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師回信15:因父母對自己態度的變化,考試的不順心等等壓抑

2020-08-21 Fanglai1024

背景:該生因父母對自己態度的變化,考試的不順心等等自我感覺壓抑

小雪

你好!這麼遲才回覆你的信,也許你早就生我的氣了。我略作解釋,因為我們實習隊計劃的臨時改變,導致我加速地去做我的總結性工作,以至於沒有時間來回復同學們的來信,還請見諒。

你的這封信,10月18日寫的,為什麼會到10月末才投到信箱呢?對於你的信,我拿到後,看了許多遍,雖然容易解釋,但不知道你能否接受。我來說說。

你,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這是給他人的印象,而你自己事實上卻沒有快樂,也就是說你活得並不真實,我想這應該是中國人的面子問題導致你有這樣的感受,像我,該笑笑,該哭哭,該發火就發火,我並不去掩飾,討得他人好,讓自己難受,你也可以做到這樣子,不用掩飾什麼,活得灑脫,活得自然,活得真實。

對你的成長經歷,13歲是一個轉折點,兩件事影響了整個家庭,你有了個弟弟,是弟弟將父母對你的愛分去了一大部分,家中經濟的沒落使父母的性情,脾氣也大變,他們更多地忙於生計,所以對你的愛,關心,照顧也就相應地少了。對這兩件事給你的影響,我覺得你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與認識。13歲之前,你是獨生女,家人對你的愛是毫無疑問的,有個弟弟後,他很小,並且是男孩,家人自然會非常地愛他,同時家人覺得你聽話又懂事,也長大了,所以對你的關注少了,我覺得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這種做法,同時你也應該愛護你的弟弟。家中經濟水平的變化,是很容易讓父母各方面都發生變化的,性格,脾氣的變化更是讓人難以忍受,特別是當子女不聽話時,更是易發火,對此,我覺得也應該理解父母,如果這一點現在做不到,再過幾年,你肯定能做到。

我個人認為,你也需要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大人了,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親手去做,親自去辦的,也許父母不願意陪著你上街,買東西,就是想給你一個鍛鍊,凡事多向好的方面想,快樂才會不斷。

關於學習的問題,首先明確學習是給自己學的,而不是給父母學的,所以呢,不管爸爸在你的學習上如何表現得冷漠,你都應堅持下去,培養對學習的興趣熱情,只有學習才能真正改變你日後的生活,你的過去的事就讓它們過去,高中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切都當作從頭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或自我感覺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那就應該為自己祝賀,高興,即使退步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心平氣和,冷靜地分析在哪些方出了問題才是最關鍵的,至於分數,名次都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也不用太在意同學們,老師們的看法,只要你自己能夠堅持不懈,認真,踏實,穩中求進就行了。我始終認為,無論什麼時候,人都應堅定地活著,積極向上的興趣與信念。目前,爸爸媽媽對你管得嚴,說明他們對你又有了高的期望,這是好事,但高期望,也不要讓它對你產生過大的壓力,學習生活還腳踏實地。現在你所謂的退步,就是與身邊的同學相比,是吧,一個月的學習並不代表什麼,關鍵看接下來的日子你會怎麼做,不畏困難,積極動腦,克服自卑,勇敢地面對一切吧,我相信你行的。

死,這個字可想不可為,為之則會讓我看不起,如果你到了四五十歲,那時你再為之,我則會接受你的選擇,但現在不行,把死扔到垃圾堆吧,無論生活怎麼對我們,我們勇敢地面對了他,那就是快樂的,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吧!日後有什麼話可以給我說或給你信任的老師說。

祝期中考順利。

方來

2003年11月3日中午。

相關焦點

  • 職場工作不順心,導致壓抑大該怎麼辦?
    一:找出不順心的原因職場上會有很多讓你不開心的原因,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內在的;有的是可以解決的,有的是不能解決的;有的是需要自己解決的,有的是需要別人才能解決的。那麼因為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我們壓抑,就會一直壓抑下去嗎?肯定是會有解決方法的,有的人解決方法是逃避,有的人是面對問題,進行解決了。
  • 心理老師回信16:學業重,同學關係不好,脾氣變化,成績無進步
    背景:該生因學業繁重,與同學關係不太好,使得自己脾氣變化,成績不見好,為此煩惱。小雨點:你好!收到你的信多日,沒有時間回,還請見諒,我就要離開龍高了,儘量做好最後一點工作吧!我們慢慢來說。你到了高中,脾氣變得暴躁,易生氣,這也是不奇怪的。
  • 心理老師回信7:女生因有了男生追求自己,又不敢答應,有了困惑
    背景:該女生因有了男生追求自己,又不敢答應,有了困惑。麵包屑:你好!我很高興能收到你的來信,周六上午我碰巧看到你與你的同學來到心理信箱下,把信投進後,很高興地離去。當時,我不由得覺得我羨慕你們,因為你們心中有了問題,困惑,還可以找個老師諮詢一下,而我讀書的時候,什麼也沒有。
  • 心理老師回信10:因性生理與性心理的迷惑而苦惱
    背景:該男生因性生理與性心理的迷惑而苦惱。阿木:你好!我很高興能收到你的來信,祝賀你勇敢地邁出向心理老師諮詢這一步,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這一種意識,就是當自己心理上有什麼不舒服或困惑時,可以毫不猶豫地向心理方面的專家諮詢或求助。
  • 寶寶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打自己、撞頭,這種「自殘」的行為是病嗎?
    更不要懷著「禁止」、「你不能」、「你不該」、「你是錯的」這種態度,這樣只會把孩子往「自殘」的方向越推越遠。這種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打自己、撞頭的行為,原因也有很多種:1、遇到挫折時,自我安慰一歲左右的寶寶,會經常遭遇到挫敗感。
  • 心理老師回信19:適應不良,考試不理想,想改善,又無從下手
    背景:該生適應新環境不良,與同學關係稍差,同時還有考試的不理想的打擊,想改善這一切,又無從下手。芙羽:你好!昨天收到你的來信,很高興,但今天回信不能像前些天給其他人回信那樣我可以靜靜地認真分析,因為我們要離開龍高了,最後有許多的總結性工作要做,同時,手上集著七封信還沒有回。所以請見應諒。
  • 心理諮詢師:一旦發生不順心的事就容易走極端,是怎麼回事?
    濱州市心理諮詢:如何解決容易走極端的性格障礙近日,度麥心理公眾服務平臺上收到求助者的私信諮詢說:我的狀態總是很極端。具體內容如下:有時候會暗示自己,讓自己知足,什麼都看開一點,所以平時心態還不錯。一旦發生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就很容易突然負能量,覺得哪兒哪兒都不順心,還容易幹一些極端的事。
  • 一大學生稱放寒假也不回家 因少時受父母壓抑埋怨恨
    一大學生稱放寒假也不回家 因少時受父母壓抑埋怨恨 2018-02-  「本來以為是經濟困難學生放寒假不回家,沒想到有些學生不回家的理由竟然是不想與父母朝夕相處。」說這話的是滬上一高校的老師,直指現在有些大學生的親情冷漠。他說:「要不是學校有規定允許學生假期住宿,真恨不得在他們耳邊大吼一聲:『你媽喊你回家過年!』」  埋怨恨 有家不願回  每到寒暑假,高校照例人丁興旺。
  • 心理老師回信11:基礎差,考試失利,心理壓力大
    背景:該生學習基礎差,家庭環境不好,考試的失利,以及老師的態度等方面的壓力過大,心理上不舒服。星願:你好!收到你的信,我感到很高興,況且你是親手拿給我,還當著他人的面,看來你是勇敢的,同時也說明你與同學的關係真的是不錯。
  • 心理老師回信8: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善於分析問題,自卑
    背景:該女生因考試成績的不理想,不善於分析問題,又自卑,害怕他人的眼光等。烙印:你好!葉兒的那封信應該也是你寫的吧,但也許是你執筆代寫的,不管怎樣吧,我還是分開回複比較好!我們作為學生,要時刻明白平時考試的目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檢查這一個月來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哪些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不錯,哪些方面還沒有掌握牢固,也就是說是為了查漏補缺,一次考試只要能明白這些,就算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了解,考試的目的也算達到了。
  • 並非每個孩子都無憂無慮,兒童心理不健康的5個表現,父母要關注
    這些孩子會經常緊張不安,神情悶悶不樂或是很壓抑。他們晚上睡覺時容易驚醒,出現失眠的情況。當發現孩子有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家長怎麼做?1、給予關注,表達關心孩子心理有問題的時候,他們可能不會主動跟父母傾訴,但是家長要發現這個不對勁,給予幫助。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考試資料: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變化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考試資料: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變化 為了更充分備考,山東中公教育的研究團隊為大家總結了產褥期婦女的心理變化的相關知識點。
  • 心理老師回信6:學習方法不當,又很想把成績提高上去,前來諮詢
    幾天前收到你的來信,由於月考剛過,同學們的問題特別多,經常有學生隨時隨地向我諮詢心理方面的問題,以至於抽不出時間給你回信,還請見諒。今天是10月12日上午,總算有時間坐下來,靜心地給你回信啦!就你在信中所提到的問題,我一點點地來說說。1. 笨的問題。
  • 孩子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做好「情緒管理」教育,培養理性寶寶
    老師經過分析後,告訴小寶的父母,小寶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缺乏「情緒管理」的能力,他只有通過大喊大叫的方式才能夠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想要改善孩子的這個毛病,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理性的寶寶。
  • 心理老師回信17:自信心不足,時常精神不集中,想搞好學習
    背景:該生因學習稍差與環境變化,自信心不足,時常精神不集中,又想搞好學習,為此苦惱。空虛:你好!幾日前收到你的來信,由於我快要離開了,所以有許多總結性的工作要做,沒能及時回復,還請見諒。你信中開始說到:心裡煩,想發洩。
  • 家長態度不當 導致單親寶寶心理偏差
    3、父母的認知偏差是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  單親家庭的家長,既要當媽媽,又要當爸爸,他們承受的壓力要比雙親家庭的家長大得多。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存在偏差,是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  4、沒有歸屬感  有的父母雙方相互推卸,結果誰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長對孩子漠不關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長管教不得法,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有的家長為了彌補孩子失去的父愛或母愛,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什麼事都依著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擺布
  • 壓抑自己的情感,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
    壓抑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是個體受挫後將痛苦的記憶、情感與衝動排斥到意識之外,推遲滿足需要的時間,暫時緩解焦慮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壓抑是個體將痛苦的內容由意識領域進入潛意識領域的心理活動過程,被壓抑的內容並未真正消失,它會以各種偽裝的或替代性的行為和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夢、幻想、口誤等等。
  • 學生被補習班老師長期性侵,都不敢告訴家長,全因父母的教育
    學生被補習班老師長期性侵,都不敢告訴家長,全因父母的教育 當今社會,在長期應試導向的教育體制中,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或許各科目考試能得滿分,可是他們在道德、人格、感情方面,也可能是零分。我們辛苦培養出來的「優等生」,一路走來都是洋洋得意,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
  • 心理學15年的追蹤研究:內向孩子是被父母、老師的評價改變的
    我的工作經常接觸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常常遇到一些內向孩子的父母很擔憂地問「我家孩子太內向,在學校很膽小,怎麼辦?」這類擔心不少見,到網上一查,很多父母都提過類似問題。他們擔心的大都是孩子不受歡迎,孩子不自信,老師不喜歡,同伴易欺負等等。我也有個內向的孩子,很理解這些父母的心情。
  • 心理老師回信14:適應環境不良,人際關係差,常夜不能眠
    慢慢地,我們要學會一些規矩,知道分寸,行為處事總不能隨心所欲,不受控制,有些話自以為是真情真意,其實可能使周圍人感到不舒服。適當地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自己且又有失涵養,不用急著表明自己的態度或看法。謹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