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講|甘草:中藥裡的「和事佬」,能調和百藥解百毒,但這2類方子千萬不要用甘草.

2021-01-20 赤腳說

咱們學100味常用中藥,不得不提到甘草。

甘草,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中草藥。

在方子裡面,甘草常常扮演配角「使」藥的角色,也就是一個配角。

還記得我在剛學中醫那會,總覺得這個甘草好像沒什麼用,於是就自作聰明,把方子中的甘草去掉,結果可想而知,藥效差很多。

後來,把甘草加上去,效果就很好。


從那以後,我就明白2點:

第一,經方驗方這些古方經過千千萬萬的人驗證過了,沒有一個多餘的藥,也沒有更好的代替藥,傳下來給咱們的已經是最好的了,咱們只要相信照用就行。

第二,每個中藥都很重要,學方子必須先懂中藥。就好比你要辦成一件事,你得組建一個團隊。你要組建團隊,你就得知道每個隊員的特點,把他們放在合適位置,才能形成強而有力的團隊,才能把事情辦成。


自古以來,大家對甘草的評價就極高。李時珍這樣評價甘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老百姓也經常稱甘草為「和事佬」,能夠調和百藥。


關於甘草,我一直沒想到一個特別合適的詞來形容它。

前幾天,看到一個馬雲演講的視頻,馬雲說:我自己什麼都不會,但我的團隊裡有頂級高手,這些特別有能力的人往往不擅長和別人共事,而我的工作就是如何讓他們在一起工作。

聽完馬雲講完這番話,我突然想起了甘草,甘草的角色跟馬雲的角色有點像。

可以說馬雲什麼都不會,但是如果沒有馬雲,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帝國。

也可以說甘草好像沒啥特長,但是如果方子裡少了甘草,那這個方子就失去了該有的功效。


正因為如此,甘草的作用,咱們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


甘草的第1個強大功效:調和百藥。

凡事以「和」為貴,組方也是這樣,一個方子只有「和」了,才能發揮出作用。

在經方裡面,常常是熱藥跟寒藥並用,比如半夏瀉心湯,裡面有黃芩黃連這樣的苦寒藥,又有乾薑這樣的辛熱藥,那就得用甘草來調和,不然這寒藥和熱藥在一起就會有矛盾。

一般來說,如果有寒藥和熱藥出現在同一張方子裡,就必須有甘草。

用來調和藥性,一般都用炙甘草。


甘草的第2個強大功效:緩和藥性。

什麼叫緩和藥性呢?就是讓藥性走的慢一些,讓藥力發揮持久一些。比如,用甘草和乾薑一起用,那就是乾薑甘草湯,是用來溫中散寒的主方。

你如果單用乾薑不用甘草,那就起不到效果,為什麼呢?

乾薑爆發力強,但是沒有持久力,有爆發力沒有持久力當然就不會有好效果。

乾薑辛散力很強,在身體裡走的很快,甘草走的慢就能拉住乾薑,乾薑慢下來之後就有持久力了。


再比如說,麻杏石甘湯裡,有石膏和知母這些寒涼之品,寒涼之性會傷脾胃,那就加點甘草,讓寒涼之性緩下來,這樣對脾胃傷害就不大了。

再比如說,補氣的方子四君子湯裡面有甘草,為什麼要加甘草?也是讓補氣的力量緩和下來,細水長流慢慢補才能補的進去。

還有,小承氣湯裡有大黃和甘草,如果你不加甘草,那大黃在身體裡面一路狂奔,一瀉千裡,你身體肯定受不了的。加點甘草之後,甘草走得慢就能拉住大黃,讓身體慢慢地瀉。

用來緩和藥性,一般用炙甘草。


甘草的第3個強大功效:能解百毒。

甘草其他的功效都很平庸,唯獨這解毒的能力沒有哪個藥跟它相提並論。

不管是中草藥的毒,還是食物中毒,還是農藥中毒或者蛇蟲咬傷等其他毒,甘草都能解。

如果甘草解不了,那就再配上綠豆同用,那幾乎能解一切的毒了。


方子裡含有有毒藥材的,比如附子,半夏這些,那基本也要加入甘草來解毒性的。

大家注意,如果用來解毒,一般都用生甘草。


甘草的第4個強大功效:補中益氣。

《本經》中這樣描述甘草: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

啥意思呢?比較瘦弱的人,氣力很小的人適合甘草,甘草能讓筋骨堅韌,能強壯肌肉,能倍增力氣。


土為五行之母,萬物由土而生,這甘草是土性最全的,最擅長的就是補土。

所以呢,很多方子裡加點炙甘草,為的是補土保護脾胃。


但是,大家稍微注意一下,不要認為脾土虛的人用炙甘草來補就行了,容易腹脹的人不建議服用炙甘草。

炙甘草補土跟其他補氣藥還有點不一樣,比如黃芪補氣,補到身體裡的氣會流動起來,這樣不太容易引起氣滯。

炙甘草也能補中氣,但是炙甘草補的這個氣「守而不走」,它就四方八穩地定在那裡。

所以,容易肚子脹的人用炙甘草要謹慎,如果要用,需要配伍陳皮這樣的理氣藥才行。

甘草用來補中益氣,一般都用炙甘草。


甘草的第5個強大功效:潤肺化痰止咳。

很多人感冒好了之後,往往留下半聲咳。

我分享兩個小方法:一個方法是煮點山藥水喝,另一個小方法就是用生甘草片泡水喝。


生甘草能潤肺潤咽喉,很多人在秋冬季節容易咽喉癢咽喉乾燥,那可以每天泡點生甘草水喝就能緩解了。

還有,出現咽喉腫痛的時候,也同樣可以用生甘草水,因為甘草可以解咽喉的熱毒。


甘草還有一些民間用法,比如用生甘草來治肺結核

張錫純先生記錄了詳細用法:對於肺結核的人,用粉甘草研磨成粉末狀,用9g的金銀花煎水來衝服,每次服5g左右的粉甘草粉末。

什麼叫粉甘草呢?也是甘草的一種,一般的甘草外皮是紅色的,而這粉甘草的皮是黃色的,這粉甘草性平不溫,用於解毒清熱最好。



甘草有這麼多神奇的功效,估計很多人會想:既然甘草很平和,那就每個方子裡都加點甘草總不會錯吧。

要知道,10個方子裡7個方子有甘草,那還是有3個方子沒有甘草的,說明不是所有方子都適合加甘草的。


我總結了傷寒論的經方,發現有這樣的規律,有2類方子統統不用甘草。

第一,利尿滲溼的方子裡,都不用甘草。比如五苓散,真武湯這樣的方子,都不用甘草。為什麼呢? 因為甘草容易藏水,不利於水溼排出。

第二,行氣的方子裡,都不用甘草。比如枳實薤白桂枝湯,半夏厚樸湯都不用甘草。為什麼呢?因為甘草土性壅滯,不利於氣機斡旋流通。


除了這2類方子,還有方子需要排出體內各種痰溼、瘀血、積食等病理產物,而病人正氣尚足的時候也不用甘草。

所以呢,方子裡要不要配甘草,這裡面的學問是很大的,方子配伍的學問咱們很快就會了解到了。


如果要用甘草來平時養生保健的話,我有3點建議:

第一,養生多用生甘草,一般不用炙甘草的。為什麼呢?養生要權衡「通」和「補」,炙甘草偏補而且有點壅滯,生甘草補中有通,所以用來保健養生的話生甘草更為合適。

第二,甘草適合瘦弱的人來服用,形體偏胖的人和體內溼氣重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甘草。因為甘草保水,容易藏水藏溼氣。

第三,容易肚子脹、容易胸脅脹、小腿脹的人,不太適合吃甘草。因為甘草土性壅滯,不利於氣機運行。


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甘草,其實這裡面也藏有大學問,這正是中醫的博大精深之處。

要用好甘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希望今天的分享對您有用。

相關焦點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
    甘草,相信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味中藥,對於甘草的功效我們並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知道甘草是能夠解百毒的,那麼對於甘草的解毒功效應該如何使用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甘草的解毒的藥方吧!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甘草可以調和諸藥,能解百毒。
  • 咳嗽不止用甘草:[3]調和眾藥話甘草
    用灸甘草三兩,研細。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下。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潤肺降躁:胎菊王+百合+胖大海+麥冬+玉竹+北沙參+甘草+羅漢果+玫瑰+陳皮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 它在中藥裡有「國老」的美譽,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解百毒……
    它在中藥裡有「國老」的美譽,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解百毒熟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人都知道,仲景方中八九不離甘草一藥;以致後人邯鄲學步也在方中不離甘草,但大多數都是照貓畫虎象徵性地用上幾克,還美其名曰是國老藥,其實這種作法,離醫聖張仲景用甘草的作用相差甚遠
  • 「國老」甘草:解百毒、調和眾藥
    《神農本草經》:"甘草列為藥之上乘,稱其具有堅筋骨、長肌肉、增氣力和解百毒之功。"《本草綱目》裡記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種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 「故事裡的中藥」調和諸藥,以緩其力——甘草
    【編者按】甘草,藥如其名,《本草思辨錄》記載:「味至甘,性至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三藥三方」中,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都用到了甘草。甘草因其味道甘甜常用作矯味劑,其甜度是砂糖的250倍,可矯正藥汁的味道,也廣泛用於梅脯類食物。
  • 中藥甘草有什麼功效作用,服用時需要注意什麼,注意禁忌
    我國素來都被國外稱為文明古國,而國家中藥和中醫的文化,更是被世界各國爭先研究。在我國中醫學上,有十方九草的說法,意思是,無論開什麼藥方,十有八九都會在藥方中加入甘草。提到這兒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甘草這麼常見?那是因為它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好處和功效。
  • 甘草是什麼 甘草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西醫藥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 甘草有哪些功效,你都知道嗎?
    有一味中藥,曾在中藥界被稱為「四大天王」,還被譽為藥中「國老」,能解百毒,更是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方劑中用得最多的。然而現在卻淪為「調和諸藥」的閒差。大家猜猜它是誰?沒錯,它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藥——甘草。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2、鎮咳祛痰:甘草口服以後能作用於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和炎性刺激、起到鎮咳作用,同時甘草還能促進咽部和支氣管黏膜分泌黏液,使痰容易咳出; 3、補益心脾:用於心氣虛所致的心胸隱痛、面色淡白、胸悶氣短、動則氣喘。
  • 《本草精薈》:藥中國老: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因其味甘,故此得名。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新疆等地。春秋採挖,切片曬乾。可生用或蜜炙用。一、功效應用甘草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效能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緩和藥性。其特點能緩急止痛,解百毒,又善調和諸藥,合熱藥可緩其熱,合寒藥可緩其寒,能使補而不驟,瀉而不速。
  • 甘草解百毒,用不好會有副作用哦
    作者: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沈敏 甘草 又名「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等,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甘草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在我國使用歷史悠久,傳統上被認為可解百毒。
  • 卻被稱為「國老」的中藥,它就是調和眾藥的——甘草
    古代醫家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說∶「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 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生於南朝梁時期的醫家甄權曰:「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稱」。
  • 長期用甘草泡水當心血壓高
    中藥甘草的作用藥用價值適應病症: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後者,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2.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
  • 中醫教你認識一味「中藥萬能王」-甘草
    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免會患上疾病,在尋求中醫治療的時候,處方當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味中藥就是甘草,甘草究竟是何方神聖?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怎麼吃
    甘草是一種中藥,甘草主產於東北、華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等地,甘草可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那麼請問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甘草的副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甘草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甘草泡茶副作用到底有哪些
    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西醫藥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的做法有哪些
    甘草是比較常見的一味中藥,甘草的功效是很強大的,對於我們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那麼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甘草的做法有哪些?甘草的服用禁忌是什麼呢?下面大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也可用於減少其他中藥的解毒作用。調和諸藥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和諸藥。甘草的服用禁忌1.患有血壓過高,肥胖,糖尿病,腎臟疾病,心臟病,或肝臟和月經問題的人應避免攝入甘草。2.正在使用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和利尿劑藥物的人也應該避免使用甘草。
  • 甘草被譽為「百藥之王」,其原料有三種,如何辨識區別?
    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唐代名醫甄權認為「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因而甘草歷來有「百藥之王」的美譽。甘草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補脾益氣,調和諸藥性,因而是中藥材使用頻率最高的。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是什麼樣的顏色
    在日常生活中,甘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哦。那甘草是什麼顏色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甘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甘草的功效和作用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服用甘草要知道這些事情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後者,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2、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