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反饋迴路的基本釋義:
反饋迴路亦稱「反饋環」,由兩個以上的因果鏈首尾相連形成的閉合迴路。
當作用鏈首尾相連形成反饋環後,將無法判別最初的原因和最終的結果,環中的任一個要素的行為將受環中所有其他要素的制約,而每個要素的變化都影響環中的其它要素。
如果A導致了B,B導致了C,C又作用回A,形成反饋環。常常 A的改動,會影響B的改動,B會影響到C,最終C又作用於A,從而保證整個反饋迴路的動態平衡,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正是這道理。
二、 反饋迴路的分類:
按照反饋環的行為不同,可劃分為兩大類:
① 一類具有自強化行為,稱之為「正反饋環」或叫做正反饋迴路
② 另一類具有自收斂行為,稱之為「負反饋環」或叫做正反饋迴路
如果增加一個增量,沿迴路作用一周後,看對這個原始的變量是有增加作用還是有減少作用。有增加作用的迴路是正反饋迴路,有減少作用的迴路是負反饋迴路。
三、 反饋迴路的案例分析:
1. 正反饋迴路案例:
如一款產品,第1年,你的產品比競爭者對手好5%,你比競爭者多獲得了5%的用戶。 反饋是,你獲得了更多的收益,於是你有更多的資源改進你的產品。
第2年,你的產品比競爭者好10%,你比競爭者又多獲得了10%的用戶。 反饋是,你獲得了更多的收益,於是你有更多的資源改進你的產品……。
自強化效應的正反饋迴路會讓你佔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優勢,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獲得絕對優勢。
在如Facebook使用一個更好的信息流算法,給你呈現的東西是你喜歡的,你就會向朋友介紹Facebook,於是Fackbook獲得了更多用戶,形成初步的反饋迴路。
更多用戶可以帶來更多收益,更多收益帶來股東的更多信心,股價上升,更好的股價,吸引了更多投資和技術投入,從而推動Facebook進一步的成長,形成正反饋迴路。
企業的發展需要找到正反饋迴路的關鍵因子,不斷強化,自我驅動,形成增長飛輪。
2. 負反饋迴路案例:
如美國2008的金融危機,美國金融過度槓桿化,導致次貸危機,房地產的泡沫,引起股票市場的暴跌,引發了一場席捲全美的恐懼,失業上升,消費下降。隨之而來的商業活動自由下落,加速惡化,企業破產,進而波及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陷入了惡性循環的負反饋迴路。
在如國內上市企業財務數據的造假,欺騙股民,一旦被暴雷,股民們紛紛拋投,股價應聲下跌,企業收益降低,股東也會失去信心,公司高管離職,甚至裁員,破產。形成負反饋迴路。類似案例,這些年A股市場上時不時的都能聽到,如:神霧環保,長生生物,康美藥業等。
在例如你晚上熬夜打遊戲,很晚才睡,早上起不來,導致上班遲到,繼而導致被扣罰獎金,一天的心情不好,進一步影響工作,效率低下。白天工作任務完不成,有需要晚上加班來完成,從而繼續晚睡熬夜,形成負反饋迴路。
四、 反饋迴路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正反饋迴路,如:學習、讀書、思考、自省、健身、早起早睡。
相反,容易形成負反饋迴路的行為:如熬夜、暴飲暴食、情緒失控、凌亂散漫等。
如學習難的問題:
常見學習難的原因,有兩點:1.不擅長。 2. 沒興趣。不擅長,做起來沒成就,更不可能感興趣;沒興趣,花的學習時間就會少,更不可能擅長,如此形成負反饋迴路,情況很難好轉。
改變學習難,靠說教是沒用的。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通過故事、遊戲、互動等增加趣味性;堅持一個助跑周期後,能力變強,逐漸熟悉;由於能力變強,做起來有成就感,從而形成正反饋迴路。
比如我們常聽說某位大佬級人物:每天早上5點起床讀書1小時,然後6點迎著朝陽跑步鍛鍊1小時,白天工作效率非常高,常常半天就處理完一天的工作量,晚上10點準時睡覺。第二天繼續5點早起……, 如此日復一日的循環,形成正反饋迴路,給人生帶來了不少正能量。
五、 反饋迴路的一些啟示:
1. 反饋迴路讓我們知道,不要單獨的看待一個事件,造成這個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幾方面的因素相互促成的, 有些因素是正向的,有些因素是負向的。
2. 不管是正反饋迴路還是負反饋迴路,其中的某一個因子增強或減弱,會傳遞到其它相關聯的因子上,開始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震蕩和不穩定,最終會讓整個系統趨向於平衡。
3. 在日常的工作或學習中,給自己設計一些正反饋迴路的路徑,每次得到反饋的時候,都能獲得新的成長和價值,形成正反饋迴路循環。
......
你還在等什麼呢,趕緊給自己設計一些正反饋迴路吧,讓你的人生如飛輪效應般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