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位期間殺了十五萬貪官,連女婿也不放過

2021-01-07 佳佳樂多

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建立秦朝,在到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其中湧現了很多大一統王朝,但是它們的統治時間不超過三百年。為什麼它們不能打破三百年這麼魔咒,其中有一個原因很重要,就是貪官太多了,這是每個王朝都會出現的問題。

所以在王朝建立以後,治理貪汙成為統治者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如果問那個皇帝對貪官最痛恨,殺的貪官最多,恐怕非朱元璋莫屬了。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他從小看到貪官壓榨,欺壓老百姓,所以建立明朝以後,是十分厭惡貪官的,據說朱元璋在位期間,殺了貪官有十五萬之多。

朱元璋不是說說而已的,那是真的做的,頒布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刑法,只要有貪官貪汙六十兩以上,不管是誰,就是殺。為了增加力度,還設立了一個土地祠,這個土地祠是幹什麼的,他是用來剝貪官皮的,剝貪官皮的時候,還讓官員來看,就是震懾貪官,讓他們感到恐懼。

而且朱元璋對於那些皇親國戚也不放過,他們貪汙了錢財也是一樣治理。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一個女兒,朱元璋對他是十分痛愛的,對於她未來的丈夫,朱元璋是下了功夫的,不僅要品德好,相貌好,還要有文武雙全。於是左選右選,挑中了翰林院的歐陽倫,覺得這個小夥子很好,於是把女兒下嫁給他。

自從歐陽倫娶了公主以後,自己的仕途那是節節攀升,不到幾年時間,就當了都尉。但自己是武官,撈不到多少錢,於是自己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走私。當時明朝對出入國外的貨物是管控的,導致很多貨物不流通,歐陽倫於是看到了賺錢的財路,叫自己的家奴私下購買貨物,拿去販賣。

而負責邊境貿易的官員知道是駙馬的貨物以後,也不敢攔截,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有一次,歐陽倫的家奴把邊境的官員打了,連奴才都可以打官員,這可讓官員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捅到了朱元璋這裡。當時很多官員向歐陽倫求情,覺得走私算不上大罪,畢竟是駙馬,應該饒過歐陽倫一命。

但是朱元璋不領情,硬是要殺掉歐陽倫,在公主知道父親要殺丈夫以後,哭哭啼啼的向朱元璋求情,希望放他一馬,貶為庶人也可以,只需要留他一命,我還年輕,不想當寡婦。不管公主怎麼求情,朱元璋還是要殺掉歐陽倫。這時候的公主情急之下說了這麼一句話:天下這麼多貪官,你是殺不完的!

朱元璋於是回答道:「焉知殺不盡?」意思就是不殺,你怎麼知道殺不完了!於是朱元璋不顧女兒的求情,把歐陽倫剝皮了。從這以後,不僅官員,連皇親國戚都感到害怕。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皇帝朱元璋的故事,推薦您這本《朱元璋傳》。僅需39元,您就可以全面了解中國古代這位千古一帝。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方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皇帝女婿揚言:我是駙馬爺誰敢動!朱元璋怒道:斬,女兒我不要了
    朱元璋對貪官貪官汙吏和侵害國家利益的人嫉惡如仇,在他30年統治期內,懲治貪官力度達到了古代歷史高峰時期,貪汙60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4萬人民幣,貪官就要被處死。朱元璋斬掉的貪官高達15萬,哪怕是開國功臣、皇親國戚犯了錯,他也照斬不誤,他的大女婿歐陽倫就是因為走私,私自牟取暴利被朱元璋斬掉的,哪怕女兒來求情,他絲毫不心軟。
  • 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為何殺盡昔日部下?連教書先生也不放過
    並且毒殺名臣劉伯溫,在一次又一次挑戰朱元璋底線後,朱元璋以謀反罪誅其九族,並且捉拿其黨羽,並殺了幾十家開國權貴。並且廢除宰相制度,取消中書省,讓六部管理全國事務。郭桓案則是關於懲治貪官汙吏的大案子,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懷疑有人貪汙,於是嚴查全國財政稅務。
  • 朱元璋鑄幣時加了一個字,解決一世界性難題,讓貪官無處遁形!
    旱災帶來的饑荒讓朱元璋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大哥、妹妹、侄子等五個至親之人。從此,對於讓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貪官汙吏,朱元璋是恨之入骨。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胡惟庸與藍玉案件習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與「郭桓案」則是對涉嫌貪墨的官吏進行大規模的鎮壓。可以說,這「明初四大案」中,藍玉案的疑團是最多的。在這起政治事件中,超過一萬五千人牽涉其中,其中,更有幾十位地位顯赫的貴族被殺。雖然,藍玉案的死亡人數是最少的,但是,案件中存在的疑團卻是最多的。時至今日,史學界仍未停止對此案的討論。
  • 朱元璋開倉放糧賑災,自己卻假扮乞丐去要飯,次日連斬5位高官
    而如何整改貪汙之風,特別是發現從中作梗的貪官,也是君王們頭疼的事情。然而在歷代君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講此事落到實處並作出了嚴肅處理的君王之一。當然也是由於從小缺失關愛,無依無靠,所以朱元璋在成為帝王后才會極其不信任身邊的人,並且大肆屠殺功臣,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元璋也只是為了求得自己一個心安。雖然世人對朱元璋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的確為國做出了許多貢獻。
  •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殺伐果斷,為何沒人倒打一耙?
    可像朱元璋這樣殺伐果斷,老貓一樣窺伺政敵的皇帝卻並不多見,據統計,在位30年時間,殺人超過20萬,大部分是跟過自己的功勳貴舊,大多為帝國的建設出過力。其中不乏弄潮兒胡惟庸,李善長之流,當然也有軍中統帥常遇春,藍玉,殺得興起時連乾兒子都不放過。照理說如此倒行逆施,這些權貴們為何不倒打一耙?都是刀尖舔血過來的人,誰怕誰呢?問題恐怕沒這麼簡單。
  • 鐵血帝皇朱元璋,為給皇家掃除障礙,殺人無數,最後為何不殺朱棣
    燕王朱棣當皇帝時,距離朱元璋去世才4年,可見一切其實是朱棣早已準備好的。而朱元璋作為一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的能力絕對是不容置疑的,至於政治手段那也是突出的。作為一個聰明的皇帝,朱元璋生前可以說是在盡力為兒子、孫子鋪路,哪怕殺完文臣武將,哪怕廢除丞相。其實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孫子可以坐穩江山。
  • ​馮學榮:朱元璋確實是一個殺人狂
    (關於朱文正的死法,明史資料互相矛盾,有資料記載是被朱元璋關押起來,在囚禁場所死亡,不過,這個細節之處的出入,不影響朱元璋「殺侄」一事的定性) 關於為什麼殺侄子朱文正,朱元璋在事後寫過一封信給他的外甥李文忠,朱元璋信件的原文是這樣的(明代鳳陽口音白話文): 「……付保兒(指李文忠),教你知道驢馬(指朱文正)做的人。
  • 朱元璋稱帝後殺了多少功臣?夷三族是常事,這2人最不該殺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後來義軍四起他連放牛娃都做不成,不得已進了寺廟當了和尚,不過連這「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差事都管不了他的溫飽,最後逼得他參了軍,他的人生才算有了起色。他從放牛娃到乞丐再到和尚最後當兵,這幾個時期的身份轉變不難看出當時的農民生活有多困苦。
  • 朱元璋要殺外甥,見馬皇后穿了一件破衣服,朱元璋:不殺了
    殺了胡惟庸之後,朱元璋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以此為藉口,大肆誅殺功臣宿將,被牽連的人多達一萬。一時間朝廷內外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很多大臣早晨上朝前,甚至都與家人交代好後事,那心情真是「上朝如上墳」一樣沉重。
  • 康熙貴為清朝的皇帝,為何卻對明朝的暴君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
    朱元璋是一位明君還是暴君,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無法回答,朱元璋的政績很傑出,廢丞相、設錦衣衛、重開殉葬制度、八股文取士制度、實行君主集權,每一項決定都對後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朱元璋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誤殺功臣大殺文人當年懷疑宮女和侍衛私通但是又找不到人,於是就把宮裡的5000宮女全部殺了,以儆效尤。並且還恢復了極度殘忍的殉葬制度,讓多少無辜婦女枉死。
  • 明朝官員郭桓貪1200萬兩,等於一年稅收,朱元璋懲治方式太解恨
    朱元璋殺掉的官員,沒有二十萬,也有十五萬。大家可能會認為這數字差的也太多了吧,細算一下會發現,十五萬也不夠,我們來算一下。先說說史冊的洪武時期四大案,「胡藍兩個案件放一起」被殺官員達到5萬,「空印案」被殺官員更是明朝上下1170多個縣衙,都有官員被殺,人數達到1萬餘名,平均一個府衙被殺者達到10名。
  • 朱元璋不但忌諱光、禿、僧,就連則、殊也不行,觸犯即斬
    談起文字獄,公認的事實是清朝最為嚴酷肆虐,因為異族統治,文人學士一旦在文字中稍露不滿,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譏訕清朝的內容,即興大獄,常常廣事株連。遍觀明代文字獄,尤其是以明太祖洪武時期、明成祖永樂時期和明世宗嘉靖時期為甚。其中肇始人物當屬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反覆無常,冷酷無情,而且忌諱頗多,一字不對,一言不合,立刻開斬,有的被殺都不知道原因何在,令人痛惜!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人叫豬什麼?皇帝改了個名字,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明朝以前,歷史上面鮮有姓朱的皇帝,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潰了各路人馬,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在古代對於皇帝的名號都是十分尊敬的,一般人不可和皇帝同名,就連同音也可能受到牽連(不過同姓沒關係)。如果大臣或者百姓於皇帝同名,他們在得立刻改名,不然的話,輕則削官剝爵,重則會面臨殺頭的大罪。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 朱元璋告訴你反貪汙腐敗不能只靠殺人
    朱元璋殺了一部分開國功臣確是事實,譬如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但說到這裡面的原因,也有這些大臣本身的問題,居功自傲,位高權重,難以管束是自然的。為了後世子孫的江山穩固,替年幼的下一代皇帝朱允炆拔一拔樹枝上的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你想想,殺官員殺到到朱元璋這份上,動輒幾萬人,這肯定就不單單是殺功臣這個理由就能解釋的了。殺功臣也不用殺幾萬人啊!
  • 為何朱元璋鐵腕反腐,官員貪汙仍然屢禁不絕?
    不過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個出身貧寒,極度痛恨貪墨的皇帝,儘管朱元璋鐵腕反腐,對貪腐者嚴懲不貸,甚至以剝皮萱草作為威懾貪官的手段。但實踐證明並沒有什麼卵用,洪武一朝的貪官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即使定下了貪汙60兩以上一律處斬的嚴酷條令,明朝官員依然前赴後繼,慷慨赴死。那麼朱元璋就奇了怪了,為了錢,真的可以不要命嗎?
  • 朱元璋臨終前連喊三聲朱棣來否,為何朱棣就在南京城外不進城呢?
    周平王就因為嫡長子早於他去世,傳位給了嫡長孫周桓王姬林。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是對漢家傳統繼承制度的恢復,這也是朱元璋一直自比於漢高祖劉邦,漢家江山自當遵循長幼秩序,摒棄蠻夷之族的強權政治。
  • 朱元璋時期懲治貪汙的三大案件,老朱整頓的決心,歷朝歷代之最
    你可能會開一個空白介紹信,事情不寫,抬頭不寫,只是蓋了公章。這種蓋了公章的空白介紹信在歷史上叫做空印!於是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整治貪官的運動。這件事情導火索便是戶部侍郎郭桓貪汙事件的敗露,他當時相當於戶部的副部長,權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