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新文創亮相 用網絡"玩法"打開傳統二十四節氣

2020-12-20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8日9時訊 12月7日,2020美好綦江《綦龍寶寶之二十四節氣盲盒》亮相雲端。重慶市綦江旅遊度假區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丁宗健、重慶南州旅遊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先紅化身主播,為網友帶來綦江二十四節氣盲盒的全面解析。

讓傳統流行起來 用盲盒玩法打開綦江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現在,節氣對於旅遊出行也是非常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的。

從2017年起領先全國首推多景點式豎屏旅遊宣傳片開始,到2018年定製綦江專屬的二十四節氣詩文海報,再到2019年深挖每個景區,重磅推出適合親子共讀的綦江二十四節氣繪本,綦江文旅委始終致力於用「二十四節氣」指導生活出行。今年綦江文旅委依然圍繞「二十四節氣」展開,選擇以盲盒的形式推出二十四節氣系列玩偶。每一款代表一個目的地景區,不同系列有不同的形象,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公仔形象。帶著這種未知的樂趣,讓網友對綦江的盲盒有了期待。

讓節氣回歸實用,讓傳統文化重新流行起來,可能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這也是綦江文旅委文創產品屢試不爽的爆款密碼。

綦江盲盒造型揭秘 新款亮相直播間上架秒殺

綦江二十四節氣盲盒的基礎造型選擇綦龍為原型。綦龍身長約15米,生活在大約1.6億年前的晚侏羅紀,因在綦江發現而得名。綦江還是目前發現世界上唯一一處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恐龍遺蹟化石保存地。綦江文旅委選擇綦龍作為綦江文旅宣傳的「代言」形象,並將對應節氣景區的特點融入到綦龍玩偶的設計中來。希望大家從這些可愛的小綦龍開始,多多了解綦江。

直播當天十二款綦龍寶寶齊齊亮相,除上一批已上架的六款盲盒外,雨水小博、大寒小畫、立春小綦、小寒小寒、大雪小黑、冬至小安,六款綦龍寶寶上架秒殺。其中,綦江文化名片——綦江農民版畫款小綦龍,為第二批六款盲盒中的隱藏款。

網友可登陸綦江區文化旅遊委官方微博進行購買。

相關閱讀>>

大雪小綦龍:東溪黑鴨 小黑

小黑住在千年古鎮東溪古鎮,他太愛吃鎮上的黑鴨子,幾乎就是這家老店的代言人了。綦江黑鴨在普通的滷料中加入了平衡食味的養生中草藥。等鴨子醃煮後更是入味充分,肉香四溢,再過一道熱油,這隻被媒體爭相報導的鴨子就出鍋上桌了。入口微甜,嚼來略鹹,微辣墊後。口感細微,香滿口腔,回味綿長。

冬至小綦龍:安穩羊肉 小安

安穩的羊肉一絕,明末清初時就已遠近聞名,粉絲眾多。在安穩長大的小安,最得意家鄉的這塊美食招牌。 安穩的山羊營養富足,肉質緊緻,搭配趕水的蘿蔔爽脆清甜,再用上集涮、烤、蒸、煮一鍋四吃的獨特鍋具,安穩羊肉吃的就是面面俱到,樣樣好吃。

小寒小綦龍:美食 小寒

從小在綦河旁邊長大的小寒,號稱自己是這條街上最會吃的娃兒。關於綦江美食,小寒首推「魚羊鴨粉」:土灶煮魚,粗碗盛料,卻格外麻辣鮮香的綦江北渡魚;好羊肉配甜蘿蔔,一鍋四吃的安穩羊肉;外皮焦黑,入口酥脆,鴨肉緊緻的東溪古鎮黑鴨。下鍋清湯,撈起透亮,味道濃淡相宜的綦江米粉。

大寒小綦龍:農民版畫 小畫

綦江版畫是起源於農民的藝術,或豐滿密集,或蕭疏簡淡,色彩濃豔,情感豐富。小畫是繪畫小天才,她愛把爺爺勞動的畫面畫下來,綦江農民版畫院是她常來畫畫的地方。她愛綦江版畫,愛這腳踩泥土的踏實和手握筆桿的浪漫。

立春小綦龍:年味綦江 小綦

淨音寺杳杳鐘聲辭舊歲,窗外燦爛煙火盼新年,屋內把酒歡笑,屋外登高望遠,綦江熱熱鬧鬧年味足,外出工作的小綦每年必回綦江,和家人一起過一個綦江年。

雨水小綦龍:綦江博物館 小博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博物館開始是個很好的選擇。小博是綦江博物館的兼職講解員,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綦江,就來這裡吧。館中的三件「鎮館之寶」:蓮花保寨立體足跡化石、海百合化石、綦江北渡魚化石,你一定不要錯過。

白露小綦龍:永城吹打 小城

綦江民間吹打自成流派:以三角鎮為界,往西走,「宮娥派」衍成氣候;往東走更有「馬蜂聲派」,也就是掩藏在青山綠水間的「永城吹打」,那是中國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山地吹打樂。小城是綦江永城吹打班子成員之一,在他心裡永城吹打不輸任何一場交響樂。或高亢嘹亮,或粗狂質樸。山間,城裡,直抒胸臆的永城吹打,聽起來好不暢快。

秋分小綦龍:老瀛山 小瀛

小瀛出生在老瀛山,她最喜歡紅色,老瀛山是重慶可以大面積看到丹霞地貌的地方,也是西南非常有代表性的丹霞地帶。媽媽說她出生的時候是一個秋天的早晨,晨光照的半山腰通紅,雲霧逐漸散開,一張淡然篤定的如來側臉漸漸顯現。

這裡的恐龍化石數量眾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恐龍遺蹟化石保存地。

寒露小綦龍:東溪古鎮 小溪

小溪是地地道道的東溪人,他對這座千年古鎮再熟悉不過了。他總是樂於給外地的朋友推薦自己的家鄉:西漢時就開闢的川黔鹽茶古道穿場而過;5000餘棵黃葛樹枝繁葉茂;明清保鬥結構吊腳樓別具一格;西南最早的郵局麻鄉約郵局保存至今;還有南華宮、萬天宮濃縮了東溪的民間藝術和文化。這是一座被山水環抱的,有「古樸韻味」與「厚重文化」的千年古鎮。

霜降小綦龍:古劍山 小古 

小古一身青衣布衫,在雲海中來去自如,據傳小古身後的寶劍就是當年從古劍山中所挖出的那把寶劍。古劍山在綦江區西北部,是著名的川東名勝「巴渝十二景」之一,有以「清、幽」見長的清溪河,有千年古剎淨音寺,有罕見的丹霞地貌景觀帶,形成了一副山水輝映的畫卷。霜降寒風起,霧起雲落處,山上雲海,環繞陽橋,卷舒鋪陳,似驚濤拍岸,波起雲湧。

立冬小綦龍北渡魚: 小魚 

綦江北渡魚是重慶江湖菜裡的「名角」,北渡魚在做法上不拘一格,每一口都印刻著江湖菜麻辣鮮香的基因。一勺滾油潑一條鮮魚,每當熱油撞向辣椒花椒的瞬間,鮮香四溢,久久縈繞,可以瞬間勾起食客泛濫翻滾的口水。 

小魚是名廚學徒,能做好這道可以俘獲大多數人味蕾的北渡魚是小魚的夢想。

小雪小綦龍:綦江米粉 小粉 

小粉最愛嗦粉,綦江扶歡鎮的米粉是她的「本命」。她的推薦理由有兩個,粉好,哨子香。

扶歡是重慶的水稻制種基地,這裡的稻米顆粒飽滿、腹白大、米質疏鬆,只有這樣的好米才有做成一碗輕薄透亮的資質。靠譜的哨子師傅會把哨子炒的緊實,油亮,同時又能降得住各方味道,撈粉出鍋時才能整出一碗香噴噴的米粉上桌。

冬天嗦上這一碗,今日元氣肯定滿。

綦江老瀛山

老瀛山位於綦江北部,距離城區10公裡,規劃面積0.96平方公裡,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有全部恐龍足跡類型的恐龍遺蹟化石群保存地。景區依託於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的聞名中外的蓮花保寨恐龍足跡群、典型的丹霞地貌和豐厚的人文歷史遺蹟,具有極高的科研科普和旅遊觀光價值。區內有蓮花保寨、老瀛如來、虎山丹霞、三轎石、穿風洞、老猴遠眺等多個景點,配套3D影院、互動多媒體體驗區等遊樂項目,還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黑葉猴、雲豹和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老瀛山山式雄俊,常年雲霧嫋繞,風光優美,古有「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之稱,今有重慶「紅色處女地」之說。

綦江橫山

橫山位於綦江東北部,距主城核心一小時車程,是市級旅遊度假區,是一個千米高山度假小鎮。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其中,最高海拔天台山1326米,夏季平均氣溫25℃,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長壽之鄉、天然氧吧、天然空調小鎮」。早已成為主城市民的第二居所、避暑度假的首選地。這裡,旅遊設施完善,各種檔次的酒店、農家樂一應俱全。區內花仙谷景區百花爭豔、繁花似錦,擁有眾多遊樂體驗網紅打卡點。

相關焦點

  • 綦江二十四節氣盲盒亮相受寵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6時10分訊(通訊員 孫治波)傳統文化怎麼與盲盒進行融合?盲盒造型是什麼?每款盲盒名字是什麼?在哪裡可以買到……近日,2020美好綦江《綦龍寶寶之二十四節氣盲盒》線上發布會在雲端開播,12款綦龍寶寶節氣盲盒亮相併開啟線上秒殺。
  • 綦江打造文旅融合範本 重慶首個二十四節氣繪本面世
    經過國內外古生物學家20年的潛心研究,於2015年宣布,發現於綦江的這幾塊石頭是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命名為——果殼綦江龍……想不到吧,一個「小小」的綦江博物館,竟然藏著這麼大的秘密。那麼,它又和二十四節氣有什麼關係呢?
  • 遼寧瀋陽:二十四節氣主題公園亮相,走過四季品讀傳統文化!
    2020年5月24日,遼寧瀋陽,一座以二十四節氣主題公園近日亮相瀋北新區。該公園為開放式公園,市民遊客在這裡休閒賞景之餘,還能跟隨著一個個節氣走過四季,品讀傳統文化。遼寧瀋陽,一座以二十四節氣主題公園近日亮相瀋北新區。
  • 龔琳娜唱響「二十四節氣」
    天津日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日前,歌唱家龔琳娜亮相天津大劇院,帶來了一場「二十四節氣古詩詞音樂會」,以歌聲帶領觀眾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龔琳娜是觀眾熟悉的歌唱家,她的嗓音融合了中國戲曲與民歌的唱法,富於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一套時間曆法, 用來指導農耕活動,是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如果不百度,不看手機上日期同步的節氣,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能完全把二十四個節氣全部說出來的極少,那麼如何簡單、快速的知曉並記住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訣竅。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大雪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大雪 2020-12-0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用英語怎麼說-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二十四節氣用英語怎麼說-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說法 2012-03-21 11:51 來源:網絡 作者: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然後,我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對寶哥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說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日子都是按照陰曆算的,這個點非常正確,寶哥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寶哥真棒!"連忙對著寶哥,豎起了大拇指。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展現了四季的輪迴,而中華文明在這周而復始的曆法中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標識時間和歲月的獨有方式,早已成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下,傳統文化熱讓越來越多的人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公眾的熱情激發不少單位出版了一大批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優秀圖書,它們內容新穎,敘述風格貼合時下讀者需求,展現了二十四節氣獨有的魅力。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習習的南風送來水汽悶熱、潮溼是最明顯的特徵雷陣雨是最常見的天候強對流天氣驟來疾去有「田野兩側、晴雨各半」的景象江南降水持續不停造成器物、食品發黴的現象被人戲稱是「梅雨」也是「黴雨」在傳統習俗中
  • 同濟大學開啟「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
    聆聽二十四節氣主題講座、學包餃子、品鑑自己親手包的餃子……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前一天,同濟大學啟動「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150名學子分別齊集該校四平路校區西苑食堂麵食部、嘉定校區春禾苑食堂麵食部,通過耳聽、手動、口嘗等多種感官體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在傳統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二十四節氣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新的應用?如何更好地傳承?
  • 高豔津子作品《二十四節氣》驚豔亮相中華世紀壇( 1 / 12 )
    高豔津子是北京現代舞團藝術總監、著名現代舞蹈家,由她領銜的大型舞劇《二十四節氣·花間十二聲》曾於2012年底在中華世紀壇劇場首演,經過兩年多近百場國內外巡演後,將於9月18日至20日再次亮相。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河流域,是中國人在四季更替、五穀輪迴中摸索出的看到時間的方式和指導生產的工具,更是包含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和大自然對話的高明之處。談起這部舞劇的創作,高豔津子表示:「通過舞蹈,來呼喚自然和我們心靈的對話」。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作為中國古老而科學的「時間制度」,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在觀天察地、認知自然的實踐中創造發明出的一套科學時間知識體系,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民俗文化的風向標,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應天時而動,就地利而興。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為什麼要保護二十四節氣「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深深根植於傳統農耕文化的二十四節氣,穿越數千年,與現代氣象科學完美「重疊」,「撞個滿懷」。「不僅如此,二十四節氣仍在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時間制度安排,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對二十四節氣進行保護的理由之一。」曹幸穗說。從清明節、冬至節到近年設立的豐收節,二十四節氣為中國人安排時間與相關實踐提供了依據,激勵中國人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 用傳統手作打卡24節氣 觀瀾湖24節氣手造藝術節開幕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文 韓墨/圖手捏、筆畫、刀剪……霜降時節,觀瀾湖手藝工場推出「二十四節氣手造藝術節」,深圳市民得以通過傳統手作更為深刻地了解節氣變幻的奧妙。10月24日,近百位市民匯聚觀瀾手工藝場,用親手製作五穀畫的方式,拉開此次藝術節的帷幕。本次藝術節以手造藝術展、發布二十四節氣主題手作倡議、開辦節氣手作公益活動等方式,將傳統手作與節氣文化相結合。曾經抽象的節氣在這裡變為看得見、摸的著的藝術作品,觀眾還可以親自動手,完成一件自己的時令節氣作品。
  •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圓滿收官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啟動儀式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 天貓新文創聯手十大出版社,文學IP也有花式跨界新玩法
    在本次活動現場,已有多款跨界文創產品首次亮相——包括中信出版社與蔣方舟聯名打造的《東京一年》漫遊旅行套裝、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海明威聯名打造的2019 漁夫帽時尚套裝、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巴黎聖母院聯名打造的手稿帆布包、國家圖書館與捨得聯名的孔子捨得酒、國家圖書館與4 in look共同打造的趙雲聚精會神隱形眼鏡、國家圖書館與自然旋律打造的美人圖美妝套裝、上海譯文出版社與永噗咖啡打造的
  • 傳統節氣也能俘獲少女心?三分鐘Get二十四節氣文創的秘密
    每次提到「傳統節氣」幾個字,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小時候。在鄉村田野時,節氣名是縈繞在耳邊的口頭語,是莊戶人家安排農事、指導種地的指示牌。那些根據二十四節氣衍生出來的農諺,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知道,他們以此來預測年景收成、自然災害。
  • 我們的節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霜降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當傳統文化與創新設計相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