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白雪綠琉璃,600 年前和現在相比,故宮改造成什麼樣子了

2020-12-18 大白讀史

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創建宮室……今以告成。

而600年後的今天,這座明代的建築依然屹立在北京這座千年的城市之中。600年的建築從建成之日就得到人們的崇拜,而600年後的今天,他依然是那座我們崇拜的建築。

在故宮建成六百年的紀念日上,單霽翔院長也準備了發言,他從故宮的歷史,一直講到了故宮的現在,以及他自己成為故宮看門人之後對故宮的一些改造。通常我們提起故宮就會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這是幾百年的皇帝生活過的地方。而且在這所深宮大院裡有數不清道不明的許許多多的故事的發生。

我們都知道故宮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築,其實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築,是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我們在前文中說到,故宮是在明永樂十八年建立的,其實他是按照南京故宮為藍本進行設計的。這就是說在北京故宮之前還有一個南京故宮。到民國十四年的時候,故宮博物館正式成立。

我們都知道故宮很大,那麼故宮大到什麼程度呢?它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可以想像他有多大了吧,雖然我們可能去過故宮,認為他也就那樣吧,但是我們想想,故宮裡面也有很多沒有開放的區域呀,把這些區域加起來哪有會增加多少故宮的面積呢?

我們都知道故宮又被叫做紫禁城,那麼為什麼他是紅色的又叫做紫禁城呢?這是因為在《後漢書》中有過記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所以紫薇,紫宮等一些就成了皇帝居住的地方了。而且因為這裡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常人是不能隨朝進入的,也就成了禁宮,就這樣,故宮就又被稱作是紫禁城了。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文化講求的是天圓地方,而且講究要對稱,所以故宮的建築布局也是如此。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而且他還以三大殿為中心,修建了無數的宮殿。大約有七十多座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雖然故宮很知名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的朋友沒有親自去故宮裡面感受一下九五之尊的光輝,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下故宮的建築規模,自己它的一些獨特的風格。我們都知道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四合院了,那麼故宮就是北京城裡最大的四合院。我們前面提到故宮在北京的中軸線上,除此之外,它南北取直,左右對稱的,這也是和我們國家的文化是有直接的關係的。另外,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了紫禁城,而且他還貫穿了整座城市。

我們都知道,故宮以三大殿最為著名,那麼究竟是哪三大殿呢?就是分布於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中以太和殿為首,為啥?當然是因為它的規模是最大的,而且他還是最輝煌的那一個呀。那麼他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用咱們現在的話說,基本上就是開派對的時候基本上都在這。比如皇帝登基,舉行大婚,出兵之類的。

那麼保和殿和中和殿又是用來幹嘛的呢?中和殿在太和殿的後面,就相當於一個休息的地方,因為咱們也不能光玩啊,身體怎麼受的了,總要進行休息的吧,所以中和殿就是皇帝接受朝拜和出席重大慶典前進行休息的地方。那麼保和殿呢?我們玩完之後總要吃飯的吧,那麼保和殿就是皇帝設宴的地方,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進行殿試的地方,因為我們都知道,要想當官,就得考試,在哪考呢?就是在保和殿。

我們都說故宮是三宮六院,那麼這三宮六院都在哪呢?我們剛才說的三大殿都是故宮前半部分的建築,而故宮後半部分的建築就是我們說的三宮六院了。當然如何區分他們呢?就是以乾清門為分界線的,在門前面的就是故宮的外朝,而門的後面就是故宮的內庭。那麼三宮又是哪三宮呢?分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而內庭也是以他們三個為中心的。

我們都知道皇帝有很多妃子,而且還有他的老母親,那麼這些宮殿又有什麼說法呢?我們接下來就來聊聊,大家都聽說過養心殿吧,其實養心殿就是皇帝的一個便殿,就是處理日常工作的地方,可能大多數人就把它當做太后的宮殿了。還有還珠格格裡面的漱芳齋等等。

隨著故宮博物館的建立,關於故宮的傳說也不斷興起。就比如故宮的陰陽道,說是在雷電交加的時候在道路兩邊的牆上就會出現清朝的宮女。還有關於故宮的房頂上為啥沒有鳥屎,難道是因為就連鳥兒們也知道故宮的重要性嗎?其實這還是要歸功於我們的前人的智慧,他們用的瓦就是不一樣的瓦,很滑,就連鳥兒們都站不住的那種。另外我們知道在這座深宮大院歷經了六百年,這六百年來也是經歷了無數的事情,可以說他見證了無數的歷史。

有人說,現在的故宮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故宮了,故宮已經失去了他原本的面貌,因為現在他的經濟價值以及一些現代化的東西。在故宮建成600年紀念日裡,故宮的前院長單霽翔也發表了演講,他說了很多關於故宮的故事。他講到筒子河的治理,他講到在故宮走過的數遍的8000多所房子,他講故宮的排隊買票,以前買票很麻煩,所以他們想改變。他同時也講到了讓文物活起來,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鍛鑄文化自信是時代賦予文博人的神聖職責。其實這也是我們現在新世紀的發展的方向。

其實故宮還是以前的那個故宮,冬天的時候,一下雪就又變成了那個600年前的紫禁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故宮建築的色彩一律為「紅牆黃瓦」,它有什麼象徵意義?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費時約十四年。如果從1420年開始算起,至2020年,故宮已經有整整600年的歷史了。
  • 南京這麼多網紅牆,何必擠鼓樓公園呢?
    600多歲的鼓樓公園,實紅了。當紅牆邂逅鏤空白窗,樹影婆娑,完美拍照背景牆達成!想找故宮同款紅牆,何必擠鼓樓公園?我在南京,替你找到不少網紅牆。趁著春意盎然,約上你的小夥伴一起拍照,走起!「二」朝天宮紅牆春玉蘭,夏翠竹,等到秋冬,銀杏紅楓輪番霸屏。一向景美的朝天宮,一年四季都是小眾拍照地。穿過御碑亭的拱形門洞,紅牆黃瓦琉璃頂,一整面的紅牆最是驚豔。
  • 故宮一直用「紅牆」和「黃瓦」,卻為何叫紫禁城?看後長見識了!
    每個朝代都在城市邊緣砌築城牆,百姓每天進出城牆都有時間限制,還要仔細檢查,就像現在過安檢一樣。國家有大城牆,百姓每家都用泥草砌成一個小圍牆,人住在城牆裡,才有一種安全的感覺。直到現在,在農村多數人家,還有用磚圍成院子的習慣。那麼在我國古建築圍牆中,有藝術感染力、顏值最高的當屬北京故宮了。故宮也叫紫禁城,是舊時的皇宮。
  • 600多歲的故宮首次直播講了啥?打開百度,即刻「補番」!
    今年的清明假期,600歲的故宮首次開播火遍全網。很多人是按時按點守著直播收看的,也有很多朋友錯過了直播時間,錯過了其實也不要緊,上百度App搜索「故宮」,首屏就是三場直播的入口,按順序觀看,保你三場直播一秒不落。
  • 瀋河「一軸兩路」改造啟動 故宮牆外綠成片
    今年全運會之前,當您漫步故宮皇城附近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一進懷遠門,路面鋪的不再是普通的方磚而是抗壓、耐磨的玄武巖;故宮東西牆外的綠地也將換裝,以全新的面貌閃亮登場。整個改造工程預計8月底前完成北通天街景觀軸和瀋陽路、中街路的改造。  故宮門前綠地升級  3塊實施提升改造的街頭綠地為:故宮西牆街頭綠地、故宮東牆街頭綠地及南葦巷街頭綠地。
  • 與故宮同時建成,建築規制堪比故宮太和殿,是保存完整的祭祖建築群
    牆內主要建築均為坐北朝南,廟內主體建築為前殿、中殿、後殿,在第一道紅牆的西牆上有西向大門兩座,南邊的一座稱太廟街門,北邊的一座叫太廟右門,距故宮闕左門不遠的東面為太廟西北門,
  • 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故宮,擁有房屋8728間,佔地約72萬平方公裡,放眼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宮殿可以和故宮媲美。故宮可以說是世界的「宮殿之海」 故宮可以分前後兩部分,前面是皇帝上朝聽證的地方,後面就是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就是後宮。
  • 冬日北京的風景,在於故宮的紅牆映雪,長城的冰雪,胡同的煙火
    紫禁城映出的白雪宮牆代表了北京深厚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穿過金水橋,走過天安門,端門至午門,再進入紫禁城,宮牆高大,門樓雄偉,體現出尊貴的傳統文化。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曾經的王室財產不可侵犯,如今都成了遊人、風景的勝地。由於季節的原因,雪過後的故宮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迷人,活潑,精緻。
  • 故宮路線怎麼走最合適?北京故宮旅遊攻略及注意事項
    故宮的門票可以在各大網站上買到,一定要提前幾天買。淡季的票要比旺季便宜一點。最好不要到了現場在買票,一是排隊,而是有可能沒有當天的票。特別提示哦,現在的故宮在網上買好票以後,是不需要取票,直接刷身份證就可以進的哦。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春色撩人,春光苦短,不宜虛度。
  • 北京冬天一下雪,就往故宮跑?這個景點才叫低調奢華
    如今現在已經來到冬天了,大家就等著它下雪。有飄雪的冬天才有冬天的靈魂,下雪了的冬天才能看到美麗的雪景,對於現在愛旅遊的我們來說,一到下雪的時候我們就該行動起來了,一年才一次看到中國各大景點飄雪的機會呢!
  • 曾經的南京明故宮,竟比北京故宮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作為南京文化古蹟的明故宮,他曾經的面積規模壯麗與之北京故宮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曾經見證過的一切輝煌,並且能夠做出有力證明得就是義大利著名的傳教士利馬竇。宏偉壯麗的故宮作為中華民族之瑰寶,至今仍然屹立在北方大地上而入。
  • 28年前的故宮奇聞,遊客拍到清朝宮女,真相竟是移花接木?
    《故宮疑雲》系列專欄第001篇:紅牆宮女歷史九點半 | 文1951年,5個英國太太到法國度假,假期的最後一天,她們住在法國北部小鎮迪耶普(Dieppe)的一家海灘旅社內。經科學家分析,太太團們當晚聽到的聲音,來自於9年前的二戰戰場,太太們房間正對的海灘,正是那場激戰的盟軍登陸地點。這樁來自9年前的「激戰聲」懸案,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一種說法認為,迪耶普海灘周圍存在著某種磁場,盟軍登陸作戰那天,受天氣及磁場的影響,激戰聲被大自然記錄了下來。9年後太太們入住當晚,各種條件恰好和9年前相同,因此聲音被釋放。
  • 紅牆白雪始終卻抵不過那一碗蔥花面
    紅牆白雪始終卻抵不過那一碗蔥花面,她的完美無瑕卻始終換不下那些年那一位小黑妞一直不離不棄的陪伴,寧缺,莫山山,桑桑,他們三個之間感情線寧人唏噓無比。是啊,有時候那個對你最為重要的人,因為在你身邊,你習慣了她的存在,所以你往往選擇了忽視,而直到有一天,需要你在她和另外一個人之間做一個選擇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才會真正地意識到她到底是對你有多麼的重要。寧缺和桑桑在一起便是一個世界。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今天是2020年12月8日,600年前的今天,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
  • 故宮閉館,北京人都去哪裡搶拍雪景?
    記得那天周五初雪之後,第二天,半個北京城的人都拿起長槍短炮趕去故宮拍雪景了,貢獻出無數讓人屏息的絕美照片。昨天,中央氣象臺發布北京暴雪藍色預警之後,#北京下雪#又雙叒叕上了熱搜,但這次,網友們和要寫暴雪時效稿件的我紛紛犯了愁——故宮周一閉館啊!圖片來源:微博故宮是進不去了,那北京還有哪裡能拍出好看的雪景照片呢?
  • 當溥儀手中的蘋果掉落 紫禁城成了故宮
    黃綠琉璃垂獸綠琉璃龍紋勾頭明代城磚康熙時期太和殿脊琉璃仙人清乾隆樂壽堂嵌琺瑯書畫屜槅扇儲秀宮南窗炕几上餅乾匣及殘餘蘋果半枚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展期:2020.9.10-2020.11.15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王建南
  • 一入宮門深似海,秋天的故宮,依舊美得沁人心脾,一起來看
    北京故宮是中國鼎鼎有名的標誌性建築,在故宮遊覽,你會見到許多國外友人,這些人也是因為故宮的名氣,所以才來探訪這座600年的建築,故宮作為故宮於永樂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護城河。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于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晉宏逵:故宮600年營建往事
    今年是故宮營建600周年,600年前故宮是怎樣營建起來的,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又將如何保存下去,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歸納了五個方面,嘗試粗線條地描述這些問題。北京城中軸線的歷史沿革城市中軸線是現代人對城市一種布局形態的總結。明清北京城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
  • 比起丹宸永固,我更想感受600歲依然活著的紫禁城
    紫禁城等了600年,這個所謂的600年大展「丹宸永固」才持續了2個月出頭,各大媒體還在不斷強調「錯過再等100年」,加重了人員聚集的程度,搞得真正大老遠來想參觀故宮的人不得其門而入。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啥樣嗎?
  • 故宮是什麼?
    2020年是北京故宮600歲的生日,這個中國人最驕傲的建築群,在數千年漫長的演變中,宮殿建築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如今最強的國家名片呢?一起來探索故宮的宮殿秘密!——社稷壇每年固定日期在太廟和社稷壇舉行國家大典模型製作:陳三歲現今故宮宮殿的左前方是皇帝的祖廟稱之為太廟,這就是左祖故宮宮殿的右前方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的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