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傳統涮羊肉小史

2020-12-22 喜蒙羔

現在北方的涮羊肉,大都傳承於蒙古涮羊肉,東來順傳承蒙古涮羊肉。北方的冬季哈氣成冰。若是瑞雪飄飄的冬夜,一家人能聚在屋子裡,圍著翻滾沸騰的涮鍋子美美吃上頓涮羊肉,那是一件多麼溫暖的美事!

吃菜講究鍋氣,涮羊肉的鍋氣無疑是最足實的。涮鍋子大有講究,它和火鍋不一樣。火鍋圓肚、膛大,可以裝進各種葷素菜品一起熬煮。

涮鍋子的膛是個倒錐形,上頭大,底下小,鍋裡的水總能保持滾開的狀態。夾起片羊肉下鍋涮上兩三下就熟了,十個八個人也供得上吃。

講究的涮鍋子要用紅銅打造,膛裡掛著一層銀亮亮的錫,據說可以避免直接熬銅產生的毒性。羊蠷又叫小三叉兒。另外還有兩小塊肉,一塊是磨襠,另一塊叫黃瓜條。除此以外,羊身上就再沒有適合涮著吃的肉了。

羊肉都是蒙古羊的羊肉,最好是用乾淨布吸乾表面的水分後稍微凍一下現切現涮。把肉切成半透明的薄片,講究要「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碼放在盤裡倒扣過來舉著肉不能掉下來,才表明肉的鮮嫩和幹松。

吃涮羊肉有幾樣必不可少的配菜:水發粉絲、酸白菜、大白菜頭、凍豆腐,再加上白皮糖蒜。主食品只有一樣——芝麻燒餅。齊了。經典的涮羊肉就這麼簡單。

再有就是各種蘸食的作料。涮羊肉的作料可謂豐盛,而且各種調料應該單獨盛放,由食客根據各自口味調配出喜歡的碗底——芝麻醬用涼開水加些鹽慢慢澥開,把帶湯的醬豆腐研成糊,還有釀製好的韭菜花,分別裝在大碗裡。蔥、姜、蒜切成末兒,香菜切段兒。四樣鮮菜放小碟裡備用。

醬油、醋、辣椒油,再點上幾滴必不可缺的滷蝦油——沒了這個,那味道就算不上地道。調出來青是青,白是白,再加上紅的、綠的、黃的……很靚麗的一小碗,吃的就是個性。

涮肉不是煮肉,吃起來有特定的程序。最先涮的既不是上腦兒,也不是後腿,而是兩片切成半透明的羊尾,豐潤肥美,宛若凝脂,讓鍋裡的湯再涮起肉來不覺得肉柴。之後,當然是涮肉了。

所謂涮,是用筷子輕輕夾上兩三片肉在鍋子裡抖摟上三四下,工夫不能長了,看肉一變色趕緊夾出來瀝乾湯水蘸上佐料吃。工夫長了就成了煮,而不叫涮了。

涮羊肉從來都是自助。醇香鮮嫩的羊肉蘸上自己調配的作料,可以說是香、鹹、辣、滷、鮮五味俱全。肉吃得差不多了,還可以煮酸菜去去油膩:煮些白菜清清口;煮凍豆腐吸飽湯汁裡的鮮味;

再燙一縷水粉絲,越發顯得滋潤……水霧繚繞中直吃得潸然汗出,最後夾一個添了小茴香粉的芝麻燒餅放在炭火上噓熱,待到芳香走竄,咬一口燒餅,就上碗鮮湯,美妙之極!

吃涮羊肉當然可以下館子,現在的涮羊肉館子當然很多,叫的上名字來的東來順,小肥羊,喜蒙羔,陽坊很多,肉都不錯,涮羊肉吃的就是肉,肉食第一位的。

不過我以為最地道的涮羊肉還是要在家裡和最親的人一起享用,不僅可以享受到那口濃重的鍋氣,還能感受舒坦、踏實和幸福的家味兒。當然要選一些好的羊肉。

相關焦點

  • 蒙古的風乾牛肉乾和涮羊肉,去旅遊一定要吃的兩樣美食
    風乾牛肉,又名蒙古牛肉乾,它的開發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代。十三世紀,蒙古鐵騎所向無敵,橫掃歐亞,其超強的戰鬥力和耐力主要是來自於他們良好的後勤保障,其中風乾牛肉功不可沒,可以說它是蒙古軍隊大獲全勝的酗密武器之一。故此,風乾牛肉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軍糧」。風乾牛肉是草原牧人根據不同季節而儲存畜肉的傳統方法做成。蒙古高原的地理環境特殊,氣候乾燥,風力較強,易於製作風乾牛肉。
  • 蒙古3萬隻羊,到山東這3個城市了,援鄂醫護:剛好吃火鍋涮羊肉
    好消息,蒙古的30000隻羊來了!歷經幾個月的長途跋涉,首批12000隻蒙古羊,在上個月12號,從內蒙古起運湖北,並在近日由湖北相關單位組織,分發到全國各地援鄂醫護的手上。首批蒙古羊的分發就有山東,據報導首批經過加工好的蒙古羊肉,已經送到了山東濰坊、濟南、淄博3個城市的援鄂醫護已經嘗鮮,其它地市也會陸續到達。其中淄博一共有104名援鄂醫護,分得37箱,共計900多斤羊肉,每人9斤。
  • 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發明的?
    涮羊肉,是個知名度很高的美食,尤其是在冬日的北方備受青睞。據說涮羊肉的發明與忽必烈有關。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蒙古高原大部為廣闊的戈壁、約13世紀時,蒙古部落開始壯大、崛起,建立了大蒙古國,後來建立了多民族大統一的元朝。忽必烈便是其重要領袖之一,他創立元朝, 被稱為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遠徵四方,馳騁南北。有一天,他想吃清燉羊肉,就命令隨軍廚師準備。
  • 饕餮中國|令人食指大動的「涮羊肉」,究竟源自何方?
    民間傳說將「涮羊肉」與忽必烈聯繫起來的說法因此倒也顯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偏偏這是不折不扣的「張冠李戴」。當然,羊肉的確是蒙古民族的傳統肉食。南宋使者出使蒙古汗國時就發現,蒙古人「牧而庖者以羊為常,牛次之」。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於天曆三年(1330)向朝廷獻了一部書,名為《飲膳正要》,這是迄今所知記述元代宮廷御膳最為翔實的一本書。
  • 拼胃火鍋-老北京涮羊肉
    老北京涮羊肉 老規矩聊聊歷史 朝代更替,新舊輪轉 其實哪有那麼多真切的歷史 有的只是略接近的兩個傳聞故事 老北京火鍋出自蒙古這點應該沒問題
  • 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誰發明的?
    和西南火鍋不同,涮羊肉不講究鍋底。傳統涮羊肉都是清水鍋,水裡放上少許蔥段、薑片、枸杞、桂圓等,這些材料的作用是為了在煮沸的時候能將羊肉本身的香氣引出來,而非給銅鍋裡下的食材附加一些其他的味道。簡單的底湯,羊肉的鮮味才不會被搶了風頭(圖片:養樂多)▼
  • 涮羊肉入門:上腦、黃瓜條、磨檔,究竟哪兒最好吃?
    這涮羊肉本身就是清水燙肉,除了羊肉自身那一口鮮甜,全靠小料帶起味道,也難怪如此重視。 羊的種類 根據以上條件,並且結合歷史原因,北京涮羊肉使用的基本上都屬於蒙古綿羊種,其中有兩大分支: 第一個分支是蒙古羊。
  • 老北京涮羊肉,該怎麼涮?
    老北京火鍋有著悠久的歷史,火鍋,古稱「古董羹」, 相傳蒙古騎兵南徵北戰時,不方便隨時做飯,有一次鐵木真偶然將羊肉片扔到水裡,覺得挺好吃,這後面發展成涮羊肉,也就是後來的老北京火鍋。老北京銅鍋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清水鍋底,木炭加熱,紫銅鍋具是傳統北方火鍋的三大特徵。與川渝口味的麻辣紅油火鍋不同,也與東北的亂燉火鍋相異。正宗的北方口味火鍋是以老北京的清水涮鍋為代表的紫銅火鍋,這銅鍋裡涮出的不僅是美味的鮮羊肉,還能感受到那濃濃的老北京文化。
  • 涮羊肉為何叫「古董羹」?
    涮羊肉為何叫「古董羹」如今,若問一人:「你喜歡吃『古董羹』嗎?」對方估計一定會疑惑地說:「那是什麼東西啊?」但是去問那些老北京人,他們估計會笑笑,說:「不就是涮鍋子嗎?當然喜歡吃辣!」那為什麼涮火鍋又叫「古董羹」呢?
  • 乾隆皇帝是老北京涮羊肉的忠實粉絲,那知道銅火鍋的起源嗎?
    它作為老北京傳統的美食,又叫做老北京涮肉等等。那它是怎麼來的呢?大家都說是忽必烈發明的,說是當時忽必烈帶領軍隊在南徵的時候,因為有一次他們行軍的時候,突然有了要打仗的軍報,打亂了他們平時吃飯的時間,當時因為來不及吃飯,廚子就急忙把羊肉切成薄片,扔進了大鍋裡,把它放在沸騰的開水鍋裡涮了兩下,用簡單的調料攪和均勻讓忽必烈和士兵們吃飽了去打仗,他們吃完出站,大獲全勝,在慶功會上就把這個吃法叫成了「涮羊肉」。
  • 老北京味清水銅鍋涮羊肉
    老北京味清水銅鍋涮羊肉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1.03 星期五 老北京味道,用「涮羊肉」代替更為親切。肉要鮮嫩,肥瘦均勻才能入口即化。    如果說紅湯鍋是一朵妖豔的玫瑰花,那老北京涮羊肉就是一朵晶瑩的白蓮花。
  • 要說驅趕寒冬,沒什麼比得過傳統的炭火銅鍋涮羊肉!
    原標題:要說驅趕寒冬,沒什麼比得過傳統的炭火銅鍋涮羊肉!又到了火鍋當道,涮羊肉唱主角的時節,吃口熱乎乎的涮羊肉,整個人都暖和過來了。俗話說「寒風起,羊兒肥」,在這進補的好時節裡,叫上親朋好友圍坐一桌,涮肉喝酒,談天說地,簡直美上天了...
  • 寧夏火鍋涮羊肉,鍋裡的羊肉大有來頭,你知道嗎?
    寧夏的火鍋涮羊肉竟是這麼個來頭!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於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一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相傳700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徵途中,忽然想起清燉羊肉了。
  • 蒙古捐贈羊肉到了陝西被做成羊肉泡饃,羊肉有多少種吃法?
    三萬隻羊,做成羊肉串、涮羊肉、羊蠍子、烤羊腿……的話,會有多少?蒙古的羊是一種粗毛綿羊品種,內蒙古錫林郭勒的烏珠穆沁羊和新疆的巴音布魯克羊都是中國境內培育出的蒙古羊分支之一。據說這些羊是從全國的牧民手中收購的,經過兩個季節的養育,每一隻羊都長得很好,看到如此膘肥體壯的羊兒們,不禁聯想到鮮美無比的羊肉。蒙古羊的特質就是比較肥,羔羊比較容易肥育。
  • 老北京美食:一個老饕守護傳統涮肉的情結(組圖)
    傳統的涮羊肉只有白菜、粉絲、豆腐,不能涮的東西擱裡面就不是涮羊肉了。」  洪爺的涮肉館吸引了八方食客,但他卻「不敢妄稱美食家」,洪爺說他只是個普通人,對涮羊肉有點研究,而且「對美食的興趣遠不如對橋牌」。
  • 傳統銅鍋涮羊肉、京味燴菜、肘子酥:各具特色,款款精品
    1、傳統銅鍋清真涮羊肉,出自北京宏源南門涮肉天壇店(東城區天壇公園南門門口路東)國慶黃金周去北京旅遊,遊覽天壇公園後來到這家店。上午11點我們進公園之前,該店就在排號,出了公園已是下午3點多,仍在排號,可見生意之火爆。到北京吃涮羊肉自然要選傳統的銅火鍋。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內蒙古烏拉蓋大本營的火鍋盛宴,他們把蒙古包搬到瀋陽渾河邊
    近日盛京冰雪那達慕正式開幕,他們把烏拉蓋蒙古大營搬到瀋陽渾河邊盛京冰雪那達慕烏拉蓋蒙古大營斥資重力打造,將原生態民族風情帶進東北瀋陽,最具文化符號的蒙古包,豐富多彩的特色飾品,歌舞昇平的文藝演出,使在瀋陽的朋友不出家門就能體驗到最具特色蒙古文化。
  • 關於涮羊肉,吃火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咱們今天來聊聊!
    相傳,元世祖忽必烈統領蒙古大軍南下遠徵,經過長時間的戰鬥,兵馬乏困,餓得飢腸轆轆,忽然想起了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馬上吩咐下去燒火殺羊,夥夫不得怠慢,匆忙宰羊割肉,正在這時,探馬緊帳報告敵軍即將逼近。
  • 網友:到中國變涮羊肉
    為了感謝武漢人民對抗疫做出的貢獻,蒙古有意將這批羊肉捐贈給湖北武漢人民。進入中國後由中方負責屠宰,也就是說當你見到這些羊的時候,就已經是羊肉了。不少網友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表示:聞到涮羊肉的味道了。很多網友聽到消息,也開始琢磨羊肉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