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說俗語聊民俗成為了農村人茶前飯後的談資,很多老一輩的農民在過去生活條件艱苦的時候,總是通過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來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同時這個俗語所涵蓋的範圍幾乎都是跟農村生活有關,比如婚喪嫁娶都要尊重先人們留下的習俗進行舉辦,識人看面也是需要俗語的幫助才能斷定這個人的好壞,在種地方面,也可以根據俗語所預示的景象來判斷莊稼的收成會怎樣,俗語幾乎對農村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描述。而今天咱們要討論的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就是一句關於農村習俗的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
進門與妻不同床
這頭半句說的是,如果丈夫和妻子在回丈人家的時候,是禁止和妻子同床共枕的,是需要各睡各的床。這主要有這幾層意思,第一層就是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外姓人家,雖然跟自己有著血脈關係,但那時候的人們思想都比較頑固,既然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他們就會無條件尊崇,而倆個外姓人如果同床睡在一起就會對自己家的運勢有所影響,所以為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是不允許女婿和女兒同床的。
第二層意思就是在過去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女兒一般想要回娘家就算幾個小時的車程在過去也要走上幾天才能到家,如果嫁的很遠那麼就會需要幾個月才能到家,這個時候女兒回家探望是非常不易的,所以一般女兒一生才能回幾次娘家。為了讓多年未見的母女兩能有單獨相處的機會,女婿是需要避開的,所以才會有女婿女兒回娘家不能同床的說法。
出門不拜丈家墳
這後半句的說道就比較多了,女婿出門回到女方家是不允許在丈人家的墳前進行祭拜的,過去的農村「宗親思想」非常嚴重,只有這個宗族裡的人才能祭拜祖墳祭拜先人,一旦被外人祭拜就會顯的這個宗族非常落魄,沒有後代子孫傳承,所以很忌諱外人來進行祭拜的。
而女婿在古時候人們的眼中其實就是外姓人,古時候嫁出去的女兒基本都是隨夫姓,比如「李氏、王氏、張氏」等等,都是隨著夫君的姓氏稱呼,所以那時候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都是外姓人,不是本族人,這個時候是不允許女婿這個外姓人進行祭拜的,以免讓人看笑話。
其實在過去的時候人們雖然尊崇這種思想,但一些特殊情況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這家就這麼一個女兒,女子當如男,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進行祭拜的,一個女婿半個兒,沒有女婿照顧女兒,相信這祭拜基本也就沒人來進行了,所以這些俗語的規定都是需要看實際情況的。
結語:通過這句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相信大家對過去的農村習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實這句俗語更多的是想表達過去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區別,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可以說的算,但凡是涉及到女人娘家的事情都會顯著地位卑微,這種思想是非常錯誤的,現在的社會更多的是男女平等,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老人才能感受到孝心的重要性,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