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熱之地尋跡高昌

2020-12-22 新華社客戶端

高昌王極力勸說玄奘留下,玄奘堅持西去,高昌王無奈之下把他鎖了起來,玄奘只好以絕食相逼。

文│張珊珊

新疆高昌故城 (魏新安/攝 )

就算只學過初中地理的人,也會對吐魯番印象深刻。初中老師說到「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啃西瓜」時,我並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直到自己來到這裡。

吐魯番是浩瀚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邊的一塊綠洲,海拔低,炎熱乾旱,溫差大,這些地理特徵造就了甜掉牙的水果。火焰山更是因電視劇《西遊記》的取景,成為遊客到吐魯番的必看景點。

今日的吐魯番,只是作為烏魯木齊門戶的一個地級市,然而在歷史上,這裡是赫赫有名的高昌城,是昔日整個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乃名副其實的國際化都會,也是各民族交融最密之所。

重要建築遺存清晰可見

高昌故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因「地勢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西漢政府在此地設置屯田據點,稱為「高昌壁」,高昌逐漸得以發展。

公元460年,高昌建國,以高昌城為都城。公元640年,唐滅高昌國,在其地設置西州,高昌成為西州治所,並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安西都護府治所的所在地。公元866年,北庭回鶻控制吐魯番,史稱「回鶻高昌」,直至14世紀廢棄。

整個高昌城,歷經千年之久。這也讓探尋高昌故城成為吐魯番之行的重中之重。

出行的日子安排在中伏。上午9點多,火焰山門口的溫度計的紅線已經飆升到了50多攝氏度。紅褐色的山石,地面龜裂的紋路,都在提醒,這裡就是火州。

從熱鬧的火焰山驅車到高昌故城,立刻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雖不能說門可羅雀,但是遊人相較於吐魯番的其他景點,確實少了許多。

高昌故城遺址是新疆地區現存最大的土遺址,目前保存有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佛寺、作坊、居住區等重要建築遺存仍清晰可見。

宮城在北、內城在南的格局,和唐代長安城的布局非常相似,可以看出其受到的影響。高昌故城曾是西域地區最大的都城,其故城的外城,周長有5.4公裡。如今保留在地表的建築只有故城的20%,但是如果不是旅遊觀光車帶著我們穿行其間,只靠步行的話,窺得全貌甚是艱難。

進入城門後,滿目所及,都是殘垣斷壁,一簇簇的駱駝刺,散布在遺址間,這座城市歷盡千年的繁華,只能在腦海中一一重構。

玄奘西行的轉折點

故城中有多處佛寺遺址。高昌,一直是佛教的中心。不論是西去取經,還是東去布道,高昌都是必經之地,過往僧人中最有名的,就是玄奘。

玄奘從敦煌到達高昌時,已經歷過九死一生,期間有帶路嚮導的拔刀相向,也有打翻水袋後幾天幾夜的艱難跋涉乃至昏迷等。今天不過數小時的火車車程,在玄奘那個時代,是跨出了大唐的控制範圍,是徒步經過戈壁和大漠,是他的八十一難。

高昌是玄奘行程的一個轉折點,高昌王懷著虔敬,在午夜迎出王宮等候玄奘。他盛情邀請玄奘講經,因為他的禮佛之心過於熾熱,還發生了一段插曲。高昌王極力勸說玄奘留下,玄奘堅持西去,高昌王無奈之下把他鎖起來,玄奘只好以絕食相逼。結果,玄奘多停留了一個月在這裡講《仁王經》,然後繼續西行。高昌王為他西行準備了豐厚的物資和通往各處的國書。

今天我們到達高昌故城時,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門口高大的玄奘塑像,他目光堅毅,邁著大步前行。不知道當年玄奘講經的時候,是不是萬人空巷;也不知道他絕食時,內心又是怎樣的決絕。

西南大佛寺位於外城,也是故城內最大的一處佛寺遺址,寺門、殿庭、中心塔遺存都較好地保留下來。正午陽光熾烈,進入大佛寺時,安靜得仿佛能聽到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所以,當佛寺牆壁的陰涼處傳來琴聲的時候,讓我嚇了一跳。一位少數民族的老人,安靜地坐在一塊毯子上,為經過的人彈琴。這琴聲,瞬間把我們和歷史聯通起來,絲路繁華也好,金戈鐵馬也罷,空餘迴響,只有時間不會停止,每天上演著新的劇目,而這個當下,因為這段琴聲,也成為了歷史最鮮活的一部分。

考古之喜

故城北面三公裡處是阿斯塔納古墓群。故城是人們生的舞臺,墓群則是死者長眠之所,兩者缺一不可。

墓群中蘊含的故事,似乎更精彩。吐魯番每年的降水量約為16毫米,蒸發量卻是3000毫米,無疑是地球上最乾燥的綠洲之一,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考古學家歡喜,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這裡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乾屍,也有歷經千年鮮豔欲滴的壁畫,各種紙張毫髮無損,餃子竟然還能檢測出用了什麼餡料。

我最心動的是那些紙質文書。文書能保存下來完全是因為當地的一個奇特風俗。因為紙張較為昂貴,即使寫成公文,也會被二次利用,做成死者的冥衣和鞋子,而乾燥的環境讓這些奇特的文書得以保存千年以上。

有趣的是,那些突破性的歷史發現,也許是來自一隻左腳上的鞋子,或是某隻右臂的袖子。

歷史研究像拼圖一樣復原彼時的狀況,吐魯番文書是真的要去做拼圖。有一座夫妻合葬墓裡,出土了一組俑人。這些俑人的胳膊,用的是長安的帳簿。換句話說,那些帳本被撕成一條條,捲成了胳膊。考古學家們把「胳膊們」重新拆開拼好,拼成了一本七世紀長安人日常生活的帳本,柴米油鹽,典當質舉,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這一墓群雖慘遭多次盜墓,值錢的珍寶也被劫掠無數,可是這最重要的文書,恰恰因為做成了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得以保存下來。

高昌的魅力,在於其多元和包容:漢人、粟特人、回鶻人、吐蕃人,五方雜處;佛教、道教、祆教、基督教、摩尼教,各得其所;漢文、粟特文、回鶻文、龜茲文,交相輝映。在長安人的眼中,它是西域的門戶,在遙遠的中亞和伊朗,它又是進入東方的大門。它是上天眷顧之地,經歷了精彩,更留下了無盡的華章。

相關焦點

  • 高昌墓誌與《詩經》-光明日報-光明網
    其年代,最早的是高昌永平元年(549)的《田元初墓表》,最晚為唐建中三年(782)的《高耀墓志銘》,前後跨度233年,顯示出《詩經》在古高昌地區的傳播有不間斷性的特點。    高昌墓誌所涉《詩經》篇章,涵蓋面廣,包括《風》《雅》《頌》各個部分。唐永昌元年(689)《張雄夫人麴氏墓志銘》,涉及《詩經》七篇。其中有云:「惟彼伐柯,求此灼實。於歸百兩,好合琴瑟。」
  • 金庸筆下知名度不高的寶藏:唐太宗親賜的珍寶,高昌古國迷宮之秘
    因而,這部作品中所描述的高昌古國寶藏也就少有人知了。高昌古國寶藏的真相傳說中西北回疆之地存在著唐時高昌古國的藏寶地——高昌迷宮,裡面有數不勝數的金銀珠寶。《白馬嘯西風》故事的開篇便是由這高昌古國寶藏的藏寶圖展開,白馬李三和上官虹夫婦因這藏寶圖而被人追殺。
  • 高昌國末年以降磚志書寫中的「高昌人」
    滅高昌之後,唐太宗以「其偽王以下及官人頭首等,朕並欲親與相見,已命行軍,發遣入京」為名,將高昌王族及官員徙往中原,青壯年有被編入府兵中者。這些被徙之人以書信的方式與高昌故地的親屬保持著聯繫。唐高宗永徽初年,阿史那賀魯叛亂,唐起用麴智湛為西州都督,一部分內徙之人亦同時返回故裡,還有一部分人則終老於他鄉。
  • 西域名人:高昌大將軍張雄
    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最著名的一具乾屍,當是高昌王國最高的軍事將領右衛大將軍張雄的乾屍。墓誌上說他是「入籌帷幄,出總戎機」的人物。但是,高昌國王麴文泰一意孤行,劫持唐朝的商隊和使者,聯盟西突厥,與唐朝對抗,走上了分裂割據的錯誤道路。張雄屢勸無用,憂憤成疾而死,年僅50歲。這位唐初名將,身材魁梧,肌肉發達,他的大腿明顯向外分開,而小腿內收,當是將軍戎馬一生的寫照。後來唐朝平定了高昌叛亂,改高昌為西州,置於中央直接管轄之下。張雄的兩個兒子,都受到朝廷的重用。
  • 牧羊聯手高昌,打造業內最高品質蒸汽玉米壓片生產線
    牧淮網記者:我們知道牧羊集團是國內最大飼料工程提供商,為何聖牧選擇「牧羊+高昌」進軍玉米壓片領域?牧羊集團:我們過去承接的高檔蒸汽玉米壓片生產線,均配套了「洋品牌」,但是由於售後服務缺失,溝通困難,老外並不重視中國市場,後來,在北京首農集團、河北三元飼料、凱特集團、雙城牛奶集團等客戶都選擇的大連高昌的核心設備—高昌蒸汽玉米壓片機。
  • 侯君集破高昌,建立西域都護府
    公元640年,唐朝一代名將侯君集,攻破了高昌,並且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統轄整個西域。巔峰時曾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
  • 2018雪佛蘭最美中國行 - 極熱之地新疆篇
    同時,雪佛蘭還將和Discovery搜索頻道專業攝製團隊配合拍攝大型紀錄片「中國之極」,展現中國極地之美,宣傳生物保護的多樣性,共同守護自然界的極限之美。6月27日,2018雪佛蘭最美中國行搜索極限之美如期而至,今年將完成四極的極限挑戰,這「四極」分別是:極高之地(高原),極溼之地(溼地),極熱之地(沙漠),極寒之地(冰雪)。
  • 氣溫超過50°的極熱之地,你敢去嗎?
    地球有兩極:南極和北極地球上還有其他一些很極端的地方有的地方極冷,有的地方極熱極端環境中往往存在許多的未知世界上最熱的地方都在哪有的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赤道附近」答案當然不會這麼簡單氣溫不僅與太陽輻射量有關還和地質地貌等因素有關實際上,世界極熱之地並不在赤道附近
  • 新疆吐魯番、南山牧場、天池三地遊掠影(圖)
    具有濃鬱民族特色建築的吐魯番遊客服務中心從車站出來上了旅遊大巴,接站的導遊介紹說,由於吐魯番是盆地,火車站建在了盆地的邊緣,所以車站距吐魯番市區還有120公裡之遙,行車得一個多小時。記者在吐魯番下榻的火洲大酒店夜景雖然在記者的印象中的一些觀光景點也有了不小的變化,但是酷暑難耐的天氣好像依然十分熱情地歡迎著遊客。
  • 唐朝生活指南之戰爭篇:大唐邊疆總是出事,東西南北都不消停
    面對東突厥,大唐要逆襲「出大事了,長安被圍了」,這是剛成功登上大唐寶座的李世民聽到的一個最壞的消息。包圍長安的是頡利可汗和他的20萬突厥大兵。他們聽說大唐換皇帝了,立刻瘋狂進逼。頡利可汗先派使者前去送信兒:「 我大突厥可汗,帶著百萬雄兵來了!」
  • 旅遊:吐魯番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意為「富庶豐饒之地」
    吐魯番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意為「富庶豐饒之地」,這裡盛產瓜果,尤其是葡萄,在風景秀麗的葡萄溝裡種植著各種優質葡萄.吐魯番的自然景觀神奇而獨特,大名鼎鼎的火焰山、雄奇壯美的土峪溝、浩瀚壯觀的庫姆塔格沙漠,世界第二窪地艾丁湖、神秘莫測的託克遜雅丹景區等都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吐魯番歷史悠久,曾是東西方文化和宗教錯綜交織與相互融合的交匯地,境內有交河故城、高昌古城等歷史人文景觀.
  • 十大最熱自拍地出爐 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奪冠
    原標題:十大最熱自拍地出爐 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奪冠   據新華社電 這兩年自拍大行其道。尤其是外出旅行的人,喜歡在景點前留下自拍照。   自拍地點哪家強?旅遊網站AttractionTix分析了社交媒體上超過2.9億張加「自拍」標記的照片,評出十大最熱自拍地,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奪冠,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的迪士尼世界和阿聯杜拜的哈利法塔分列第二、第三名。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依次是英國倫敦大本鐘、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西班牙巴塞隆納高迪聖家堂、巴黎迪士尼樂園、義大利羅馬鬥獸場、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倫敦塔橋。
  • 遐徵求道息群諍——我們一起來修學《瑜伽師地論》續十
    這段是在《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一卷第十九頁>,故事的背景是:玄奘大師到了一外地名為高昌的地方,描述奘大師「悼還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門而遐徵,戾金沙而殉道」這一段時是已經過了這地方了。到高昌後玄奘大師與這個高昌王曲文泰特別的有緣,所以高昌王就是不準奘大師到印度去,非要留他在高昌做國師。
  • 西涉艱辛終不悔—我們一起來修學《瑜伽師地論》續十一
    遊學印度二十餘載,雖涉眾經而聲明最善。王及國人鹹所尊重,號稱獨步。見法師至,徒以客禮待之,未以知法為許。謂法師曰:此土《雜心》、《俱舍》、《毘婆沙》等一切皆有,學之足得,不煩西涉受艱辛也。法師報曰:此有《瑜伽論》不?鞠多曰:何用問是邪見書乎?真佛弟子者不學是也!法師初深敬之,及聞此言,視之猶土。報曰:婆沙、俱舍本國已有。恨其理疏言淺非究竟說。
  • 跟明君學管理之道
    因此黃石公的《軍勢》中提到:將帥的任用,要任用智慧卓越的,要任用勇武出眾的,要任用有所貪求的,要任用愚蠢遲鈍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以建立功業為樂,孔武勇猛的人願意實現自己的志願,貪婪的人急切地渴求自己的利益,蠢笨的人不會顧及生死。
  • 新疆的一個城市有「火洲」之稱,總面積7萬平方公裡,你去過嗎?
    不過很多人僅僅停留在印象層面上,並不了解吐魯番的歷史人文之厚重,吐魯番地處新疆的中部,屬於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現在仍是新絲綢之路和亞歐大陸橋的重要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總面積70049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十分大,相當於半個多江蘇省那麼大、11個上海市那麼大。
  • 中國最偉大的文化使者 玄奘大師生平
    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聚。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