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寶鑑福善案二十七,刻苦讀書,狀元及第的唐皋

2020-12-20 不住於相

唐皋,年輕時在燈下讀書,有女子勾引他,故意將紙窗捅破。唐皋把窗紙補好並題詞於上:「掐破紙窗容易補,損人陰騭最難修。」後來一位僧人經過他家,見門上掛著狀元匾,左右掛兩燈籠,對上面寫的兩句話感到奇怪,就去問他原因。後來,唐皋果然狀元及第。

好一個唐皋,好一句掐破紙窗容易補,損人陰騭最難修。

年輕的唐皋勤奮好學,一天他在燈下刻苦讀書。一女子故意勾引唐皋,把窗戶紙捅破。唐皋不為所動,繼續安心讀書,同時在窗戶紙上寫下了兩句話。一層窗戶紙破了容易修補,如果陰騭損傷就很難修補了。後來,在唐皋還沒有高中狀元的時候,他家門上掛著狀元匾,普通人看不到。再後來這位不淫人妻女,潔身自好,刻苦讀書的唐皋狀元及第。

一個關鍵的地方在於,這名女子主動勾引唐皋,在窗戶紙上捅了個洞作為暗示。唐皋一身正氣,不僅不為所動而且立刻在上面寫上勸人不邪淫的話。在關鍵時刻的這一舉動,真是令人敬佩啊!現代社會,如果一名女子勾引男的,這個男的要有強烈的正氣才能抵擋得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一名僧人看到唐皋家門口掛著狀元匾,兩邊寫著唐皋在窗戶紙上留下的兩句話,於是去找唐皋詢問原因。後來,唐皋參加科舉考試狀元及第。這是壽康寶鑑很多次記載拒絕女色後,考取功名的例子了。聯想到現代社會,智慧型手機普及,網絡覆蓋大街小巷,很多擦邊球的圖片、視頻、文字充斥網絡。面對這種情景,必須很有正氣的人才能抵擋住。

當我們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秉持什麼樣的態度?毫無疑問,當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鄭重、認真、嚴肅地告訴自己,一定要一身正氣,一定要不犯邪淫,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也要保護好對方,一定不可淫人妻女。這些是做人的根本,是最根本的東西,千萬不能碰。一個有家庭的人,誰會願意自己的另一半出軌呢?實事求是地說,沒有人願意。人們對這種事情深惡痛絕,這是不可能持續的,是見不得陽光的。

做人尤其是青年人,一定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只有志向遠大才不會被誘惑擊敗。唐皋刻苦讀書,希望今後在科舉之路上有所收穫,這是他的志向。當誘惑出現時,唐皋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所以他能很自然也很坦然地拒絕該女子。作為現代人,更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向唐皋學習。既有遠大的志向,又能刻苦讀書,自然沒有時間去搞見不得人的事情。

作為青年人一定要讀書明理。讀書最好讀經典,只有讀誦經典,與幾百年、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典對話,與古聖先賢對話,我們才能不斷受到薰陶,不斷增長智慧,不斷開闊心胸。當下一次無意中遇到類似事情,自然有智慧有能力拒絕誘惑,不在此處栽跟頭。

唐皋後來狀元及第,狀元是什麼概念,想必不用多說。不淫人妻女,一身正氣,刻苦讀書的唐皋考取狀元。實屬應該,完全正常。

向一身正氣、不淫人妻女的唐皋學習、致敬。

相關焦點

  • 同時獲得了「三元及第」和「六首狀元」殊榮的千古第一狀元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連續考取解元、會元、狀元,即考生首先以秀才身份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省級鄉試,因為是在秋天舉行,也稱秋闈,考中了就是舉人,而三元中的第一元就是考上舉人中的頭名稱解元;然後參加來年春天的會試,也稱春闈,考中了即為貢士,並且奪得頭名即為第二元——會元;最後就是皇帝親自主考即殿試
  • 狀元及第粥——廣雅學子的好彩頭
    店主認出他是詩童倫文敘,便對他說:「你為什麼不去讀書呢?在菜市場賣菜太可惜了。」倫文敘說:「我家窮,沒有錢,三餐不繼,那來的錢去讀書呢!」店主說:「那真的太可惜了!這樣吧,以後你每天都把菜挑來我這裡,我買一部分,然後還每天給你一碗粥吃,等湊夠了錢你就去念書吧!」自從以後,倫文敘天天都吃到不同的粥,有時有肉丸粥,有時是豬粉腸粥,有時又是豬肝粥,有時則三樣都有。
  • 及第粥與狀元糕
    及第一詞意思就是科舉應考考中進士以上才叫及第。如:進士及第、狀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當然考不中者叫落第。那麼及第粥這味粥品背後故事其中有三個版本,但是流傳最廣泛、可信度最高的莫過於我們吳川狀元公林召棠的版本了。
  • 廣東的及第粥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狀元故事
    店主感到奇怪了:為什麼這麼有才華的孩子不去讀書,整天挑著大扁擔去街上賣菜?於是,店主走到他跟前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去讀書呢?整天在街上賣菜太可惜了。」倫文敘看了看店主,嘆了口氣說:「我家窮,沒有錢啊,如果不出來賣菜,連飯都沒得吃,哪來的錢去讀書啊!」店主沉思了一會,慷慨地說道:「這樣吧,以後你每天都把菜挑來我這裡,我買一部分你的菜,還每天給你一碗粥吃,等湊夠了學費,你就到學堂去念書吧!」
  • 正宗吃貨不可不知的美食:吃了中狀元的「狀元及第粥」
    如果你是一個正宗的吃貨,這道菜你就不能不知道,那就是廣式花色粥之一絕「狀元及第粥」是中國的8大菜系中的粵菜,不但寓意吉祥
  • 狀元及第粥,祝大家高考、工作順利,行行出狀元!
    適逢高考,今天特搜教大家給孩子做個狀元及第粥,取個好兆頭,祝廣大學子高考順利,青春有夢,金榜題名。也祝各位吃貨朋友工作順利,大展鴻圖,行行出狀元!先說說狀元及第粥的歷史由來相傳在明朝,廣州西關有一個叫倫文敘的小男孩,由於家裡貧困,七歲便出來賣菜。他從小就喜歡吟詩作對,在菜市裡還不時有人纏著他吟詩。
  • 古代狀元文化:三元及第·瓊林宴·大小登科
    歷史上有「三元及第」的說法,其中提到的「三元」,更是百年難遇的考試天才,堪稱狀元中的狀元。所謂「三元」,指解試(後稱鄉試)、省試(後稱會試)、殿試(後稱廷試)均為第一。因這三試的第一名分別稱作解元、會元、狀元,故合稱三元。據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八「三元」條考證,自科舉實行以來,連中三元者,不過區區十幾人而已。       狀元難考,一旦考上便榮耀非常。
  • 狀元及第粥的做法
    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稍作停留,並以一碗粥裹腹,恰遇一位御史,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脫口說是「狀元及第粥」,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
  • 【有一家】--狀元及第粥
    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稍作停留,並以一碗粥裹腹,恰遇一位御史,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
  • 陳繼昌 清嘉慶(1820)狀元 三元及第 廣西第七位狀元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由於陳繼昌抱病應殿試而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聲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四元及第」之稱。他是中國科舉史最後一位「三元」狀元。陳繼昌在翰林院修撰國史三年後,被派放外任。歷任陝西、甘肅、順天等鄉試典試官。道光六年(1826)任會試同考官。道光十年後,歷任山東兗州知府、直隸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職。
  • 2020/07【高考加油】來讀讀這些狀元及第的作品
    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 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自開科舉後, 許多讀書人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今天,送給大家五首及第詩詞, 祝福所有學子 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 馬德居: 羊城印記一一誘人的「狀元及第粥」
    狀元這一光彩奪目的字眼,是古代科舉制度時令多少文人學士終生夢寐以求的目標。史載,隋唐始至清未,歷朝歷代共產生過六百三十八個狀元,武狀元一百八十五名。大凡狀元者,皆與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高官厚祿、仕途升遷有緣。而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與天下苦眾緊緊相連、與一擔柴、一筐菜、一碗粥相聯繫的,卻只有明朝嶺南狀元倫文敘一人矣!
  • 益智粥、狀元及第粥來了
    林召裳,廣東吳川人,道光三年(1823年)狀元。 及第粥,又名三元及第粥、狀元及第粥,為廣州地區名小吃,其來歷與林召裳有關。 清朝道光年間,廣東的林召裳中了狀元,回鄉拜祖時,他每天都喜歡用豬肝、豬腰和豬肚與上好的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吃。有一天,退居廣州的老御史前來拜訪林召裳,恰巧林召裳正在吃粥。林忙請老御史一同食用。
  • 出鏡率極高的狀元及第粥,你可以知道是哪一位狀元帶火的嗎
    走在廣州老城區的街頭,粥粉面飯兼賣的食店總是隨處可見,而在這些店中,狀元及第粥又是一道出鏡率極高的粥品,作為老廣的傳統美食之一,從早茶到宵夜,無論是高檔酒店、還是路邊小店,都能看到粥的身影,素有「左手腸粉、右手粥」的習慣。
  • 金華古子城:「桐齊簷,出狀元」,金華古代科舉史上的狀元及第
    當時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預言:桐齊簷,出狀元。第一次桐齊簷是在宋朝高宗紹興年間,當時有一株桐樹長成與城樓屋簷齊平,果然在紹興癸丑年,金華出了一個狀元,就是著名的永康人陳亮陳同甫。到了宋寧宗嘉定年間,新枝丫長到與城樓屋簷一樣高,再次和屋簷齊,果然庚子年金華人劉渭高中榜首,成為欽賜狀元及第。這兩次都應驗了前面的預言,可謂金華科舉史上的美談。
  •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正值高考出分的日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高考很容易就讓我們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古代的科舉沒有像現在高考這般先進,但是在古代也是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了。那麼,你知道中國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嗎?
  • 年夜飯的餐桌上,送給莘莘學子們一碗狀元及第粥
    今天年夜飯系列給大家推薦一碗「狀元及第粥」,送給莘莘學子學子們。希望寒窗苦讀的學子都能狀元及第,成為國家棟梁。相傳清朝時期,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過廣州,在一間粥鋪點了此粥,這時一位老御史恰巧經過,狀元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的問這是什麼粥,新科狀元順便說到此為「狀元及第粥」。
  • 小說演義裡三元及第狀元郎比比皆是,真實歷史中鳳毛麟角
    三元及第的意思是在古代科舉制度中,分別在鄉試、會試、殿試都取得了榜首的人。三元及第又叫連中三元。三元及第可以說是古代天下讀書人都渴望獲得但卻得不到的榮譽。 不過,在小說演義中,觀眾動不動就會看到有人三元及第,騎馬遊街,從此成為人生贏家。
  • 從狀元及第到民族敗類
    圖:餘茂春餘茂春(Miles YU),重慶永川人,1979年永川地區高考文科狀元。餘茂春,狀元,文科狀元。這位狀元1979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如果按照正常的軌跡,他很可能會成為國內著名學者,教授。
  • 科舉文物大觀丨清嘉慶元年黃仁勇「狀元及第」匾額
    匾額上款:嘉慶丙辰恩科  下款:黃仁勇立匾額中部文字為「狀元及第」匾額左下方有兩方印章,印文分別為「黃仁勇印」、「孚中」。此為清嘉慶元年(1796)武科狀元黃仁勇「狀元及第」匾額。嘉慶元年(1796),丙辰恩科再考,高中狀元。恩科是在科舉制度中於正科外皇帝特恩開科取士,一般是逢皇帝登基、大婚、太后大壽等吉祥之事才會有這樣的恩賞,而黃仁勇這一科便是逢上了嘉慶帝登基之喜。查吳道鎔《海陽縣誌》卷十六《選舉表五》乾隆朝篇目下載有「黃仁勇。詳進士已上,五十七年壬子科」之語,另嘉慶朝篇目下記有「黃仁勇,會魁狀元頭等,侍衛福建金門鎮中軍遊擊,元年丙辰,恩科」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