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亂象何時休

2021-01-15 位侈殊羅

據現代快報報導,《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包含了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等條款。

名目繁多的預付卡

在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洗車等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了主流消費模式。這一模式對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在購物過程中的現金交易,還能享受到折扣;對商家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表面上看來對於買賣雙方來說是件共贏的事。

可是在實際生活中,由於管理手段的缺失,預付卡這一消費模式經常會在各處給消費者挖掘陷阱,嚴重時甚至會損害到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比較常見的是,店家在向消費者介紹活動和優惠政策時,往往會誇大自己的產品效果或服務態度,以此來加強消費者辦卡的決心。可是一旦消費者選擇為卡裡充值之後,會發現店家的態度與辦卡之前天差地別,自己也無法享受到之前受承諾的商品或服務。

其次,時不時會有店家因為經營不善將店鋪轉讓給他人甚至捲款逃跑,造成已經辦理的預付卡無法消費。除此之外,店家對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的承諾不予兌現或打折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些因素都會造成消費者難以獲取到應得的消費體驗。

經常會出現辦卡後人去樓空的現象

預付卡存在霸王條款這一情況更是屢見不鮮。例如「本店擁有本卡的最終解釋權」、「會員卡遺失不補」、「本卡過期作廢」等等阻礙消費者維權的條款幾乎隨處可見。

針對上述這些亂象,的確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上進行把控,並且給予店家更為嚴格的監管,只有這樣才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從這一點上來看,《預付卡管理辦法》的出臺有望彌補之前的空白,為約束預付卡亂象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

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同樣應該在平日的消費過程中多加留心,不要給不良商家留下可乘之機。

首先,我們應該要做到理性消費,按照實際的購物需求來購買相對應的預付卡,不要為了貪圖一時便宜而去大額購買;選擇店家時,也應該優先在口碑好、信譽高的商家進行消費,同時注意儘量不要購買服務期限過長的預付卡。

理性消費,才是保護自身權益的重中之重

不僅如此,在辦卡時也要仔細詢問辦卡的相關事宜,最好要與店家籤訂書面相關協議,將各種事項約定明確,同時也要儘量將所有約定以書面形式記載下來,不要單方面相信店家的口頭承諾。在真正遇到糾紛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總而言之,徹底整治預付卡亂象,一方面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費者自身的理性消費觀。同時做到這兩點,才可以讓消費流程更安心、愉快。

相關焦點

  • 預付卡「卡跑跑」何時休? 治亂還需組合拳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預付卡「卡跑跑」何時休?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楊洋  「我的錢還能要回來嗎?」這是絕大多數手持預付卡的消費者在遇到老闆「跑路」時的第一反應。  最近,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韓先生「犟」了一回,使出渾身解數「追討」餘額,但至今仍未有結果。
  • 2015年廣州省考面試熱點:住房公積金管理亂象何時休?
    2015年廣州省考面試熱點:住房公積金管理亂象何時休?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面試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州省考,面試熱點,住房公積金,廣州公務員面試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預付卡亂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
    我國官方文件《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1〕25號)依據發卡主體的不同,將預付卡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預付卡。與單用途預付卡相關,在實踐中出現了大量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民事糾紛。為此,本文從經營者、消費者兩個角度梳理當前單用途預付卡的種種亂象,解釋預付卡亂象對社會產生的不良影響,分析持卡人權益受侵害的表現形式和原因,並嘗試提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應對方案。  預付卡亂象的表現  虛假宣傳  單用途預付卡在服務行業應用廣泛,大到壟斷性國企,小至個體經營戶均普遍存在。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人見人煩的預付卡亂象,將有望得到遏制。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提及,《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
  • 切實遏制預付卡行業亂象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正在徵集意見。辦法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元。
  • 預付卡亂象怎麼辦?浙江省商務廳將出臺管理辦法
    面對這樣的誘人優惠,不少消費者都會動心,然而,這也是商家推銷預付卡的常見套路之一。  據新華社報導,來自溫州市消保委的統計顯示,2016年,溫州市有關充值預付消費的投訴案件高達1555起,因商家失信、停業、歇業、失聯、跑路原因引起的投訴有1344件,約佔87%,其中跑路商家多達263家。
  • 商務部:針對預付卡市場亂象正在制定管理辦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會加快修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對各種違法行為將配合有關部門予以堅決打擊。實錄如下:【記者】:今年7月,發言人曾經說要加強對預付卡的市場監管,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請問商務部做了哪些工作?有怎樣的進展?
  • 預付卡、充值卡亂象怎麼辦?省商務廳:管理辦法有望近期出臺
    這些亂象有解嗎?記者了解到,兩個月前正式施行的浙版新消法已經開啟了浙江探索。在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首次對預付卡消費進行了規定,從預付卡發放條件、最高限額以及限制不當設定使用期限等內容方面設置門檻。
  • 星巴克預付卡亂象:退卡費用標準霧裡看花 律師稱涉嫌霸王條款
    但是,類似星禮卡這種預付卡往往是辦卡容易退款難,消費者一旦預付了費用,便步入了商家提前設定的「套路」,有的甚至要為商家經營承擔風險。然而,由於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監管存漏洞、失信成本低等原因,預付卡亂象久治難愈。
  • 「圖片碰瓷」亂象何時休?
    王 鵬作(新華社發)當前圖片版權行業亂象較為嚴重,圖片網站或代理公司「天價索賠」甚至「敲詐勒索」式的套路維權營銷模式頻頻出現,有些公司專門以起訴或賠償來牟利。「期待監管部門和相關平臺肅清版權行業亂象,建立系統規範的圖片版權保護機制,構建健康有序的圖片版權市場。」
  • 對預付卡發行應加強監管
    □潘鐸印    據華龍網報導,最近重慶市民王女士為購買預付卡退費的事煩心不已。去年9月初,王女士想把身材練好,約了幾個朋友在重慶某傳播有限公司辦理了價值6800元的瑜伽健身教學預付卡,工作人員承諾,包學會。然而,王女士一行人上課不久,教練停課了。
  • 評論:預付卡成「糟心卡」誰是輸家
    但是,事前誘惑美妙,事後維權無門,讓預付卡成了眾多消費者的「糟心卡」。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預付卡後,商家耍賴、跑路已非一時一地之個例,而成了一種「常規手法」。  眼下的預付卡消費市場,最讓消費者頭痛的亂象有三:一是商家誘導消費者買卡充值時,口舌如簧,吹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消費者掏了腰包,才真切感受到什麼叫「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 治理預付卡亂象,支持變更撫養權、討薪……民事檢察支持起訴為弱勢...
    今年4月,鮑文波、劉蕾、韓振東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就佳木斯市向陽區檢察院民事檢察支持起訴辦理預付卡糾紛案,聯名向張軍寫信,稱讚這是檢察機關「為人民司法」的典範,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共同提出《關於完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立法的建議》。
  • 規範預付卡消費亟需完善法律保障
    □ 潘鐸印近些年來,作為一種消費模式,預付卡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各行各業,健身卡、美容卡、剪髮卡、洗車卡……在服務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很多商家的標配。預付卡消費本是個雙贏的好事,對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購物過程中的現金交易,還能夠享受到折扣;對商家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錢生錢」。
  • 央行出招規範購物卡 不記名預付卡限額1000元
    《辦法》規定不記名預付卡資金限額不超過1000元;對記名預付卡持卡人賦予其在掛失、贖回等方面的權利;對資金限額在200元以下的預付卡在銷售、充值方面給予便利;在不記名預付卡不得贖回的前提下,對與老百姓關係密切的公交行業不記名預付卡,允許餘額在100元以下時按約定贖回;允許預付卡通過網絡支付渠道繳納公用事業費等。
  • 「墨香銅臭」再上熱搜,造謠成本過低的網絡,亂象何時能休停?
    何時能休?很多吃瓜的人完全不會在意事實真相是如何,純粹跟風的也不少,但只希望無論是粉或者黑,說話做事秉持人心,沒有依據的話語少說,哪怕真的不喜一個人一件事,發言請勿口吐芬芳,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不是讓人張口就問候全家的,尤其是比殺父之仇還惡毒的語言,只為咒罵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甚至不惜造謠,此亂象何時能休?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鹿港小鎮、王品餐飲等28家企業預付卡異常
    北京市商務委指出,應備未備發卡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其他發卡企業以及雖有備案但未按規定正常填報季度業務經營情況的備案企業,其違規發行的預付卡風險隱患更大。預付卡亂象不止於上述未按規定填報經營情況,在實際案例當中,更多的在於商家無序發卡,消費者預付錢款無保障。
  • 爆通訊錄「擼口子」 現金貸亂象何時休?
    事實上,國內現金貸經過整頓後雖有較大改觀,但「擼口子」、高利息、「爆通訊錄」等亂象猶存。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旗下網貸平臺法律合規負責人盛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違法成本低是現金貸亂象屢禁不止的根源。暴力催收「大清早莫名其妙被人罵一通,特別糟心,擾亂了我的生活。」
  • 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詞:「預付卡消費」
    預付卡消費本來是個好東西,若能善加利用,可以讓消費者與商家實現雙贏。對消費者而言,預付卡消費可以享受較大的價格折扣,而且比現金消費更加安全方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對商家而言,預付卡可以鎖定消費,穩定客戶人群,而且可以迅速聚攏資金,擴大業務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