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 受理涉外案件數量顯著增加

2020-09-18 國際在線

央視網消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今天(18日)在北京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9—2020)》。根據報告,2019年全國253家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總量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其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涉外案件數量顯著增加,涉及的國家與地區分布更為廣泛,體現了我國國際商事仲裁機構的國際影響力在逐步擴大。

根據報告,2019年全國253家仲裁委員會共受理案件486955件,全國仲裁案件標的總額為7598億元,比2018年增加648億元,增長率為9.3%。其中,2019年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案件共計3333件,同比增長12.53%;涉及72個國家和地區的涉外、涉我國港澳臺地區案件共617件,同比增長18.20%。

從受理的主要案件類型來看,金融類案件最多,佔全國案件總數的58.1%;其次是房地產類案件,佔7.66%。從案件標的額來看,金融類案件標的額2598億元,佔全國案件標的總額的34.19%;其次是建設工程類1057億元,佔13.91%。另外,報告還聚焦建設工程領域的仲裁爭議解決,結合今年以來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提出在合同條款以及適用法律層面的救濟方式和應對建議。

相關焦點

  • 海南國際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成立百日受理調解案件20多宗
    「請問是海南國際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嗎?我這裡是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有一宗我庭受理的涉外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選擇你中心作為調解機構……」6月9日,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受理了一起中外合資企業海南某運輸公司與香港居民羅某就掛靠經營合同產生的糾紛案件。
  • 仲裁:國際商事爭議的解決途徑
    雖然仲裁裁決可能在裁決作出地被法院裁定撤銷或在執行的法院裁定不予承認和執行,但是法院裁定撤銷或不予承認和執行的理由非常有限,在涉外仲裁中通常僅限於程序問題。因此,通過仲裁解決爭議往往能顯著節省時間和財務成本。
  • 和訴訟相比,商事仲裁的這些優點不容忽視
    我國加入WTO後,國際貿易越來越多,尤其近幾年,我國製造業發展速度也逐步加快,與各國企業之間互相投資建廠,合作力度逐漸加大,全球範圍內的經濟活動日益頻繁,這就致使解決爭議的處理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健全能夠更加快速、系統且對商業領域有針對性的商事爭議解決途徑,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 海南國際仲裁院努力打造國際仲裁新高地
    「請問是海南國際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嗎?我這裡是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有一宗我庭受理的涉外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選擇你中心作為調解機構......」今年6月,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受理了一起中外合資企業海南某運輸公司與香港居民羅某就掛靠經營合同產生的糾紛案件。收到委託後,海南國際仲裁院國際商事調解中心隨即指定專業調解員組織分處海口、香港兩地,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遠程協調。
  • 西安仲裁委員會和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工作座談會成功舉辦
    ,她指出,2020年西安仲裁委員會案件數量為3300件,受案總標的57億元。近年來,雙方通過共同舉辦多場仲裁專業活動,有效地促進了仲裁領域的國際交流,並提升了雙方在彼此區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隨著一帶一路及陝西自貿區的建設,西安的重要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尤其是「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範區的設立,西安仲裁委員會的優勢將得到充分激發。根據2018年合作備忘錄的約定,雙方建立了兩地仲裁機構聯合工作委員會,並將常設地址確定在示範區。
  • 年度商事仲裁報告出爐:國際貿易合同違約數量明顯增加
    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合同違約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加,進入仲裁、訴訟的案件大部分是交貨違約。」9月18日,《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自2015年起,該《報告》已連續發布5年。此次發布的年度報告覆蓋了2019年至2020年6月的案例和數據,除前言和年度小結外,包括《股權轉讓仲裁實踐特別觀察》《建設工程法律與仲裁實踐的熱點問題》等5個章節。
  •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涉外商事審判中英文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青島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臺商事審判中英文雙語白皮書和調解典型案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供圖)據了解, 2016年至2019年,青島兩級法院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標的額逾88億元人民幣,案件涉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7個,受理國際
  • 貿仲公信力廣受國際社會認可
    仲裁案件量質齊升國際水平顯著增強貿仲成立已有60餘年,這60多年來,「貿仲始終堅持獨立公正的仲裁服務宗旨,致力於促進國際國內商事仲裁發展,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努力提升仲裁公信力一系列統計數據展示出貿仲「仲裁案件量質齊升,仲裁服務的國際化水平顯著增強」的出色成績。貿仲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受理案件總計3333件,同比增長12.53%。其中,國內案件2716件,同比增長11.31%;涉外案件617件,同比增長18.20%。2019年,貿仲受理案件爭議金額達人民幣1220.4345億元,同比增長20.13%。
  • 網際網路仲裁有了「廣州標準」!廣州仲裁委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發出仲裁「中國聲音」
    的智囊,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告訴記者,「各仲裁機構在網際網路仲裁的軟硬體要求、程序設計、電子證據認證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不同法域、甚至我國不同地區的法院,在進行網際網路仲裁案件的司法審查時也有理解不同的情況。」
  • @三亞 海南在全國率先設立省級跨區域集中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法庭
    據悉,海南涉外民商事法庭是我國第一個「立、審、執」一體化、跨區域管轄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專門法庭。自去年9月正式掛牌設立以來,海南涉外民商事法庭共審理案件1001件,涉及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當事人,案件涵蓋債權轉讓、技術合同糾紛、涉外仲裁協議效力、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等領域。
  • 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司法保障
    在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法官促成兩個奈及利亞籍留學生達成和解協議後,海南某高校國際學院的班主任及輔導員對法庭的工作效率及調解能力讚不絕口。這是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化解涉外民商事糾紛、服務保障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個縮影。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是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設立的我國首個省級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的專門法庭。
  • 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一、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商事仲裁法中的體現  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實際涵義是指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於其合同關係的準據法,但當事人協議選擇法律的自由須受法律規定的某種限制。國際商事仲裁主要包括國際或涉外經濟貿易仲裁和國際或涉外海事仲裁。
  • 涉外案件怎麼審?且聽自貿區法庭細細說來……
    >自貿區法庭自2013年11月成立以來,共受理涉外案件1135件,審結涉外案件1077件。從案件類型看:在受理的1135件涉外案件中,借款類糾紛數量居首位,為492件,其次為公司類案件189件,買賣合同糾紛127件,服務類糾紛64件,其他收案類型中相對較多的是保證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貨運代理糾紛、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等。
  • 《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2014-2019)》白皮書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2019年12月一、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的基本情況及特點(一)涉外商事案件的基本情況1.涉外商事案件數量總體平衡,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2014年至2019年10月底,江蘇法院共受理一審涉外商事案件7548件(其中涉外案件
  • 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成立
    通訊員供圖不用打官司,商事主體可高效低成本解決糾紛新快報訊 記者吳曉嫻 通訊員穗律協宣報導 千年商埠廣州迎來了「廣」字頭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9月5日,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正式成立。這意味著國內外商事主體遇到境內外的商事糾紛,除了訴訟和仲裁外,還可以在廣州選擇一條不用打官司,同樣享有公信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解紛渠道。
  • 海南在全國率先設立省級跨區域集中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庭,探索「一站式」糾紛解決
    據悉,海南涉外民商事法庭是我國第一個「立、審、執」一體化、跨區域管轄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專門法庭。自去年9月正式掛牌設立以來,海南涉外民商事法庭共審理案件1001件,涉及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當事人,案件涵蓋債權轉讓、技術合同糾紛、涉外仲裁協議效力、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等領域。
  • 國際貿易爭端咋解決?山東成立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
    為適應市場主體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需求,進一步發揮山東涉外仲裁的專家智庫和團隊作戰優勢,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近日省司法廳決定成立山東省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省司法廳按照個人報名、單位推薦、組織篩選、集體研究、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從國內國際仲裁機構的優秀涉外仲裁員中遴選確定劉敬東等101名優秀仲裁員為山東省涉外仲裁服務百人團成員。其中,執業律師56人,科研院所專家學者35人,企事業單位的法務工作者10人。
  • 國際商事爭議解
    非常高興主辦方邀請我參加這個論壇,就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問題做一個分享。我的主題是從貿仲的視角看中國國際商事重載發展的雙動線。貿仲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涉外仲裁機構。中國的國際商事發展過程是不斷學習、吸收、借鑑國際先進仲裁元素和做法的過程,這個過程很長,內容很豐富,但是有三個事件必須提起。
  • 最高法: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更高水平司法服務保障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薄晨棣)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務和保障。「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涉外案件量不斷增加,國際司法交流更加頻繁。」
  • 專業高效最經濟 不傷和氣不洩密 | 廣州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今日起開門迎客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廣州地區的跨境投資和貿易日趨活躍,商事貿易領域矛盾多發。《廣州法院涉外民商事審判白皮書(2008-2018)》顯示,在2008至2018年這10年間,廣州法院共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共9051件,審結8674件,案件數量總體呈穩步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