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2700餘個老舊小區,其中大部分沒有專業化的物業管理,不僅設備設施老化、環境較差,更缺乏長效的管理機制,成為當前社區治理工作的短板。市住建委主任王飛表示,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的目標之一,便是帶動物業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今年5月起,《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住建委將加大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力度,加大對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政策支持,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同步引入物業統籌考慮,為老舊小區建立長效管理創造條件。
【講述】
「有事找物業」成了居民口頭禪
位於東直門附近的清水苑小區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是北京二環邊典型的老舊小區,10棟樓內共住著1387戶居民,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區開始變得「老齡化」。從無物業到有物業,從設施老化到維修一新……物業新「管家」的入駐一年來,清水苑小區發生了令人驚喜的變化,成為眾多老舊小區物業成功轉型的一個縮影。
破題 新「管家」幫居民解決老大難
清水苑小區1號樓和2號樓1層住戶對「老齡化」的感觸最深。一到下雨天,1層26戶居民家裡就會雨水倒灌。「天氣預報一說要下雨,居民就得打電話等著人工抽水。」清水苑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紅雲說,2019年6月,首開天運物業項目部正式進駐為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然而,遇到事兒居民還是先打電話給社區,「大家對物業公司不熟悉,一開始自然不信任。」
2019年8月的一天凌晨,2號樓1層住戶再次發生雨水倒灌,維修成為擺在新「管家」——項目經理李聰面前的第一道考題。當天夜裡,工程主管呂士俊先帶著維修人員應急抽水,第二天又調來機器檢修,發現原因是排水管線老化導致的堵塞。破路、換管、回填……工程人員前後忙活了5天,把這個「老大難」問題徹底解決了。去年年底,項目部投入整整30萬元,先後解決了外線排汙下陷、供水泵及控制變頻器故障等涉及日常生活的緊急問題。
認可 不用「傳話」有事直接找物業
「經過半年多的考察,居民對物業公司才算放心了,『有事找李聰』成了所有人的口頭禪。」張紅雲認可地說道,今年以來,居民家裡有點維修、換件的活兒都是直接找項目部,再不需要社區在中間「傳話」。李聰也告訴記者,項目部的電話也從一年前的一天響不了一聲變成最多時能接到30個電話。
在徵求住戶意見後,清水苑小區2020年大中修維修計劃已經定下,物業項目部計劃在大門進出口加裝人臉識別系統、重新粉刷單元門、讓樓內「飛線」入槽,並對社區內園林綠地進行規劃修整。社區居委會則籌劃根據《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在清水苑小區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
新規 居民享受物業服務依法付費
今年5月起正式施行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提出,物業管理相關主體應當遵守權責一致、質價相符、公平公開的物業服務市場規則,維護享受物業服務並依法付費的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環境。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物業管理。同時,針對無法成立業主大會,或者雖然成立了業主大會卻未能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的社區,條例創新性提出,可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來組織業主共同決定物業管理事項。
市住建委主任王飛表示,老舊小區情況不一,基礎條件不一樣,因此,在實施中要堅持因地制宜。允許後期物業管理按照條例規定,採取自我管理或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專業單位和其他物業管理人等多種形式開展。
【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市律師協會會長 高子程
一部解渴管用的法治良方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是一部解渴管用的法治良方。
2016年,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我建議針對物業管理問題應儘快加速調研和立法。北京市於2010年出臺了《物業管理辦法》,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長期以來,物業管理行業存在著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成立難、問責難、監管弱,業主決策達成一致難,物業企業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不高等頑疾。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物業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尚不完善,部分條款的規定過於原則化,部分條款的規定不盡合理,部分條款滯後於實際情況。因此,有必要依據當前物業管理的新情況,出臺《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
2019年,北京市將物業管理條例納入立法計劃。一年後,2020年3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表決通過,共8個部分、104條,事關物業管理「全鏈條」。這是一次高效的立法,破解了過往多項物業管理難題,接地氣、可操作,回應現實痛點,絕對可以說是為破解物業「頑疾」開出了法治良方,不僅有利於促進小區健康發展,推動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也對於推動全國物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示範意義。
有法可依,還得有法必依。法律一旦出臺,就應當成為衡量是非曲直的唯一標識。物業管理條例事關所有人的利益,未來,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也得養成全民監督的習慣。在物業管理條例中,也應該建立起業主吹哨、部門報到的機制,把所有物業服務人、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人都納入到一條完整的信息匯報和反饋機制之中,讓全體市民都能自覺守法。」
作為一部直面問題的法律,就意味著隨著法律的落地執行,未來還將逐步完善,所以要出臺從厚獎勵、從重處罰的配套機制。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趙瑩瑩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