他曾經是個「慢讀者」,讀1頁書要用5分鐘,現在他平均每天閱讀2本書,寫2篇書評,一年可以讀700本書。作者根據自己讀書的經驗,總結了一套有效的速讀方法,撰寫了這本《快速閱讀術》。本文是我為你整理的書中乾貨。還是那句話:如果有時間,推薦你閱讀原作,如果沒時間,閱讀本文也可以了解書中精髓。
  • 嘗試這8種方法,你也可以和我一樣,一年讀100本書
    在如此不平靜的一年裡,我選擇立一個能夠讓人「平靜」的 flag——讀100本書。可以說,在讀這100本書之前,我是一個閱讀速度很緩慢的人(儘管現在也沒有快多少),所以既然我能夠實現這個 flag,相信大多數人也都可以做到。
  • 日本書評人一個月可讀60本書,掌握快速閱讀術,讓讀書效率翻倍
    我讀過很多關於快速閱讀的書籍,個人比較推薦這一本《快速閱讀術》。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作家、書評家、自由撰稿人。作者本人一個月寫60本書評,一年大概是720本。在最開始的時候比較建議大家去做一個短句閱讀的練習,我之前在寫貓叔的《一年頂十年》那本書的書評的時候提到過快速閱讀的練習。因為他那本書句子都很短,段落也不長,所以非常適合大家去做短句的掃讀練習。
  • 每年閱讀700本書,這篇文章為你揭秘如何修煉快速閱讀法
    直到有一天,通過別人的介紹,我知道了《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一口氣讀完後,我才豁然開朗。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日本書評人,他曾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慢讀者」,直到他被邀請為生活駭客網站撰寫書評,才逐漸改變自己的閱讀理念,修煉出一套「快速閱讀術」。
  • 快速閱讀有方法,《槓桿閱讀術》教你如何一年讀365本書
    我曾經在多次培訓和演講中公布了我一年讀400本書的方法:集中分類攻克法。很多人比較感興趣,有人問我,榮老師你怎麼做到每天讀一本的。這裡有一個誤區,我沒有做到每天讀一本。因為有時工作忙起來,我有一天也會與書絕緣,但每日一書評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告訴這個秘密。
  • 好書分享——《快速閱讀術》
    你有多久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了?大多數人已經羞愧於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過去一年裡你完整的讀過幾本書?
  • 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又想快速記住一本書?這四招幫你搞定
    錢鍾書的博聞強識,讀書多是出了名的,腦袋簡直就是「移動的圖書館」,隨時可以調取資料為自己所用。我們普通人沒有錢鍾書的這種照相機似的記憶,讀過的書往往隨時間的流逝而忘記了,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將讀過的書變成我們自己的收穫呢?日本書評作家印南敦史在他的《快速閱讀術》一書中給了我們答案。
  • 《快速閱讀術》孩子增加閱讀量,從認識讀書,到掌握方法開始
    對於讀書總感覺都要記住,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放過,本來就時間緊,一個月能否看完一本書,都未可知,看的時間越長,反而厭倦不喜歡。 最大的打擊就是,好不容易看完了,發現什麼也沒記住,在書上畫很多標記,筆記也寫不少,可就是沒印象,還要再回頭看一遍。 學習成績好讀書有技巧,用時能想起,請教方法就是多讀書多記,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不知從何抓起。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這一步的分析比如是:我沒時間、沒精力一天讀完一本書,我不會快速閱讀。問自己:真的是沒時間嗎?還是因為不夠重視,所以沒時間呢?既然不會快速閱讀,那就去學。第三步,創造新信念:我能學會快速閱讀,並且做到一天讀完一本書。
  • 掌握這兩種閱讀方法,一個星期讀6到7本書不是問題
    最近買了好多書,姐姐問我:「你買那麼多書有時間看麼?」「有空就看唄。」我說道。對於看書,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和方法,拿到書首先看下書名、目錄還有章節內容,大致了解書的內容,然後一頁頁地看下去,閱讀速度慢,看過也就忘了。直到看了《快速閱讀術》這一本書才改變了我的想法。
  • 《快速閱讀術:從1頁5分鐘到每年700本》—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快速閱讀術》。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實用,我們在閱讀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讀的書很多,可是沒有時間,閱讀的速度又實在太慢 ,讓人很懊惱。前面剛讀完,但是轉眼寫的什麼就忘了等等,這些問題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本小書中的方法也正是我在用的一些小技巧。
  • 搜索式閱讀,流水式閱讀跳讀技巧—《快速閱讀法》第四章讀書筆記
    讀第四章「流水式閱讀也有規則—避免遺漏要點的搜索式閱讀」(D16)第四章是方法學,當然,《快速閱讀術》這本書整體都是方法學。跳讀,不會影響我們對書籍內容的整體理解,反而有利於我們利用小標題對書籍的整體內容進行取捨。跳讀是以小標題為單位進行閱讀。
  • 想要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嗎?教你如何一天讀完一本書
    談到閱讀,很多人覺得非常有難度,難以專注地去閱讀,那麼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而且也不是相信中那麼難以實現。2.從「複製100%」到「邂逅1%」談到讀一本書的本質,就是將書中有營養的內容忠實地複製在自己的頭腦之中。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是「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 一年讀了100本書了,為什麼生活還是一團糟?讀書要掌握方法
    ——培根01俞敏洪曾說:「我能走到今天,並不是因為我的英語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為我在大學的學習成績有多好,而是因為我在五年的本科生活中,讀了近800本書。」馬未都說到讀書,讀書的目的不應該是從書上學知識,知識隨時都可以查到,他說讀書是為了學習方法。知識就是是蓋房子的磚,蓋房子需要磚,但是哪塊磚都可以,沒有哪塊磚是必須的,但是蓋房子的方法是必須的。曹德旺的悟性,馬未都的方法,其實就是你讀了這本書你收穫了什麼?你產生了什麼看法,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東西對你有用?你知道怎樣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