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布局規劃
(先考慮物流問題,再考慮其它)
1)根據客戶訂單,計算每日產能,每天所需原料數量。
2)根據每日產能,結合機器加工能力及產品設計生產流程,確定安排幾條線體,每條線體配置什麼類型機器,機器數量。
3)了解所有生產所需機器性能,有無特殊需求(如溫溼度等),各機器是接線型的還是插座型的,方便日後排線所用。計算所有機器總功率。
4)先設計物流動線,保證物流動線的暢通,然後再根據產間實際情況及廠房柱位置,對產線及各機臺定點、定電氣(電氣規格要清楚)
(各產線間不能首尾相連,防止混料)
註:
◆ 各產線之間距離,要考慮物流通道,作業員工作位置只要能正常工作即可,若需轉身作業,需留有0.6~0.8m的空間。
◆ 規劃時要考慮後期是否要架線,加設備,要為以後儘量留有一定空間。
◆ 規劃時不能存在管理死角,站在車間任何一角,都能看到工人、機器的工作狀態。
◆ 管道安排儘量採用「飛龍在天」式。
5)根據每日所需原料、加工所得成品、各周轉箱、包材大小等計算KITTING倉、倉庫面積。
註:
◆ 倉庫儘量離碼頭近些。
◆ 貴重材料注意安全措施。
◆ 倉庫面積儘量小,且物料倉庫儘量不設辦公室,防止工作人員躲在倉庫內偷懶。
◆ 規劃出雨雪等特殊天氣時物流動線
6)確定參觀通道(確定是否讓客戶參觀時看到整個車間狀況,如果不是,就要將參觀通道用隔板與車間隔離開,並在想讓客戶看到的位置開窗,不開窗位置懸掛流程廣告牌、Layout等廣告牌),來料通道,出貨通道(來料電梯與出貨電梯分開),人流通道等,註:各通道面積儘量小(計算電梯的工作飽和度,確定電梯數),同時確定電梯使用規範,禁止人員空貨使用貨運電梯。
7)跟各部門主管溝通,確定各部門辦公室面積,辦公室內辦公桌排與排之間距離在1.2~1.5m之間,靠牆一排應與牆留有1m通道。
註:
◆ 規劃時至少要有兩套方案,讓老闆去選擇。
◆ 工廠布局圖上,應標有各具體標記標示:生產車間人力配置,機器配置,各辦公室面積,車間生產具體信息,如:機器及電器上應標有型號、功率、規格等,方便領導閱讀。
◆ 物流動線包括:車間上下料,半成品運輸,不良品維修路徑,垃圾處理路徑,成品路徑等。
◆ 線體架設完畢後,要去實際測量現場資料,看是否與LAYOUT上一致。
◆ 用CAD畫Layout時,要用圖層,區分物流動線、廠房柱、尺寸等方便修改。
要點:
⑴ 各物流動線走向要明確。
⑵ 遵循整體物流動線最短原則。
⑶ 依據產能高峰期規劃線體。
⑷ 客戶參觀通道儘量避開倉庫,維修區等。
⑸ 規劃時,不要忘記逃生通道和消防安全,且在逃生門前必須留有一個回型的逃生通道,在消防栓前1米不能堆放任何物品。
⑹ 物料架於倉庫長軸平行,能減少物流通道的數量,進而多的增加倉儲面積。
⑺ 考慮使用走到上方或者碼頭的空間存儲,碼頭是應對臨時高峰期,成品的緊急存儲位置,但不建議長期存儲。
⑻ 一定要將廠房柱包在倉儲位置裡面,因為梁柱無法當物流空間,最多作為辦公區域。
⑼ 沿倉庫四面內牆壁布置存儲通道料架,能省去一條物流通道的空間。
⑽ 倉庫內桌子不能有抽屜,且桌子必須面對通道,以便走道管理。
⑾ 預測未來運營成長的變化,並轉換為空間的需求變化與流程位置的安排,應考慮高流通品或大型物品的搬運,以減少物流距離與困難。(ABC分類法)
⑿ 通道規劃決定細部的動線,動線必須減少「死巷」與「迂迴交叉」路線,避免不同作業流程相互幹擾。
⒀ 倉庫照明燈下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物品水平距離不得小於0.5米,除照明設施外,不準有其它用電設施,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及手機充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