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習時,父母應該這樣做

2020-09-05 西米課堂

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夠認真高效,雖然學習的是孩子,但是父母也需要注意自己陪伴孩子學習時的一些行為。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下,應該注意哪幾點吧。


0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陪學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因為只有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孩子在和諧的氛圍中好好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有些家長在陪學的時候,總是喜歡搬個凳子在旁邊直直地盯著孩子,看到孩子走神就會敲桌子,看到孩子字跡不端正就立刻指出要求擦掉重寫,這樣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

應當主動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心裡壓力。

同時,我們應當讓孩子看到家長對學習的興趣,彼此分享學習的成果。


家長可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看書,等隔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真心的感謝下孩子,可以說:

「剛才在你寫作業的這段時間裡,媽媽讀完了大半本書了,這樣陪你學幾年下來,媽媽也一定長進不少。」


02、帶孩子感受學習氛圍

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感受學習的氛圍,培養閱讀習慣。

圖書館是一個特別適合閱讀的地方,在這裡能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讀書的樂趣,在圖書館氛圍的薰陶下養成對書的喜好。


我自己平時就很喜歡帶著我女兒源源去圖書館,基本上每個周末就都會去一次,她愛上閱讀的好習慣就是從圖書館開始的;

只要給她一本書,就可以安靜很久,我很喜歡欣賞她認真閱讀的樣子,純淨如水。

所以家長們平時應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裡也可以設置閱讀角,擁有共同的家庭閱讀時光。


03、認同孩子學習的畏難情緒

當孩子在學習時有畏難情緒,一定要認同孩子的情緒,不要去指責他,而是應該去幫助他。

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可以告訴他:

「這道題目看起來是挺難的,要不咱們一起看看例題吧,看誰先想出解答的方法。」


家長一定要避免說指責批評的話,比如:

這麼簡單的題目你都做不來!

這有什麼難的,你怎麼一點都不愛動腦筋啊?這類都是不可取的。

並且平時家長要學會示弱

讓孩子要有當老師體驗的這種成就感

很多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總是第一時間就問爸爸媽媽,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們都會積極解答。

似乎回答不出就體現不出自己的知識水平,還怕挫傷孩子學習積極性。


其實事實並不是如此,如果孩子很輕易從家長那得到幫助,那他自己就不會思考了,所以這時候要主動示弱,讓孩子自己解決。

當孩子自己獨立解答出來之後,他的內心會充滿自信和成就感。家長們平日裡也可以多主動向孩子請教問題,讓孩子有做老師的感覺。


04、幫助孩子突破學習方法

當學習不順利時,要幫助孩子想辦法突破,比如我的女兒源源在讀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要求是5分鐘完成100道100以內的加減法含進退位的口算。

一開始源源5分鐘只能完成六七十道,如果要求她速度提上去了,正確率又會下降不少。


源源回來也是有些沮喪,我就告訴她:「媽媽小時候口算也做得不快,常有出錯,後來我每天大量的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口算成績慢慢提高了,我們要先保證爭取率,再提升速度,你要不要也來試試?」

之後源源每天都會練習好幾頁,到了第三天就能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在5分鐘內完成了。

這時候我還會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告訴她,這成果是通過自己努力練習得到了,付出就會帶來好成績。

所以孩子看到自己學習的進步與成就,就會變得自信。家長要與孩子一起找到跨越挫折、克服困難的辦法,幫助孩子指引正確方向。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學習,父母的「陪」與「不陪」
    他們不僅僅是需要學習成績的增長,他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著迅速改變。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父母的電話要麼在通話中,要麼電話在佔線,要麼手機已經關機了。所以當父母每次說媽媽最愛你,爸爸最愛你,孩子已經習慣了,這個稱呼。記得在2012年左右的時候,我還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學生。
  • 這樣陪孩子學習,不如不陪!
    前不久,上海一位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講了多遍孩子仍不懂,這位媽媽被氣得跳河。消防人員下去救人時,這位媽媽還在生孩子的氣,聲稱:&34;有人感嘆: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要命的事。溫馨的畫面太少,隨處可見的是&34;場面。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常常是火冒三丈,對孩子非打即罵;孩子也是滿心委屈,身心疲憊。親子矛盾進入惡性循環,甚至釀成悲劇。
  • 學習很重要,陪伴有技巧,父母到底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且不論兩種教育模式的優劣對比,就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對孩子有利嗎?家長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是否科學?有沒有什麼弊端?陪孩子寫作業能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問題嗎?為什麼越陪,孩子越是厭學,怎麼辦?這都是每一個中國家長應該思考的問題。
  • 孩子厭惡學習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因為他們為孩子付出了太多,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家長們忍受生活的苦難,忍受工作的艱辛。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不要抱怨父母,因為在這個世上,父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小時候養育你,你長大之後也只有他們是真心實意的關心你、幫助你。九年義務教育之後,有兩個選擇,那就是中專和高中。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愛玩遊戲是他們的天性,遊戲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發展。任何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和父母一起玩遊戲,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開心、最難忘的時間。因此為人父母,無論多忙,都應該有一份「閒情逸緻」陪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走過成長中的每一個日子。
  • 陪孩子做作業成了父母的心病:這三個方法,孩子父母將受益終身
    這是來自長沙的一位媽媽在陪女兒寫作業的場景,是不是像極了大多數父母在陪孩子時的日常。有網友曾經這樣調侃自己:「在結婚之前自己一個說話低聲細語,沒有一丁點兒脾氣的人。誰知孩子上小學後,苦心經營的淑女人設一秒崩塌,秒變潑婦。」
  • 孩子不是機器,要想孩子優秀,父母應該這樣做!
    可在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模式中,哪裡會捨得讓孩子動手,家長排隊輪著伺候。口渴了,水杯送到手邊;房間亂了,自有人收拾;等到大一點,學業那麼繁重,興趣班那麼多,哪有時間去忙活這些瑣碎繁雜的生活小事?說起勞動教育,其實離不開家庭教育,做家務就是其中一項很好的勞動教育。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常常被父母低估和忽視。但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影響深遠。
  • 孩子情緒低落時 父母應該這樣做
    就這樣堅持下去,你的意志力會越來越棒的!」Eson突然特別煩躁,把外套脫下來狠狠扔在地上,進了自己房間把門砰的關上。爸爸覺得莫名其妙,只覺得這青春期孩子真是擰巴。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例子,父母與孩子似乎腦迴路不在一個頻道上。真的是孩子擰巴嗎?當他們表達負面情緒時,父母該怎樣表達好呢?要不要猛灌心靈雞湯,讓他們懂更多的人生道理?生活中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場景:孩子回到家,氣呼呼地說,那個誰誰誰真是煩死人了,我恨不得揍他一頓。或者,孩子埋怨某個老師偏心眼,不公平。想想我們會說什麼呢?
  • 「2歲孩子看書時,應該看字還是看圖?」,負責的父母這樣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2周的孩子看書只看圖片,不看大人指的字,應該如何糾正?」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很詫異,為什麼會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2周歲的孩子,只喜歡看圖片,不喜歡看字,不是很正常的現象嗎?為什麼需要糾正呢?雖然我們曾經都是從孩子長大成人,但我們其實並不太了解兒童成長規律。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幼兒教育,兒童成長規律的書籍,父母們完全可以買來閱讀學習。
  • 紅貝軍:陪孩子做作業,就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嗎?
    家長為了孩子,即使心裡不情願,也個個都表現得奮勇爭先。作業不應該是任務,不應該成為負擔,做作業也不應該成為交差,其實,老師布置作業的初衷在於幫助孩子通過作業這種形式更好地完成對白天所學知識的鞏固。但是,時間久了,對於很多孩子而言,作業卻成為了任務,隨便完成,不求質量。對於另外一些孩子,作業成為了負擔,甚至很多孩子,雖然才上小學、初一但已經每天晚上做作業做到11、2點,以致白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進入學校。
  • 孩子喜歡玩怎麼辦?作為父母應該這樣教孩子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情況,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說很多時候家長都看到孩子在玩而沒有學習,這個時候家長都覺得非常的憤怒,有的時候更加是擔憂,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在這個年齡就應該學習而不是玩耍。不過這又應該怎麼辦呢,李先生就有一個非常大的困惑了,那就是因為他的孩子在生活中非常喜歡玩,特別是喜歡玩玩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玩玩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孩子的年齡還小,但是當孩子已經上小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應該好好的學習了,不過孩子還是喜歡玩遊戲,不過當孩子上中學的時候卻迷上了玩手機,所以這個時候還是喜歡玩,不管怎麼樣他都不喜歡學習就喜歡玩然而這個時候李先生也給孩子說孩子就應該好好的學習而不是玩耍
  • 孩子老愛看動畫片不學習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①陪伴孩子看動畫片孩子特別想看動畫片的時候,父母別讓情況陷入僵局,可以通過陪伴孩子一起看來緩解。一方面,陪孩子看時,可以了解動畫片的質量,幫助孩子避開不好的情節和誤導;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藉此機會了解孩子的喜好,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些動畫情節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和孩子的感情更進一步。
  • 北大教授囑咐:孩子貪玩,不愛學習,應該這樣做
    北大教授囑咐道:兒童天性好動,且大部分健康的孩子都存在貪玩的毛病。對孩子的貪玩家長應有耐心,不要過分著急,當孩子貪玩影響了正常學習及生活時,應及時幹預。我們應該認識到,玩不一定就是壞事,孩子能在玩耍的時候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收穫一些什麼。
  • 孩子學習忙,父母壓力大?聰明的父母要學會這樣自我解壓
    演員沙溢曾發了一張陪孩子上興趣課的照片。孩子在老師家上課,沙溢就坐在安全通道的樓梯間裡啃起了乾麵包。照片上的沙溢看起來孤單、落魄,孩子忙著學習,父母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連明星形象都顧不上了。優秀孩子的父母每每見了鄰居都要誇耀一番自家的孩子,引來周圍許多讚嘆。被比下去的孩子父母只能暗自神傷,化悲憤為揍孩子的力量。 這樣的事情多了,兩個關係密切的家庭漸漸不相往來。 這兩家的父母,都把孩子的成績當做自己的面子。孩子成績好,父母的臉上有光;孩子的成績差,父母覺得「面子都丟光了」。
  • 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很簡單,這樣做
    很多人說自己平時心境平和,可是一陪孩子學習,心裡的火氣真是壓不住,感覺隨時都要爆發,平時樂觀積極的父母,為什麼一陪孩子學習火氣就這麼大?為什麼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真的是孩子讓我們生氣嗎?工作和生活中覺得挫敗,在陪孩子學習時就會越煩躁;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是有掌控感,在陪孩子學習時,越能積極面對。
  • 陪孩子寫作業,父母需要做的是「親子陪伴」,而不是「親力親為」
    甚至有些父母,只要孩子寫作業,就抱著手機躺在旁邊玩,美其名曰「陪孩子寫作業」,似乎很好地盡到了為人父母的本分。實際上這些家長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學習不但沒有積極效果,還起到了很大的破壞影響!至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想要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確有困難,但是父母需要做的是「親子陪伴」,而不是「親力親為」。
  • 孩子學習調理差,怎麼辦?就應該這樣做
    孩子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麼作業,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寫作業時文具準備不齊全,用到的時候才慌慌忙忙去找……這樣不能合理規劃,寫作業當然慢了!其實如果仔細觀察這類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丟三落四,不懂得安排和規劃。其實孩子會這樣,責任完全在父母。其實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辦出來的。
  • 陪孩子寫作業,導致父母集體崩潰?學會這幾招,開啟正確陪寫模式
    三,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一到寫作業的時候,不僅父母老師頭痛,其實對於孩子也很委屈。平時慈祥的父母都不見了,都變成了滿目猙獰的狀態。作業都還沒開始寫,孩子就已經發展開始哆嗦了。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工作時,如果我們總是處於緊張甚至恐懼的狀態,我們還能完全投入嗎?我想應該很困難吧。
  • 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
    是的,我們是第1次當媽媽,你們也是第1次做孩子。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諸多難題。這時候我們也需要去學習,去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由此才能夠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並想到解決的辦法。這才是帶孩子的重點。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應該這麼做孩子才會專注,家長過來看
    父母愈來愈注重孩子的學習,在孩子回家了之後,許多父母都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父母陪在旁邊是有很大好處的,一是孩子寫作業還能夠認真一點,二是孩子碰到不會做的題時,父母還能夠輔導點撥,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