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期臨床/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工作分解結構(WBS)構建方法

2021-03-01 藥物臨床試驗網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組編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簡稱《PMBOK® 指南》是組織制定實踐項目管理所需方法論、政策、程序、規則、工具、技術和生命周期階段的基礎。

《PMBOK® 指南》收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中被普遍認可為「良好實踐」的那一部分。所謂「普遍認可」,是指這些知識和做法在大多數時候適用於大多數項目,並且其價值和有效性已獲得一致認可。

所謂「良好實踐」,則指人們普遍認為,在項目管理過程中使用這些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能夠達成預期的商業價值和成果,從而提高很多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在新藥開發項目中——從合成、製劑、分析、藥理毒理到臨床試驗各期等研究的各個方面——採用系統的項目管理方法,經過不斷的過程改進,可使公司建立一套完備的項目管理實踐體系,有效保障項目成功。

通俗的說,就是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建一個適合自己公司應用的項目開展套路,使凡事有章可依,有法可循,而不再是靠拍腦袋決定。

《PMBOK® 指南》對項目管理相關術語做了確切的定義。項目:是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臨時性工作。「獨特性、臨時性和漸進明細性」是項目的三大特徵。

項目經理:是由執行組織委派,領導團隊實現項目目標的個人。即是公司指派的那個讓他/她帶領項目團隊成員執行項目工作、取得項目成果的人。對於項目經理來說,有一個「神一樣的文檔」即項目的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在「工作分解結構」這個詞語中,「工作」是指作為活動結果的工作產品或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動本身。

活動:在進度計劃中所列,並在項目過程中實施的工作組成部分 。

WBS:是對項目團隊為實現項目目標、創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實施的全部工作範圍的層級分解。

WBS組織並定義了項目的總範圍,包含了要實現項目目標所需完成的所有工作。項目經理可以用WBS對項目成本和項目進度進行估算和管理、對項目範圍進行管理、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對項目工作責任進行分配等等。WBS的最底層為工作包,也即幾個需要開展的、計劃的工作組合包。

創建WBS的常用方法為自上而下法分解。分解的程度以可以對項目實施充分的計劃和控制即可,通常分解為4-6層。分解的詳細程度則因項目規模和複雜程度而異,並非越詳細越好,雖然越詳細的分解會使工作的規劃、管理和控制越有力,但過細的分解會降低資源使用和工作實施效率,並給WBS各層級的數據匯總造成困難。

100% 規則:在建立一個 WBS 和評估分解邏輯時, 百分之百規則是最重要的標準。該規則是指:一個 WBS 元素的下一層分解(子層)必須百分之百的表示上一層(父層)元素的工作。通過確認WBS較低層組建是完成上層相應可交付成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工作,來核實分解的正確性。

雖然項目具有獨特性,但對於某些類似項目在實現項目目標過程中可能存在重複的元素,但這種重複並不會改變項目工作本質上的獨特性。因此,以下所創建的WBS是基於1期臨床試驗/生物等效性試驗項目工作的共性部分所建立的通用模板,且是以CRO公司角度進行創建,不用的組織和不同的具體項目可籍此進行裁剪。當然,對於WBS的內容,不同的項目團隊有自己的理解,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即可。

WBS創建步驟:

1.根據項目範圍說明書及項目需求對實現項目目標所需完成的全部工作進行識別

5.根據分解規則自下而上核實分解是否恰當

對於I期臨床試驗/生物等效性試驗項目所需做的工作,按大塊來說,無外乎包括:籤訂合同,研究中心開始前準備工作,研究中心開展試驗,試驗結束,臨床核查和CRO公司提供的項目管理工作。因此,以樹形圖的結構形式將它們放在WBS結構的第二層級,如圖1所示。

圖1 WBS的第一層級和第二層級結構

合同中有試驗研究相關要求,包括研究內容,研究費用,研究期限等信息,是項目開展的基礎,包含項目的約束條件,對項目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把合同管理放在第二層級。

項目管理工作作為橫向關聯因素貫穿項目開展的始終。

研究中心項目啟動及研究物資供應為研究中心開始具體研究前的準備工作。

研究中心項目開展為研究中心對具體研究方案的實際執行。

項目收尾包含了研究中心項目的收尾和整個研究團隊所有具體研究相關工作的收尾。

CDE臨床試驗核查需要項目團隊和研究中心對具體迎檢工作及相關問題進行答覆。

圖2 WBS第三層級結構

第三層級設計如圖2所示,把項目相關會議管理以會議的主要主導者或決策者進行了分類,以項目團隊內部事務為主的都歸類於項目內部管理會議。研究物資供應雖然主要是申辦方與研究中心之間的往來,但CRO公司作為申辦方的代表,對研究物資的供應需要對雙方具體事務進行協調和監督。

圖3、圖4、圖5   WBS第四、第五層級結構

整個臨床試驗來說,項目管理工作和研究中心項目開展工作是核心,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倫理性及研究中對方案和GCP的依從性至關重要。無論是作為申辦方還是CRO公司,一個貼合實際的、可操作的項目管理計劃及對計劃執行過程的精細管理,可有效控制項目風險、合理的控制及減少項目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證項目進度和質量。「依計行事」遠比總靠某個人拍腦袋決定更為可靠,畢竟,隨著同類項目經驗的積累,過程的不斷改進,新的項目靠前車之鑑也能少走很多彎路——即使是不同的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去執行。對於新藥研發項目的各個階段,《PMBOK® 指南》的項目管理方法都非常適用,特別是對於大型研發公司來說,同步開展了有很多項目,必然存在項目之間需求資源(包括人員、設施設備、資金等方面)的衝突。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呢?可以通過組建組織級項目管理辦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PMO)以建立組織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有效管理項目集內各項目間的制約和衝突,使項目管理標準化、項目決策科學化,有效保障項目成功。WBS的創建完成後,對各層級的各個組件按大綱的方式進行編碼(如:1.0,1.1,1.2,1.3.,1.0.1,1.1.1,1.1.2,1.1.3.),再針對WBS中的每個組件創建WBS詞典,以對其進行詳細描述。WBS詞典對WBS提供支持,其中大部分信息由其他過程創建,然後在後期添加到詞典中。WBS 詞典中的內容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帳戶編碼標識;工作描述;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負責的組織;進度裡程碑;相關的進度活動;所需資源;成本估算;質量要求;驗收標準;技術參考文獻;協議信息。

[1]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M),電子工業出版社,美國項目管理協會, 第6版,2017年

[2]有效的工作分解結構——項目管理經典譯叢(M),機械工業出版社,(美)豪根(Haugan,G.T.),2005年張小磊,上海凱銳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PMP

相關焦點

  • 仿製藥「生物等效性」---讓科研更加「沉穩」
    "生物等效性試驗"的意義何在生物等效性試驗在藥品研發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仿製口服固體製劑, 需要在藥學一致的前提下與原研藥進行生物等效性試驗 ,驗證其與原研產品是否生物等效 ,即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其活性成分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是否一致,進而確認其臨床可替代性。
  • I期/BE臨床試驗解決方案研討會暨第一屆國際BE大會
    Diane、全球最大資料庫平臺開發商甲骨文(Oracle)公司亞太區經理 Jeyaseelan、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鍾大放博士、吉林大學第一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丁豔華博士與國內36家CFDA認證的機構負責人、40餘家跨國和本土製藥企業的200位研發精英共同探討I期/BE臨床試驗解決方案,包括生物等效性試驗常見分析錯誤、I期病房臨床操作規範、臨床I期/BE試驗數據平臺和統計分析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 CNDA: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統計學指導原則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薦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較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平均水平,未考慮個體內變異及個體與製劑的交互作用引起的變異。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其他分析方法。
  • CDE發布《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統計學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和《高變異藥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薦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較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平均水平,未考慮個體內變異及個體與製劑的交互作用引起的變異。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其他分析方法。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2.4 怎麼做(How)試驗順序:通常依次進行耐受性單劑量試驗、藥動學單劑量試驗、多劑量耐受性和藥動學試驗。對於採用患者進行的I期臨床試驗,人體耐受性試驗和藥動學試驗可同步進行。設計原理:I期臨床試驗常採用開放、自身對照試驗。但當主要不良反應缺乏客觀指標或不宜判定不良反應與藥物關係時,常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試驗。
  • WBS—工作分解結構
    什麼是工作分解結構?根據 PMI 的定義,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是把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項目工作分解成較小、更易於管理的組件過程。對於工作分解結構(WBS)的概念,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兩方面重點理解:1.WBS 的結構,包含了一套科學的邏輯結構和分類方法,而非單個的、離散的、在時間順序上不連續的成果的描述結構,通過層層的包含關係,非常嚴謹。
  • 這一儀器技術突破生物等效性難題,可豁免鼻噴霧劑臨床終點研究!
    但對於局部作用鼻噴劑,鼻噴泵將藥物遞送至鼻腔後,直接在作用位點發揮藥效,並不進入系統循環或者入血水平太低,因此難以通過傳統的PK方法準確測定血藥濃度來評價其生物等效性。國外藥品監管部門也一直在積極尋求和評估針對此類局部給藥的鼻噴霧劑的BE試驗方法。
  • 項目經理最親密的武器---WBS(工作分解結構)系列之三
    做好WBS的一些建議和經驗:1) 需要與WBS的任務執行者進行一一確認,明確任務和邏輯,相當與簡單的工作說明書或者任務單;2) 需要按時滾動(迭代)WBS,並發送全員,任務執行者需要一一明確;需要負責人階段檢查確認;3) 在WBS的制定中,需要考慮給設計和開發人員充分的思考和總結時間;只有這樣,設計和開發才能理清思路,快速實現和迭代,形成個人和公司沉澱,為後續的項目或產品儲備;4) 要以明確的工作產品和結果驅動WBS的分解和執行;5
  • 天境生物伊坦生長激素3期註冊臨床試驗獲國家藥監局批准
    公司今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批准其伊坦生長激素(eftansomatropin,又稱TJ101)差異化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的3期註冊臨床試驗申請。該試驗採用每周一次給藥針對患有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的病兒開展臨床治療研究。
  • 78張床位,成都新華醫院I期臨床試驗研究中心歡迎您! | GCP機構展示第163家
    現任成都新華醫院藥學部主任,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I期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主任,成都醫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和藥物臨床試驗工作。常年參加全院各科室疑難危重患者的救治,臨床經驗豐富。作為PI主持完成I期藥物臨床試驗研究項目50餘項,包括:耐受性;PD/PK;BE;藥物相互作用;腎功能不全患者、腫瘤患者、糖尿病患者藥代動力學及等效性研究。其中大多數為一類新藥的臨床研究。
  • 康希諾生物重組新冠疫苗在墨西哥開展III期臨床試驗
    此前,該疫苗已於10月獲得墨西哥藥監機構臨床試驗批准。本次Ⅲ期臨床試驗預計招募約15000名受試者,試驗將進一步驗證該疫苗的有效性。墨西哥公司EPIC RESERCHS de RL de CV(「EPIC」)將協助在當地開展新冠疫苗臨床Ⅲ期試驗。
  • NKMax宣布啟動其NK細胞療法的I期臨床試驗 挑戰難治性癌症
    2019年8月13日,NKMax America,一家開發NK(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啟動SNK01-US01的I期臨床試驗,SNK是一種離體擴增的自體的NK細胞療法,用於難治性癌症治療。
  • 2019國內藥物臨床試驗CTR排行榜
    究其原因是隨著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開展,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試驗登記增加,對「其他」分期進行試驗類型統計,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試驗佔比達47%。2、國內試驗和國際多中心試驗目前藥物臨床試驗平臺中的臨床試驗多以國內試驗為主,2019年總計150個國際多中心試驗,同比增長20%。其中Ⅲ期試驗89個,佔比59.3%。
  • 貝葉斯公式在臨床試驗中的運用
    但其實也容易理解,即這100人如果按照該方法篩查,理想狀態下會有1個真患者和一個假陽性。在這2人中卻只有1個是真的患者,所以他有50%的機率。這個後驗概率P(B|A)非常重要,並不是等於原先設定好的99%的敏感度與可靠度,而是基於已經發現的2例指標陽性人群中有1例患者所得出的結論。那麼說到這裡,這個概率論與藥物臨床試驗有什麼關係呢?這裡要說的是I期臨床試驗。
  • 【馭問馭答】國內哪些臨床試驗機構做過中美雙報?
    而非專業團隊因經驗不足往往會導致執行流程不合理、文件缺乏等不契合法規的問題,試驗結束後想再後補就很困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以健康志願者為受試者的臨床試驗項目在很多臨床試驗機構都處於停滯狀態,中美雙報臨床試驗項目尤其是仿製藥在臺灣開展有什麼優勢?除了臺灣,你還推薦在哪裡開展?
  • 君實生物:新冠中和抗體藥物完成I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入組
    即將在科創板正式上市的君實生物,公布了旗下新冠抗體藥物的最新進展。7月13日,君實生物(01877.HK)發布消息稱,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產品代號「JS016」) 1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入組。
  • 國際臨床(Ⅲ期)試驗正式啟動
    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阿布達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衛生部長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 .| 智飛生物新冠疫苗二期臨床達到終點,成人卡介苗臨床試驗啟動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記者從醫療系統人士處獲悉,10月22日,智飛生物的重組新冠疫苗Ⅱ期臨床揭盲會在北京舉行,結果符合預期,達到臨床終點。這表明我國又一個新冠疫苗,也是第一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完成二期臨床試驗,預計很快將進入三期臨床。這個疫苗由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團隊和嚴景華團隊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齊魯製藥:首個MabPair組合抗體技術生物新藥QL1706中國I期臨床試驗...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3日訊 近日,基於MabPair組合抗體技術平臺開發的新型治療用生物製品QL1706項目國內臨床試驗啟動會順利召開。
  • I期劑量探索試驗設計方法之「3+3」設計
    在I期劑量遞增臨床試驗中,「3+3」設計是常被提及和應用的劑量遞增方法,因為其簡單易懂,容易理解,便於操作,在大量I期劑量遞增研究中,研究者和申辦方常常選擇該方法去探索藥物的最大耐受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