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夢》雙語散文閱讀

2021-03-05 英語環球ChinaPlus

周末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巴金的散文《夢》。該文寫於1941年8月3日,後編入他的散文集《龍·虎·狗》中。巴金通過此文表達了他對父親的懷念,文字樸實,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本文由翻譯大家張培基譯成英文;中文部分由李源朗讀,英文部分由沈汀為您朗讀。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裡,五四運動後,他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巴金

據說「至人無夢」。幸而我只是一個平庸的人。

 

我有我的夢中世界,在那裡我常常見到你。

 

昨夜又見到你那慈祥的笑顏了。

 

還是在我們那個老家,在你的房間裡,在我的房間裡,你親切地對我講話。你笑,我也笑。

 

還是成都的那些老街道,我跟著你一步一步地走過平坦的石板路,我望著你的背影,心裡安慰地想:父親還很健康呢。一種幸福的感覺使我的全身發熱了。

 

我那時不會知道我是在夢中,也忘記了二十五年來的艱苦日子。

 

在戲園裡,我坐在你旁邊,看臺上的武戲,你還詳細地給我解釋劇中情節。

 

我變成二十幾年前的孩子了。我高興,我沒有掛慮地微笑,我不假思索地隨口講話。我想不到我在很短的時間以後就會失掉你,失掉這一切。

 

然而睜開眼睛,我只是一個人,四周就只有滴滴的雨聲。房裡是一片黑暗。

 

沒有笑,沒有話語。只有雨聲:滴——滴——滴。

 

我用力把眼睛睜大,我撩開蚊帳,我在漆黑的空間中找尋你的影子。

 

但是從兩扇開著的小窗,慢慢地透進來灰白色的亮光,使我的眼睛看見了這個空闊的房間。

 

沒有你,沒有你的微笑。有的是寂寞,單調。雨一直滴——滴地下著。

 

我喚你,沒有回應。我側耳傾聽,沒有腳聲。我靜下來,我的心怦怦地跳動。我聽得見自己的心的聲音。

 

我的心在走路,它慢慢地走過了二十五年,一直到這個夜晚。

 

我於是閉了嘴,我知道你不會再站到我的面前。二十五年前我失掉了你。我從無父的孩子已經長成一個中年人了。

 

雨聲繼續著。長夜在滴滴聲中進行。我的心感到無比的寂寞。怎麼,是屋漏麼?我的臉頰溼了。

 

小時侯我有一個願望:我願在你的庇蔭下做一世的孩子。現在只有讓夢來滿足這個願望了。

 

至少在夢裡,我可以見到你,我高興,我沒有掛慮地微笑,我不假思索地隨口講話。

 

為了這個,我應該感謝夢。 

巴金故居 1904年巴金出生在這裡。除有兩年隨父親去廣元外,巴金在這裡居住到十九歲,度過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時代,直到1923年春天去南京讀書。

Dreams

Ba Jin

It is said that "a virtuous man seldom dreams". Fortunately, I am but an ordinary man.

 

I dream my own dreams, in which I often meet you.

 

Last night I again saw your kindly smiling face.

 

It was the same old home of ours. You talked to me cordially now in your room, now in my room. You smiled and I also smiled.

 

It was the same old streets of Chengdu. I followed you step by step on the smooth flagstones. Looking at you from behind, I inwardly consoled myself with the thought that father was still hale and hearty. A sensation of blissfulness warmed me up all over.

 

I was unaware that I was in a dream. I also forgot the hardships I had gone through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

 

While I sat beside you inside a theater watching the fighting scenes of a Peking opera, you explained its story to me in great detail.

 

I was again the small kid of 25 years before. I was joyful, I smiled naive smiles, I chattered away freely. I did not have the slightest inkling that you together with everything else would in a moment vanish out of sight.

 

When I opened my eyes, I found that I was all by myself and nothing was heard except the pit-a-pat of rain drops.

 

No more smile, no more chitchat. Only the drip drip drip of rain.

 

Forcing my eyes to open wider and drawing aside the mosquito net, I began to search for you in the pitch darkness.

 

A greyish light, nevertheless, edged in through two small windows to enable me to see the spacious room.

 

You and your smile were no more. Only loneliness and monotony remained. The rain kept pitter-pattering.

 

I called to you, but no response. I listened attentively, but heard no footsteps. I quieted down, my heart beating hard. I could hear its thumping.

My heart had been tramping along all the time. Up to now, it had been on its slow journey for 25 years.

 

Thereupon I kept my mouth shut. I knew you would never appear standing before me. I had lost you 25 years before. Since then, I had grown from a fatherless child into a middle-aged man.

 

The rain continued to fall. The long night wore on amidst its dripping sound. I was seized with acute loneliness. Well, was the roof leaking? Or was it my tears that had wetted my cheeks?

 

When I was young, I wished I could remain a kid forever under your wing. Now I can fulfill this wish only in my dreams.

 

There in a dream, I can at least come face to face with you. I can be happy, I can smile naive smiles, I can chatter away freely.

 

For all this, I should be thankful to my dreams.

注釋:

 (1)「至人」在古代反映思想道德達到最高境界的人,現譯為a virtuous man。也可譯為a man of the highest virtue或a man of moral integrity等。

(2)「在你的房間裡,在我的房間裡」意即「一回兒在你的房間裡,一回兒在我的房間裡」,故譯為You talked to me now in your room, now in my room。

(3)「武戲」指京劇中的武打場面,英譯時應在the fighting scenes後面加上of a Peking opera。

(4)「沒有掛慮地微笑」意即「天真的微笑」,故譯為smiled naive smiles。

(5)「長夜在滴滴聲中進行」有時間過得很慢,很沉悶的含義。現全句譯為The long night wore on amidst its dripping sound,其中to wear on是英語成語,用來指時間「緩緩消逝」或「慢慢地挨

過」。

(6)「在你的庇蔭下」譯為under your wing,是英語成語,意同under your protection and care。

巴金的散文雖短,卻充滿平實真摯的感情。感謝夢,讓我們能重溫兒時的美好和生活的溫暖,也歡迎大家與小編分享你生活中的點滴感動。


往期精彩:

我的父母之鄉

黎明前的北京

落花生

匆匆

荷塘月色

古都的秋

差不多先生

「聽美文,學英語」,主推優美而富有內涵的文學名篇佳作,欣賞英語美文的意境,分享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由 Daily Quote(名言)、Poem of the Day(名詩)、Beauty of Words(美文)等板塊構成,每日清晨輕鬆調頻為您播出,輕鬆調頻官方APP及其他新媒體平臺同步傳播。下載APP請點擊「閱讀原文」。

微信:newsplus

網站:NEWSPlusRadio.cn

荔枝 FM:英語環球

搜狐新聞客戶端:英語環球廣播

新浪微博:英語環球廣播

相關焦點

  • 張偉︱一個善良的友人:巴金心目中的散文名家繆崇群
    在中國現代文壇上,三十年代前後,湧現了一批以很大精力從事散文創作的作家,如豐子愷、梁遇春、方令孺、吳伯蕭、繆崇群、何其芳、李廣田、陸蠡、麗尼等等。他們在散文領域都產生過較大影響,有的甚至成了一代名家。他們以自己的筆,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表現出了那個動蕩年代的真實風貌;在藝術上,他們的作品更有著各自鮮明的創作特色,從而豐富和發展了五四以來散文創作的業績。繆崇群,正是民國時期散文創作的一代名家,他的名字,對很多讀者來說可能都頗為生疏。這是一個不該忘卻,然而幾十年來一直被我們冷落甚至遺忘的作家!
  • 散文丨劉翔:我珍藏的巴金《隨想錄》「特別版本」
    還在孩提時,我就從長輩的口中知道了巴金這個名字。上小學後,我陸續開始閱讀巴金的《家》《春》《秋》《寒夜》《憩園》等作品。雖然在閱讀這些小說時,對作品的深刻主題並不是很理解。但是,小說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的命運卻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
  • 巴金:「純白的心,沸騰的血」
    早在五四運動之前,巴金就通過林紓的譯作開始閱讀外國文學,之後學習了英、法、俄、日等多種外語,並在1922年根據英譯本翻譯了俄國作家迦爾洵的小說《信號》。尤其是作為一個身處其中的文學編輯,每天面對大量的選題、書訊,書店裡不斷推陳出新的外國文學作品,內心始終潛藏著一種深切的渴望:在緊跟版權引進的全球化節奏的同時,我們依然需要閱讀經典,需要通過經典的作品建立自己關於文學判斷的更為客觀的標準,提供給讀者有益精神滋養的閱讀。
  • 巴金譯作合集出版,精選了巴金一生的翻譯作品
    巴金懂十幾種語言,這在中國當代作家裡,是非常少的。」 5 月 18 日,陳思和在《巴金譯文集》新書分享會上談道。在巴金誕辰 115 周年之際,由巴金故居策劃、浙江文藝出版社與草鷺文化合作推出的《巴金譯文集》出版。
  • 鳥的天堂 巴金散文筆下的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莊天馬河上榕樹林
    鳥的天堂 巴金散文筆下的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莊天馬河上榕樹林 天馬河上河心沙洲 不過,追尋著八十多年前巴金老先生的步履,親臨了「鳥的天堂」,感悟了人與自然的和睦共處,這也足以令人欣慰了…… 2020.7.15
  • 巴金: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
    巴金: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讀巴金先生的《懷念蕭珊》之前,《家》、《春》、《秋》幾乎被忘得差不多了。前年翻閱蕭乾夫人文潔若寫的回憶錄《倆老頭兒——巴金與蕭乾》,裡面涉及不少現代文人掌故與恩怨,始終對巴金先生的謙和寬宥欽佩不已。巴金與蕭乾這段七十年的友誼,恐怕也有不少武康路柔和悠長的光陰。《隨想錄》可以瞧見老人的孤獨與痛苦,掩卷之餘,甚是尷尬,時至今日,說真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敝帚自珍,基本擴大到了人之欲望所及的任何範圍。
  • 平凡中的震撼 巴金《懷念蕭珊》賞析
    平凡中的震撼 巴金《懷念蕭珊》賞析時間:2016-03-11 16:2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巴金是一位終身筆耕不輟、勤奮高產的作家,他寫作的文章最大特點是真摯親切,以情動人。這主要得益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寫文章。
  • 巴金的譯著及出版
    實際上,巴金的文學創作與他的文學翻譯是同時開始的,1922年,18歲的巴金根據英譯本翻譯了俄國作家迦爾洵的小說《信號》,由此開始了持續60餘年的翻譯工作。六十餘年,他有數百萬字的譯著傳世,其中很多已成為文學界公認的外國文學經典名譯。而熟悉巴金作品的讀者細讀巴金的譯著,也會發現,巴金流暢、自然、樸實的文學風格,和他對屠格涅夫、高爾基等文學大師作品的翻譯與學習是密切相關的。
  • 巴金:用我的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時值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劃,草鷺文化與浙江文藝出版社於3月合作推出全新彙編的《巴金譯文集》(共十冊),這套書精選巴金先生一生翻譯的經典譯作,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寧與巴布林》《散文詩》,高爾基的《草原故事》《文學寫照》,迦爾洵的《紅花集》,赫爾岑的《家庭的戲劇》等作品。
  • 李致隨筆集《四爸巴金》:80多年風雨人生的心靈自傳
    種種「官銜」之外,他認為「一介書生」是對自己貼切的稱謂李致是巴金的侄子,巴金視李致為己出,叔侄關係親密,心意相通。這早已被眾多讀者熟知。不過,李致在散文寫作上的造詣,其文學思想上的深刻,卻也值得更深入了解。李致少年開始受「五四」新文化思想薰陶,喜愛魯迅、巴金的作品,很早就表現出相當的文藝才華。
  • 2021中考課外現代文閱讀練習:永遠的巴金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課外現代文閱讀練習:永遠的巴金,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永遠的巴金   在這個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設想一下近百年來最受歡迎和影響最大的一部長篇小說,我想應該是巴金的《家》。
  • 巴金研究專家:巴金是孤獨的、不討喜的(圖)
    日前,巴金研究專家、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思和,應邀來漢講述巴金生前故事和晚年心境。今年早些時候,陳思和在《人民日報》發表紀念文章,「重讀巴金《隨想錄》」。  在漢講學間隙,陳思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說,晚年巴金以高齡之軀持續寫作《隨想錄》系列文章,堪稱一代社會良心,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 十卷本《巴金譯文集》面世 「用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其實,幾乎在巴金開始創作的同時,他的翻譯生涯也同步開啟了,六十餘年來,他累計有數百萬字譯著傳世,其中很多已成必讀的外國文學經典名譯。今年時值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全新彙編的《巴金譯文集》(共十冊)最近上市,由巴金故居策劃、草鷺文化與浙江文藝出版社合作推出。
  • 以「巴金夜光杯郵筒」為媒,南洋學子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
    作為該校開展「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的延續,在老校友巴金誕辰116周年前夕,學校攜手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和金海岸工作室,共同激活南洋中學博物館內的「巴金夜光杯郵筒」,希望可以通過「以文會友」的方式,開啟一場南洋學子跨越時空的對話,也將一份對校友的深情和緬懷長久留存下去。
  • 巴金兩篇佚文面世,用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左圖:巴金伏案創作。右圖:新近出版的《巴金譯文集》根據巴金生前親自校訂的最後版本排印。其實,幾乎在巴金開始創作的同時,他的翻譯生涯也同步開啟了,累計數百萬字譯著傳世,其中很多已成必讀的外國文學名譯。今年恰逢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全新彙編的十冊《巴金譯文集》新近上市,由巴金故居策劃、草鷺文化與浙江文藝出版社合作推出。
  • 11位文藝界人士齊聚,巴金經典譯文的「雲誦讀」進行中
    十一位來自文學藝術界的名家——李敬澤、孫甘露、曹可凡、佟瑞欣、陳丹燕、羅雪村、王強、胡洪俠、談瀛洲、曹元勇、黃昱寧傾情誦讀巴老經典譯文中的選段,誦讀作品包括屠格涅夫暮年深情的文學絕唱《散文詩》、高爾基記錄俄羅斯文學大師生動面影的《文學寫照》、德國詩意現實主義作家斯託姆的《遲開的薔薇》、美國作家柏克曼被巴金譽為「人類心靈之記錄」的《獄中記》等。
  • 伊奉:夢(散文詩)
    1夢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往往容易破碎,很難在醒來的回憶中將其連起來。可我的夢,從沉睡中醒來後,很多時候,都記憶猶新。當天地間充滿著柔和之光的黃昏漸漸地消失,黑夜披著輕柔的黑紗姍姍而來後,我又在我的閱讀和寫作的睏倦時沉入夢鄉。3我的白天黑夜,和我的黑夜白天,卻又常常讓我顛倒過來。
  • 雙語散文:I promise to be there for you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雙語散文:I promise to be there for you 2012-03-20 17:08 來源:網絡 作者:
  • 教師稱小學語文教材中巴金散文存常識性錯誤(圖)
    【核心提示】  繼日前爆出的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教科書中的「林陰道」風波之後,昨日,貴陽教師衛功立向記者爆料稱,他發現現用的北京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中,巴金的散文《索橋的故事》中存在歷史常識性錯誤,誤導了學生,希望教材編輯者予以改正。
  • 巴金《朋友》|雙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