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插畫師手繪「二十四節氣美食圖」挑逗味蕾(圖)

2020-12-22 中國僑網

女插畫師手繪「二十四節氣美食圖」挑逗味蕾(圖)

2015年01月23日 13:45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

  夏至吃涼麵、冬至吃餃子、小寒吃菜飯……插畫師李曉林在這組「24節氣美食」的圖畫裡,以溫雅清新的筆觸畫下了節氣食俗,各色美食的香氣力透紙背,挑逗著吃貨們的味蕾。李曉林的這組圖片在人人網上發出後,引網友瘋轉。近日,她在抓緊完成24節氣全部美食作品。

  繪圖講述節氣應景美食

  李曉林的這組圖畫一共7張,每張一個節氣,搭配應景美食,集齊一套就成了精美的手繪節氣日曆,收藏於手機裡可提醒自己什麼節氣講究吃什麼。夏至吃涼麵、冬至吃餃子、小寒吃菜飯、大寒吃八寶飯、芒種煮梅、小滿吃苦苦菜。

  在「冬至」的圖片說明裡,李曉林附上了一句話,「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休,百官絕事。」 而「小滿」的圖片說明是「安息火熾,澄和心神」。「小寒」的配文是「天寒地凍北風吼,小寒時處二三九」。「大寒」配文「大寒為中者,上行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耐人尋味的文字,與文字交相輝映,恰到好處,古意盎然。

  「文字不是我原創的,是我在一本養生的書上偶然看到的,感覺跟圖的意境很符合就摘用了。很雜亂,別見笑。」 李曉林謙虛地說。

  6張圖片配上牛皮紙顏色的背景,加上古風十足的文字說明,迷倒網友那是必然。

  創作靈感來自舌尖

  被網友瘋狂點讚,作為作者的李曉林有些靦腆。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聯繫上李曉林,聊起創作的初衷,她說:「其實挺機緣巧合的,一直對古風的東西比較感興趣。想畫一系列民俗的東西,盡我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記錄。最近舌尖的美食很火,就想把節氣裡的美食做一個梳理。打算畫滿一個節氣24幅。」

  「我的專業是工業設計,並不是中文,所以畫這些畫之前,光是查資料就花了不少時間。」

  她表示,在繪畫上沒有炫技,沒有誇張的表現手法,選擇了甚至略顯笨拙的寫實。一點一點地填充細節,一點一點地鋪出明暗,「回歸初心不過是想通過畫講故事,想讓別人看到的時候能回歸本源,質樸地描述一個你我身邊真實的24節氣。」

  許多喜歡畫畫的網友詢問她的繪畫工具,她說,先在牛皮紙上面鉛筆起稿,籤字筆勾線擦掉鉛筆稿,這樣看起來會細緻一些,再用水彩上色,水粉提高光澤度。

  畢業於江南大學顏值很高

  2006年,李曉林從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後,開始進入職場。「坐過辦公室,但我一直放不下畫畫,所以索性辭職,自己開畫室,成了一名自由插畫師。」李曉林說。雖然自稱是個「窮畫畫的」,但李曉林對於美術的執著讓人欽佩。

  此前,揚子晚報曾報導過她創作的一組「氣象勘測儀器發展史」圖片,也透著濃鬱的復古風,這正是李曉林鐘愛的畫風。繼「氣象」在網上瘋轉之後,「節氣美食」作品再次引發網友追捧,她稱自己完全沒預想到,「感謝有這麼多支持的朋友。評價太高,愧不敢當。要繼續堅持畫下去,才對得起大家對我的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網友們贊道:「你的畫第一次幫大家理清楚了24節氣該吃啥,漲姿勢了。」有網友建議她抓緊創作剩下的節氣美食,比如大雪醃肉,可以畫臘肉。李曉林的態度顯得非常誠懇,「我梳理出來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對民俗了解不多,很希望有專業人士給予指正。」

  值得一提的是,李曉林同時還放出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網友贊其美貌,「自己就美得像幅畫,還天天畫畫。」「人美畫更美!」記者了解到,身為北方人的她卻有著江南女生的清秀五官,果真才貌雙全。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徐藝乙點評說:「用繪圖來詮釋24節氣,是個新鮮的方式。這位畫家的做法值得點讚。民俗誕生於民間,只有接地氣才能傳承下去。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通過這種形式對中國民俗多些了解。」(徐兢)

【責任編輯:劉鬱菁】

相關焦點

  • 女插畫師手繪100張重慶地圖,走遍下半城全靠一張圖
    最近一個重慶女插畫師在聽了她諸多朋友抱怨重慶導航完全沒用、經常導航出錯後,她就把重慶下半城這一塊,手繪了一張地圖。這是一個憤怒之餘走心的手繪,綜合了整個下半城的遊玩景點以及美食小店,用手繪的方式把他們全部畫到了一起。
  • 插畫版南京美食攻略走紅 吃貨味蕾被「挑逗」
    對於吃貨們來說,美食永遠是令人興奮的話題。日前插畫家「PP殿下」繪製的插畫版南京美食在網絡上熱傳,挑逗了吃貨網友的味蕾,南京各路美食躍然眼前。網友收圖的同時,不忘感嘆:「秦淮小吃呱呱叫,包你吃過忘不了。」
  • 中國風二十四節氣手繪插畫圖片,超適合做壁紙的唯美圖片
    說到二十四節氣,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預知冷暖雨雪的指南針,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更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智慧的結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最唯美二十四節氣手繪插畫圖片,真心每一張都超級想收藏做壁紙呀!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西安農民畫家手繪二十四節氣農事圖 弘揚傳統文化
    王亞娥展示二十四節氣農事圖。(西安晚報記者 黃亞平)   中國「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讓戶縣農民畫家王亞娥興奮不已。因為從2011年冬天起,她就開始手繪二十四節氣農事圖,本次申遺成功,似乎也是對她歷時4年創作這一組圖的肯定,讓她更有熱情弘揚傳統文化。
  • 成都大學生手繪"網紅路" 實踐運用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展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的規律與魅力。近日,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別出心裁,用他們的創意和才華,手繪出了一條絢麗通道,為原本美麗的校園再添一景。  7天內繪出120米手繪通道  冬至、大寒、立春、驚蟄、清明、穀雨、芒種、夏至……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在中醫人看來,每一個節氣變遷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 法國女孩翻譯二十四節氣童話
    這個童話故事,由中國插畫師喬喬創作,法國設計師美珊翻譯。 昨天,三秦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美珊。 美珊說,2006年,她在南京師範大學學習漢語時,第一次聽老師講起過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當時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覺得特別神奇。」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再結合季節的變化,加上累積的經驗知識,產生的「交節換氣,天氣與農作預告表」。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用童書手繪還原故宮實景
    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新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這套寫給孩子的文化歷史通識繪本,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與御鑑文化研討設計,中信出版社出版。此書針對3-6歲幼童開發,以親子閱讀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童也可自主閱讀。
  • 江西理工大學生手繪海報集百「春」圖迎春分
    (曾江文 攝)&nbsp&nbsp&nbsp&nbsp「百『春』迎福圖,每個人的「春」字都不一樣,感覺還挺有意思的。」江西理工大學大一女生陳蕊如是說。&nbsp&nbsp&nbsp&nbsp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日——春分。
  • 藝術生畢業設計創純手繪插畫:手繪給人實在的感覺(圖)
    圖為白睿毫與作品留下合影。 鍾旖 攝  偌大的展覽大廳裡,運用電腦技術繪製的畢業設計作品和婚慶主題服裝設計佔了「半壁江山」,白睿毫用「面具+手繪」形式的創作在展廳內顯得「頗有意思」。  「這四幅圖分別展現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非洲土著舞蹈的激情給人歡快,日本武士的剛毅側面反映憤怒,中國的《梁祝》是一曲哀歌,美國的小丑則讓人樂開了花……介紹起自己的作品,白睿毫頭頭是道。
  • 手繪武漢美食萌撲克:大王熱乾麵 小王是鴨脖(圖)
    插畫師熊雯婧說到一些設計時,總有很多感慨和口水。  16顆魚丸,個個表情不一;「歡喜坨」戴著墨鏡,神情冷酷……在一副名為「武漢美食」的撲克牌上,54種食品顯得很Q、很萌。這副撲克牌出自兩位「吃貨」之手,主創者鄭呂寅用4年時間,吃遍武漢數百家餐館、路邊攤,選出54種武漢美食;插畫師熊雯婧用畫筆將這些美食手繪出來,幾易其稿。他們希望藉此「呼喚本土饕餮們的美食回憶,同時激發外來遊客對江城美食的熱情。」  美食撲克「萌化了」  幾天前,家住武昌的小孔同學收到一位同學的禮物——一盒撲克牌。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 我們陸續推出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九個節氣相關的服裝設計,通過自然情景、意象與色彩的變化,結合精良工藝,打造出層次豐富的款式。 這幾年,我發現周圍不少80後、90後都對二十四節氣很感興趣,他們把節氣文化融入美食、音樂、舞蹈以及家居設計之中,讓生活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上升到了詩性層面。
  • 如何用英文表達中國二十四節氣!
    對於二十四節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這樣介紹的:China—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knowledge of time and practices developed in China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sun’s annual motion
  • 女大學生手繪美食惟妙惟肖 被稱文藝範吃貨(圖)
    女大學生手繪美食惟妙惟肖 被稱文藝範吃貨(圖)   昨天,網友「樂毛線」在網上陸續曬了一組各地美食手繪圖片:小籠湯包、清蒸鱸魚、小龍蝦、螺螄粉、豆皮,這一組美食手繪微博,昨被央視新聞和各個大「V」先後轉發萬餘次,網友評論多達2000多條。  昨天,記者多方聯繫上手繪美食的「樂毛線」——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大四學生樂靜,24歲,廣西南寧人。從小學起開始學畫,一直未曾間斷過,2009年,考入武工大。
  • 「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決賽圓滿收官
    涵蓋主題插畫、公共雕塑、食品包裝、節氣服裝、節氣插花、藝術品6大方向。餘件二十四節氣文創設計作品。  深圳市插畫協會通過自身會員平臺註冊插畫師進行了推廣,向職業插畫家、插畫設計工作者、插畫創作者等專業人士,魯迅美術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40餘所設計類高校師生發出了定向邀請,共徵集插畫作品近3000幅,作品均圍繞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將歷史氣息與當代潮流相結合
  • 國人插畫師相當唯美的水彩插畫作品!能堅持手繪的大佬值得敬佩!
    這年頭,能堅持手繪創作的插畫大佬不算多見了,而今天介紹的這位插畫師一直堅持純手繪水彩創作,繪製的作品相當唯美具備很高的質量,他就是來自於國內的插畫師「零屆0rz」!不僅畫風唯美而且比較高產,這個圖冊裡的插畫作品僅僅是他繪畫作品的一小部分,無論是畫面,色彩還是手繪技巧都應該算是同類作品裡的高水平作品,相信喜歡這種畫風的動漫迷一定也不少吧!
  • 以插畫的名義——給大人的好看繪本
    ▲ 臺灣要承認同性婚姻了嗎?她覺得手繪的魅力無可替代,因而作品都結合了手繪的溫度,她善用水彩、水墨、拼貼等,畫風精緻、繽紛,宛如奇幻世界,作品往往融合了諸多信息、含意,除了插畫,Cinyee Chiu 也有動畫創作,下面一起欣賞她的作品吧!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在這些文化遺產當中,「二十四節氣」堪稱一朵「奇葩」。在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周年之際,新報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曾獲天津市科技傳播終身成就獎、天文科普教育家趙之珩和大家解析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曆法的關係以及劃分。新報記者 梁爽  — 二十四節氣起源和三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還要從當今世界通用的三種曆法說起:分別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
  • 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表達,你會嗎?
    今天是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隨青華園教育小編一起了解二十四節氣的英文表達!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  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雨水、霜降等「二十四節氣」指導著中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一些民間節日習俗也與這些節氣相關,成為社區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