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在日本被編為教材,吳語和日語有什麼相似之處?

2020-12-11 騰訊網

上海話在日本被編為教材,吳語和日語有什麼相似之處?

  之前學習菌的同事問:

  你們上海話和日語好像啊

  上海人學日語是不是有優勢啊

  另一位同事說:

  上次我問路碰到一上海大叔

  說「美國」的時候

  好像是說「アメリカ」

  其實作為方言

  很少看到有專門針對滬語的學習教材

  大多還是靠耳濡目染的家庭環境

  調查結果顯示

  在全國各地6-20歲的人群中

  吳語方言(江浙滬一帶)的使用比例最低

  所以

  吳語(古代吳越地區,現今江浙滬一帶的方言)

  現在在年輕人中被使用的機會越來越少

  所以到底是上海話像日語呢

  還是日語像上海話呢?

  然後學習菌發現了一件很神奇的事!

  上海話在日本,有學習教材!

  而且非常標準!

  你們曉得伐?

  不過在日本

  滬語被教材化了!

  這本名為《上海語》的日語版教材

  由日本白水社於2010年出版

  作者是日本的榎本英雄與範曉

  我們都知道有很多日企進入中國的時候

  會首先選在上海作為發展的重要地區

  但萬萬沒想到

  日本竟然對滬語做出了如此深刻的研究

  (作為上海人也想買來看看!)

  教材裡標註了上海話的發音

  跟著假名注音念了一遍

  還挺標準的!

  還有長篇的對話和短文

  也有羅馬注音和聲調

  這教材不僅適合日本人

  也適合想學滬語的所有人

  吳語,日語,傻傻分不清楚

  這樣一看

  用假名來念上海話真的沒有違和感

  那麼為什麼發音會那麼標準呢?

  這要追溯到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國王……

  日本有一檔節目介紹過最早的日語發音

  確實是源自江浙一帶的吳語

  日語中的漢字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二種

  訓讀借用漢字形義,保留日本固有的語音

  模仿漢語讀音的,就是音讀

  音讀也有分類

  其中一類就叫作:吳音

  而吳音在日本漢字讀音中的佔比達到37.8%、

  無論是日本吳音還是現代吳方言

  它們的許多發音規律

  在隋朝陸法言記錄南北混合音系的《切韻》中

  都是有跡可循的

  所以說日語吳音和上海話、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相似

  是有理有據的

  親自示範

  會上海話和日語的同學

  可以進行接下來的沙雕自言自語時間

  念一遍下圖包你神清氣爽

  這就是學語言的樂趣了

  大家覺得日語和我們的哪些方言有相似之處呢?

  歡迎給學習菌留言造句!

  -END-

相關焦點

  •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吳語作為一種流傳很久的語言,衍生出了評彈,說書這一類的藝術文化,如果吳語沒有了,這些藝術文化的流傳會受到打擊。而且吳語作為語言,是有其交流功能的,有一些普通話所不能表達的地方特色。
  • 為什麼日語聽起來很像江浙方言(吳語)?|吳語公眾號
    這影響又有多大呢?相關文章聯動:日語和吳語有何淵源?視頻 《上海話和日語?》事實上,日語中的漢字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二種。因此日本吳音,和南朝建康讀書音,乃至中古吳方言,肯定不可能一模一樣。比起現在的蘇州評彈,更是差異不小。不過,無論是日本吳音還是現代吳方言,它們的許多發音規律,在隋朝陸法言記錄南北混合音系的《切韻》中,都是有跡可循的。所以說日語吳音和上海蘇州話為代表的吳方言相似,是有理有據的。
  • 上海話課程在日本高校大受歡迎 和日語聽著很像上海話有關?
    日本人學上海話,會是一種什麼感覺?日本愛知大學開設了一門上海話選修課,自2006年開始,如今已是第14年。任課老師虞萍是上海人,她表示沒想到上海話課程這麼受學生歡迎,每年都有超百人報名,需要通過抽籤決定是否選上該課程。甚至有學生第一節課激動地對她說「我中獎了」。
  • 日本高校開課教上海話,中國方言也走出國門了?
    任課老師虞萍是上海人,用上海話、日語、漢語對照的形式教學,為提高教學質量還與日本同事蟹江靜夫合作編寫了教材虞萍表示沒想到上海話課程這麼受學生歡迎,每年都有超百人報名,需要通過抽籤決定是否選上該課程。有學生第一節課激動地對她說「我中獎了」。其實早在前兩年,就有網友發布了日本學習上海話的教材。
  • 日語中漢字的「吳音」是什麼?為何中國的吳語會傳到日本?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
  • 日語像南通話?南通話與日語相似性分析
    南通地區除海門啟東是吳語以外,其餘全是吳語與江淮方言融合的產物。日本人在創造日語時 , 直接借用了許多漢字和漢語的譯音(PS:就是抄唄)。 這些漢字的讀音 ,分為音讀和訓讀 , 音讀即中國的讀音。 東晉南朝時, 許多儒家著作輸入日本後都用吳語注音。 時至今日, 日語中還是使用南朝時的吳音讀法 , 可見吳音影響之巨大。
  • 專訪復旦學者劉震:用上海話教梵文,重點是推廣吳語
    10月11日,他就用這門自己再熟悉不過的母語,講解著以梵語為研究基礎,德語、英語、法語、日語為主要學術語言,被國人視為「絕學」的印度學。而在隨後的講座中,主講人都儘可能地使用自己的母語。譬如,主講人楊繼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史丹福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用的也是上海話,而劉宇光(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用的則是粵語。
  • 千萬別和廣東人一起學日語,他們有「自帶日語」技能
    你以為你們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但其實人家已經偷偷提前跑了一圈了—— 粵語是至今為止保留古漢語發音最多的一個語種,而日語自秦漢起就流入了大量古漢語發音,它們之間發音的相似之處對廣東人來說,日語中的促音只是將母語中的促音延長半拍而已,灑灑水,小意思啦~ 粵語和日語的相似之處,不僅有讀音,在日語裡,還有很多漢字同源引用。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有種說法是當時這種讀法經由朝鮮半島傳到了日本,但這其實證據不足,一般認為吳音是從中國直接傳到日本的,但毫無疑問對當時的日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那「吳音」的標準音是什麼呢?
  • 【吳語與宗教】聽吳語讀《聖經》是怎樣一種體驗?|吳語公眾號
    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吳語公眾號已經開通了評論功能。如果您有想說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評論哦。如果您喜歡,可以點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本輯是【吳語讀宗教經典】的一部分,目前已經發布了基督教、佛教相關內容。
  • 【江主席的吳語情結】
    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吳語公眾號已經開通了評論功能。如果您有想說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評論哦。如果您喜歡,可以點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 民國如何為吳語注音?1931年的江南注音符號 |吳語公眾號
    什麼是吳語?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吳語公眾號已經開通了評論功能。如果您有想說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評論哦。
  • 晚清時期,中國就已經有日語教材了
    「可見行銷數量之多,亦可見當時中國社會對日語教材已有相當程度的需要。」比如一份名為《新刻中東通語捷徑》的廣告,上面寫著該書作者「久客東都,與諸侯交往最契,凡我國音語雅俗皆知,近撰一書,其中分門別類,使中東學語者了如指掌」,還標明每本價值兩角半,落款是樂善堂藥局。作者本名王仁乾。早在1870年,王仁乾就去過日本,經常來往於中日之間。
  • 吳語之爭
    大量人口為寧波移民後裔的上海對寧波話更不陌生,至今上海不少祖籍寧波的高齡老人仍然說寧波話或者寧波口音濃重的上海話——他們和其他上海人的交流並不存在嚴重障礙。偒傣人是怎麼回事既然寧波話並沒有多特殊,那作為古百越人語言的遺孤,全球元音最多的語言,上海奉賢金匯的偒傣話又是否真有傳聞中那麼神奇呢?
  • "阿拉"究竟是什麼? 吳語公眾號
    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如果喜歡,請記得點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 浙江人學日語,三十天就夠了
    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聽起來真的很像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的浙江省內,同時存在著吳語、閩語、客家話、贛語、官話……多種不同的方言。但這些語言對北方人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聽不懂。在這個方言的大觀園裡,依然有一種語言一騎絕塵,豔壓群芳,統治了浙江大部分地區——吳語。98%的浙江人以吳語為方言,一般來說,浙江話指的也是吳語。浙江吳語有多像日語?看看它們的讀音就能略知一二。
  • "嗯""唔"在吳語裡意味著什麼?——以蕭山為例 |吳語公眾號
    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蘇南部大部分,同屬吳語最大的一個分片:吳語太湖片。(圖上所有泛藍色地區)。包括了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常州話、紹興話、無錫話等一系列子方言。吳語公眾號已經開通了評論功能。如果您有想說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評論哦。如果您喜歡,可以點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 日語入門需要注意什麼?給日語初學者的建議!
    雖然現在國內有接近幾百萬人在學日語,但真正堅持下去的不足十分之一。一張五十音圖拖著背了半年,還連片假名都寫不出;熬過了基礎階段,到了動詞變形又卡住了,甚至很多過了N1的同學,基礎知識點は和が等簡單用法可能還分不清。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 浙江話為什麼聽起來像日語
    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聽起來真的很像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
  • 日本和北歐發達國家,5個相似之處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日本和北歐發達國家,5個相似之處的歷史往事。北歐發達國家芬蘭風光俄羅斯一位人士,對日本和北歐發達國家,5個相似之處,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俄羅斯人一直認為,歐洲和亞洲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