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要上幼兒園小班,你是興奮還是焦慮?快來看看中班媽媽經驗分享

2020-08-29 楊柳北裡賈圓圓

再過幾天我家小娃要上中班了,回想去年這個時間,我是又興奮又焦慮又忐忑。

興奮的是,全職老母親每天終於有幾個小時的自由啦。

焦慮的是,怕遇壞老師虐待孩子怎麼辦,遇到挖人打人的熊孩子怎麼辦?

忐忑的是,我家小娃不愛睡午覺,吃飯慢,惹老師生氣如何是好?如何與老師打交道,要不要送禮?

回想這一年小班生活,我和寶寶收穫滿滿,心態成熟了。

總結經驗與不足,分享給爸爸媽媽,願大家有充分的準備,和一顆淡定的平常心,讓寶寶平穩、快樂、順利地享受幼兒園小班生活。

純熱心分享,無利益相關,不發任何連結。

寶寶準備篇:

1.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流程:

比如:「寶寶,告訴你個好消息,你要上幼兒園啦,因為你好能幹,是大寶寶啦,厲害厲害!哇,幼兒園裡玩具好多好多,老師會講特別好玩的故事,還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等你睡覺起來,玩一會,媽媽就來接你啦。」

除了語言外,可以通過《我上幼兒園》之類繪本告訴寶寶幼兒園是怎麼回事。

2. 在家練習,寶寶有需求說出來。

比如,寶寶要拿桌上的餅乾,告訴寶寶:「你要幹什麼,說清楚。」等寶寶說出來,再幫助他。

告訴寶寶渴了、餓了、想上廁所、害怕都要告訴老師,哭和叫,老師不明白意思。

3. 千萬別拿老師嚇唬孩子。

吃不完飯,睡不著午覺,老師不會打罵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而在家給孩子「緊急訓練」加任務。

寶寶對陌生環境本來就有些恐懼,再樹立個威嚴老師的形象,寶寶壓力太大了。

再說,娃習慣養成,已然如此啦,還有幾天,順其自然就好,放心哦。

除去新聞中的極端事件,幼兒老師大部分是相當專業、淡定、耐心的。

幼兒園裡比咱家娃吃飯慢,不聽話、不睡覺的孩子多呢,老師們見識多了,一般不會像咱一樣著急生氣,也會理解新入園小朋友的心情,吃不完不會罵小朋友,

4. 寶寶遇到打人的小朋友怎麼辦?

去年開園前家長會,有家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現在校園霸凌事件太多,讓當父母都很擔心。

園長說,在幼兒園這個階段,幼兒是不存在霸凌的,她們是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與他人相處。

據我觀察,即便一個班的小朋友,心智發育差異也很大,被打了如何回應,我們可以「見人下菜」。

寶寶在小班有衝突,多半是搶同一個玩具引起的。

一類同學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習慣搶東西打人,告訴孩子,遠離遠離!

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知道班有個小朋友丁丁,喜歡搶玩具,挖人咬人,就叮囑我家小寶儘量不和丁丁玩,遇到丁丁搶她玩具,給他就好。

同時告訴我家女兒:「丁丁不是壞孩子,他太小了,他腦子的頭腦特工隊經常混亂,管不住怒怒和厭厭,玩具等他玩一會沒意思啦,你再去拿哦。等他長大了,進步了,你們再當朋友一起玩好不好?」

定義行為,不定義人品。

一類是講道理的小朋友,我給我家娃的建議是:遵守規則,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解決辦法。

「如果你想玩愛莎公主,其他小朋友正在玩,你不能搶,告訴她你也想玩,然後要輪流來,耐心等。當然,如果你能提出其他好辦法,比如,一人玩20下,或者拿你的安娜和她交換或者讓安娜和愛莎一起玩,也許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和孩子交流這些,儘量先提問,看看孩子怎麼說,然後再引導提出自己的建議。

說不定有驚喜哦。

還有一類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但是偶爾失控打人的孩子,我給我家娃的意見是:

  • 大喊住手!
  • 可以還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 還手時候可以用巴掌拳頭,但不能用指甲挖小朋友,不能打頭。
  • 一定要告訴老師
  • 不要因為對方先哭你就必須認錯,告訴老師是他先動手的。

在家和孩子多來幾次情景演練。

父母心理準備:

一、如何與老師相處:平等與信任

1. 不要說「老師,我家孩子以後全交給你啦,拜託多照顧我家孩子哦。」

這句話聽著耳熟不,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愛一臉巴結討好,賠笑著恭恭敬敬地對老師說,老師聽著不一定會舒服,因為這話邏輯不通。

首先,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父母,「交給老師了」看著是信賴老師,實則感覺推卸責任,自己想撒手不管了。

其次,管理並教育幼兒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我們尊敬老師,但不需要特別卑微地感恩,不然會使雙方地位失衡。

況且,對於老師而言,要做到公平公正,憑什麼要更多照顧你家孩子,是暗示你要給老師送禮嗎?

2. 不要輕易給老師送禮。

我在孩子上學前,聽以前同事都介紹給老師送禮,還給我介紹經驗,比如行情,購物卡插在給老師的賀卡裡,寄送禮物到老師家,給老師充話費等,花錢求孩子平安。

開學不久是教師節,學校給家長發了倡議書,老師也發了公開信,不收禮,不送禮。當時我還猶豫是不是形式主義。

那天看到有個奶奶帶了鮮花送老師,老師不收,雙方推來搡去搞了好久。

後來熟了和同學媽媽交流,她說送老師卡不收退了回去,搞得自己特尷尬,看來這學校是真心不收禮。

我真是暗自慶幸得虧自己行動遲緩,先觀望了下。

當然,有的學校確實有老師收禮,送不送看家長權衡,但送之前,最好和中班、大班的家長打探清楚這邊的風氣、行情、方式。

3. 配合老師工作,關注QQ群信息,及時回復,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因為老師也要將此上報。

4. 個人信息私信問老師,儘量不在大群發,特別是對學校有質疑和不滿,千萬別在群裡發,容易失控。

5. 和老師有意見,首先雙方溝通,不要越過老師先找園長。這是家長會時,園長給我們的建議。

6. 如果老師平時放學對自己的孩子反饋較少,不要不平衡,並不是老師不重視咱家娃,很可能是咱家娃表現挺不錯,老師沒什麼要叮囑的。

二、與同學家長相處:敬而遠之

平時同學家長交往不要過密切。

大家是因為孩子同班接觸多,彼此三觀、階層不一定相同,交往過多,今天一起吃飯,明天一起玩,想法不同生出間隙或者翻臉,以後見面尷尬,影響孩子的友誼。

而且關係太熟,遇到問題,比如孩子被對方弄傷,會礙於面子,不好直接說,彼此不舒服,甚至最後翻臉生氣。

物品準備篇:

1. 寶寶日常衣服,不要有亮片、珠子、繩子,女孩不要穿連褲襪、裙子,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脫穿。

2. 準備兩雙運動鞋,毛毛蟲之類,方便小朋友自己脫穿,包頭,透氣,不要穿涼鞋、皮鞋。

3. 在學校備一套衣服、褲子、內褲、襪子、汗巾,小班寶寶統一上廁所,小朋友離開尿盆難免尿溼褲子,從褲子溼到鞋子,老師會幫忙換。

記得一定要備用襪子哦,我們去年借過兩次給沒準備襪子的小朋友。

4. 擔心寶寶尿床,可以買個幼兒園小床型號的隔尿墊。

5. 姓名貼,姓名印章,水杯,驅蚊水。

6. 床上物品、衣服、玩具、書包等所有個人物品都要貼、印寶寶名字

7. 開學頭幾天如果寶寶哭得厲害,徵得老師同意,可以帶寶寶喜歡的物品或者媽媽爸爸照片。

8. 一定要準備兒童雨傘或者兒童雨衣,為了安全,老師說寶寶不可以用大人雨傘,怕裸露的金屬邊沿戳到孩子。

9. 防滑雨鞋套,特別是疫情影響大人不能進校園,在學校門口脫了這種塑料鞋套很方便

10. 不用買電話手錶

結語

當寶寶離開你,一步一步走向幼兒園,看著寶寶的背影。

如果他哭了,千萬別責怪他說:「丟人不?別的小孩都不哭,怎麼就你哭?」

如果他追著你撒潑打滾,千萬別充滿挫敗感,覺得自己教育失敗,覺得孩子不夠獨立。

有位老師告訴我,你的孩子上幼兒園特別愛哭,想媽媽,那說明你們的親子關係很好,媽媽陪她的時間很多,她非常依戀媽媽,愛媽媽,這是當媽媽值得驕傲的事。

與孩子分手時候,告訴孩子:放學就來接你,媽媽愛你,媽媽也想你。

抱抱他,然後溫柔而堅定地轉身離開。

母親與孩子註定是一場分離,

相信你的孩子,他會很好的。

你我是堅韌的弓,

一次次助力我們的孩子向他的靶心飛起來。


END


我是,一個愛懷舊影視的小姐姐,也是愛分享育兒心得的學習型媽媽,歡迎關注,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中班:孩子時間明顯不夠用了,放學沒人玩了,媽媽變兇了
    再加上,小班時,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捲兒在學習方面的表現還算不錯,2歲時就能背誦《聲律啟蒙》前3章,3歲認識了上百個漢字,到現在讀字少點的繪本,幾近可以自主閱讀,上次在幼兒園,還給全班小朋友分享繪本故事。
  • 滄州市幼兒園昨天開園 中班大班比較平穩 小班「狀況百出」
    當天,這家幼兒園的中班、大班開學。家長和孩子們自覺排隊,報到現場井然有序。「孫女上大班了,在家總念叨老師和同學,盼著開學。她6點就起床了,我們7點趕到幼兒園,排在了隊伍最前面。」市民解永才說。記者走訪了多家幼兒園發現,中班、大班的總體秩序比較平穩。在小班、中班、大班一同開學的運河區海納幼兒園,情況有些不同。站在樓道裡,耳邊不停地傳來「哇哇」的哭聲。
  • 滄州市幼兒園昨天開園中班大班比較平穩 小班「狀況百出」
    熱熱鬧鬧的報到第一天,那些最有可能「不在狀態」的幼兒園「萌娃」們表現的還好嗎?記者走訪了市區幾所幼兒園,帶您一探究竟。中班大班秩序平穩,小班「哇」聲一片昨天早上7時20分,記者趕到市二幼時,已有十幾位家長領著孩子在門口排隊等候開園了。當天,這家幼兒園的中班、大班開學。家長和孩子們自覺排隊,報到現場井然有序。
  • 有的家長讓孩子上三年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這個有必要嗎?
    說一定要怎麼樣,因為千家萬戶的實際情況不同,不排除有愛心的媽媽們,不用上幼兒園也可以教育寶寶健康成長,但是,上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呢?是學著獨立學習生存首先講一下小孩的年齡特徵,三到六歲的小孩以具體的意象思維為主,這說的有趣點就是有圖有真相啊!
  • 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消除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案例分享
    因此,我們先要了解幼兒產生分離焦慮的一些表現及其原因,以便更好的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綜上所述,我開展了本次案例研究。案例描述與分析:案例一:愛哭鬧「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是航航在幼兒園說的最多的話。剛來幼兒園航航就比別的小朋友愛哭,別的小朋友來幼兒園的第三天就能在大人離開後的一會後停止哭鬧,自己玩玩具了,還能和老師一起做遊戲了。
  • 幼兒園快開學了,可媽媽還在糾結9月生的孩子,上小班還是託班?
    按理說豆豆由於是九月一日後出生的孩子,要上四年幼兒園,應該從託班小小班開始上。在託班小小班豆豆就是最大的寶寶,媽媽認為豆豆是男孩子本來發展可能晚一點適應也會慢一些,再跟一群比他還小的孩子在一起生活整天哭鬧會影響他的發展。
  • 給寶媽們的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分離焦慮應對
    爸爸來送:乾脆利落,直接把娃「扔」給老師,頭也不回地就走!主角還沒來得及潤溼眼眶,配角就已經跑了。戲演不成,也就沒有分離焦慮了。媽媽來送:剛到幼兒園,寶寶的「戲癮」就上來了!抱著媽媽的大腿開始痛哭:「媽媽你別走,媽媽我害怕,你陪陪我。」媽媽摸著寶寶的頭,溫柔地說:「寶寶不哭,媽媽就在門口等你不走,媽媽就在這!」好不容易寶寶安撫下來,媽媽梨花帶雨地一句:「寶寶,媽媽走了啊!」
  • 有多少人是4歲才去幼兒園的?讀的中班還是小班?
    一般來說,寶寶兩歲半就可以上幼兒園了。但是有的家長非常心疼自己的寶寶,總是擔心自己的寶寶到幼兒園不適應,所以送幼兒園的時間一推再推。那麼四歲的寶寶該上小班還是中班呢?四歲寶寶智力發育標準是怎樣的呢?一、四歲寶寶該上小班還是中班寶寶的年齡是可以上中班了,如果各方面能力比如:自理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比如可以自己吃飯、穿衣、喝水、上廁所,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能否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而且性格也比較開朗,從中班開始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家長一定要給寶寶做好引導,避免由於入園不適引起寶寶的不自信、甚至厭學的情緒。
  • 凝心聚力共成長,交流分享促提升——廈門市曾厝垵幼兒園小班新生工作經驗分享交流會
    新學期新起點,又有一批小班「萌新」將要開啟幼兒園新生活,為幫助剛送走大班畢業生的老師們更好地開展各項班級工作,減緩新生幼兒的入園焦慮,讓孩子們能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廈門市曾厝垵幼兒園進行了小班教師經驗交流會。
  • 兄妹倆一個幼兒園小班妹妹哭鼻子,到中班哥哥那裡「求抱抱」
    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都會有一大批媽媽百感交集,自己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送他們去了幼兒園之後,自己也可以多休息一下。可是卻又擔心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會不適應,也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委屈。有些孩子在報名的那一天會特別興奮,吵著鬧著非得去幼兒園,但也有一些孩子壓根就不願意去,不過大多數的小孩在幼兒園裡待一段時間,就會喜歡上這裡的生活,會收穫很多溫暖和快樂。
  • 小班妹妹哭鼻子,跑到中班哥哥那裡求安慰,網友:愛了…
    導讀:小班妹妹哭鼻子,跑到中班哥哥那裡求安慰,網友:愛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班妹妹哭鼻子,跑到中班哥哥那裡求安慰,網友:愛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班有啥好上的」,婆婆託關係直接讓女兒上中班,結果弊端多多
    文/喬治麻麻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到了三歲多該上幼兒園的時候,朋友理所當然準備送孩子去上小班。沒想到朋友婆婆竟然不同意孩子上小班,說小班就是老師幫你帶孩子而已,根本不教什麼知識,上了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等到了上中班的年紀直接去上中班就行。
  • 兄妹倆一個幼兒園,小班妹妹哭鼻子,到中班哥哥那裡「求抱抱」
    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都會有一大批媽媽百感交集,自己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送他們去了幼兒園之後,自己也可以多休息一下。可是卻又擔心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會不適應,也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委屈。有些孩子在報名的那一天會特別興奮,吵著鬧著非得去幼兒園,但也有一些孩子壓根就不願意去,不過大多數的小孩在幼兒園裡待一段時間,就會喜歡上這裡的生活,會收穫很多溫暖和快樂。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選私立還是選公辦,做過多年幼師的媽媽如是說
    閨蜜小Z的女兒糖糖馬上就要滿三歲了,於是家裡一商量決定給糖糖選一家幼兒園。小Z二胎又要臨盆,便委託我們幾位"有經驗"的人代為考察。小Z列出了家附近5公裡內所有幼兒園的名單,求我們分頭"地毯式"排查一遍,約好了周末聚會討論糖糖的"入園大計"。
  • 越過小班,直接上中班,學到的更多嗎?
    去年的這個時候,晶晶三歲零一個月,媽媽帶她去小區內的幼兒園報名。到了幼兒園,才知道小班已經滿了,園長告訴晶晶媽媽,她有兩個選擇:要麼跟著中班上,要麼就等到下學期再上,通常到那時候會有轉園的孩子,就有空餘名額了。
  • 經驗分享:如何減輕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症
    又到開學季,很多幼兒第一次上學,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既興奮又焦慮?那麼,作為孩子來說,分離焦慮可能更值得注意。所謂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是指:簡單說就是,幼兒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孩子經受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痛苦焦慮症會讓幼兒出現一些生理和心理的一些變化。
  • 剛上幼兒園小班,會十以內加減法……看這樣的信息又要「焦慮」了
    我們一家三口出去吃飯的時候,碰到鄰桌在聊孩子,有個媽媽提到她的一個同事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小班這位媽媽說人家的孩子真是「天才」啊,不過她不想自己的孩子這麼早去學這些知識。我家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人勸我,說孩子上公立幼兒園啥也不會,還不如上私立的,孩子多學東西。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不用勸、不用逼,有效方法這麼做
    小表弟今年中班,說起來也是幼兒園「老生」了,但一鬧疫情歇了半年,這中班的老生跟小班的新生也沒啥區別,開學前兩周幾乎都是一樣嬸兒滴。那就是——哭!!CC小姨形容小表弟,周一、周二吱哇亂叫、緊抱大腿,不要去幼兒園。經歷3、4天的磨難,終於適應些了,又到了周末。下個周一——一切又要重頭再來!!
  • 這幾種寶寶在幼兒園不願意上小班,到了中班開始逆襲了,還很受寵
    我的寶貝兒子在9月3日第一天上中班,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兒子又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每天哭哭啼啼吵著不上學,誰知道他跟我說:媽媽,今天我上中班了,我要做哥哥了,可以照顧小班的弟弟,我長大了,我會乖的,不會哭啦。
  • 這幾種娃在幼兒園小班不受寵,到了中班就開始逆襲,簡直一路開掛
    雷雷最近上了中班,接連得了好幾個小紅花,老師在家長群裡都開始表揚他,說他進步很快,爸爸媽媽感到非常奇怪,要知道雷雷在小班的時候是非常不起眼的呢。老公得意地說,咱家寶寶像最近很火的魏瓔珞,這是成功逆襲了,那麼,哪種孩子最愛在幼兒園逆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