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姐代表女權的傲慢:輕賤中國男性,中國女人就能幸福嗎?

2020-12-10 鵬飛說

最近一二十年,央視春晚這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晚會,都常常以奴化男性形象為樂,男性在女性面前的表現往往不是聰明、智慧,而是以慫、服從為正確的價值觀(郭冬臨、馮鞏為代表的小品演員常常扮演跪搓衣板、在家以奴僕姿態伺妻的形象深入人心,這樣的丈夫形象每年春晚都有);在聖母聖父扎堆聚集的網絡平臺,也都以「男性是原罪」為核心,延伸出來比如「婆婆沒有一個好東西」,「只有中國女人才會生孩子」,「中國男人不配中國女人」等各種奇葩過火的觀點。

以自媒體為主,信息技術的發達確實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我們以為這種媒體權利的平等化可以帶來正向的能量,然而,實際上自媒體並非天然代表正義,而是向商業看齊,以咪蒙、新世相為主的自媒體為了迎合年輕女性的口味,相比較春晚奴化男人,他們更加以「田園女權視角」彰顯「女性身份的悲情」以及「誇大男性的罪惡」,造成性別對立觀念,延伸出許多社會問題,以及給所有讀者帶來許多不必要的「人生焦慮」。

印象最深的是新世相的兩篇文章,一篇是關於討伐「原生家庭」,細數父親母親的罪行,暗示每個孩子長大後的不成功都歸因與父母的影響,另一篇是「我們第一次當父母,憑啥要求我們完美」,為當今年輕父母養育兒女所犯的低級錯誤開脫。

可以說,關於男女平等,中國的輿論已經是「情緒性」「報復性」的失衡,造成這一現象的核心元素是:女性網絡消費是網絡平臺營收的主力,也是多數網絡平臺正向取悅的用戶。與其說這是每個人都能在網絡表達觀點,不如說網絡是年輕女性狂歡的平臺。當然,女性相比較男性更善於表達、男性傾向沉默也是造成這一不正常現象的原因。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察覺,當今的輿論已經被田園女權攻佔,男性成為被奴化和凌虐的對象,現實生活中,男人也越來越必須作為「忍辱負重」「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道德楷模。女性可以為非作歹,一切叛逆都被當成衝破封建的楷模,男性的點滴小錯都能給與「社會性死亡」。

於是,我們看到中國女性再不是柔順和美,而是佯裝瘋癲;中國男性再不是威武不屈,而是集體猥瑣、陽痿。

社會觀念真的已經顛倒了:在古代,一位女子即便被誣告貞潔後來得以證明清白,也會得來婆家一紙休書、娘家拒不接收,所以很多女性即便被玷汙了清白,也常常打了牙往肚子裡咽。

如今是男人受了誣告,打了牙往肚子裡咽。

女子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最近的清華學姐「感覺自己屁股被摸了」要天下人幫助自己討伐(我看這位女生的文章,完全感受不到受害者的悲情,而是有一種高舉道德大旗的竊喜感),男生被找出,網絡上討伐聲勢如同海浪,可以想得出男生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被學校開除、無法畢業、找不到工作,也就是說被宣判"社會性死亡",幸好有視頻為證,短短一天時間,劇情翻轉,清華的一位學弟是無辜的。清華男生即便被得以證明是誣告,最後學校還來個「相互道歉」作為「中庸」的結局。

即便這位清華男生是被誣告上了熱搜,不說遭受了多大的心理驚嚇!還得向這位清華學姐道歉。不僅如此,這位清華學姐還被清華大學的老師配置了一位心理醫生24小時幹預、保護其安全。

看了這樣的報導,我不免在想,現有的道德語境裡,女性誣告男性的輿論成本幾乎為0,集體輕賤中國男性,真的可以讓中國女性幸福嗎?

一位年輕的洗碗工女性要結婚了,對象是一名廚師,她對自己的母親說:「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一位心理學家說,中國女性已經被自媒體集體洗腦,造成性別優越感,以及整體提升社會期望度,最後造成現實落差,這種落差最後演變成網絡上的戾氣。可想而知,這名女性洗碗工和她的丈夫婚姻的不幸已經開始:女生永遠覺著丈夫以及他的家庭都對不起自己,因為丈夫不配自己、婆婆還沒死掉……何從談起快樂呢?

我想說的是,田園女權對中國男性的輕賤並不會帶來真正女權的提升,同時,還會傷害更多底層的女性。另一個事情是德州一位女子被公婆丈夫毒打致死,這位女子因為智力低下和貧困,並沒有獲取到網絡上田園女權道德大棒的加持,反而是被「彩禮-拜金」「墮胎-極端自由」等各種田園女權擁護的概念累贅墜入萬劫不復之地。在廣袤農村以及貧困的家庭,無數進入婚姻的年輕女性道德上也被田園女權「黨同伐異」,造成理想與現實的脫節,離婚率節節攀升。

田園女權輕賤男性的這股戾風,是時候殺殺了!

(本文謝絕轉載,歡迎轉發、評論、點讚、打賞)

相關焦點

  • 清華學姐誣陷網暴學弟:女權可以為所欲為?
    清華學姐誣陷網暴學弟:女權可以為所欲為?2020年11月17日,清華大學2020級的某個學弟,在食堂只是不小心用書包碰到了2019級美術學院的學姐唐靖,沒想到這個不小心地碰到,卻掀起了軒然大波,學姐唐靖勃然大怒。
  • 「女權」者為清華學姐辯解,大喊該出來道歉的是全體男生
    最近被鬧得沸沸揚揚「清華學姐遭鹹豬手」事件隨著劇情的反轉後算是被徹底點燃了,不過從目前網絡上的發酵形勢來看,輿論的目光早已經不在當事人雙方身上,而是擴大到了對於現代「女權」思想的一種批判。「極端「田園女權者」(極端利己者)。
  • 誤指學弟性騷擾,是什麼讓清華學姐「我是女性我有理」?
    隨著更多事實披露,加之該女生失態卻堅持傲慢與偏見的立場,出現了第二波網絡譴責。但這一次的網絡暴力針對的不是男生,而是討伐錯誤指控學弟性騷擾並且發誓要讓他「社會性死亡」的清華學姐。現在看來,支撐清華學姐如此冒失行事的,應該就是在積極響應的女生那裡,養成了一種越過事實、推進女權主張的思維定勢。不是說女權意識不好,而是說包括女權在內的任何運動式思維,都該立足紮實的事實本身。這位清華學姐之所以在事實不清前高喊「社會性死亡」,就是中了這種不查證事實的毛病。清華學姐最為人詬病的是第二個錯誤。
  • 中國式女權主義
    《中式女權》 我這段話只說給男人聽。女的不要看。 我怕她們情緒激動。 西方的女權思想是:男人能做的女人為什麼不能做。中國的女權思想是:男人能做的女人為什麼要做。
  • 從蔡徐坤到丁真,中國女權在2020的一次標誌性勝利
    微博話題#部分男性對丁真的態度#以12.4億的閱讀,14萬的討論,在熱搜第一盤桓良久。「嫉妒」二字都是女字旁,但論起同性妒意,男人對男人的惡意不輸女人對女人,大家倒也不必爭什麼雌競、雄競。「我十年寒窗苦讀,拼命考上985,精通多門語言,掌握文理知識,卻比不上一個連普通話都說不利索,靠臉就能走紅的少數民族。
  • 訪談|從美國婦女史到中國女權運動史,女權主義如何改變世界
    很多人在歷史上是有很大貢獻的,但是沒被歷史記住,實際發生的歷史和我們讀到的歷史是兩碼事,因為以往歷史的書寫主要是由男性掌控的,女性不參加知識生產。 把這些歷史上的女權主義者挖掘出來,你就重新闡釋了歷史,就能讓人們看到這一百年來女權主義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社會。
  • 誣陷學弟事件再次反轉:清華學姐的屁股像個炸彈
    但一天後這篇帖子就被清華輔導員闢謠並不是男生本人所寫。在「女權團體」看來,這種帖子就是「男權團體」用來惡意煽動人們情緒,繼而攻擊學姐 的。有人把對學姐的網暴類比成中世紀的「獵巫」,認為是男權行為。有人又認為這件事上正在狂吹「仇男」的風氣,是女權行為。
  • 「鹹豬手」反轉,清華學姐學弟相繼被網暴:有一種正義長嘴上
    清華學姐誣陷學弟「鹹豬手」,2人相繼被網暴:有一種正義長嘴上清華學姐曝光學弟非禮,學弟被人肉後事件反轉:你口中的正義對嗎如果不是調取了監控錄像,估計被學姐曝光朋友圈的18歲學弟,也許會面臨處分,留校查看,甚至於退學。這還是清華學子。
  • 中國女權主義,正走向「反家庭主義」|西方女權和中國女權的區別
    沒有工業化的社會,女權主義是很難出頭的。工業讓女性在土地上解放了出來,而參與工業活動,則必須有一定的文化知識。 當女性的財務自由和文化普及後,女人開始有了要求平等的資本。 後來,國外幾次熱烈的女權運動,促進了婦女節的誕生,也在民國時傳入中國。
  • 中國式「網絡女權」的瘋狂:孩子到底該跟誰姓?
    女性爭奪冠名權有錯嗎?當然沒有。中國法律早有規定,孩子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因此夫妻雙方冠姓權是平等的,只要商量好了達成一致即可。而且早在母系社會時期,作為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發明者,婦女佔據社會主導地位,因此,子女是隨母姓的。
  • 「清華學姐」的屁股與新生學弟的清白
    我想起【讓子彈飛】裡老六和兩碗粉的故事,憑什麼可以這麼欺負人?萬幸視頻監控調取出來後,證明確實是黑色的書包擦了過去,而不是手,所謂的性騷擾風波是個烏龍。我替這位學弟鬆口氣,如果監控丟失了,他可能真的只能去死,才洗得掉「鹹豬手」這三個字加褚在自己身上的羞恥。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你們都誤會女權主義了!男性不是我們的敵人,男人也受壓迫
    在過去,老年人是代表著有資歷的、有經驗的、有財富值的群體,可是隨著改革開放,改變了老年人和年輕一代的權力關係。近些年,老年人的收入是急劇下降的,地位也就一直在下降。        老年人的權力給了誰?一部分是給了年輕的男性,大部分則讓給了年輕的女性。所以並不是說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
  • 怎樣成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男性女權主義者?
    東方IC 圖男的女權主義者在中國,不會超過大熊貓數量我是女權主義者,這個身份對我而言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不僅因為自己念書的時候修女權主義、性別研究的課,更重要的是和女權主義者一起工作、投身具體的女權主義實踐。
  • 田園女權有問題嗎?
    這有時是為了淡化自己立場的激進性,有時是出於對「女權」一詞的避嫌,但更多的則是為了在概念上做出區分——似乎在中國社會語境下,「女權」並非中性地指代「爭取女性應有的權利」,而很容易被看作是一種極端主張,甚至是在爭取自己權利時攻擊、打壓了男性的權利。
  • 看完一篇女拳文章,中國女權已經廢了,幾乎看不到希望
    女權,又稱女權主義,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女權本來應該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基層男性,向社會爭取權利,而現在有些女人把階級矛盾搞成了性別對立,有的呢則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轉接到了自己男人身上,美其名曰「向男人要女權」,捫心自問基層男性有哪些優於女性的特權?說句不好聽的,中國女權廢了,女拳完全壓著女權四處拉仇恨,女性你們自己都團結不了,更別說去爭取權利。甚至連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
  • 「田園女權」:女權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很多男性深受其害
    1879年易卜生創作的《玩偶之家》對女權主義的宣傳起到了史無前例的作用,這部作品也為後來的女性主義作品鋪平了道路。 魯迅先生為女權主義在中國的生根發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在高校的演講《娜拉出走以後會怎樣》,讓很多的女性開始覺醒。
  • 清華學姐事件:清華的回應有點讓人失望
    這個事件的背後,涉及到「網絡定罪」,涉及到「女權」,甚至還涉及到社會對「弱勢群體權益的補償機制」,在我看來是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考慮到當事人已經遭到了輿論的反噬,本來不打算把這個事再單獨拎出來講了。作為中國最頂級的高校,遇到了輿論風波,只想著趕緊息事寧人,還把輿論的發酵歸結為是營銷號在炒作。
  • 中國式女權 一個寄生在男權主義身上的可憐蟲
    尤其是前兩年關於女權的毒雞湯橫行。讓我們的女權主義完全走上了另外的一條道路:中國式女權成為了寄生在男權主義上的可憐蟲。對那些天天高喊著女權至上,又或者對你大談特談女權如何的女士們。問幾個簡單的女權問題,往往就會讓他們啞口無言。比如女權主義到底是什麼?比如玻璃天花板效應是什麼?又或者知道奧蘭普德古熱嗎?知道第一次女權大會何時何地召開的嗎?
  • 「清華學姐」登上熱搜,想要網暴別人卻反被網暴
    清華美院女生唐靖稱遭鹹豬手曝學弟信息,反轉後道歉,校方回應,11月20日,網傳清華美院一名女學生稱男同學騷擾自己,並將身份信息公開至社交媒體,後查監控發現是誤會。該事發酵後,疑似當事女生回應「互相道歉,就此了結」。清華美院一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兩人已經被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