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川普新國務卿:外交資歷淺、執行能力強、對華是「鷹派」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覺珵】當地時間13日早上,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宣布了一條重磅新聞:解除蒂勒森的國務卿一職,任命中央情報局(CIA)局長邁克·蓬佩奧為新任國務卿。去年年底,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就曾披露這一潛在的人事變動,如今傳聞終於變成事實。

即將走馬上任的新國務卿持何種外交理念,其對華政策主張如何?

現年55歲的蓬佩奧2017年1月被川普任命為CIA局長,此前,他一直是美國國會的眾議員,也是眾議院特別情報委員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任國務卿蓬佩奧可能是有史以來資歷最淺的國務卿之一,他此前只擔任過1年的CIA局長以及6年的眾議員,對外交事務並不熟悉。

刁大明分析稱,川普之所以選擇蓬佩奧接任國務卿一職,一方面是因為蓬佩奧曾經在美國陸軍服役5年,可以和決策圈的將軍們有更好互動,川普本人也比較信任有軍隊背景的人;另一方面,川普或許認為蓬佩奧會是很好的政策執行者。

由於蓬佩奧的軍隊背景以及其在CIA的任職經歷,分析普遍認為他的政策主張更加「鷹派」。刁大明表示,蓬佩奧會是那種贊成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和俄羅斯視為對手這種觀點的國務卿。今年1月,蓬佩奧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採訪時稱,中國和俄羅斯一樣,「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並批評中國試圖盜取美國的商業信息以及在西方施加「隱秘影響力」。

不過,刁大明也表示,由於川普本身的決策更具有個人傾向,新國務卿上任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不會太大。

相關焦點

  • 美對華鷹派人物拒絕出任新國務卿 原因竟如此簡單
    俄羅斯衛星中文網11月14日報導稱,美國國會眾議院前議長紐特 金裡奇在接受《瓊斯夫人》(MotherJones)雜誌採訪時稱,他拒絕出任新當選總統唐納德 川普政府的國務卿。  金裡奇強調:「我並不打算擔任美國的國務卿。」他在被記者問及做出此決定的原因時解釋道:「僅僅是因為我不想擔任。」  同時金裡奇也承認,他希望負責國家的長期計劃,分析政府機構的各項活動。 美國主流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認為,金裡奇去年曾是川普的首批支持者之一,他有意出任川普政府的國務卿。
  • 「史上最差國務卿」蓬佩奧,為何將美國拖進「末日外交」
    「赤膊上陣的蓬佩奧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連日來,國際輿論對美國頭號外交官蓬佩奧的口誅筆伐日益增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唯一讓蓬佩奧感興趣的似乎就是對外進行指責,「甩鍋」中國。正如美國《名利場》雜誌援引美國一位前駐外大使的話說:「在進入內閣之前,蓬佩奧就是一個販賣煽動性陰謀論的國會議員,作為國務卿,他仍在這樣做。」
  • 先和蔡英文打電話再發帖指責中國,川普會引發中美震蕩嗎?
    《華爾街時報》5日引述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高級中國分析員克里斯多福·詹森(Christopher Johnson)稱,與歐巴馬政府相比,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可能會存在更多不可預測性。關注中美關係的耶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泰蘇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川普之所以重用「鷹派」人士,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川普缺乏成型的外交思路和理念,因此只能依賴共和黨的傳統外交團隊,而這些人主要都是鷹派;另一方面,「鷹派」的某些理念,比如對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的不信任,或者對現實主義外交思想的崇尚,似乎都與川普有不少共鳴。
  • 拜登上臺會否取消對華高關稅?川普最後的倔強:「碰瓷」中國
    歐洲媒體質疑川普的對歐政策離心離德,但蓬佩奧就拍他的「大老闆」川普的馬屁,大讚川普的外交是「不拘小節」「擺脫了原有的禮節」,令在場的媒體譁然。值得注意的是,蓬佩奧繼續抹黑中國的疫情應對措施。有媒體就反問他,美國和歐洲還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時候,中國已經成功「走出來」,難道沒有值得學習之處嗎?
  • 美國兩黨及內閣成員對華思想全景圖——美國是如何走向對華強硬的?
    除副總統外,川普可直接解聘內閣及行政辦公室人員。川普就任總統以來,頻繁更換內閣及白宮高級官員達42人。  與外貿及經濟直接相關的主要高層已基本轉為鷹派,與其他內政、外交相關的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多次指責中國的南海、一帶一路問題,對華批評從貿易上升到意識形態層面,是極端鷹派。僅財長姆努欽相對溫和。
  • 美對華「鷹派」人物白邦瑞將主導五角大樓顧問團隊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長期對華「鷹派」人物白邦瑞新近被任命為美國國防部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他將利用其任期解決他認為五角大樓對所謂中國軍事意圖缺乏了解的問題。報導稱,美國防官員周三宣布任命白邦瑞為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兩周前,川普政府剛對該委員會進行了「清洗」。被解職的包括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馬德琳·奧爾布賴特,這兩人一直主張與北京接觸。報導還稱,白邦瑞一直擔任美國總統川普的外部顧問,川普稱其是「中國問題權威」。白邦瑞說,他了解到,川普政府的官員們擔心委員會「缺乏對中國的專業了解」,這促成了他的任命。
  • 關於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聽聽曾陪同拜登出訪中國的他怎麼說
    他表示,相比於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會更具組織性和戰略性,可以接受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尋求合作,同時不太會蓄意製造議題激怒中國。他希望中美雙方都能抓住機會使雙邊關係重回建設性軌道。拉塞爾曾在歐巴馬政府先後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曾陪同時任副總統拜登出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 關於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聽聽曾陪同拜登出訪中國的他怎麼說——
    他表示,相比於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會更具組織性和戰略性,可以接受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尋求合作,同時不太會蓄意製造議題激怒中國。他希望中美雙方都能抓住機會使雙邊關係重回建設性軌道。 拉塞爾曾在歐巴馬政府先後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曾陪同時任副總統拜登出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 林宏宇:從解僱博爾頓看川普外交政策的「理性」
    林宏宇:從解僱博爾頓看川普外交政策的「理性」 2019-09-17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明昊:警惕美國對華政策的「俄羅斯化」
    近期,美國對中國的施壓持續增強,雖然川普政府仍試圖將之視為「戰略競爭」,但其中的「對抗」意味不斷凸顯。一方面,川普政府開始頻頻揮舞對華制裁大棒。此外,在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邁克加拉格(Mike Gallagher)等對華鷹派議員的推動之下,五角大樓近日公布所謂「中國涉軍企業」名單,涵蓋航天、船舶、電信、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中國重要國有和民營企業,而且這一名單未來還會繼續擴大。根據美國法律,川普政府有權對這些企業採取包括金融制裁在內的舉措。
  • 拜登挑的國務卿想挑撥中俄關係?
    2 儘管處理對華關係不是布林肯的長項,卻這又被認為是他掌舵拜登政府外交時需要優先對待的事項之一。 於是,就有美媒挖掘「新國務卿」豐富經歷中的中國元素。 美國國會山報報導,布林肯曾於2015年和2016年以常務副國務卿身份訪華,並與北京高層有過深入接觸。
  • 拜登對華政策解讀:拉攏盟友制衡中國,留學生政策依舊不明
    其中,與拜登關係緊密的外交政策顧問安東尼·布林肯預計將被提名為新一任的國務卿——川普政府蓬佩奧的繼任。現年58歲的布林肯曾在歐巴馬總統手下擔任副國務卿,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院。布林肯在拜登身邊待了近20年,他曾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擔任拜登的高級助手,後來在拜登擔任副總統期間擔任他的國家安全顧問。
  • 剛剛坐進白宮,美新國務卿就「選邊站」,事關中國
    經過漫長時間的爭鬥,拜登最終擊敗了川普,如願以償登上總統寶座。美國時間1月20日,拜登在2.5萬軍隊的保護下,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終於圓了總統夢,但是他還是高興早了,剛剛坐進白宮,拜登親自任命的新國務卿布林肯就選擇承認川普,沿襲川普政府的政策。
  • 川普將驅逐3000名中國留學生!專家:這屬於嚴重的外交事件!
    美國《紐約時報》5月28日引述不具名美官員的話稱,川普政府計劃取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大學有直接關係的」數千名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籤證。報導稱,官方估計該計劃可能會影響至少3000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大約36萬中國留學生中,這一比例很小。
  • 川普揚言不排除更多閉館行動 中美外交戰將如何發展?
    直新聞:儘管中方反應有理有利有節,但鑑於美方近來不斷製造事端對華施壓,川普也在周三揚言不排除有更多閉館行動,那麼你預判中美外交戰接下來將如何發展?特約評論員 管姚: 川普周三在白宮記者會上的表態原話,是"always possible",所謂「總有可能」。中美關係現狀,確實令人憂慮,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今天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目前是兩國建交以來最糟糕階段。
  • 刁大明 蔡泓宇:競爭性對華戰略調整的美方爭論
    一、對於川普政府對華戰略調整的爭論川普政府推動競爭性對華戰略調整以來,美國學界戰略界在對其方向及其展現出的強硬態度具有一定共識的同時也存在一些質疑,而在具體政策選擇與執行效果上則持有較多分歧性立場。
  • 川普趕走老江湖基辛格,五角大樓智庫首腦換上對華鷹派白邦瑞
    川普最終還是開除了基辛格很快,在26日,川普開始對隸屬於五角大樓的國防政策委員會,進行了"大清洗",直接解僱了美國政壇超重量級的人物——97歲高齡的前國務卿基辛格,然而基辛格在這次美國大選中支持拜-登,所以川普在任期臨近結束時,狠狠地報復、羞辱了對方一把。那麼這個新上任的白邦瑞(原名米切爾·皮爾斯伯裡),為何能得到川普的青睞,被予以重任,接替基辛格呢?首先,白邦瑞是川普最信賴的中國問題專家,有其對華戰略導師之稱。
  • 拜登挑的國務卿想挑撥中俄關係?我們需提防!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23日公布部分外交和國安方面的內閣人選。58歲的安東尼·布林肯,被提名出任國務卿一職。布林肯會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美媒早就開始「劇透」這一重要任命,並且猜測這位跟隨拜登20多年的外交政策「老臣」將會如何處理中國問題。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路透社分析指出,政治人物的政治信譽建築在兌現競選承諾上,拜登有較大可能性在對華經貿問題上比川普展示更多的彈性,交鋒也會趨於柔和。分析還認為,2021年上半年,拜登政府取消對華額外高關稅是大概率事件,但美方絕對不會輕易、主動取消,而是以此作為談判籌碼,用以在繼續執行第一階段協議,以及做出更有利於美方的開放承諾等方面進行施壓。新加坡《聯合早報》則認為,美國短期內重返TPP的難度很大。
  • 說這狠話的人將成美國新防長?
    言辭雖然出格,但當時並沒引起太大波瀾。過去四年美方對華極端強硬,類似聲音並不罕見。但美國大選投票後這十多天,這篇文章忽又引起各大美媒的轉載和解讀:   因為這個弗盧努瓦,突然成了拜登政府國防部長最熱人選。   弗盧努瓦引發的關注,只是美媒對於拜登政府中國政策猜測的一個縮影。   經貿、外交、國家安全等各個職位的可能人選,都成為外界預測下屆政府對華政策的依據。   就連前總統歐巴馬,也在為這場猜測增添意外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