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我家小娃要上中班了,回想去年這個時間,我是又興奮又焦慮又忐忑。
興奮的是,全職老母親每天終於有幾個小時的自由啦。
焦慮的是,怕遇壞老師虐待孩子怎麼辦,遇到挖人打人的熊孩子怎麼辦?
忐忑的是,我家小娃不愛睡午覺,吃飯慢,惹老師生氣如何是好?如何與老師打交道,要不要送禮?
回想這一年小班生活,我和寶寶收穫滿滿,心態成熟了。
總結經驗與不足,分享給爸爸媽媽,願大家有充分的準備,和一顆淡定的平常心,讓寶寶平穩、快樂、順利地享受幼兒園小班生活。
純熱心分享,無利益相關,不發任何連結。
1.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流程:
比如:「寶寶,告訴你個好消息,你要上幼兒園啦,因為你好能幹,是大寶寶啦,厲害厲害!哇,幼兒園裡玩具好多好多,老師會講特別好玩的故事,還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等你睡覺起來,玩一會,媽媽就來接你啦。」
除了語言外,可以通過《我上幼兒園》之類繪本告訴寶寶幼兒園是怎麼回事。
2. 在家練習,寶寶有需求說出來。
比如,寶寶要拿桌上的餅乾,告訴寶寶:「你要幹什麼,說清楚。」等寶寶說出來,再幫助他。
告訴寶寶渴了、餓了、想上廁所、害怕都要告訴老師,哭和叫,老師不明白意思。
3. 千萬別拿老師嚇唬孩子。
吃不完飯,睡不著午覺,老師不會打罵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而在家給孩子「緊急訓練」加任務。
寶寶對陌生環境本來就有些恐懼,再樹立個威嚴老師的形象,寶寶壓力太大了。
再說,娃習慣養成,已然如此啦,還有幾天,順其自然就好,放心哦。
除去新聞中的極端事件,幼兒老師大部分是相當專業、淡定、耐心的。
幼兒園裡比咱家娃吃飯慢,不聽話、不睡覺的孩子多呢,老師們見識多了,一般不會像咱一樣著急生氣,也會理解新入園小朋友的心情,吃不完不會罵小朋友,
4. 寶寶遇到打人的小朋友怎麼辦?
去年開園前家長會,有家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現在校園霸凌事件太多,讓當父母都很擔心。
園長說,在幼兒園這個階段,幼兒是不存在霸凌的,她們是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與他人相處。
據我觀察,即便一個班的小朋友,心智發育差異也很大,被打了如何回應,我們可以「見人下菜」。
寶寶在小班有衝突,多半是搶同一個玩具引起的。
一類同學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習慣搶東西打人,告訴孩子,遠離遠離!
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知道班有個小朋友丁丁,喜歡搶玩具,挖人咬人,就叮囑我家小寶儘量不和丁丁玩,遇到丁丁搶她玩具,給他就好。
同時告訴我家女兒:「丁丁不是壞孩子,他太小了,他腦子的頭腦特工隊經常混亂,管不住怒怒和厭厭,玩具等他玩一會沒意思啦,你再去拿哦。等他長大了,進步了,你們再當朋友一起玩好不好?」
定義行為,不定義人品。
一類是講道理的小朋友,我給我家娃的建議是:遵守規則,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解決辦法。
「如果你想玩愛莎公主,其他小朋友正在玩,你不能搶,告訴她你也想玩,然後要輪流來,耐心等。當然,如果你能提出其他好辦法,比如,一人玩20下,或者拿你的安娜和她交換或者讓安娜和愛莎一起玩,也許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和孩子交流這些,儘量先提問,看看孩子怎麼說,然後再引導提出自己的建議。
說不定有驚喜哦。
還有一類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但是偶爾失控打人的孩子,我給我家娃的意見是:
在家和孩子多來幾次情景演練。
一、如何與老師相處:平等與信任
1. 不要說「老師,我家孩子以後全交給你啦,拜託多照顧我家孩子哦。」
這句話聽著耳熟不,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愛一臉巴結討好,賠笑著恭恭敬敬地對老師說,老師聽著不一定會舒服,因為這話邏輯不通。
首先,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父母,「交給老師了」看著是信賴老師,實則感覺推卸責任,自己想撒手不管了。
其次,管理並教育幼兒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我們尊敬老師,但不需要特別卑微地感恩,不然會使雙方地位失衡。
況且,對於老師而言,要做到公平公正,憑什麼要更多照顧你家孩子,是暗示你要給老師送禮嗎?
2. 不要輕易給老師送禮。
我在孩子上學前,聽以前同事都介紹給老師送禮,還給我介紹經驗,比如行情,購物卡插在給老師的賀卡裡,寄送禮物到老師家,給老師充話費等,花錢求孩子平安。
開學不久是教師節,學校給家長發了倡議書,老師也發了公開信,不收禮,不送禮。當時我還猶豫是不是形式主義。
那天看到有個奶奶帶了鮮花送老師,老師不收,雙方推來搡去搞了好久。
後來熟了和同學媽媽交流,她說送老師卡不收退了回去,搞得自己特尷尬,看來這學校是真心不收禮。
我真是暗自慶幸得虧自己行動遲緩,先觀望了下。
當然,有的學校確實有老師收禮,送不送看家長權衡,但送之前,最好和中班、大班的家長打探清楚這邊的風氣、行情、方式。
3. 配合老師工作,關注QQ群信息,及時回復,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因為老師也要將此上報。
4. 個人信息私信問老師,儘量不在大群發,特別是對學校有質疑和不滿,千萬別在群裡發,容易失控。
5. 和老師有意見,首先雙方溝通,不要越過老師先找園長。這是家長會時,園長給我們的建議。
6. 如果老師平時放學對自己的孩子反饋較少,不要不平衡,並不是老師不重視咱家娃,很可能是咱家娃表現挺不錯,老師沒什麼要叮囑的。
二、與同學家長相處:敬而遠之
平時同學家長交往不要過密切。
大家是因為孩子同班接觸多,彼此三觀、階層不一定相同,交往過多,今天一起吃飯,明天一起玩,想法不同生出間隙或者翻臉,以後見面尷尬,影響孩子的友誼。
而且關係太熟,遇到問題,比如孩子被對方弄傷,會礙於面子,不好直接說,彼此不舒服,甚至最後翻臉生氣。
1. 寶寶日常衣服,不要有亮片、珠子、繩子,女孩不要穿連褲襪、裙子,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脫穿。
2. 準備兩雙運動鞋,毛毛蟲之類,方便小朋友自己脫穿,包頭,透氣,不要穿涼鞋、皮鞋。
3. 在學校備一套衣服、褲子、內褲、襪子、汗巾,小班寶寶統一上廁所,小朋友離開尿盆難免尿溼褲子,從褲子溼到鞋子,老師會幫忙換。
記得一定要備用襪子哦,我們去年借過兩次給沒準備襪子的小朋友。
4. 擔心寶寶尿床,可以買個幼兒園小床型號的隔尿墊。
5. 姓名貼,姓名印章,水杯,驅蚊水。
6. 床上物品、衣服、玩具、書包等所有個人物品都要貼、印寶寶名字。
7. 開學頭幾天如果寶寶哭得厲害,徵得老師同意,可以帶寶寶喜歡的物品或者媽媽爸爸照片。
8. 一定要準備兒童雨傘或者兒童雨衣,為了安全,老師說寶寶不可以用大人雨傘,怕裸露的金屬邊沿戳到孩子。
9. 防滑雨鞋套,特別是疫情影響大人不能進校園,在學校門口脫了這種塑料鞋套很方便
10. 不用買電話手錶。
當寶寶離開你,一步一步走向幼兒園,看著寶寶的背影。
如果他哭了,千萬別責怪他說:「丟人不?別的小孩都不哭,怎麼就你哭?」
如果他追著你撒潑打滾,千萬別充滿挫敗感,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覺得孩子不夠獨立。
有位老師告訴我,你的孩子上幼兒園特別愛哭,想媽媽,那說明你們的親子關係很好,媽媽陪她的時間很多,她非常依戀媽媽,愛媽媽,這是當媽媽值得驕傲的事。
與孩子分手時候,告訴孩子:放學就來接你,媽媽愛你,媽媽也想你。
抱抱他,然後溫柔而堅定地轉身離開。
母親與孩子註定是一場分離,
相信你的孩子,他會很好的。
你我是堅韌的弓,
一次次助力我們的孩子向他的靶心飛起來。
END
我是,一個愛懷舊影視的小姐姐,也是愛分享育兒心得的學習型媽媽,歡迎關注,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