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連載 |《合同法》第一條

2021-02-16 律高LeadGo

一、句子基本結構——被動語態:This Law is enacted

法律條款常常使用被動語態,不僅保證了陳述的正式性及客觀性,還省去了解釋法律行為主體的麻煩。

表示立法的詞語有legislate、enact、adopt、promulgate、ordain、formulate。全國人大版和北大法寶版都是用enact,威科版用formulate。

「制定Enact」近義詞辨析:

legislate:立法。該詞在19世紀以前極少使用。在此前,制定法律一詞使用的是enact或者ordain。後綴-ate表示「給予……」性質,legislate就是「給予規則法律性質」。

enact:制定、頒布。前綴en-表示「置於……之中」、「使成為」。可通過「對於立法,光有目標是不行的,必須付諸行動」來聯想記憶。儘管enact在某種情況下可作為adopt(通過)的同義詞使用,但原則上指立法機關的行為,而非行政行為。

adopt:正式通過、表決採納、承認、追認。

promulgate:頒布。指向公眾頒布法律或規則。

ordain:制定;決定。指指定法律和法令。在美國憲法序言中,該詞曾與establish成對使用,用以表明該憲法的制定。現在該詞已陳舊,通常只具有宗教含義。

formulate:to create or prepare sth carefully, giv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制定、規劃、構想、準備。多用於制定政策。

制定法律條文,enact更常用,formulate更偏向於制定計劃/方針/政策。

二、目的狀語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表示「為了…」的短語

全國人大版:for the purpose of doing…

北大法寶:in order to do…

威科:with a view to doing

(二)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權益就是權利和利益,故應翻譯為rights and interests。

合法一詞,有legit、legitimate、lawful、legal、rightful。

「合法」近義詞辨析:

Legit:legal, or acting according to the law or the rules 合法的、守法的,如The business seems legit.這筆生意看起來是合法的。該詞使用比較口語化,更強調按法律行事的意思。

Legitimate:allowed and acceptable according to the law合法的、法律認可的。

Legal:connected with the law與法律有關的;allowed or required by law法律允許的、合法的、法律要求的。

Lawful:allowed or recognized by law合法的、法律承認的、法定的,如lawful heir合法繼承人。

Rightful:that is correct,right or legal正確的;公正的;合法的。

全國人大版選用了legitimate,北大法寶版和威科版選用了lawful。(如果你認為哪個詞更好,可以在本文末留言,一起討論)


(三)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1.維護一詞用maintain( to make sth continue at the same level, standard, etc.)

2.社會經濟秩序:

全國人大版:socio-economic order。前綴socio-表示社會的、社會學的。

北大法寶版和威科版: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四)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促進是promote。社會主義現代化是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全國人大版:promoting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北大法寶版:promote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威科先行版: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北大法寶增加了process,威科版增加了development。

文 / Sun

配圖 / Sun

排版/Sun

相關焦點

  • 翻譯連載 |《合同法》第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一、依法成立的合同全國人大版:A legally executed contract北大法寶版:A lawfully established contract威科先行版:Contracts conclu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在《合同法第一條》的連載中,我們說過
  • 《合同法》第121條的理解與適用
    據此,本文擬結合立法過程、《合同法》實施以來的司法實踐狀況以及相關比較法作一分析和探討。  一、立法過程  《合同法》第121條的出檯曆經了《經濟合同法》第33條、《民法通則》第116條到合同法學者建議稿,再到合同法徵求意見稿和《合同法》最終文本的過程。
  • 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與善意取得制度
    2003-09-02 17:23:01 | 來源:河南法院網 | 作者:段連芳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 《合同法》第八十三條在《民法典》時代的變動
    一、《合同法》第八十三條的規範解析債權轉讓行為在《合同法》中,歸列於第五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自第七十九條始,至八十三條均為債權轉讓規範。《合同法》第八十三條系債權轉讓情形下抵銷權行使的規範內容。三、《民法典》對《合同法》第83條的調整《民法典》的合同編體例與《合同法》的體例相同,在合同編第六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中對債權轉讓予以規範,其中的第549條對應《合同法》的83條,對83條進行了調整和修改。
  • 從「出賣他人之物」論合同法第五十一條
    以上不論哪一種情形所導致買賣合同的效力後果都是效力待定,這一後果的直接法律來源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之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此條規定可謂是統一合同法較之前法的一大進步,是對鼓勵交易以及私法自治觀念的極大促進,充分肯定了法律對公民自由交易的保護和支持,為市場經濟的良好迅速發展提供了及時得的法律保障。
  • 《合同法》第4條—合同自由原則
    全文包括1個英文法條,1個中文法條,1個詞彙/詞組。今日難度模式:EASY。今天推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條—合同自由原則。*《合同法》英文條文為全國人大發布的英文版。*  英文下劃線僅為理解之便利,並不是對句子成分的劃分。明天推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條—誠實信用原則。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並與我們聯繫(微信號:falvyingyu),願在法律英語的道路上,我們可以共同進步。每晚10點,不見不散。
  • 亞洲合同法原則:合同法的「亞洲聲音」
    PACL項目的工作語言是英語,無論是條文起草、國別報告的撰寫還是大會,都是直接使用英語,不藉助翻譯。[22]我對比了(歐洲合同法原則》,「歐洲合同法原則」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是1980年12月,《歐洲合同法原則》第一部分是First Commissio的主要成果,即Performance, Non Performance and Remedies,其出版是在1995年。而Second Commission存續期間是1992年至1996年。
  • 《合同法》第80條(債權讓與通知)評註
    有學者指出,本條第2款之規定仿自《德國民法典》第409條第2款和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298條第2項,但在我國合同法框架下,似有違反體系之弊,宜修改為:「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可以撤銷,但須經受讓人同意。」對此,有學者正確地指出,既然本條第2款系舶來制度,則應基於比較法的視角進行分析。依其見解,德國及我國臺灣地區的規定在適用前提上完全不同於本條第2款。
  • 《合同法》第122條(責任競合)評註|法典評註
    然而,從體系解釋出發,因《合同法》第2條排除了身份類協議,故該第122條中的「人身權益」不應包括身份權益(如配偶權、親屬權等)。另外,債權作為侵權法所保護的權益,往往是針對負有不作為義務的第三人而言的,而債權作為合同法所保護的對象,存在於合同當事人之間,兩種情形下的權利義務主體並不相同,不大可能發生競合,因此,該第122條中的「財產權益」也不應該包括債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綜上所述,根據《合同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有關規定,反訴人請求法院判令:1、被反訴人王某向反訴人支付違約金人民幣71.2萬元;2、請求判令公證費人民幣4800元由被反訴人承擔;3、請求判令被反訴人賠償反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100萬元;4、請求判令不返還被反訴人交付的人民幣25萬元定金;5、訴訟費全部由被反訴人承擔。
  • 黃喆:《合同法》第261條∣法典評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第780條中承繼了本條規範的內容,未做任何變動。同時,本條規範與《合同法》第279條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制度的規定構成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後者也同樣被民法典第799條所吸收。
  • 賀栩栩:《合同法》第40條後段(格式條款效力審查)│法典評註
    [4]格式條款司法控制結構:首先依據合同法第39條第2款判定系爭條款是格式條款,其次依據該條第1款進行訂入控制(條款得否成為合同之審查),對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以先簡單解釋再不利解釋之順序確定條款含義(合同法第41條),最後才成為內容控制的審查對象。[5]本文主要以第40條後段為評註對象。
  • 徐滌宇:《合同法》第80條(債權讓與通知)評註|法典評註
    此外,體系違反說單以本條第2款和《合同法》第18條「要約可以撤銷」自相矛盾為據,理由亦不充分。蓋讓與通知雖準用關於意思表示的規定,但其本身系無法效意思之表示行為,不同於雙方行為中要約之意思表示;況且,意思表示(如單方的形成行為和雙方行為中的承諾)一經生效,表意人即受其約束,不得撤銷,此為原則性規定,而《合同法》第18條的規定恰恰構成這一原則的例外。
  • 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兼談《合同法》第51條理解-中國法院網
    圍繞著對該條的理解,學界與實務界就無權處分行為之效力展開了熱烈而持久的討論,目前代表性意見無外三種:  無效說。《合同法》第51條並非關於無權處分行為效力的一般性規定,而是無權處分行為系無效行為的例外。在我國民事立法上,無權處分行為一般應歸於無效。  效力待定說。該條規定應理解為我國民事立法針對無權處分行為所設置的一般規定,亦即無權處分行為當屬效力待定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3、94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法律英語>正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3、94條 2013-07-30 16:05 來源:網絡 作者:   第九十三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92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法律英語>正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92條 2013-07-30 16:09 來源:網絡 作者:   第六章
  • 邵洵美夫婦曾冒險連載翻譯《論持久戰》
    原標題:邵洵美與《論持久戰》 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後不久,中共中央決定把這部作品翻譯成英文,傳播到國外去。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在上海工作的《大公報》駐美記者、中共地下女黨員楊剛。
  • 王軼︱我國合同法的規範類型及其適用
    合同關係當事人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所出現的利益衝突,在合同法有不少地方都有體現。其中最典型就是合同法第52條。合同法第52條是關於合同絕對無效的規定,在合同法第52條規定了五種類型絕對無效的合同,其中第一種就和國家利益有關: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這種合同是絕對無效的合同。
  • 謝鴻飛《合同法中的「二人世界」與「三人世界」》
    而合同法調整的卻是一個典型的「二人世界」。這個世界通常不邀請第三人參與,更不歡迎第三人擅自進入。儘管如此,在這個私密世界裡,第三人卻總是若隱若現。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就是合同法特設的「三人世界」之一。我國合同法第64條規定了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通說認為,它與合同法第121條規定的因第三人原因而違約的情形一樣,體現的是合同相對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