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遏制預付卡行業亂象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正在徵集意見。辦法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元。

眼下,預付式消費已成為一種新型消費方式。一些商家瞅準這一商機,推出「充值多少返利多少」「多消費多優惠」等舉措,不僅讓消費者得到一定實惠,而且商家也能從中獲取利潤。如果管理規範,預付式消費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是一種雙贏。

然而,目前預付式消費存在著不少「霸王條款」,飽受消費者詬病。比如,「餘額不足不能消費」「有效期內未使用完卡內餘額作廢」「一旦遺失不接受補辦」等。

早在2012年9月份,商務部就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對相關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一旦違規,便可對企業形成約束。不過,由於沒有相應處罰機制跟進,預付式消費仍亂象叢生。

此次,江蘇省擬發布的相關辦法,既給了消費者一定的「冷靜期」,又有利於杜絕一些無良商家的「霸王條款」,促使商家轉向誠信經營,提升服務質量。當然,消費者也需增強維權意識,在權益受損時積極採取法律手段維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葉金福)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人見人煩的預付卡亂象,將有望得到遏制。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提及,《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
  • 預付卡亂象何時休
    據現代快報報導,《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包含了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等條款。名目繁多的預付卡在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洗車等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了主流消費模式。
  • 預付卡亂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
    與單用途預付卡相關,在實踐中出現了大量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民事糾紛。為此,本文從經營者、消費者兩個角度梳理當前單用途預付卡的種種亂象,解釋預付卡亂象對社會產生的不良影響,分析持卡人權益受侵害的表現形式和原因,並嘗試提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應對方案。  預付卡亂象的表現  虛假宣傳  單用途預付卡在服務行業應用廣泛,大到壟斷性國企,小至個體經營戶均普遍存在。
  • 對預付卡發行應加強監管
    □潘鐸印    據華龍網報導,最近重慶市民王女士為購買預付卡退費的事煩心不已。去年9月初,王女士想把身材練好,約了幾個朋友在重慶某傳播有限公司辦理了價值6800元的瑜伽健身教學預付卡,工作人員承諾,包學會。然而,王女士一行人上課不久,教練停課了。
  • 規範預付卡消費亟需完善法律保障
    □ 潘鐸印近些年來,作為一種消費模式,預付卡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各行各業,健身卡、美容卡、剪髮卡、洗車卡……在服務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很多商家的標配。預付卡消費本是個雙贏的好事,對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購物過程中的現金交易,還能夠享受到折扣;對商家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錢生錢」。
  • 星巴克預付卡亂象:退卡費用標準霧裡看花 律師稱涉嫌霸王條款
    但是,類似星禮卡這種預付卡往往是辦卡容易退款難,消費者一旦預付了費用,便步入了商家提前設定的「套路」,有的甚至要為商家經營承擔風險。然而,由於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監管存漏洞、失信成本低等原因,預付卡亂象久治難愈。
  • 預付卡亂象怎麼辦?浙江省商務廳將出臺管理辦法
    面對這樣的誘人優惠,不少消費者都會動心,然而,這也是商家推銷預付卡的常見套路之一。  據新華社報導,來自溫州市消保委的統計顯示,2016年,溫州市有關充值預付消費的投訴案件高達1555起,因商家失信、停業、歇業、失聯、跑路原因引起的投訴有1344件,約佔87%,其中跑路商家多達263家。
  • 評論:預付卡成「糟心卡」誰是輸家
    但是,事前誘惑美妙,事後維權無門,讓預付卡成了眾多消費者的「糟心卡」。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預付卡後,商家耍賴、跑路已非一時一地之個例,而成了一種「常規手法」。  眼下的預付卡消費市場,最讓消費者頭痛的亂象有三:一是商家誘導消費者買卡充值時,口舌如簧,吹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消費者掏了腰包,才真切感受到什麼叫「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 經營者發放預付卡將要備案 不退款將被罰
    預付卡成為消費投訴重災區。記者了解到,3月15日開始實行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為相關部門加強執法提供依據,而發卡單位備案管理新規也將出臺,這將為預付卡消費「撐腰」。同時,業界也為預付卡的管理提供了設想。
  • 商務部:針對預付卡市場亂象正在制定管理辦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會加快修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對各種違法行為將配合有關部門予以堅決打擊。實錄如下:【記者】:今年7月,發言人曾經說要加強對預付卡的市場監管,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請問商務部做了哪些工作?有怎樣的進展?
  • 預付卡、充值卡亂象怎麼辦?省商務廳:管理辦法有望近期出臺
    這些亂象有解嗎?記者了解到,兩個月前正式施行的浙版新消法已經開啟了浙江探索。在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首次對預付卡消費進行了規定,從預付卡發放條件、最高限額以及限制不當設定使用期限等內容方面設置門檻。
  • 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亟待監管升級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實體店商家現金流承壓,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亂象風險。對此,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通過推進相關立法、設消費冷靜期等措施,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為此,廣大消費者強烈呼籲有關部門能儘快出臺相關法規,對預付卡市場進行規範,保護消費者權益。多地完善相關立法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著手推進相關立法、設消費冷靜期等措施,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健身房跑路、美髮店關門……疫情影響的預付卡糾紛怎麼管?
    預付卡由誰管、怎麼管,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多地消協發布的受理投訴情況及投訴熱點中,「預付款投訴居高不下」常常榜上有名。記者梳理發現,預付卡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餐飲、健身、洗浴、購物、美容美髮、教育培訓等領域。
  • 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詞:「預付卡消費」
    預付卡消費本來是個好東西,若能善加利用,可以讓消費者與商家實現雙贏。對消費者而言,預付卡消費可以享受較大的價格折扣,而且比現金消費更加安全方便,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對商家而言,預付卡可以鎖定消費,穩定客戶人群,而且可以迅速聚攏資金,擴大業務規模。
  • 鹿港小鎮、王品餐飲等28家企業預付卡異常
    北京市商務委指出,應備未備發卡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其他發卡企業以及雖有備案但未按規定正常填報季度業務經營情況的備案企業,其違規發行的預付卡風險隱患更大。預付卡亂象不止於上述未按規定填報經營情況,在實際案例當中,更多的在於商家無序發卡,消費者預付錢款無保障。
  • 治理預付卡亂象,支持變更撫養權、討薪……民事檢察支持起訴為弱勢...
    今年4月,鮑文波、劉蕾、韓振東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就佳木斯市向陽區檢察院民事檢察支持起訴辦理預付卡糾紛案,聯名向張軍寫信,稱讚這是檢察機關「為人民司法」的典範,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共同提出《關於完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立法的建議》。
  •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存在監管漏洞,全國人大代表:將在...
    「檢察機關能夠代表國家去支持起訴預付卡糾紛在全國尚屬首例。」3名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寫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的聯名信中,這樣評價佳木斯市向陽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預付卡消費民事支持起訴案件。
  • 預付卡「黑名單」或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預付卡「黑名單」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