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品牌紛紛倒閉,很多都是因為老闆資金出了問題

2020-12-18 有趣的社會見聞

前一陣,南寧知名餐飲連鎖企業半閒居關閉所有門店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很多人感到驚訝和唏噓,為什麼開了16年的老品牌突然就經營不下去了呢?同樣是南寧人熟悉的生輝燒滷、雨石閣、南寧肥仔等等這些曾紅極一時的餐飲老品牌,現在經營狀況又如何,它們還能陪伴我們的舌尖走多遠?。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半閒居無法繼續經營了呢?

通過網傳的一封信了解到,半閒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梁女士曾表示,從去年5月開始,受個別銀行抽貸、斷貸影響,引發債權人恐慌,導致半閒居陷入了帳號凍結、資金周轉不靈的融資困境。一個老品牌就此退出自己的生活,不少市民感到有些可惜。

南寧市民 黃先生:「畢竟有好多南寧人都吃了這麼多年,突然間倒閉了,屬於情懷之類的突然之間沒有了,也是感覺到有點小傷心吧。」

生輝燒滷

涅槃重生輝煌不再

同樣是資金鍊問題,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廣西本土曾紅極一時的品牌——生輝燒滷。1985年,生輝燒滷在南寧七星路面世,當時排長龍買烤鴨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最輝煌的時候,生輝在南寧有60多家連鎖專營店,每天都有食客排隊供不應求。可由於債務風波和管理不善,2014年生輝工廠停產,門店關閉,一時間沸沸揚揚滿城風雨。

2015年3月,生輝燒滷通過資產重組渡過難關,堅持到現在,南寧還有13家直營店。

1月20日下午兩點左右,我們走訪了生輝燒滷飛鳳商業街門店,店內客人不多,店長說用餐高峰期剛剛結束,一般午餐時間堂食還是挺紅火的,外賣平臺的訂單也有140單左右,但從總體上看,生意沒以前好做了。

「雨石閣」變「雨石裡」

人民路門店關閉

創立於2000年的時尚餐廳雨石閣最近關閉了位於南寧人民路的門店,門口張貼的停業通知顯示:「因場地合同到期,自2019年1月1日起暫停對外營業」,餐廳內桌椅擺放整齊,但餐具已經收拾好要搬走的樣子,兩名工作人員正在辦公室內處理帳戶事宜。

據了解,雨石閣原本在南寧有7家分店,現在只剩下4家,我們又到安湖路門店了解情況。此時午市已經結束,但還是有預定年夜飯的電話打進來。門店經理表示,餐館目前正常營業,不過,雨石閣現在已更名為雨石裡。

門店經理:「現在就是升級為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所以才改成雨石裡,還是一樣的師傅、一樣的環境。」

當聯繫上雨石閣總部負責人韋經理想了解餐廳經營情況時,對方卻不願多談。

雨石閣總部負責人 韋經理:「這個改天再說吧好嗎。」

相關焦點

  • 餐飲2018倒閉大盤點:眾多老字號消亡!
    年末總結2018,經濟遇冷、裁員潮、倒閉潮這些關鍵詞此起彼伏。  在前幾年的創業的熱漲高潮對比下,很多人把2018比作市場的寒冬。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突破3.5萬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餐飲企業倒閉的倒閉,虧損的虧損,跨界打劫者無數,很難有逆風而上的品牌。和餐飲老闆聊天,也是說很少見到今年勢頭好的品牌。  我們盤點了一批去年倒閉的餐廳,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問題重重,觸目驚心。
  • 一個餐飲人的自述:不怪疫情 定位不準經營不善我的餐廳倒閉了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餐企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許多餐飲人在疫情期間熬不下去,黯然退場,這其中就包括北漂十年,投資40萬開餐廳,營業僅2個月就倒閉的茉莉餐廳。這裡提到的這家餐廳,老闆是來自河南平頂山一個叫可可的女士,在做餐飲之前,曾經在北京開了2年多的滴滴,北漂10年後,可可和老公選擇了回老家創業。
  • 2020對你的老闆好一點:因為很多老闆已抗不住了!
    來源:李光鬥2020年,要對你的老闆好一點,因為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已經抗不住了。老闆的數量決定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單身狗可以瀟灑地「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很多老闆身後卻寄託著全村的希望;老闆破產了,很多打工仔就得失業,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 一個老汽水品牌,曾經因多種原因而倒閉,如今選擇「重出江湖」
    一個老汽水品牌,曾經因多種原因而倒閉,如今選擇「重出江湖」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我們最渴望的就是冷空調和冰飲料。而如今在市場上,就有很多的飲料品種,讓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冰紅茶等。
  • 上半年餐飲品牌死亡名單出爐
    老牌自助餐廳金錢豹全面倒閉,餐飲界一片譁然。然而,就在前兩天頂著網紅頭銜的「一籠小確幸」因為疑似食品安全問題,上海地區所有門店一夜之間從各大平臺上下線,門店也停止接待。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我曾寫過2016年倒閉的餐廳,整理出的名單不禁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老字號以及大名鼎鼎的品牌,一個個像巨人般轟然倒下,在一陣喧囂過後留給人一地的遺憾。
  • 2017上半年餐飲品牌死亡名單出爐
    我曾寫過2016年倒閉的餐廳,整理出的名單不禁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老字號以及大名鼎鼎的品牌,一個個像巨人般轟然倒下,在一陣喧囂過後留給人一地的遺憾。  2016全國餐飲突破3.5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是賺錢的,剩下80%餐廳的日子並不好過。  如今2017年已過去大半,情況如何呢?
  • 為什麼東莞工廠紛紛倒閉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老闆終於說了實話
    為什麼東莞工廠紛紛倒閉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來人來人往的東莞開始變得很冷清,去東莞工廠打工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了,甚至很多的工廠老闆都紛紛選擇搬離或是轉型發展,前不久,東莞工廠宣布破產,下面一起來看看老闆怎麼說第一、員工要求加工資隨著物價的上漲,出門沒買什麼一百塊就沒了,而員工的工資也不得不跟著上升,工廠的員工每月平均工資都在
  • 很多水果店都倒閉了背後發生了什麼?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現在每年開水果店的人很多,因為做水果生意門檻很低,只要有足夠開店資金就能夠開上水果店當上老闆,但其實做水果生意的水很深,所以開水果店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夠成功的。現在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開水果店往往是最直接的創業方式了:第一,水果店是實體店行業中為數不多,不受網際網路影響的行業,因為水果需要新鮮的,而網購是通過發快遞把產品送到客戶的手裡,這樣的話水果就會壞掉,所以水果生意很難在網際網路上做起來。
  • 為什麼很多新開的早餐店,都撐不過三個月就倒閉了,原因在這裡
    ,我曾經就預測過一件事,那就是過去的2019年是前幾年生意最不好做的一年,但是確實往後幾年生意最好做的一年,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因為個人從事餐飲行業的經歷的感悟,尤其是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像那些有名的連鎖餐飲公司都入不敷出了,更何況這中小型的快餐店呢。
  • 邢臺一小餐飲店老闆:懇求恢復餐飲,面臨倒閉家人都吃不上飯了
    南宮小餐飲店老闆網上留言:懇求領導恢復餐飲。市民稱,疫情嚴重期間響應政府號召一直沒營業,但是家裡要養家餬口在不能營業店鋪面臨著倒閉家裡人都吃不上飯了。對這個問題,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在店內不能營業,好多消費者的需求很大,有些甚至自己不會做飯的一天給我打3電話要求給他送過去,有很多商家都為了生活在自己送外賣,我們夫妻店也送不了外賣,美團外賣平時給我們配送,現在也沒開工。希望領導能許可先送外賣也行,由專業的平臺配送還有保障。
  • 百盛、衣戀等知名商業集團跨界餐飲緣何紛紛折戟?
    相對於餐飲新創業者,這四大王牌商業集團可謂跨界餐飲中的富二代及種子選手,要資金有資金,要品牌有品牌(都是國際知名餐飲品牌),更有商業運營能力作背書,所以門店進駐的都是普通餐飲品牌難以入駐的知名商圈優質商場,但為何這些享盡優質資源能夠呼風喚雨
  • 還沒復工就倒閉?在家辦公的企業老闆正在準備辭掉這種員工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以前初七開工,現在十五開工,也才晚了9天,企業怎麼就扛不住了,這些年的錢都是白賺的嗎?難道就經不起這幾天的房租和人工嗎?難道我回來上班公司就正常,我有這麼牛逼嗎?這就有點不當老闆不知道老闆的苦。我們來看看衝在一線服務的,與我們每個人都相關的餐飲業,來算一筆帳。
  • 2018餐廳陣亡報告:老闆最該警惕哪些「關店預兆」?
    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大盤上漲,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餐飲企業倒閉的倒閉,虧損的虧損,跨界打劫者無數,很難有逆風而上的品牌。 我們盤點了一批去年倒閉的餐廳(不完全統計)——
  • 廚師自己開飯店當老闆容易虧本,問題都出在這
    老闆當了,累到吐血▼做廚師的時候,除了做菜及一些相關工作需要親力親為外,其它事情只要交代指導就可以了。而當老闆後,往往自己要身兼數職,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都挺不住,最後只能放棄。資金周轉不開▼廚師對於財務知識普遍懂得較少,雖然都會核算菜品售價,但一般不知道整個餐廳的運作會發生多少費用。再加上新店開張,供貨商不敢賒貨,很多廚師在開店初期,就陷入了資金周轉不開的困境。
  • 餐飲失敗眾生相:湘鄂情孟凱無奈落幕、Win House林猷澳等令人意外
    2018年對餐飲人來說,寒氣襲人,這股寒意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很多餐廳關門歇業,一些餐廳老闆跑路失聯,更有人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輕生。   過去的2018年,有餐飲人「春風得意馬蹄急」,拿融資、開新店、拓規模;有餐飲人卻是「怎一個愁字了得」,餐廳關門、企業倒閉、老闆跑路,甚至有人不堪重負想自殺。
  • 疫後「返場」餐飲老闆:很多倒閉的餐廳,是死於經營太糙
    裝修風格也跟品牌很契合,典型江南人家的調調。面積不大,200平米,設計了22張臺。儘管是小店,但在整個商場中,業績名列前茅。營業額可以做到每月28-36萬元,利潤達到15%。這個水平,是很多企業達不到的。三年前,我去過這家店。一開始,我們談論的是菜品、菜單、空間,這些時髦話題。
  • 疫情反覆,或將導致6成餐廳倒閉!2020在北京做餐飲難上加難
    暗黑6月,餐飲人加油!北京餐飲人的6月飛雪6月12日的北京,微微南風,天氣略有燥熱。這一天的老黃曆上提醒道:「宜:祭祀、祈福。忌:開張、開市。」不過對於帝都餐飲人而言,沒有誰會有閒情雅致翻看老黃曆,大家馬力全開還嫌不夠呢。
  • 「小餐飲之都」福州:人工、房租都不低,品牌如何做到高性價比?
    作者:戴麗芬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餐飲新手不敢闖的城市裡頭,一定有福州。   餐飲老闆內參道哥王新磊此前曾總結出福建餐飲人拼的方法:「分股放權,分工協作」。   所謂「分股放權」,以華萊士為例,就是讓店長持有70%股,區域負責人加公司部分佔30%股。這樣的結果就是店長愁業績,比公司老闆還急。
  • 餐飲老闆:再不瘋狂就老了!
    店內每天提供40-50種海鮮,每一樣食材都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品質把控,確保原材料的渠道和源頭無工業汙染。清湯最能檢驗食材好壞,尤其是海鮮,一絲不對味都很容易被食客們察覺。湯底用的是農夫山泉的礦泉水,是食客們看得見的放心。 傅挺衛坦言:「很多年輕人起初可能會因為價格不進來消費,我們就把價格做透明,就標在明檔上,進門就能看見。」
  • 網紅餐廳倒閉真相:「偽需求」毀了多少人的餐飲夢!
    百萬資金打水漂,都是「偽需求」惹的禍!這些餐飲業態,曾經都光環加身,被資本青睞,最後「被洗牌」,是因為一開始就沒走對路,這些品牌一開始就有「先天缺陷」。餐企很難通過在某個地方開店,把客群都聚起來。通過營銷聚客了,復購可能仍是問題;通過開在月子中心旁、或健身房旁,或許能聚些客群,但月子中心要是自己做月子餐了呢,或者健身房倒閉了呢?第二,客群沒有累積性,教育一個流失一個。這種純功能性的餐飲,只聚焦一種需求,比如,顧客ta減肥成功了,或者不想減肥了,或者坐完月子了,那ta就已經不是該餐企的目標客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