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有閒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臺灣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所特有的色彩,到了七十年代,即使蔣介石本人在不斷地抗拒反抗掙扎,可是他鬥不過大世,鬥不過歲月。這個年代,臺灣是一座孤島,恰恰迎合了孤島這個名字。蔣介石到了這時候身體上已經遠遠無法承擔其「遠大」的抱負,從1971年開始,臺灣就被大世逐漸拋棄,氣氛越發悽涼。隨後不久,日本拋棄臺灣與中國大陸建交,美國尼克森訪華,讓蔣介石統治下的中華民國無外可交,風雨飄搖。
蔣介石
蔣介石的身體本來就不行了,在這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當即就病倒了,1972年2月,蔣介石在臺北榮民醫院做了場大手術,原因是前列腺肥大。妻宋美齡和子蔣經國開始的時候在去何處治療有了爭執,宋美齡覺得美國的醫療技術更加先進,蔣介石應該去美國做手術,可是蔣經國卻不這麼認為,和蔣介石一樣,他們都覺得現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去美國不安全,蔣介石覺得美國會有人對他實行暗殺,蔣經國則認為,寧願從美國把醫生的設備都請過來也可以。
蔣介石
過了大概五個月的時間,蔣介石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不想又發生了車禍,讓蔣介石又做了一次手術,身體更加虛弱了。至此以後,蔣介石就已經基本處於一種半隱退的狀態,外面的事務一般都是蔣經國和當時的「副總統」來處理,有什麼解決不了的或者非常重要的,那就到蔣介石這裡來匯報。蔣介石長時間的沒有露面引發了民眾的猜疑,於是當時有了一個謠言:「宋美齡捲款存往美國,蔣介石已經秘密隱退。」
蔣介石晚年
到了1974年,蔣介石已經是風燭殘年,例行的依舊在繼續,該聲明的一樣不少,但是1974年8月,臺灣當局不得不宣稱:「因蔣健康狀況,減少政治活動。」10月31日是蔣介石的生日,臺灣為了慶祝,製作了許多蔣介石的勳章供民眾佩戴,最為誇張的是當天用超大的巨型氣球向彼岸投放了一千多萬張蔣介石的照片,在1974年,這樣的照片投放了1億8千萬之多。這樣無謂的舉動也許能夠討蔣介石對的歡心,可是也無法改變任何的事情,1974年,蔣介石只能臥病在床,病情已經無法穩定下來,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似乎是在預示,蔣介石的時代將要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