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海話的言語之間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我感受到的這些變化,已經不僅是在景觀、建築、道路等形態上,我說的是一種語境。

作者:程小瑩,騰訊·大家專欄作家。

某日,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正酣。滬上球隊連遭裁判殺手,一時紛爭,場面混亂;某報一則報導稱:「更激動的是記者身邊的一名中年人,叫著『兄弟們,阿拉一道去刮伊(打他)』。」這則報導將一句上海話摻和進來,忽然有一種久違了的熟識感,是這個城市的本土氣息,和本土腔調。

「一名中年人」的群體和上海人、上海話,無意中被媒體在一個特定的場合提及,明知其俗,俗到煞根(滬語——到底,極致的意思),卻在報導本體以外,特別令人關注的是語境。感受到一種語言的情趣,生活裡你說我說他說的特定氛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上海人和上海話在進行很輕便、小規模的變化和創造,卻凸現出上海在變。

我感受到的這些變化,已經不僅是在景觀、建築、道路等形態上,我說的是一種語境。許多年以前,一家人說話,大人訓斥,罵山門(罵人);同學之間叫小名,起綽號;朋友聊天,鄰裡之間招呼,搭訕;公共汽車裡的相罵……嘴巴裡、耳朵裡,都是上海話。現在不是了。有許多時候,小人對大人,大人對小人,同學之間,鄰裡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官場,情場,職場,生意場,公車裡,地鐵裡,電話裡……普通話越來越佔據了主導,我們漸漸開始習慣聽普通話,並習慣用普通話應對;習慣注意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習慣兒化音,甚至對小品裡的「上海普通話」有了更多的容忍,並且注意到,那些北方人編派出來的「上海普通話」的破綻,其實,正宗的「上海普通話」要叫上海滑稽演員來講,遠遠的要比現在如此這般的幽默滑稽。

「上海普通話」,也就是那種用普通話來念原本上海話的特定詞語,類似「刮伊」之類。這樣的詞語放到普通話裡,異常吃力,呲牙裂嘴,卻沒有一點腔調,到了上海話裡立即朗朗上口。這幾乎是所有方言特徵。這就像一些有點腔調的上海人,拼命咬「翹舌音」時候的滿嘴口沫,讓人替他咽口水的感覺實在沒什麼好。聽到用標準普通話來說「天墨擦黑」、「順帶便」……那種喜劇效果真的是「嘲汲汲」(滬語——嘲諷的意思)。然而,也有人把上海話詞語中的鮮活和生命力的元素融入到普通話裡。上海電影譯製廠著名配音演員畢克,在給英國電影《海狼》配音的時候,就加了上海普通話,當聽到他配音的、格裡高利·派克飾演的英軍特工說「讓我們去軋軋苗頭」的時候,其樂無比。

一種融合在形成的同時,方言的式微無可避免。但在這個城市裡,只有「刮伊」之類的詞句,才可以看出一些本土生活的底氣。上海腔調就在上海話、普通話、上海普通話之間。其實沒有多少滑稽或低級趣味,大家聽得明白,說到心坎上,是語言的最好意境。畢竟,說到緊要處,說得順當了,刺溜,最習慣的語言,就是最好的語言。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
    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也許,來自上海的你,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今天小精靈就帶大家看看英語和上海話之間的奇妙聯繫!Tip: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念念下方的詞語,親自感受這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請教他們喲!
  • 上海話的校園傳承
    &nbsp&nbsp&nbsp&nbsp上海已連續幾年在幼兒園試點推進上海話教育體驗,鼓勵孩子們開口講上海話。試點幼兒園設計了上海話教學計劃和方案,選擇中班開始教育體驗:從打招呼問「儂好」開始,讓孩子們學著用上海話介紹自己,叫叫小夥伴名字,玩玩老弄堂遊戲。
  • "舌頭""石頭"其實發音不同 4名上海話發音人語音採錄
    如何保護和傳承上海話,正變得愈發迫切。在先期已確定了上海話發音人的人選後,昨天,中心城區的4名上海話發音人,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錄音室開始了現場錄音。規定的錄製內容是1000個漢字發音、1200個詞語、50個句子、20分鐘的民間故事,以及40分鐘的自由交談。今後,這些被採集的上海話,將繪製成最新上海語言地圖。
  • 首批"上海話發音人"下月錄音
    上海話錄音永久保存今年3月24日起,本市開始上海話發音人招募工作,擬招募84名上海話發音人,錄製原汁原味上海話並建立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3月24日招募啟動後,浦西城區的報名堪稱火熱,截至4月30日,共有457人遞交申請。經過從字到句的「面試三關」考驗,14名「上海話發音人」被確認為浦西城區「上海話發音人」。
  • 方言是一地的自然口語 上海話:怎樣才能不枯萎
    分「尖」「團」是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話,當下只有75歲以上的少部分群體還會這樣念,比例不到上海人口的6%。方言是活的口語,如果某些發音需要死記硬背,而不是來自大多數人的脫口而出,還能叫標準發音嗎?   一些年紀大的人總認為老的就是對的,既然如此,何不乾脆提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話為標準音?那種發音現在在上海郊區還保留了一部分,比如浦東話。
  • 女收銀員不懂上海話被男子訓斥,找老闆投訴,外地人工作太難了
    你吃上海的用上海的,不學上海話你尊重上海嗎?說普通話要上海人都si光嗎?一次兩次聽不懂,三四次都聽不懂你不會學嗎?你就是要跟我槓是不啦?最後,該男子還找了經理投訴女店員。對於男子的囂張態度,很多網友表示了不滿,尤其是男子的觀點,在上海就必須學說上海話嗎,如果不說上海話,就是不尊重上海人,那麼網友不禁要問,你上海哪來的優越感呢,憑什麼就要說上海話,不說上海話就是不尊重你其實,普通話這才是大家更應該普及的語言,這樣通俗易懂,大家都能明白,如果大家都說方言,那還怎麼溝通呢,作為一個年輕人,普通話基本上都會說
  • 從上海話看上海人的吃相
    其實不用我多做解釋,大家都知道那種酸酸的感覺,真的是只有「吃醋」的滋味才可以比擬。   捧牢自己的飯碗   【菜名】吃這行飯   【可口指數】★★★   【消化指數】★★★★   上海人往往喜歡把工作叫做「飯碗頭」,於是穩定的工作就叫「鐵飯碗」,叫人羨慕的好工作就叫作「金飯碗」。
  • 金鈴塔,塔金鈴……上海繞口令保存著標準上海話發音
    把這些上海話繞口令匯聚串連起來,便是一首妙趣橫生的《寶塔聯唱》。9月23日下午,上海圖書館音樂欣賞室接連傳來上海繞口令《寶塔聯唱》、《上海灘小販叫賣》、《一道算術題》、《好兒童》、《星星之火·楊桂英控訴》……它們皆用上海話「一氣呵成」,有的出自尚且稚嫩的童聲,有的來自專業精彩的演繹。
  • "上海話發音人"昨進棚錄音 "拗造型、撇情操"載入史冊
    今年年底以前,全市12個點的上海話和上海普通話採錄、記音和轉寫工作計劃全部結束。記者另悉,市語委計劃在正在籌建的「上海城市歷史展覽館」中設立展示上海方言內容和方言文化的分館。如果能夠立項,上海有望在全國建成第一個實體性的語言博物館。
  • 上海話+英文=夠fashion?小心一秒變「大興」!
    在上海的各位小夥伴都有英語名,因為從小學一年級學英語開始老師就會給大家取自己的英文名字,類似:Tom、Mary、Lily等。那個時候就覺得,「哇塞!多麼陽光,活力,又洋氣」,曾一度以為很fashion啊!
  • 「文化」難度八級的上海話繞口令,念通順的人絕對是「模子」!
    堪稱難度八級的上海話繞口令《六個阿六》來了!網友的挑戰熱情比夏天的太陽還火熱~這段「燒嘴」的繞口令,你是不是能讀得又快又清爽呢?當中一些字,有的小夥伴是不是還有對讀音有疑問呢?趕快來學習一下吧!點擊上方,收聽音頻。
  • "80後"自創滬語手機輸入法 大部分上海話能譯成白話簡訊
    靈感:  源於滬語電腦輸入法  「一直很關註上海話的發展,最近幾年特別是小孩子,說上海話的、說得好的越來越少了。」吳煒說,2008年年底,受滬語專家錢乃榮教授推出電腦應用的上海話輸入法啟發,他決定嘗試在手機應用上推廣。身為「80後」的吳煒是個軟體設計師,從業已經五六年了。
  • 「滬語」原來「打」字的上海話發音這麼講究!這段繞口令你能讀好伐?
    上周的期中考試,大家都有認真做附加題嗎?這首繞口令《雨打石榴》你是不是能讀得又快又清爽呢?當中一些字,有的小夥伴是不是還有對讀音有疑問呢?趕快來學習一下吧!正音示範在最後,大家要記得聽到底哦↑感謝微信網友@Zh@胖球球@Mrs Wu 的熱情獻聲。歡迎大家今後積極給小布投稿呀!
  • 上海話在日本被編為教材,吳語和日語有什麼相似之處?
    上海話在日本被編為教材,吳語和日語有什麼相似之處?   之前學習菌的同事問:   你們上海話和日語好像啊   上海人學日語是不是有優勢啊   另一位同事說
  • 這條跟「蟹」有關的上海話歇後語考倒你了嗎
    大家先別急著動筷,小布來考考大家這條跟「蟹」有關的上海話歇後語!你能念得很標準嗎?上海話裡還有個詞叫「蟹手蟹腳」,意思是笨手笨腳。是不是也很有趣?關於「蟹」的上海話詞彙歡迎補充個給小布哦!歡迎大家繼續多多支持小布的上海話欄目呀!
  • 老師上課用普通話,批評學生用上海話?專家擔憂上海話會陷入瀕危
    原標題:老師上課用普通話,批評學生用上海話?專家擔憂「不上檯面」的上海話會陷入瀕危  上海話有多難學?隨便問一位北方人就知道了。你到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待上一周便能大致摸清當地方言的規律節奏,熟悉語音語調。可不少定居上海的外地人,卻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甚至參加專門的語言訓練班,才勉強能說「洋涇浜」。
  • 當年林憶蓮和蔡康永用上海話聊天,小S用一句山東話化解了尷尬
    蔡康永開始用起了上海話與林憶蓮交談,林憶蓮的父母並不會說上海話,在家都是用廣東話溝通,但林憶蓮因為在上海居住過的原因,學會了上海話,與康永哥交談毫不費勁。一旁的小S只能幹看著,表示自己祖籍是山東的。不過山東可是在北方,上海在南方,中國領土廣闊,南北差異大,林憶蓮溫柔的表示北方人還是不要參與南方人的聚會了。
  • 文字、語言和言語之間的區別你知道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將文字、語言和言語混淆,認為他們都一樣,都是一個東西,其實不然,這三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不信?接著看下文。文字: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並不是語言本身。言語:言語就是指說話(或寫作)和所說的話(包括寫下來的話),例如我們用漢語去說話(或寫作)的行為和我們運用漢語說(或寫)出來的一句一句的話,就是言語。圖片來源於網絡!!!
  • 上海話,值得好好學一學!
    下班回家,看到社區宣傳欄裡,赫然寫著一條紅底白字的「學習上海話,保護傳承好上海人文風貌特色」的通欄標語。初一望之,覺得好生納悶:難道在上海學上海話還要這般「興師動眾」?轉而一想,有道理哉!這是保護語言文化工作的東風,乘著這一東風,我們可以通過推廣講上海話,緊密與上海人文風貌的傳承工作相聯繫,豐富各自的文化歷程。讓上海話更多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增加我們生活的地域文化特色,這是功在千秋的事業!(吳偉餘)
  • 這幾條上海話發音一樣的馬路,儂搞得清伐?
    這幾條上海話發音一樣的馬路,儂搞得清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組老上海都容易弄錯的上海馬路,下次去那裡可別搞混啦~部分路名的上海話發音其實也略有不同,請注意仔細分辨哦~↓↓↓01「四大金剛」組02上中路和場中路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