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用童書手繪還原故宮實景

2020-12-19 澎湃新聞

1月21日下午,給孩子的故宮系列《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新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

這套寫給孩子的文化歷史通識繪本,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與御鑑文化研討設計,中信出版社出版。此書針對3-6歲幼童開發,以親子閱讀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童也可自主閱讀。全書共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索,將830幅手繪故宮原景大圖、52座故宮建築、48個傳統習俗、115件故宮珍寶、64種動物、76種花木、24次成長體驗等,融入富有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閱讀體驗,繪本還採用了先進的AR技術並研發了同名APP。

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表示,這套圖書是故宮博物院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新的嘗試。圖書結合兒童的年齡特徵和閱讀習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在識珍寶、品古詩、學知識、賞藝術的同時,揭開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奧秘。

單院長介紹,《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這套圖書,不僅為孩子們介紹了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氣候和物候變化、民俗傳統,更是把故宮博物院作為故事背景,為他們展現了紫禁城在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孩子們可以看到御花園從繁花盛開到銀裝素裹,看到金水河從潺潺流淌到冰封凍結,更有個性鮮明的小神獸帶孩子們走進故宮二十四處宮殿,認識它們的功能與特點。

書中主要以脊獸——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 、鬥牛、行什,加上小格格和小阿哥為主要的故事人物,串聯起不同的節氣發生在不同宮殿的故事。

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的創作團隊講述了圖書策劃、編輯及出版背後的故事,分享了為將節氣知識與故宮文化相結合、保證圖片與文字準確性、提升繪本兒童性所做出的努力。

故宮博物院宣教部指出,《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有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真實性,即圖書內容與真實環境、藏品相結合。

這套書用手繪全彩精美繪畫描寫了在故宮發生的節氣故事,故事中所有的文物皆有出處,彰顯了不同的藝術價值和工匠精神。除此以外,親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繪本中色彩斑斕的花木和活潑可愛的動物們共同構成了故宮博物院動植物的博物學。24座核心建築作為故事的主背景一一展現,讓孩子從不同角度了解真實的故宮建築。

比如上圖中文淵閣,本來畫的是面闊四間,但實際上文淵閣坐北朝南,面闊六間,這是在中國古建築中少見的開間數,也是從天一閣學來的,為的是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所以按照實際改為面闊六間。

大家吃穀雨茶的地方為故宮御花園的浮碧亭,亭子的頂端為綠琉璃瓦黃色剪邊,所以按照實際,繪本中將亭子塗上綠色的琉璃色彩。

其次,關於故宮的兒童圖書不是完全虛構,有實物可依,所以需要彰顯建築、藏品的專業細節,要有一定的專業性。有形的故宮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場所和見證者;無形的故宮延續著中華歷史文脈,承載著國家記憶。繪本中的一磚一瓦、一窗一欞,都力求還原故宮原貌。慈寧宮的重簷歇山頂、文淵閣的六間房,以及三交六椀菱花窗,每一處細節都經過數次校對審核,讓孩子了解最真實的歷史。春天,在坤寧宮前放風箏,到浮碧亭喝穀雨茶;夏天,在東華門前放蓮燈,去乾隆花園找螢火蟲;秋天,到文淵閣的石橋上餵金魚,在故宮最美的角樓賞月;冬天,到御花園打雪仗,在金水河上滑冰,去太和門廣場看煙花。

《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的很多細節都是按照原場景或者原物進行了繪畫處理。

如下圖的文淵閣內景裡,可以看到曾經擺放全書的架子仍在原地,還有乾隆的御座屏風和書案以及高懸匾額和對聯的細節

下圖中的翊坤宮內景,刻畫了寶座、屏風、香幾、宮扇以及宮內的陳設。另外溥儀遜帝時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設鞦韆,現鞦韆已拆。但是書中對於鞦韆的這個細節也進行了還原。

翊坤宮實景

因為讀者是兒童,所以《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也注重以兒童的語言講述故事。從衣食住行到琴棋書畫,用趣味性的語言、兒童的視角編織了二十四個成長情境。比如加入了很多童趣的細節,比如放風箏、滑冰、抓魚等等。也讓孩子們和主人公一起經歷傳統節日,感受文化儀式感。詩詞典故自然融入故事。

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秉持公益教育的理念。該書發布後,故宮博物院向部分北京市所屬的百所幼兒園捐贈了200套《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以便讓更多的孩子接觸到這本書。發布會現場舉行了捐贈儀式,由單霽翔院長向北京市教委代表贈送了圖書。

相關焦點

  • 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發布
    原標題: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發布 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與御鑑文化潛心研討、打磨而成,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文化歷史通識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1月21日在故宮博物院發布。
  • 童書·新書|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
    《給孩子的故宮系列: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編,中信出版社全書共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索,將830幅手繪故宮原景大圖、52座故宮建築、48個傳統習俗、115件器物、64種動物、76種花木、24次成長體驗融入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讓讀者化身小阿哥小格格,探索故宮悠久歷史
  • 童書裡的故宮:830幅手繪原景講述二十四節氣故事
    大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二十四節氣的結束,也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正所謂「過了大寒,又是一年(農曆)」。今年的大寒開始於1月20日16時59分27秒,踩著大寒當天的尾巴,1月21日下午,給孩子的故宮系列《哇!
  • 故宮帶孩子領略紫禁城二十四節氣
    本報訊(記者 紀秀君)騎鳳仙人、鳳嬌嬌、龍爺爺……故宮的屋脊小獸化身卡通動物形象,帶孩子走進紫禁城二十四個節氣的成長情境。日前,為了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的智慧,故宮博物院推出給孩子的故宮系列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
  • 親悅讀|打卡600年故宮,沒有一套合適的書怎麼行?
    小朋友是咱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在這股故宮熱當中,當然不能缺席。可是,介紹故宮的圖書不說是星羅棋布,也可以說比比皆是,該給孩子怎麼選呢?故宮宣教部歷經兩年,精心打磨了一套文化歷史通識繪本——《給孩子的故宮系列: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有了這套書,逛紫禁城就再也不是走馬觀花、景點打卡。
  • 風靡網絡的爆款立體書,足不出戶帶孩子感受故宮四季
    故宮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特色的建築聞名於世,在今年故宮迎來600歲生日之際,小編為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可以親子共讀的繪本——《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立體繪本》。這套書將二十四節氣與故宮結合在一起,家長和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故宮的文化、四季變換,輕鬆了解宮廷人物生活以及古代人民在各節氣時的傳統習俗。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2010年,故宮出版社文化旅遊編輯室責任編輯王冠良在編輯《故宮日曆》時,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七十二候」,之後王冠良和同是編輯的熊娟就以此為基礎編輯了《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故宮出版社)一書,該書以四季為幹、二十四節氣為枝、七十二候為葉,圖文並茂地為大家講述「年華」這棵樹的故事。
  • 故宮博物院迎來2020年首次直播!
    直播的最後還會進行抽獎環節,每個平臺各抽取一人隨機送出由故宮宣傳教育部編寫,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故宮文化兒童讀物《我要去故宮》或《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出版日期:2020 年 2 月《我要去故宮》這套書,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編撰,經過數年精心打磨、專門為孩子系統講解故宮的文化通識讀本,內容有趣,插圖好看,印刷精美。
  • 這16本書,帶你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
    故宮創院元老親歷、親見、親聞,寫下《故宮五十年》告訴你答案。本書以百萬件國寶的南渡北歸、西遷東還,再現故宮博物院50年的誕生、成長和流離!著名畫家李晨手繪8幅精美插圖。本書所敘述的人物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的:光緒、慈禧、珍妃、榮祿、李鴻章……帶你重返歷史迷局,破解宮殿懸疑。
  • 楚圖南捐印留故宮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我和楚圖南後人、紫禁城書畫藝術協會副會長柳琴(啟琴)大姐在一起,談起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是誰保護了故宮這個話題時,談到了楚圖南先生不僅當時是故宮保護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還在20世紀60年代時捐獻給故宮博物院一套個人收藏的二十四枚印章。
  • 二十四節氣從天象到詩意
    善觀天象的古人通過「看天」,發現了許多至關重要的自然規律,比如——二十四節氣。清代 董誥繪《萬屯春牧》(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大部分中國人,都能熟練背出這首《二十四節氣歌》。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紀念故宮600年,跟大家隆重推薦這一套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包括《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和《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把紫禁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收進書中,可以「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成都大學生手繪"網紅路" 實踐運用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展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的規律與魅力。近日,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別出心裁,用他們的創意和才華,手繪出了一條絢麗通道,為原本美麗的校園再添一景。  7天內繪出120米手繪通道  冬至、大寒、立春、驚蟄、清明、穀雨、芒種、夏至……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在中醫人看來,每一個節氣變遷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 故宮出了本未賣先火的網紅書!
    它是故宮第一部 「創意互動解謎」 書,可以讓你通過「實體遊戲解謎書+線上App」的方式,在遊戲中了解故宮歷史與傳統文化。故宮出版社出品,故宮首款互動解謎遊戲書。為了忠實還原乾隆三十六年(公元 1771 年)的歷史,主創團隊故宮出版社對現存文獻、歷史檔案進行梳理,參考了故宮博物院內大量未公開的珍貴資料。經過多次查證,反覆推敲,撰寫出 12 版的故事大綱,最終確定了最佳的情節方案。
  • 立體書《打開故宮》長3.2米 還原網紅貓
    太和殿、角樓、午門……打開書後,這些故宮的建築物都變得立體可感,甚至連「網紅」故宮貓都儘可能進行了還原。有網友感嘆,看到書,也算彌補一點眼下不能去故宮的遺憾。   這就是立體書《打開故宮》,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還為之專門寫來親筆信。它有啥特點,能在短時間內爆紅?
  • 因為她們,故宮多了一份「暖」
    在故宮博物院,有這樣一支主要由女性工作人員組成的隊伍——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公眾教育組。這支隊伍不算大,只有19人,其中女性工作人員就佔15人,承擔著接待貴賓、組織和策劃故宮博物院公眾教育活動等重要職責。2018年,這支隊伍累計為3萬餘人次觀眾提供講解服務1500多場,開展講座、公眾教育課等各類活動300多場。
  • 故宮推首款互動解謎遊戲書 24小時眾籌金額創出版業紀錄
    故宮出版社供圖   記者從14日的發布會獲悉,故宮出版社推出的首款互動解謎遊戲書——《謎宮·如意琳琅圖籍》(以下簡稱《琳琅圖籍》)在上線眾籌24小時後即超過200萬元人民幣(以下同  乾隆年間,宮中一位已經去世的御用畫師,留下了一本名為《如意琳琅圖籍》的遺作,書中有諸多難以理解之處,被稱為「無用之書」。漸漸地,此書被人遺忘,下落不明。然而宮中卻漸起流言,說此書其實隱藏著琳琅寶藏的下落之謎,稱其為能改變命運之物。周本是宮中一位默默無聞的畫師,無意中在如意館的故紙堆中找到了這本《如意琳琅圖籍》。
  • 故宮,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欣賞
    紫禁城光是這個沉澱了時光的名字就已美過所有故宮的四季【立春】天地靈氣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節氣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節氣的開篇大自然用嶄新的春天問候世界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雨生百穀花開百福
  • 故宮博物院送課到家,系列童書和同名公益視頻課發布
    20冊圖書為孩子系統講解故宮,10節公益視頻課輔助閱讀,帶你走進非同一般的故宮。 《我要去故宮》這套書是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編撰,中信出版社強強聯手出版的。  1、專業性 這套書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精心編撰,歷時3年打磨完成。每位作者都精心構思、謹慎落筆,又經20餘位專家反覆審讀,前後參考各種典籍資料,不斷改易文字和插圖,才最終迎來這套書的誕生。
  • 去不了北京不要緊,36個工匠耗時3年,一本書「打開」故宮紫禁城
    有一套書把 10 大結構建築群,78 個立體小建築,119 段歷史趣味故事都包含在內,共有 2 本,價格只要 299,可以在家玩 1 天。這套書是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一本是《打開故宮》全景實體書,另一本是《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