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9.22
《快速閱讀術》 作者:印南敦史
◆ 閱讀速度緩慢的人普遍執著於一個問題
>> 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並不成正比。
◆ 從「複製100%」到「邂逅1%」
>> 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 像聽音樂那樣讀書
樂評人,書評人,DJ,作者還挺有才
>雖然這多少與我撰寫工作的原點就是音樂評論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認為,書與音樂是相通的。讀與聽有很多共同點。
你喜歡音樂嗎?為什麼會聽音樂?我想,大多數人是為了放鬆心情,或者為了活躍氣氛,喜歡在一個輕鬆的環境裡,自由自在地欣賞音樂。有些人可能會在散步、坐車、開車,或者用餐的時候,聆聽音樂。
或許,也會有些人「集中精力,儘量不漏掉一個音符地努力傾聽」音樂。但是,「好!現在開始聽音樂了!首先是前奏,接下來是主歌」,像這樣聽音樂的人,我還從未見過。聽音樂,應該是一個更加自然的過程,等待歌曲流淌進自己的耳中、心底。
>> 音樂的根本價值也不在此,而是在於聽過之後,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改變。(讀書也是,在於對你生活的影響。)
◆ 什麼是「流水式閱讀」?
但是快餐式的讀書模式,並不適合所有情況,像學生如果讀書只是粗讀是不適合自己學習進步的,對於只是想拓展視野,把讀書當成樂趣的,還是可以的
>然而,這樣的努力有意義嗎?
是否將讀書這件事考慮得過於沉重了?
加之,當今社會,媒體本身發生了劇變,我們的閱讀方式、聆聽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我們已經習慣對網絡新聞、社交網站進行粗略閱讀,卻要在閱讀書籍時保持傳統的閱讀模式,實在是不太現實。
我估計,對於書籍嚴肅認真的人,今後恐怕越發讀不下去書了。
解決時下人們只買不讀的煩惱,「避免堆積」的讀書法
>> 「流水式閱讀」指的是這樣一種讀書方法: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
◆ 養成閱讀習慣的步驟三:今天閱讀的書要與昨天的不同
>> 為了享受閱讀過程,我們主張集中閱讀一本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0天,這是一個原則。
>> 因此,最好在閱讀之初就分配好時間,重點關注在預定時間內能夠有所收穫的內容。
◆ 養成閱讀習慣,形成新的生活規律
哈哈(ಡωಡ)hiahiahia,怕是會在睡個回籠覺,很香!
>最好的時間就是清晨,更為理想的是剛睡醒的時候。睜開眼後,不要馬上起來,繼續躺在床上讀10分鐘書。這樣一來,你就會徹底清醒了。
◆ 閱讀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不要只是一味地「讀」,也要「寫」。要改變閱讀的理念,不是僅僅單純地讀,而是「為了寫而讀」。
◆ 避免閱讀中的無用功
>> 快速、深入地閱讀,開始於摘錄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一:「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斷
>> 準備好A4紙,讀到佳處隨時摘錄。遇到想記住的內容,就摘抄下來。開頭標明頁碼,之後是文章內容,如此不斷累積。另外,摘錄的時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動地抄寫整個段落,而是儘量短小精悍,將摘錄的內容控制在幾行之內。
>> 用A4紙摘錄積累,製作「閱讀集錦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二:「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
>> 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出屬於你的摘抄集錄,掩卷之後,再次瀏覽,並從中挑選出「最精華的一行」,僅此一行。可以說,閱讀一本書的所有價值,皆凝於這一行。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三:「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
>> 其實,需要寫的,也只是對於上節所述「一行精華」的一句感想。「為什麼會對這一行文字產生共鳴呢?」從這個角度簡單記錄下來即可。
一行採集:採集書中金句
一行精華:提煉內涵
一行評論:記錄感悟和原因
>我們需要在記錄「一行採集」的筆記本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
>> 我們需要在記錄「一行採集」的筆記本之外,再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一行精華」和「一行評論」。先記下日期、書名、作者,然後摘抄「一行精華」,在此之後,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寫下「一行評論」。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四: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12本輪迴,提出問題,尋找共性
>另外,在回顧短評的時候,請思考以下問題:
• 哪一類書籍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鳴?
• 哪一類意見主張是自己讚賞的?
• 哪一類書籍是自己今後還想要閱讀的?
>> 另外,在回顧短評的時候,請思考以下問題:• 哪一類書籍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鳴?• 哪一類意見主張是自己讚賞的?• 哪一類書籍是自己今後還想要閱讀的?
◆ 讀書快的人關注書籍的哪些部分?
>> 利用小標題判斷該章節是否需要閱讀,有利我們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抉擇、取捨,並在短時間內選出要點進行閱讀。這樣,就可以徹底捨棄自己不需要的內容,得以去蕪存菁。這是最基本的理念。
◆ 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
>>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後再閱讀。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二:為什麼僅需5行就能對內容心知肚明?
可跳讀內容的三個標誌中的第二個:作者為驗證理論所舉的例子
>巧妙利用正文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 巧妙利用正文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三:發現需要細讀內容的簡單方法
>> 在翻開書之前,你需要明確目的。因為有想查閱的詞彙,所以翻開字典;因為有想了解的信息,所以打開谷歌。同理,讀書的時候,不要對那份隱約的期待置之不理,而是要將其明確,考慮清楚「我究竟想獲得什麼」。
>> ,那麼至少要把出現在這些詞彙前後的內容都讀一下
◆ 實現快速閱讀的步驟四:隨時換擋,緩急有度
>> 不僅要有仔細閱讀時的基本閱讀節奏,還要有1.5倍速的中速閱讀節奏,2倍速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等。像這樣,設計出多層級的閱讀節奏以備隨時調用。
◆ 「不會遺忘的閱讀」秘訣:不求記憶地閱讀
>> 1. 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籍?2. 如何獲取要閱讀的書籍?3. 如何管理閱讀完畢的書籍?
◆ 多讀的方法② 選擇書籍篇: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籍
>> 為他人推薦書目,以及請他人為自己推薦書目,對於享受閱讀具有重要的意義。
◆ 多讀的方法⑤ 管理書籍篇:熱愛讀書之人,方能與書籍圓滿告別
此舉應景《斷舍離》
>> 只有最大限度地去蕪存菁,才能達此境界。
書籍如同「財產」,讓其流動起來更有意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書籍本應該是用來豐富我們的人生的,如果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便是本末倒置了。不存儲,而是選擇流動,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閱讀書籍,也同樣適用於管理書籍。
>> 不存儲,而是選擇流動,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閱讀書籍,也同樣適用於管理書籍。
◆ 多讀的方法⑦ 管理書籍篇:讓書架成為自己的鏡子
>> 然而,問題在於其後。正如一見鍾情的戀愛未必長久,與書籍的蜜月期也會有結束的時候。
初見時怦然心動的感覺,不一定能夠保持三個月。
◆ 點評
認為好看
正如作者所建議那樣,多嘗試多發現一些自己熟悉範圍之外的書,速讀擴充視野,精讀豐滿心靈,增強自己的認知判斷,注意讀完的總結與歸類,萬物互通,九九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