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養生,第一步就要養好肝,肝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負責全身的解毒排毒的工作,中醫上說,肝主藏血、主疏洩,人臥則血歸於肝,進行集中的排毒解毒,肝主疏洩,是指肝能調暢人體全身的氣機的功能。
但隨著社會發展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就可能會使心情煩躁,飲食也不規律了,從而就會上火,也加重的肝臟的排毒負擔,導致肝氣鬱結,引起肝臟疾病的發生。
肝氣鬱結,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
1、失眠多夢
肝氣鬱結可能會直接導致失眠,讓人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也很容易做夢,而且長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還可能使人氣血變虛、臉色暗沉、皮膚粗糙,尤其女性朋友更容易出現這些症狀。
2、煩躁易怒、心情抑鬱
肝氣鬱結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一種情志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煩躁、沮喪和嘆氣,這很容易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平時建議易怒的人,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知道情緒可是很多疾病發生的推動者。
3、頸部、咽喉發生病變
肝經運行會經過咽喉,若出現肝氣鬱結,咽喉就可能會出現異物感,吞咽不順暢,如果長期的肝氣鬱結,還很容易影響到人體血液的正常運行,可能導致痰瘀滯留在頸部,使頸部出現腫塊,導致咽喉腫痛、發炎等,對人的進食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4、月經異常
肝臟的疏洩功能和月經有著很大的關係,假如女性長期處於煩躁狀態,精神緊張,肝氣鬱結,可能會使經期發生異常,月經周期變短,月經量減少,可能還會伴隨著腹脹、頭暈等現象。
5、消化系統病變
肝與脾胃緊密相連。如果肝氣經常運行受阻,則可能直接影響脾胃,進而引起消化功能異常以及消化功能障礙。食欲不振,腹脹和大便不成形等症狀也可能發生,而且還可能導致分泌系統異常,導致內分泌失調。
肝氣鬱結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習慣直接相關,如長時間食用油膩和辛辣的食物,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自我情緒控制,都是導致肝臟疾病的重要因素。
疏肝理氣,這4個習慣你得堅持
如果你想要保持健康的肝臟,則必須密切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和工作作息習慣,這能夠使身體遠離肝臟疾病並預防其他疾病。
1、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穩定對肝氣鬱結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大部分女性會因為生活工作壓力過大,肝氣無法順利運行,容易產生焦慮和煩躁等不良情緒,所以保持良好情緒,放鬆自己能緩解這一現象。
2、養肝茶喝起來
攝取養肝的食物,能幫助疏肝氣降肝火,如蒲公英、枸杞、南瓜、西紅、西紅柿、油菜、柚子等。
其中蒲公英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幫助肝臟排毒解毒,減輕肝臟負擔,促進其自我修復,特別適合常熬夜的人群;枸杞特有的枸杞多糖成分,能養肝血疏肝氣,促進肝細胞、肝血再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寒,枸杞性溫,2種雖然都可以單獨泡水飲用,但卻不適合長期飲用養肝,所以一般是蒲公英、枸杞再加上鮮白茅根、菊苣、決明子,一共5種養肝材料一起泡成決明子菊苣茶飲用,這樣就能夠中和其屬性,互補藥性,更加適合長期飲用養肝。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
3、不熬夜
熬夜是導致肝火旺和肝氣鬱結的原因之一。長期熬夜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肝細胞無法修復,很容易造成肝火旺、肝氣鬱結,因此,我們最好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4、堅持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同時幫助肝臟排除毒素。適當的運動可以在肝氣鬱結時釋放身心、放鬆身心,同時減少肝火的侵蝕,減輕肝臟負擔,這是有益於肝臟的。
溫馨提示,肝氣鬱結一定要重視,在發現存在肝氣鬱結症狀時,不要忙著吃藥,可以採取生活措施改善。另外,日常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才能保護肝臟,防止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讓其他器官跟著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