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種茶麵積與茶種類最多的。
產茶大國無可厚非,但中國茶產業在統購統銷的體制放開後,茶產業的發展一直滯後於其它產業,與中國改革開放的節奏不相匹配,並且現狀是嚴重的「產大於求」!
也就是說,種茶麵積一直在發展,而消費端沒有在增長,這樣長期以來導致源頭屬於農業的茶行業沒有得到發展紅利,反而成了負擔!
一、網際網路電商時代給茶產業帶來了什麼?
中國茶產業在網際網路時代最火紅時,大部分茶企還在摸索「加盟連鎖」模式,而這種粘性不強的加盟模式,給中國很多茶企帶來「夢想」和「財富」!
在這時,網際網路購物已經在深深影響中國的消費者,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雖然茶葉是需要「線下的體驗」來解決信任問題,但「潮流」已經把消費者「教育」的爐火純青了,線上的購買會比線下便宜很多。
「網際網路電商」改變了很多產業,但非常遺憾沒有改變茶產業,網際網路電商時代給茶產業帶來一場觀念劣根的洗滌!
筆者就在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節目:「一個六安瓜片茶企業的老闆在2009年問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問茶葉做電商可行嗎?大學生說:不行;然後2011年再問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可以做電商嗎?大學生說:不行。」
大家應該明白了中國茶企的現狀吧!
一個在商海中經營那麼多年老手,居然沒有辦法判斷能不能做電商!
當他想做網際網路電商時,電商的形式已經改變了,由「網際網路電商」向「社交化電商」轉移了,這又一場革命:電商革命!
二、社交化電商可以為茶產業帶來什麼樣紅利?
其實茶葉社交屬性非常強,喝茶聊天、茶葉送禮……都是社交場景。
這些場景是完全可以把茶葉的渠道與用戶運營做到一個高點,充分的釋放茶葉社交屬性,解決茶產業的紅利,讓種植、生產、渠道、用戶、服務實現「共同紅利收割」。
筆者認為茶產業通過社交電商來獲取紅利,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茶園生態管理的「可視化」,用未來5G技術讓用戶「身臨其境」,感受茶園的生機。
2、內容知識真實傳播,把行業真實狀況可視、可查、可詢狀態。
3、社交化電商下,用戶需要的是「茶空間」與「場景」,不需要「嘈雜」茶葉店。
4、社交化電商是連結而不是賣貨,把連結做好,貨就能賣好。
5、社交化電商是通過「流量導入」、「場景的體驗」獲取紅利的。
6、社交化電商是通過「傳播」形成「裂變」的,「裂變」才能不斷「獲取紅利」。
把茶的「社交屬性」發揮出來,通過「社交形式」解決茶產業的多重紅利發展時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