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克刷新世界紀錄:早產兒可以有多早?

2020-12-22 快科技

近日,東京一個新生的男嬰引起了全球的注目:

嬰兒的母親在懷孕第24周便早產,孩子出生時體重只有268克,大概只有5個雞蛋重,成人一個巴掌就可以將他託起,刷新了2009年德國一個男嬰保持的274克的世界記錄,成為史上最袖珍的早產兒。


新聞截圖(來源見水印)

負責照料這個新生兒的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的有光威志醫生,他說想要讓公眾們知道,如今醫學發達,即使嬰兒出生時體重極小,也有可能健康地離開醫院回家。

如今,在5個月的治療後,男嬰的體重增長到3238克,能夠正常餵食並已出院回家。

那麼問題來了,早產兒最早到底能有多早?影響早產兒存活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當胎齡達到37~42周時,為足月出生;如果出生時胎齡小於37周,即為早產兒。

根據2011年的數據,世界上大約有12%的人出生時是早產兒,因此早產兒其實並沒有那麼罕見。

34~37周出生的早產兒稱為「晚期早產兒」,大小和外觀看起來跟足月兒相似,存活概率很高;而小於32周甚至小於28周的,就有很高的夭折風險。


新生兒出生時的胎齡及存活機率。24周時存活機率為50%(維基百科)

這種風險主要來自於肺部的發育不全。

肺泡的上皮細胞會分泌一種「肺表面活性物質」,從而減少肺泡表面的液體層張力,促進肺泡擴張,從而幫助通氣呼吸。

對於胎兒來說,它們要在妊娠晚期(34周到36周)才會分泌出足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因此如果太早出生,通氣會變得困難,甚至發展出致命的肺水腫,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在重症監護室裡靠呼吸機維持,一直「吊命」拖著,直到嬰兒能夠自行分泌出足夠的肺表面活性物質。


足月兒充盈的肺泡(中)與早產兒萎縮的肺泡(右)(Universityof Hawaii)

這個全球最小男嬰是在胎齡24周時出生的,雖然他的體重刷新了記錄,但周數其實並沒有刷新紀錄。

目前,世界上最早出生的胎兒這一紀錄是由美國一個叫萊拉(Lyla Stensrud)的女孩保持的,她在2014年出生時只有21周加4天胎齡,不過,她出生時為410克。

有調查顯示,23周胎齡出生的孩子其存活率只有20%~35%,而如果胎兒能夠在子宮裡呆到24或25周,存活率將大大上升至50%~70%,可見妊娠的每一天都彌足珍貴。


萊拉出生時,以及現況(dailymail)

如今,現代醫學已摸索出成熟的辦法,來幫助那些胎齡介於24~34周之間、因各種特殊情況(比如母親患重大疾病等)必須提前出生的孩子。

在產前48小時給媽媽注射糖皮質激素,將可以誘導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從而減少嬰兒出生後肺部呼吸窘迫的嚴重程度。

說到這裡,早產兒的問題基本解釋得差不多了,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過:胎兒太早出生不好,那麼太晚出生好不好呢?哪吒在媽媽肚子裡呆了三年,真實世界的「晚產兒」又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剛剛提到,足月出生的定義是胎齡介於37~42周之間。超過42周出生,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過期產」。

也許大家覺得在媽媽肚子裡多呆一陣子可以發育得更加成熟,這個想法其實是不對的。

妊娠晚期,子宮內的羊水會開始減少,拖得太久,胎兒的新陳代謝會受到影響,甚至造成低血糖、呼吸窘迫和缺氧,而且胎兒越大,生產的難度就越高。

有些時候,過期產是胎兒本身患有特殊疾病引起的,如先天無腦畸形、腎上腺發育不全等。

總之,無論是早產兒還是過期產,都有生命危險,需要採用現代醫學手段積極處理。對於新生命誕生這樣重大的事情,不早不晚,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Preterm Labor and Birth: Condition Informa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3 November 201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April 2015. Retrieved 7 March 2015.

2、「Miracle baby: Born at 21 weeks, she may be the most premature surviving infant」. TODAY. Retrieved 2019-01-02.

3、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Neonates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By ArcangelaLattariBalest , MD, Children's Hospital of Pittsburgh of UPMC

- THE END -

#生科醫學#嬰兒#早產兒

原文連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465克早產兒 奇蹟存活
    黃小霞 攝25周時,31歲的阿婷(化名)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巴掌大小。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經過連續116天救治,體重分別達到2.35公斤和3.34公斤。8月11日,兩個寶寶健康出院。救治案例刷新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
  • 出生時重540克的早產兒活下來了 得益於廣醫三院早產兒救治系統...
    在相關文獻中,這類早產兒成功哺育的報導很少,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降生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月月(化名),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月月連闖幾道生死關,在出生後的第88天,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達到2205克,順利出院。據了解,月月不僅刷新了廣州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在救治期間未出現任何嚴重併發症更是堪稱「生命奇蹟」。
  • 370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圖)
    經過醫院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長達近7個月的共同努力,目前患兒體重已達364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即將出院。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國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僅370克,需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早到的天使」不折翼 早產兒也可贏在起跑線
    中新網11月23日電 他們是「早到的天使」,胎齡最小的只有25周加4天,因發育不成熟,他們一生下來就住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曾經小小的他們讓人無比糾心,而今已經長到2-5歲的他們是否有著明顯的早產兒後遺症?早產兒與足月兒相比會有很大的差異嗎?成長的表現是否讓人放心?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歷經122天超早產兒出院!出生僅500克 身長30釐米
    歷經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終於迎來好消息寶寶達到康復出院的標準這刷新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紀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緊急送往南昌救治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寶貝的那一刻,到場的醫務人員還是驚呆了,寶寶身長僅30釐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全身皮膚呈青紫色膠凍狀,呼吸孱弱,眼睛都無法睜開。據當地醫生告知,孩子出生後1分鐘Apgar評分僅有5分。轉診的醫護人員當即對新生寶寶進行體檢,待生命體徵平穩後啟動返程。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經過15個學科80餘名醫務人員169天的救治後,「巴掌寶寶」的體重增至3000克,身體狀況達到出院標準,11月10日順利出院。據悉,這是湖南省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最低、全國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並列第二低的超早產兒,我國超早產兒的最低出生體重紀錄為370克。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早到的天使
    11月17日是第九屆世界早產兒日,隨著圍產醫學以及新生兒救治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產寶寶能夠健康成長……近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童行為發育中心,一場暖心的見面會正在舉行:20多個寶貝在父母的陪同下,見到了熟悉的「親人們」——救治他們的醫護人員
  • 甘肅最小超早產兒奇蹟存活 出生體重僅550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的超早產兒。圖為小壯壯剛出生時,體重只有550克。 田健 攝中新網蘭州7月18日電 (田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出生體重只有550克的超早產兒。
  • 500克早產兒救活了 早產兒如何護理
    他出生時只有孕24周,體重500克,是名超早產兒。經過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和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和搶救,已經長成為十多斤重、發育正常的可愛娃娃。記者昨日獲悉,九爺是罕見的胎齡及體重均達最小極限的超早產兒存活下來的案例。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  因住院床號是9床,小寶得名「九爺」。
  • 安踏刷新世界紀錄……
    男款41碼單只僅重143克,女款37.5碼單只僅重125克,這是安踏氫跑鞋2.0的極致輕量。據了解,單只300克的鞋在業界即可稱為輕量,而安踏氫跑鞋2.0重量僅有大多數輕量鞋款的一半。在追求輕量方面,安踏已趨於成熟。
  • 臺1350克巴掌嬰兒心導管手術成功 創亞洲紀錄(圖)
    晴恩接受手術時體重只有1350克,父親在他病榻留下大手牽小手的畫面,象徵全家手牽手一起對抗病魔。(圖自臺灣《中國時報》)臺中榮總1月25日為體重只有1350克、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病童以心導管置入栓塞器治療,刷新最低體重紀錄;病患晴恩13日由媽媽抱著出院。臺中榮總13日為小晴恩舉辦慶生會。晴恩爸爸說,知道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必須手術治療時心情相當煎熬,但看著孩子出生1個月只長了100克,才在醫師建議下舍外科手術接受導管治療,手術後孩子哭聲變宏亮,而且1個月增重1公斤,很慶幸當時做出對的選擇。
  • 身體只有成人巴掌大小 寧波一900克早產兒獲得成功救治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最近,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個胎齡只有29周,出生時體重僅9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該院救治存活早產兒的紀錄。  2個多月的相處,寧大附院的醫護人員把這個小寶寶當做自己的孩子,因為他是7個月就出生的,醫護人員親暱地叫他「小七」。
  • 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廣醫三院成功救治雙胎早產兒
    據悉,該救治案例刷新了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創造了生命奇蹟。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一斤「剛出生的嬰兒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廣醫三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回憶道。
  • 成功救治710克極早早產兒 為「手掌寶寶」託起生命暖巢
    近日,在上虞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特別築就的「暖巢」裡,入院時體重只有710克的極早早產兒,在這裡度過了他入院後的第74天。他的體重已經達到2050克,相當於36周新生兒正常的體重。所有的生命體徵指標顯示正常。早產兒特別是極早早產兒的救治,一直是一大醫學難題。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465克早產兒!龍鳳胎與死神拉鋸116天後健康出院
    據悉,該救治案例刷新了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創造了生命奇蹟。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一斤" 小小的、紅紅的 " 是阿婷對自己孩子最初的印象。" 剛生出來,就被醫生圍著搶救了,我只用眼睛的餘光看到了他們。"
  • 世界早產兒日|加油,早到的天使
    「世界很大,我很小,像爸爸媽媽的手掌一樣大,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巴掌寶寶』。請不要因為我小,丟下我,我想堅持下來……」如果早產兒會說話,這大概便是他們的心聲。寶寶的出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對於早產兒的家庭來說卻讓人揪心。早產不是簡單的出生「早一點」,要面對的,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難題和挑戰。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近日,醫生興奮地告訴記者,小傢伙經過172天的救治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經可以出院了。據了解,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深圳東部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龍鳳胎早來人世,倖存下來的姐姐生命體徵微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法則,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這一法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