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二十七小校長吳欣:紮根教育沃土二十五載 推陳出新打造「智慧校園」

2020-09-09 海口網

9月8日,走進位於海口秀英區的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琅琅書聲縈繞耳畔,目之所及樹木蔥翠、環境優美,漫步其間,均能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這所充滿活力的校園離不開紮根在此二十五載的校長吳欣,他職業生涯中的所有時光都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度過。無論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還是學校校長,他一路走來,愛崗敬業,不斷進取,一心一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吳欣。(受訪者供圖)

成長:從年輕教師成為骨幹教師

1995年7月,吳欣從瓊臺師範學校大專班畢業後,分配到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工作初期,吳欣負責美術、音樂等「副科」。「當時也覺得有點失落,但還是留了下來,並把這種抱怨化為動力,認認真真教書育人。」吳欣說,那年年底,他如願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

吳欣正在上課。(受訪者供圖)

據吳欣介紹,通過接觸,他發現全校的學生都親切地稱當時的傅映柏校長為「校長媽媽」,經常看到傅校長苦心婆心勸導學生學習、關愛貧困學生成長的事例。由於校長的言傳身教,帶頭示範,給年輕教師吳欣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決心要像傅校長那樣,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三尺講臺書寫屬於他和學生們的故事。

作為年輕老師,學校給予了很多任務和鍛鍊機會,年輕的吳欣也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業餘時間。有一次,校領導安排吳欣撰寫三份總結報告,必須明天就交。吳欣臨危受命,立即鑽進辦公室寫了起來。在那個電腦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每個字都是一筆一划寫出來的,吳欣就這樣一直寫到次日凌晨3點多,手都寫麻了。也正是那段時間的嚴以律己和咬牙堅持,讓吳欣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使他迅速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學校的教務處副主任和骨幹教師,成為省市級教學名師,多次榮獲「優秀教師」「先進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成熟:教學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2006年,吳欣被任命為海口市第十二七小學的副校長,這是對他教學能力的肯定,也是其個人在教育事業上成熟的標誌。此時的吳欣也開始思考如何讓學校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長期的學校管理工作,使他明白一個道理,學校要持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此,吳欣結合實際,在探討研究的基礎上,努力構建二十七小「小螺號」課程體系和「一三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使之為學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吳欣輔導學生學習。(受訪者供圖)

其中,吳欣主抓的「一三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求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導學預習單,並精心架構課堂教學的三個板塊:自主學習、模塊學習和達標測評,認真落實教學板塊的「學、思、討、享、評」等五個步驟。尤其可貴的是,吳欣和同事一起,創造性地提出了「雙循環」課例研究模式,大大提高了課例研究的效果。這個成果獲得了海南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本人也先後榮獲「海南省特級教師」「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吳欣榮獲「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受訪者供圖)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吳欣還特別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不但自己在校內帶徒弟,還長年指導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承擔培養省市區農村學科帶頭人的任務。他充分利用「吳欣特級教師工作室」「吳欣小學卓越校長工作室」和「吳欣青年骨幹教師成長助推站」等有效平臺,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使一大批年青教師脫穎而出。「對我而言,也希望能將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們,讓他們得到更快成長,這就是一種傳承,期待『後浪』們奔騰而來!」吳欣感慨道。

未來:自貿港背景下打造「智慧校園」

2017年,吳欣成為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的校長。在當前海南全力建設自貿港的大背景下,吳欣一直在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打造「未來課堂」。在秀英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已投入500多萬元用於「智慧校園」建設。該校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量身定製了一套智慧系統,學校的考勤、公文的轉發等日常管理只要一部手機就夠了。而且還融入了一套安保系統,全校設置了108個攝像頭,實現全覆蓋,助力「平安校園」建設。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受訪者供圖)

「目前,我們在學校的三個年級六個班,先行先試,推出了『平板班』,就是學生和老師上課,人手一臺平板電腦,摒棄了以往的粉筆和紙質書本,這也是一種未來的趨勢。平板電腦上有『金牌助教』等多款教學APP,海量的教學資源隨時可以調取使用,上起課來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吳欣表示,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能讓孩子們在科技的助力下學習到更多知識。

同時,吳欣還推崇國際化辦學理念,與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學校保持緊密聯繫,展開研學活動,致力於將二十七小打造成國際化校園,培養出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因為堅持,更因為熱愛教書育人這項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吳欣和二十七小師生正一道期待著金秋豐收的碩果。

記者劉傑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鄭峻敬

(海口網9月9日訊)

相關焦點

  • 吳欣:執著與初心不改 奉獻與夢想同行
    9月9日上午,海南省慶祝第35個教師節暨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海口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肖鶯子宣讀了關於表彰2019年度海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在全省20名優秀教育工作者獲獎名單中,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校長、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吳欣位列其中,同時他也是海口中小學校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校長。
  • 【萬榮教育名校長】孫曉鋒:紮根教育沃土 譜寫卓越篇章
    希望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先進學習、向典型對標,為促進我縣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鬥! 本期讓我們走近「萬榮教育名校長」孫曉鋒,一起領略他的教育風採。自2019年暑期上任以來,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打造校園文化,努力提升學校品位,彰顯辦學特色;修訂和完善規章制度,規範辦學行為;改進集體備課方式,提高集體備課實效,創新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
  • 海口濱海九小:深化文明禮儀教育 讓文明之風浸潤校園
    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溫馨的世界。帶走一絲煩惱,讓文明與我們同行。」4月初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簡稱為海口濱海九小)「講文明 守規矩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社會文明大行動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學生代表的發言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乾淨整潔的教室、走廊、操場,活潑有禮的學生,面帶謙和微笑的教師……走進海口濱海九小校園,校園裡充滿著文明的氣息。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100名校長齊聚福建教育學院,雲+AI打造智慧校園正當時!
    新時代校園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到以用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的智慧校園時代。近日,升騰威訊聯合合作夥伴雲輝以「教育信息化線上線下教學新模式探索」為主題的培訓和宣講會在福建教育學院開課,繼續開展2020升騰威訊「+生態」賦能行動,來自福建省鄉村校長助力工程正職校長培訓班100名校長齊聚現場,共同探討智慧教育信息化建設,通過技術持續創新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效率。
  • 紮根山區育桃李 二十五載普芳華——記城固縣二裡初中羅建軍
    羅建軍,男,漢族,一級教師,1972年出生,1995年從安康師範學院畢業以後,他懷揣著教育事業的夢想和對大山的熱愛,毅然投身山區教育事業,在二裡初中一幹就是二十五年。羅建軍認為,愛是教育的基石,要用真誠的心靈去撞擊學生的心扉、用耐心的教育去滋潤學生的情感、用細心的呵護去培養孩子的自信、用精心的照料去保護孩子的自尊。為了幫助學生劉xx克服自卑心理,羅建軍課前為其輔導功課,課堂上鼓勵其積極發言,慢慢地該生喜歡上了數學課,課堂上總是踴躍回答問題,課後按時完成作業。
  • 深耕雄安教育的沃土,我校校長李強入選「中國好校長」
    12月26日,「現代學校治理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好校長盛典」在天津舉行。光明日報社秘書長馬振華、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潘劍凱、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生、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戴龍成等20多個地區的教育局長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近500人參加了會議。
  • 紮根中國二十載的「洋夫子」 願做中西文化交流使者
    講一口流利的漢語,熟讀中國古文典籍,在大學課堂為中國學生講古文獻學,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洋夫子」孟巍隆已紮根中國二十載。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12月15日電 紮根中國二十載的「洋夫子」願做中西文化交流使者作者:趙曉 李欣講一口流利的漢語,熟讀中國古文典籍,在大學課堂為中國學生講古文獻學,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洋夫子」孟巍隆,雖然已在中國學習生活了20年,卻依然是校園「紅人」。
  • 【人本27•校友會】偉業傳承 人本二十七——紀念趙家實校長百歲誕辰
    在老校長誕辰一百周年之際發此文以示懷念,老校長的敬業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間,沒有老校長和27中學的培養教育打下的基礎也就沒有今天我們的成就,老校長精神永垂不朽!千秋嚦血培英業, 百載長雲頌老臣。 七絕.二贊趙家實校長長年有志奔延安, 而立報國掌教鞭。甲子棟梁超孔聖, 百秋院士贊師仙。
  • 「身邊的好教師」系列報導:牡丹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鳳真 創優質教育 建快樂校園
    「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恪守校長的職業道德,無論管理哪個學校,都要堅持以德為先、育人育心,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自己全部智慧與力量。」李鳳真向記者說道。    改革課堂教學 打造快樂課堂    「閨女,一個學生後面有6個家長,3000個學生後面就有18000個家長,咱做校長,不能對不起人家。」
  • 盛典丨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智慧校長風採展
    第五屆全民教育節暨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以「堅守·超越」為主題。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吸引了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的熱情參與。前期,經過學校自主申報、媒體推薦及專家評審,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智慧校長等多個獎項名單已正式確定。今天展示的,是2020濰坊教育年度盛典·智慧校長。
  • 父子接力 紮根鄉村教育42載
    王歡供圖□本報記者 郭莉萍初秋九月,天朗氣清,分別一個學期,孩子們又重新回到了校園。看著全校400多個孩子熟悉的笑臉,王錄科眼裡滿是笑意。讓他日思夜想的娃娃們終於回來了!今年疫情期間,孩子們上網課,從課前準備到每一節網課,王錄科可謂操碎了心。
  • 科技引領未來 長沙小學校長論壇聚焦「智慧校園」
    長塘裡小學全方位展示「智慧校園」,長沙市各小學的校長們齊聚一堂,研討未來教育「新智慧」。本次大會由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沙市小學校長工作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雨花區教育局、長塘裡小學承辦,以「智慧教育 成就未來——長沙市推進智慧校園的實踐與研究」為主題,通過學術報告和專項培訓相結合、案例分享和平臺體驗相結合、課堂觀摩和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為全市小學校長搭建交流平臺。
  • 【厚植教育沃土 靜待幸福花開】鄒平市好生小學2020年度校園十大新聞
    這一年,是我們好生小學全體師生和家長,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勠力同心,厚植教育沃土,靜待幸福花開,努力實現學校第二個三年規劃的關鍵之年。高校長一行高度評價了我校的辦學思路,對學校課程體系建設、高效課堂打造、德育課程一體化和校園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12月8日至10日,郝勇校長、李豔老師作為濱州市第三期「三名」工程培養人選,赴霑化區馮家鎮第六小學送教幫扶,郝校長以《厚植沃土,靜待花開,辦一所幸福的學校》為主題進行了學校管理經驗交流,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 齊魯名師濰坊商業學校毛豔麗:初心在左,傾情在右,深耕職教沃土
    山東有各類學校3.77萬所,各類在校生1989萬人,教職工150萬人,其中不乏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校長,還有培養出許多國之棟梁的名校,為了宣傳典型、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
  • 打造智慧校園生態校園文化校園 「精品運中」彰顯邳州「滿意教育」
    近年來,該校以辦「讓家長放心,讓百姓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強化精品意識,突出環境育人,奮力創建環境優美、管理規範、特色鮮明的智慧、生態和文化校園,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智慧校園」端出「空中課堂」「終於能和孩子一起感受坐在教室裡上課的氛圍,空中課堂真好!
  • 【教師節特輯第四期】快來看看孟河鎮這些優秀的校長!
    他努力挖掘孟河地域特色,以「孟河醫派」文化統領學校發展,積極構建具有「孟河醫派」文化特質的校園環境文化、學校管理文化、課程教學文化和師生精神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五年中,學校先後被評為「常州市優質學校」「常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常州市平安校園」「常州市節水型學校」「常州市勞動教育課程領銜校」「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實驗校」「新北區校本培訓先進學校」「新北區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秀獎(3次)」「新北區少先隊工作五星級學校(5次)」;個人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常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德育先進個人」「新北區優秀校長
  • 讓校園成為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我市教育部門推進校園文明建設 全面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據了解,在利用校本課程做好學生德育教育的同時,我市各學校充分挖掘校園人文資源,注重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薰陶和感染,並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則讓孩子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規劃。
  • 「通城校長風採系列⑨」吳繼明:用愛做教育 用心教育人
    披荊斬棘二十七載,將青春與熱血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捧回了一個又一個獎勵和榮譽----他,就是通城縣實驗學校校長吳繼明。在通城縣實驗學校,每周一上午八點,校長吳繼明都會準時主持召開校委會工作例會,以大家互相交流的形式,對學校上周工作進行總結,對本周重點工作進行安排再細化。每次例會時間雖不長,但吳繼明準備得很充分,因為他深知身上肩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