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的老師都知道,作文寫不出來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六點:
〖1〗沒有閱讀習慣
〖2〗不做讀書筆記
〖3〗缺少觀察之眼
〖4〗素材老套無新意
〖5〗缺乏寫作技巧
〖6〗不會知識拓展與遷移
中小學生要想作文不犯愁,下筆如有神就要消除以上六個原因,那麼怎麼來實現呢?
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長時間培養的,起碼保持每天有半小時左右的閱讀時間,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讀起,興趣和習慣培養起來後再慢慢向經典文學作品靠攏。讀書是一個人內心不斷沉靜成熟的過程,也是豐富內心思想,細膩個人情感的必然途徑,當一個人的思想變得成熟,情感變得豐富細膩,才有了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衝動,才具備了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做好讀書札記
做讀書札記是積累詞彙、豐富思想、細膩情感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是屬於突擊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在做讀書札記時,一要記錄文採好的好詞佳句;二要記下觸動自己心靈的有哲理性或令人感動的語句;三要寫下讀書後的心得體會,達到自己和作者的心靈交流方能達到提高感悟和表達能力的效果。
三、留心觀察生活
寫作的素材的來源不外乎直接體驗生活和間接體驗生活兩個途徑,而直接體驗生活得到的觸動或感動更能打動人心,因此留心觀察生活,從身邊的人或事中去細細體會生活中美、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以及個人思想的成長成熟等才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歇的源泉。具體需要積累的生活素材如下圖的示:
四、掌握中小學記敘文寫作常見題材,熟練運用寫作技巧
中小學記敘文寫作常見的題材不外乎以下幾種,表現成長曆程,突出青春感悟。
而青春感悟類作文最常見的寫作思路技巧應該是通過對一件事或幾件事的觸動,激發了自己內心的成長,喚發了向上的力量,使自己的品德、精神意志或思想情感等得以提升,覺悟得以升華,寫作思路就是通過各種情節渲染鋪墊,變「小我」為「大我」有過程。
五、學會知識拓展與遷移、善於運用各種寫作技巧
例如:閱讀理解中的段落作用,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去答題,尤其是結構上的作用,有總領全文、引出下文、鋪墊伏筆、承上啟下,首尾呼應,前後照應等作用,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去設置結構上的作用。特別是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構思一篇作文時,一定要先想好這三處內容怎樣寫,要怎樣寫才能突出中心思想,才能從文採到思想都能出採,這是寫好一篇作文的前提所在,要做到胸有成竹,立意在心,方可下筆如神,寫好一篇作文。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