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用我的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3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時值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劃,草鷺文化與浙江文藝出版社於3月合作推出全新彙編的《巴金譯文集》(共十冊),這套書精選巴金先生一生翻譯的經典譯作,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寧與巴布林》《散文詩》,高爾基的《草原故事》《文學寫照》,迦爾洵的《紅花集》,赫爾岑的《家庭的戲劇》等作品。譯文集根據巴金生前親自校訂的最後版本排印,並以「附錄」的形式在部分作品正文之後匯集了巴金與譯文相關的注述,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作品。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陳曦

  分冊介紹

  1.《木木集》【俄】屠格涅夫

  2.《散文詩》【俄】屠格涅夫

  3.《家庭的戲劇》【俄】赫爾岑

  4.《紅花集》【俄】迦爾洵

  5.《草原故事》【蘇】高爾基

  6.《文學寫照》【蘇】高爾基

  7.《夜未央》【波】廖·抗夫 【俄】克魯泡特金

  8.《獄中記》【美】柏克曼

  9.《遲開的薔薇》【德】斯託姆

  10.《秋天裡的春天》【匈】尤利·巴基

  巴金:用我的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巴金是像魯迅、茅盾、張愛玲、梁實秋等現代名家一樣著譯等身的一代大家。巴金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隨想錄》等,被譽為「一代文學巨匠」「語言大師」。尤其是他的《家》《隨想錄》,給一代又一代的文學青年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而或許尚未被廣大讀者所熟知的是,在進行文學創作的同時,巴金從事翻譯工作六十餘年,有數百萬字譯著傳世,其中很多已成為必讀的外國文學經典名譯。巴金流暢、自然、樸實的文學風格,和他對於屠格涅夫、高爾基等文學大師的翻譯與學習也是密切相關的。

  1922年,18歲的巴金根據英譯本翻譯了俄國作家迦爾洵的小說《信號》,由此開始了延續60年的翻譯工作。巴金自謙自己不是文學家,也不是翻譯家。他寫文章、發表作品,是因為有話要說。他對於翻譯的作品有自己的選題,「希望我的筆對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能起一點作用。我翻譯外國前輩的作品,也不過是想借別人的口講自己心裡的話,所以我只介紹我喜歡的作品。」

  他是「邊譯邊學」,翻譯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他翻譯的作品都是他的「老師」,「翻譯首先是為了學習」,所以他稱自己是「試譯」。「我喜歡一篇作品,總想理解它多一些,深一些,常常反覆背誦,不斷思考,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文筆表達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別人的文章打動了我的心,我也想用我的譯文去打動更多人的心。」儘管是「試譯」,他重讀時仍然感到激動,「仍然強烈地打動我的心」,仿佛那些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者的心還「在紙上跳動」。

  因此,巴金的翻譯風格忠於原文、流暢自然、富於感情。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說,巴金的譯文既傳神又忠於原文,他所譯高爾基的短篇小說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翻譯家高莽說,巴金譯文「語言很美」,表現了「原著的韻味」。巴金翻譯一本書往往根據多種版本。著名的文學史家唐弢曾評價說:巴金在譯文上用力之深、用心之苦遠勝於他自己的著作。而巴金的譯文也成為後來許多著名翻譯家學習的榜樣。

  巴金文學之路的精神偶像

  《巴金譯文集》集結的是巴金從浩瀚世界文庫中拾取的珍珠,每本篇幅在10萬字上下,體裁涵蓋了詩歌、短篇小說、回憶錄等。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曾經影響了一代文學大師的精神源流。其中,屠格涅夫的《木木集》是世界短篇小說中的瑰寶,生動記錄了巨變中的俄羅斯,《散文詩》則是屠格涅夫的文學絕唱,那些深情、充滿哲理的文字在巴金遠離故土之時陪伴著他並給他帶來了力量。

  高爾基的《文學寫照》是作者對同時代多位作家的回憶錄,憑藉具有穿透力的視線和精準的筆觸,把列夫·託爾斯泰、契訶夫、普利什文等俄羅斯文學大師重現在讀者眼前。《草原故事》是高爾基早期的作品,這些作品以鮮明的筆觸、強烈的民間風格書寫著對自由生活的渴望,是巴金眼中真正的短篇精品。

  另有赫爾岑「用血和淚寫成的,像一團火似的燃燒著,也使別人燃燒」的《家庭的戲劇》;對巴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形成、對其信仰的確立產生過重要作用的廖·抗夫的《夜未央》;有「詩意小說的巔峰之作」之稱的斯託姆《遲開的薔薇》;作為監獄文學經典之作的《獄中記》;尤利·巴基《秋天裡的春天》、迦爾洵《紅花集》等篇目。這些譯著曾多次重印,影響甚廣,是一代代讀者喜愛的外國文學經典。

  此次出版的《巴金譯文集》以巴金故居授權的權威版本為底本,並經過了精心的編輯。每本書內,配有巴金珍藏的原版書影、插圖,以及作家手稿等,譯後記作為附錄編排於書後,為讀者提供延伸閱讀。如屠格涅夫的《木木集》中,有巴金珍藏《木木和地區醫生》英文本書影,巴金珍藏屠格涅夫書影,《木木》俄文版插圖、中譯本書影,巴金《普寧與巴布林》手稿;《散文詩》中,新增最新發現的巴金佚文(《譯後記》兩篇),附屠格涅夫晚年小像、屠格涅夫散文詩《瑪莎》手記、巴金藏日文版《散文詩》、《散文詩》部分中譯本書影。

相關焦點

  • 巴金兩篇佚文面世,用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左圖:巴金伏案創作。右圖:新近出版的《巴金譯文集》根據巴金生前親自校訂的最後版本排印。(均出版方供圖)視覺設計:李潔全新彙編的十冊《巴金譯文集》精選巴金一生翻譯的經典譯作,集結巴金從浩瀚世界文庫中拾取的珍珠,每本篇幅在10萬字上下,體裁涵蓋了詩歌、短篇小說、回憶錄等說起巴金先生,很多人讀過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隨想錄》等。
  • 十卷本《巴金譯文集》面世 「用譯文打動更多人的心」
    其實,幾乎在巴金開始創作的同時,他的翻譯生涯也同步開啟了,六十餘年來,他累計有數百萬字譯著傳世,其中很多已成必讀的外國文學經典名譯。今年時值巴金先生誕辰115周年,全新彙編的《巴金譯文集》(共十冊)最近上市,由巴金故居策劃、草鷺文化與浙江文藝出版社合作推出。
  • 快報記者今起全程「陪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從今天開始,快報記者將始終關注這四位女孩,以「文字紀錄片」的形勢來詮釋她們在求職路上的喜怒哀樂。  「我們的照片曝光後會不會被人肉,用真名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被追蹤報導會不會影響找工作……」  在答應快報記者的追蹤報導之前,這四個女孩還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畢竟,一旦被報導,就可能成為公眾人物。不過,在一個小小的「宿舍會議」後,她們給了記者一個肯定的答覆。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變形金剛》、《2012》……當你在電影院觀看這些好萊塢電影時,有沒有被裡面的特效打動呢?原來,這些特效畫面來源於一個叫Blender的3D動畫製作軟體。但該軟體因長期沒有合適的中文指導教材,所以國內愛好者學習使用存在困難。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畢業生羅聰翼卻填補了這個空白。
  • 打月餅的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尋訪蘇寧兩地,揭開「小鮮肉」走俏之謎。    現代快報記者 何潔 陳曦  原汁原味的蘇式小鮮肉  5元一個,60元一盒  在南京,不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鮮肉月餅。在新街口,就有一家總部在蘇州的酒店專供鮮肉月餅。  月餅不貴,60元一盒,一盒12個,提前1小時預訂即可。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中國有機農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秦邦吉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是秦俊現在的頭銜,他更願意稱自己是「有機農人」。目前,秦邦吉品在參與的南京市「十佳農產品網商」評選中票數位列前三。「去年春節,為了了解、學習有機農業運營管理知識和經驗,在德國『月亮花園』有機農場過了一個意義深刻的春節。」在德國,秦俊首次接觸到國外有機農業最前沿的知識,更感受到國內有機農業發展的不足。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南大附中校長用「三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李海燕校長為學子頒發畢業證書  趙建尉 攝  快報訊(通訊員 朱苓 記者 戴明夷)「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典禮現場,李海燕校長用三個「心」寄語即將出國留學的學子們,首先要永遠保有愛國之心,「要學會做一個理性的和平使者和大國公民,學會思辨,理性判斷。」第二個「心」就是要有求學之心,「你們申請的大學專業各不相同,要研習、探索、掌握各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去真切感受、領悟蘊含在這些知識與技能後面的文化和精神。」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從老師的介紹中,我知道了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學到了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呢?它們吃浮遊生物。另外,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生物和標本,有水母、海星、海龜等,能親眼看一看、摸一摸,實在是太有趣了!  這次講座,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小朋友們,我們要保護好大海,不能隨意亂扔垃圾,不能捕殺我們的朋友——海洋寶貝,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哦。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王凡  吐槽:一工作就要倒貼  「處在咱們這尷尬的年齡,叫人叔叔阿姨,人不樂意;小朋友叫咱叔叔阿姨,心裡要多不爽有多不爽!更尷尬的是,已經有人向咱伸手要壓歲錢了!給還是不給?這是個問題!」  「現在的我們,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年紀。上有家長老人,下有年幼弟妹。就連一年一度的壓歲錢,也都免了。
  • 還我銅鑼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胖虎的名臺詞:「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會翻譯成「What’s mine is mine.What’s yours is mine!」  最不忍直視的是餐桌上大家都不再使用筷子,而改用叉子!一手拿碗一手拿叉子,美國小朋友被誤導得有多深!不過也有網友對這種本土化的處理表示理解,「如果中國也引進的話,會不會改成煎餅果子和肉夾饃?」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不少人是從《最強大腦》節目認識他的,這個「世界記憶大師」現場支招,建議大家用右腦的形象思維記憶法記憶。他說:「遺忘是缺乏回憶的線索,要創建一條記憶的線索。」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評果PG進行了測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於露 吳慧慧 蔡夢瑩 文/攝  買菜不去菜市場,手機點單就行  上午9點多,小芮打開手機在「盒馬鮮生」上點單。下單大約半小時後,菜品送達。  小芮今年大學畢業,3月起搬進了出租屋。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從「盒馬鮮生」買菜。
  • 快報免費教你學陶笛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本周日,現代快報歡樂社區行將聯合樹德裡社區,邀請兩位陶笛冠軍,以及南京陶笛之家「掌門人」孫常軍,免費教小朋友學陶笛,吹奏時下很火的復古神曲《小蘋果》。  陶笛是一種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樂器。最小的陶笛不過20克,只有指甲蓋大小,掛在脖子上,就是一個裝飾品。普通的陶笛,也不過一個蘋果的重量,放在包裡佔用不了多少空間,被譽為「貼身音樂小寶貝」。
  • 痴情的翻譯家,世界的《紅樓夢》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陳曦  最早的外文全譯本是朝鮮文  李晶介紹說,到現在為止,《紅樓夢》的外語翻譯一共有20多種,加上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語言,一共翻譯成30多種語言。  亞洲語言裡翻譯過《紅樓夢》的一共有七種,朝韓算一種之外,日文翻譯的也比較多,其他還有越南文、泰文、緬甸文、阿拉伯文和馬來文。
  • 拼詞小達人:我愛記單詞!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上周四,一場由現代快報聯手擁有40多年語言教育經驗的英孚教育集團面向全城7~18歲的青少年發起的一場「2011英孚拼詞達人賽」受到了參與家長和小選手的喜愛。原來,這場拼詞比賽是以遊戲闖關的形式進行的,充滿了趣味性,原本枯燥乏味的記英語單詞竟然也變得魅力十足。
  • 美式散文:非虛構寫作的多樣性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與羅帕特本人以及譯者、評論家、叢書主編展開了對話。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記者 王凡  見習記者 張垚仟 實習生 曹嘉欣/文 牛華新/攝  1  《大師之路》是菲利普·羅帕特的一本散文合集,在書中,羅帕特對自己擁有過的各種身份,包括散文家、教師、電影評論人、父親、兒子、丈夫等等,展開深入剖析,以特有的深邃幽默文筆一一加以描述  該書能翻譯成中文出版,是因為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