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因果?如何正確看待?

2020-12-20 臭拽臉方塊

以下觀點僅個人看法,請多多諒解

曾經的方塊,對於科學深信不疑,對於宗教,佔卜等嗤之以鼻。可是當我經歷一些事之後,我才明白很多東西不能夠一槍打死,不能夠走火入魔,但要心存敬畏。

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因果報應問題,網上很多勵志文中說,不要去管別人是否有報應,哪怕那個人這一世沒有報應,下一世也會有,或者說它上一世福報太多沒有消耗完。這一點方塊並不認同。方塊覺得報應其實就是存在我們的人生軌跡中的。只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那就是報應,你的每一個選擇,都代表著不同的後果。人這一生只有一副軀體,一個有思想的頭腦。隨著死亡,思想和軀體都消失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果是附著於身體和人的思想,身體和思想消逝了,又怎麼讓無實體的因果留存呢?就算是下一世,那也是一副新軀體和一副新的價值觀,那個時候整個人都是新的。

那麼因果在現世如何體現呢?比如一個人傷害了另一個人,他的報應不一定是也被別人傷害,有可能是在未來某個時間段,他會不被別人信任,或者是未來某個節點,他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些就是報應,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了。當然有些報應是一碼歸一碼的,你欠了別人什麼,將來別人也會欠你的。

當然所有因果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積極樂觀的活著,做事做人都要問心無愧。有些人一生都在抱怨中度過,馬馬虎虎做事,渾渾噩噩一生,死前悲嘆:「命運不公」。其實如果你學會找點事去學,去做,盡力而行,哪怕現在的你覺得遭遇困境,那麼成功的希望也在不久的將來到來。

很多人覺得像塔羅這類的佔卜工具就是江湖術士的騙錢技能,其實佔卜,卜卦,這些東西是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的一個助力指南,像塔羅,它是反映你內心心境的一個東西,它會給出一定的方向,可能給出的這一個方向能夠讓你目標逐漸清晰,但是如果是單純依賴它就大錯特錯。你想要做出一個不錯的決斷,除了看塔羅牌的意見,你還是要結合現實狀況來確定道路。所有的佔卜是為了現實的美好,而不是為了讓人陷入迷幻的虛擬。

萬事萬物皆有存在之理,我們不能夠否定一些看似迷信,神秘的東西。一些人生正在處於迷茫期的人們可能會藉助宗教來安撫自己脆弱的神經,這也算是宗教存在的意義,當然給人以心理安慰,但不代表要痴迷,所有的過度痴迷,最後都會變成災難。方塊覺得,神秘的東西可以選擇信任,但是信任的尺度不能夠超過理性的邊界。人的具有智慧的生物,人的價值,就是把一切的不可能,來為自己所用。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義和團的宗教迷信
    義和團運動,是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充滿著宗教迷信色彩的反帝愛國運動。如何看待這一運動中的宗教迷信,1980年《歷史研究》第一期發表了題為《封建蒙昧主義與義和團運動》的文章,文中寫到:義和團運動「由於宗教迷信色彩濃厚,使整個運動顯得格外蒙昧落後。義和團運動不能持久,終歸失敗,封建迷信造成的蒙昧主義,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
  • 如何正確看待早洩問題?
    核心提示:如何正確看待早洩問題?早洩是一種生活中的男性常見疾病,對男性朋友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危害,所以男性朋友要正確看待早洩,那麼如何正確看待早洩問題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正確看待早洩問題?
  • 如何正確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作為對道教有點研究的學者,我想就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尤其是其中養生和修煉方術的問題,發表一點粗淺的個人看法。一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產生的古老宗教,是中國傳統 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道教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許多講養生修煉、與傳統中醫學相關的內容。
  • 如何正確理解「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第二句講「因果不空」。這句話也要正確理解。這裡講的「不空」,和前面那個「萬法皆空」的「空」,字雖然一樣,但是所說的內涵、指向不一樣。 「因果不空」,所謂「不空」,是指它的相,事相上有這回事,有因有果。「因果」兩個字完整的表達叫「因緣果報」,有某種因,有某種緣,就會有某種果顯示出來,不會沒有果報顯示的,不論怎樣,它總會有一個果。
  • 如何正確理解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這句話也要正確理解。這裡講的「不空」,和前面那個「萬法皆空」的「空」,字雖然一樣,但是所說的內涵、指向不一樣。「因果不空」,所謂「不空」,是指它的相,事相上有這回事,有因有果。「因果」兩個字完整的表達叫「因緣果報」,有某種因,有某種緣,就會有某種果顯示出來,不會沒有果報顯示的,不論怎樣,它總會有一個果。有這種規律性,這叫「因果不空」。
  •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野狐身公案的哲理妙趣
    這樣看來,禪宗在因果業報、五道輪迴問題上與印度佛教無甚區別,同樣具有神鬼迷信觀念。其實不然,二者有本質區別。二者區別且待筆者後面再行解說,這裡先要弄清幾個問題:其一,「轉語」是什麼東西?其二,老人錯對一轉語曰「不落因果」,到底錯在哪裡?其三,百丈懷海代其對一轉語曰「不昧因果」,又憑什麼說是正確的?
  • 如何正確的看待抖音
    如何正確的看待抖音抖音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首先我們要擦亮眼睛、認清事實,不要盲目的跟風,要辯證的看待這些新事物。如果你過於的沉溺於感官刺激,無疑是飲鴆止渴。只有我們正確面對它,我們才會在自己道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優點與缺點?
    這兩位同學在學校裡並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他們平時經常調皮搗蛋,是學校裡典型的「刺頭」因為這起偶然事件,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被看到了經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從中悟出教育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沒有缺點,那麼他可能也沒有優點;如果家長們選擇性地看待孩子
  • 別再迷信了!
    提起佛教,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將其與「迷信」掛鈎,覺得佛教就是消極厭世的,就是宣傳燒香拜佛、求保佑等迷信思想,如果你也是這樣想,也就是無知了,也是對佛法的嚴重褻瀆。佛教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直以來民間所奉行的迷信行為,使正信佛法被帶上了一種莫須有的「罪名」。
  • 如何正確看待孕期的血hCG及孕酮指標
    那我們如何正確看待孕期的血hCG及孕酮指標呢?懷孕後孕酮和hcg正常值是多少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介紹正常妊娠中的hCG水平是如何變化的?孕酮、HCG、黃體酮和保胎的複雜關係解讀一次講清:HCG、孕酮和流產的「三角關係」你的β-HCG還好嗎?要如何科學看待β-HCG呢?檢驗需警惕!
  • 如何正確看待疫苗的不良反應
    公眾要正確看待疫苗的獲益和風險,科學看待不良反應,不要因噎廢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類一直在遭受著傳染病的威脅。有時數以萬計、億計的生命會因為傳染病而消失。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鄭東旖對有些人對疫苗產生恐慌和牴觸情緒介紹說,時至今日,傳染病仍在威脅人類健康,是疫苗降低了傳染病的危害,公眾要正確看待疫苗的獲益和風險,科學看待不良反應,不要因噎廢食,因為疫苗仍然是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最有效措施。1。
  • 正確看待皈依與皈依證
    由於你錯誤的理解與想法,一直偏離佛陀的教育,所以說你不能受益,那個證就是一張紙,只是引導初學佛的人入佛門,你沒有慈悲心,沒有正知正見處處搞迷信,你拿證誰承認?受五戒,做到五戒十善了嗎?你受菩薩戒、行菩薩道了嗎?又有誰承認呢?人們追求這種虛假的東西非常嚴重,一看就學偏了。(世尊當年給哪個弟子發過證啊?你看有嗎)?既然沒有,我們為什麼總是追求這些個東西?誰承認你?
  • 如何正確看待英國中學排名?
    目前,英國低齡留學大潮已成趨勢,對於如何選擇學校,GCSE和A-Level排名依然是眾多家長考量的首要標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英國學校的排名。什麼情況下看排名?希望家長們也能理性看待各大私校榜單,為孩子選擇真正適合的學校。評判一所預備制小學水平可以參考該校畢業生去向和拿到中學獎學金的人數。頂級預備制小學往往將畢業生考入重點中學的名單和獎學金名單作為金字招牌。申請私立中學要參考排名,如何參考?
  • 應該如何正確看待GRE機經?
    今天雷哥GRE就給大家分析下機經應該如何看待?  首先我們對機經要有一個正確看待的意識,GRE考試題庫是很大的,在整個考試過程中存在有自適應,因此每個考生在相同考試時間裡遇到的考試題目也是不一樣的,那能否遇到機經的概率也不一樣。同一場考試中,有的考生能遇到幾道機經題,有的考生一道也沒有遇見,這樣的情況也非常常見。
  • 如何正確的看待人際關係
    如何正確的看待人際關係我們一共有且僅有四種人際連接的狀態,任何時候你都總是處於這四者其一,或者兩者之間的狀態。而其中只有一種可以真正幫助你成長,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脫離其他三種狀態,進入唯一能發揮正確作用的那種狀態。
  • 如何認定民法上的因果關係
    但法學上的因果關係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法學上的因果關係不是研究一般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而是研究一定的社會現象,是有人的行為參與的現象間的因果關係,並且一般地說主要是研究有一定法律意義的人的行為與特定的法律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也就決定了刑法上的因果關係與民法中的因果關係有一定的聯繫性。
  • 如何正確看待因緣果報?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還要注意時間這一因素。只要因緣、時間相聚會,則果報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皆離不開此理。  俗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苦瓜怎能生出甜豆來呢?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如果你種的是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有因而無果,那只是時間未到而已。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
  • 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新朋友可點擊本文標題下「騰訊佛學」,查看微信帳號並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
  • 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分數、排名更重要
    其實,與其爭論成績、排名是否適合公開,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分數、排名或許更為重要。卷面分數隻反映了智育成績,而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後進生只是成績暫時落後罷了。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成績,發揮排名的正向激勵作用,既不能讓孩子因為成績排名暫時靠前驕傲自滿,也不能因為暫時落後而自暴自棄。過度施壓、揠苗助長,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都是相對極端的做法。
  • 我不信因果,那我能不能信佛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因果?因果、因果,有因就有果。我們常說的那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對其最通俗的詮釋。這世間的一切事物都逃避不了因果循壞。我們講「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意思就是說因果報應絲毫沒有差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