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忙碌上班族父母,我該如何抽時間修習正念

2021-02-23 京師博仁

作者:Michelle Gale, hbr.org

譯者:Sail2008


現如今,似乎在哪兒都能看見一些人在賣力推銷修習正念的好處。這項練習的概念,「正念減壓法」創始人喬•卡巴金將其簡單描述為「以某種特定方式來覺察,即有目的的覺察,關注當下的覺察,對頭腦中湧現出的各種思緒和念頭不做任何判斷的覺察。」然而,如果你是個忙碌上班族父母,你該如何才能把正念修習塞進自己已經滿滿當當的每一天呢?

那些有孩子的上班族時常感到疲憊不堪,忙忙碌碌。我們無時無刻不周旋在多項任務中,在個人責任和職業責任之間玩拋接球雜耍,每一件未能完成的事情都讓我們倍感壓力。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分析,56%的上班族父母說他們發現自己很難在工作和家庭之間達成平衡。儘管目前我在為其他人擔任顧問,指導他們如何打破這種負循環,我當然能對這種情緒感同身受。多年前,我在Twitter擔任學習與研發負責人,那個時候,這家公司正以每年350%的速度飛速增長。它就像在一艘火箭飛船上一樣極速狂飆,我愛死這份工作了。但是我發現自己在兼顧家庭時總是疲於應付。我清楚地記得,直到那天下午我兒子學校打電話給我,我才意識到沒人開車接他回家。那時他才剛上一年級,我不禁放聲大哭。儘管那時我已經從事正念修習一段時間了(有時我會溜到我們辦公室裡的冥想室和瑜伽房),但在設法將存在和意識與日常生活相互交織時,我仍然感到力不從心。

後來我終於想出了解決辦法,我很樂意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呷第一口咖啡前務必先停頓片刻。聞一聞咖啡那濃鬱的芳香,感受一下手中馬克杯的溫度,然後刻意來三次深呼吸。現在,盡情享受吧。

當你在座位上坐下時,可以給鬧鐘設個五到十分鐘的鬧鈴,然後開始練習冥想。靜坐,專注於感受你的呼吸,或者利用手機上的正念App,在引導下聆聽冥想音樂。你的眼睛可以睜著,也可以閉著,這取決於你所處的環境是否讓你感到安全或舒服。

每當你坐在電腦跟前時,先暫停一下。閉上眼睛,留心你的雙腳在地板上的感覺,留心你的身體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感受你的氣息從身體裡呼進又呼出的過程。然後,繼續你一天的工作吧。

在你準備晚餐時,花片刻時間好好想想,食物來自哪裡。想像一下,是誰種植了它,誰採摘了它,又是誰開車把它送到你買下它的那個商店。

當你們全家在同一時間圍坐在一起的時候,時不時花些時間心存感激。就寢時間:選定一個培養正念覺知的儀式。

對小孩子而言,可以考慮讓他們把毛絨玩具動物放在他們的肚子上,你們每個人都來數一數,伴隨著他們的呼吸,這個毛絨玩具動物起伏了多少次。如果你的孩子年齡要大一些,可以試試在就寢時間來個頭胸腹部按摩。

研究指出,只需花八個星期進行相對比較規則的練習,就可以使大腦發生積極的變化。但是假如在擁有足夠「帶寬」投入大塊兒時間進行練習之前,我們選擇持續等待,也許我們永遠無法開始。對上班族父母來說,我的建議剛好相反,你只需在日常生活中插入幾個小塊兒時間進行正念練習就可以了,尤其是在生活如此忙碌和雜亂無章的當下。三大主題,專業師資帶領你走進心理學世界,
包含上百課程限時特惠299元成為直播間會員!

掃碼加入會員,開啟學習之旅~

(本文轉自:放牛班的秘密花園。《轉載聲明》:本號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臺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舉措。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本號部分推送文章、圖片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

相關焦點

  • 正念之父卡巴金:為人父母即修行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篇「正念之父」卡巴金的文章《為人父母即修行》,文章有些長,但字字珠璣,希望能給身為父母的你,或尚未成為父母的你,一些啟發。我們專心一意開發內心的正念,由修行高深的禪師指導,禪師每晚為我們開示,以使我們的修行更深入、更寬廣,他還不時與我們單獨交流,查看我們的進程。我喜歡這類閉關,它讓我先擱置生命中其他的事,住在愉悅而寧靜的鄉間,被照顧得妥妥貼貼,過著簡單又富於禪思的生活,唯一要做的就是修習,修習,再修習。
  • 遇見正念,我的焦慮症康復了
    自從7月份開始學習正念以來, 通過持續的正念練習、應用和領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正念的力量,正如老師所說:「正念8步法的每一步都威力巨大」, 我的情緒也變得越來越平靜,正念也在慢慢地佔據我的頭腦空間。為了學好正念,我首先從聽音頻課開始,課程的「三個彩蛋」讓我對正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正念8步糾偏的8種不良心理反應以及如何應對、扶正,尤其是「彩蛋三」講解的簡單應用,聽了之後感覺情緒立馬好轉,產生了繼續學習的渴望。
  • 正念的奇蹟(收藏)上
    如此修習,修行者才能觀照內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然而,僅僅對身體姿勢保持正念是不夠的。我們應當覺知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想與感受,覺知與我們相關的一切。  但是經文為何要教導這些呢?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修習下令的最佳時機?如果你整天都在修習正念,怎麼會有充足的時間去做所需要做的事,以改變狀並建立一個更理想的社會?
  • 正念的奇蹟
    當我們修習正念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生命中的那些使人淨化和使人神清氣爽的因素,並且開始轉化我們自己的痛苦和這個世界的痛苦。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的習氣可能會仍然比我們的正念要強大,要改變一個習氣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確實去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停正生死輪迴,即已經持續了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亂的惡性循環。
  • 獨家定製:給你最想要的正念課程!
    正念減壓在西方大熱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哈佛大學早已開設正念教育課程,各大企業也悄然引進了正念培訓,包括:谷歌公司開設了一個叫發掘內在自我的正念培訓,該培訓每年4次,每次歷時7周。目前已經有多達數千名員工參加了這個培訓,他們學會了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冥想方法,這幫助他們開拓了進行創新的思考空間。
  • 在正念中 輕鬆陪孩子學習
    如何才是正確的洗碗?保持正念。洗碗時就應該只是洗碗,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在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這就是正念。如果洗碗時你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的聊天,或者看喜歡的電視劇,你就會急急忙忙地想趕緊把碗洗完,就會覺得洗碗令人厭惡。
  • 怎樣才算正確的修習態度
    禪修指引入門甚麼是「正念」? 怎樣才算正確的修習態度? 如何看待禪坐中湧現的胡思亂想? 如何看待禪坐中出現的疼痛?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禪修者大部份時間都會很平靜安祥,但之後就不知道做甚麼好了。大家可以看到兩者的分別:止禪會花很大精進力以達致平靜;而修內觀則只需閒閒地輕輕鬆鬆地覺察。接下來,禪師又提供修行的信息給我們了,就是修行時心中會出現的五種元素。第一種是正念,亦即是覺察。第二是精進力、第三是專注力、第四是信心,第五是智慧。
  • 學會保持正念,輕鬆解決這些問題
    一行禪師在《和繁重的生活一起修行》中說:我們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這決定我們創造多少平和與喜悅。我曾看過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與自己和解》,他的每一本書,都在從不同角度闡釋正念對人的影響。這些年來,一行禪師在歐洲和北美組建了許多「正念靜修中心」,為各界人士提供了許多幫助,也受到眾人的追捧。
  • 正念,一種能幫你超越問題的自覺的生活藝術
    何謂正念?正念是一種古來佛教徒修習的方式,卻與現代生活也息息相關。這種相關性,跟佛教本身或做佛教徒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倒與覺醒、與自己以及與世界和諧相處大有關係。正念被稱做佛教禪修的心要,基本上,正念是個簡單的概念,其力量來自修習和應用。正念意指以特殊方法專註:刻意、當下、不加判斷,這種專注可滋養出更多正知、清明智慧,並更能接受當下的實相。禪修使我們覺醒,知道生命只在剎那之間展現,若無法全心與這些剎那同在,我們將錯失生命中最寶貴的事物,且領略不到蘊涵於成長和轉化中 豐富而深刻的可能性。
  • 收營 | 中國首次5+2正念教育者密集正念靜修營
    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他跟隨不同的禪師持續修習佛法,他的足跡到達緬甸、斯裡蘭卡、泰國等地。1976 年,他到麻省大學醫學院工作。這段期間,關於這位年輕人究竟該以什麼作為正命的公案,一直都在背地裡展開。1979 年春天,在一次為期兩周的內觀閉關期間,在年輕人坐禪時,一個「預見」出現,持續約十秒的「心相」。透過新科學探索來闡明並深化我們對身心關聯的理解。
  • 一行禪師經典語錄32句,了解佛陀,去除執著,創造正念的奇蹟!
    他於1982年在法國創立梅村禪修中心,推廣正念修習。禪師於2014年中風,經四個半月療養後,繼續與梅村同修一起修習正念。2017年8月,他回到越南靜養。禪師的主要著作有《佛陀轉》、《與生命相約》、《正念的奇蹟》、《活在當下》,其中《正念的奇蹟》受到很多中國讀者的喜歡,其中的內容和修行的方法也幫助很多迷誤者找到了活著的意義,使他們重新回歸美好的生命之體驗。
  • 佛學 | 成峰法師:正念改善生命品質(上)
    點擊上方 禪宗文化 關注我們     本文字數:3622正念作為佛教「八正道」之一,今年來逐步為心理學界、醫學界了解和運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念來處理問題,請看成峰法師的講解。佛法修習的意義可以概括成三點——認識心的規律、引導心的健康發展、解脫心的束縛。具體的實踐方式,則是通過實踐佛陀揭示的八正道的真理來完成。
  • 正念養心享太平——田一可老師對我的改變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怒火衝天,真的是正了正心,用正念去思考,覺得他這樣說話也沒什麼。因為,校辦主任從春節第一天開始著手疫情期間的各種統計、文件處理工作,一直都很忙碌。他大雪天去單位,把腿摔骨折了,但還是瘸著腿去報告廳開會,讓他再走那麼多臺階回辦公室,確實不方便。所以我趕緊從他手裡拿了鑰匙、開門,然後迅速到校門外打了計程車去接他。
  • 阿字正念|疫情日,正念刻,擺脫盲目躁動的心
    朋友圈信息刷新的速度暴漲,是否讓您應接不暇,精力被實時地分散,卻又不知該做什麼?即使做著什麼卻又無法安住當下?日復一日,這個假期就這樣被動的無所事事,這個年就這樣過到了初五、初六!    2014年湖南高考的一篇優秀作文叫《心在哪裡,風景就在那裡》,一位涉世不深的高考學子,對於生活的洞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在疫情蔓延的此刻,我想問——親愛的,您的心在哪裡?
  • 上班族如何管理自己的雅思複習時間!
    上班族如何管理自己的雅思複習時間!如果你是上班族,並且正在備考雅思考試,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管理的問題,一般上班族時間有限,但是學習沒有捷徑,那麼工作學習時間如何合理安排呢?怎樣讓你的雅思複習和你本來已經很忙碌的工作相適應。
  • 我在生活中練習正念的三個小故事
    做飯我是比較注重營養搭配和養生的那種人,因此每天都要自己做飯,還得有湯有菜、食材新鮮和葷素搭配。我算了一下,每天在做飯上面花的時間在1-2個小時,這比我每天正式練習--打坐的時間還長;以前會覺得每天花那麼多時間做飯,實在有點可惜,後來驚喜地發現,這是個練習正念的好機會。
  • 抽時間關愛小傢伙們,別總用忙碌當藉口,推卸您的責任
    很多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都是因為家庭不和睦,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教育。很多家長常年在外打工,直接讓老人管教孩子,這讓很多孩子缺乏該有的關愛教育。當問起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強調自己工作比較忙,沒時間照顧孩子等進而推脫自己的責任。
  • 正念能用於精神病的治療嗎
    01我曾經寫過正念與精神病治療的文章,有讀者兩次留言,引用徐XX教授的觀點說「精神病人不適合修習正念,因為正念會讓病情加重」。其實,就我們的臨床經驗來說,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重性抑鬱等)並不是正念治療的禁忌,關鍵是醫生和治療師如何掌握使用的方法。下面舉例兩個案例來說明一下。
  • 入秋後抑鬱症高發,練習正念吧
    練習正念比較合適。02正念的緣起及發展正念是2500多年以前佛陀倡導的重要修行工具,是「八正道」(正見、正念、正定、正語、正命、正思維、正精進、正業)的重要內容之一,有著古老而悠久的傳統。上世紀60年代,越南著名僧人一行禪師把「正念」的理念及方法帶到西方世界,為西方心理學界帶來了一股清泉。
  • 當孩子說「媽媽,我抑鬱了」,父母該怎麼辦?
    於是,忙著小心翼翼地安慰她開解她,為了使她得到放心,還煞有其事地諮詢了一位心理學老師該如何應對,老師說我的做法是對的,在我的引導下孩子一定會健康成長云云。睡前玩手機,導致睡覺時間到了大腦還停留在興奮狀態,沒辦法一下子從剛剛的畫面中脫離出來,自然會入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