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之所以寵愛雞,很大程度取決於生肖雞的吉祥寓意和古人對雞圖騰的崇拜。作為禽類的總代表,生肖雞已不再是單純的動物,古人以雞的形體、外貌、秉性、作用等特性為依據,賦予雞各種不同的、豐富而深刻的象徵憊義。這些意義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看來,雖然只是―些美好的傳說,但體現的仍然是先祖們的聰慧。
雞最顯著的象徵意義是守信、準時。雞守夜報曉,對於古人來說,其意義實在太大了。這是因為古代的計時工具非常簡陋,如漏壺雖可計時,卻不可能按時叫醒人們,睡夢中的人們不知道到了什麼時間。這時金雞報曉,告訴人們天快亮了,應該起床準備勞作了。
而且雞不管酷暑寒冬、風霜雨雪,它都守信報曉,決不偷懶。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雞的打鳴報曉,人間才開始新一天的煙火生息。後來再迸一步引申,公雞報曉,象徵著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即將來臨。
雞象徵著平凡和柔弱。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繁殖能力強,成活率高,對環境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無論何地都可以飼養。此外,雞很勤奮,整天奔忙,四處覓食。所以說雞是平凡的、也是大眾的。其實,雞的這種平凡特性也是先人們自身生存狀況的折射。加上雞對於人類的無私奉獻,雞就得到先民的寵愛,被套上各種美麗而榮耀的花環。
雞象徵著勇敢善鬥。這一意義起源於鬥雞,即使是普通的公雞,兩隻公雞相遇往往有一場搏鬥;母雞為了它的後代也會拼命廝殺。雞的體型和力量雖然都很弱小,但在關鍵時刻卻敢於搏鬥,可見雞具有勇敢的品質。
雞具有某種神靈力量,能去災闢邪。古人認為,雞和雞血具有驅鬼邪祛災禍的作用。早在先奏時期,就有用雞和雞血驅邪的滔動。另外,古人對祭祀非常鼓視,在眾多的祭祀用犧牲中,雞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認為雞具有神靈的意味,認為雞是與先輩或神靈溝通的「通靈媒介」;因此常用雞進行各種祭祀活動。
雞鳴可以驅鬼。在民間的傳說中,鬼魂最怕聽到雞聲,因為鬼魂只能在黑夜裡活動,而雞叫則表明天快亮了,天一亮,所有的鬼魂便無蹤影了,雞能預示吉祥。因為雞鳴能夠除黑暗而迎光芒,所以,古人相信雞是可以給人們帶來光明與吉祥的聖鳥神鳥
雞是生殖崇拜的符號。古往今來,雄雞代表陽剛,被認為是繁衍生殖的代表。 總之,雞在人們心目中是光明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徵、是黑暗的剋星、是邪惡的對頭。在這些傳說或故事裡,雞或被神化、或被俗化,都具有意味深長的寓意。從中不僅可以看出先祖們的智薏,更能體會和感悟他們願望與祈盼。這些都是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雞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十,與十二地支配屬「酉」,故一天在十三時辰中的「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又稱「雞時」。易卦為「異為雞」. 雞王是一個好強爭勝的傢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鬥毆(這種德性今天都有還有殘留)。玉帝封生肖的時候,考慮了動物對人類有無功勞,雞王當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雞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馬受人寵愛,金鞍銀澄,心中十分羨慕,於是上前詢問道:「馬大哥,你有今天的榮譽,靠的是什麼?」馬回答道:「我平時耕田運物,戰時衝鋒陷陣,給人類立下汗馬功勞,當然我應該受到愛戴。」馬道:「要得到人們的愛戴不難,只要你能發揮自己長處,給人們實實在在地辦點事就行了。
拿已封生肖的動物來說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門,豬供人肉食,龍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說不定對人類有幫助呢。」 雞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喚醒沉睡的人們,於是每天拂曉,雞王就早早起床,亮開嗓子歌唱,把人們從睡夢中喚醒,人們對雞王的功勞十分感激,決定請玉帝把雞也做為生肖賜封為神。 可是當時玉帝封生肖的標準只要走獸,不要飛禽,六畜中的馬、牛、羊、狗都有份,唯獨沒有雞,這下可急壞了雞王,它急紅了眼,喊精了脖子,可是毫無結果。
一天晚上,雞王為這事想不通,翻來覆去睡不著,一縷幽魂直飛天宮,來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訴,自己每天司晨,喚起眾生,功勞順大,卻不讓入選屬相,實在想不通。說完後,淚流不止。玉帝一想,雞王的功勞實在大,自己規定的挑生肖標準確實有誤,於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雞王頭上,以示嘉獎。
雞王醒來後,發現頭上真有一朵紅花,於是它戴紅花去見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認出這是玉帝的「御爐紅花」,知道玉帝看重雞王,於是破格讓雞王參與生肖競爭。到了爭排生肖的那天,雞與狗同時起床,相併而進,快到天宮時,雞怕狗沾了先,就連飛帶撲到前面去了。
狗急起直追,一直沒追上,結果排在雞之後,從此,狗對雞再無好感,見到雞就追,直到今天也餘氣未消,「狗攆雞飛」的現象至今可見。而雞呢,至今還是紅臉每天司晨,頭上戴著一朵漂亮的大紅花。 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掃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畫法
先定位眼睛是常見的做法。眼睛類橢圓形,根據大公雞看的方向,決定眼球的位置。其次是嘴巴的畫法,上短、中長、下適中,是畫好嘴巴的訣竅,注意中間的線條,應該基本對準眼球的位置,不要畫得太短。雞嘴上不要忘記畫上雞的鼻孔,會讓大公雞更加生動。
大公雞的眼睛想要更加有神,那不妨在眼角和眼尾加粗一下線條。全部結束後,在眼睛的左下方,為大公雞畫上耳朵。
此時大公雞的五官基本完成,請提示學生換一隻畫筆,開始畫大公雞的雞冠。毛筆蘸取曙紅色,起筆後,從上往下,從外到內運筆。
大公雞的眼睛周圍和嘴巴處,也用紅色暈染開來,並且畫上大公雞的「肉裙」。肉裙」分別在嘴巴的兩側。
一般來說,雞脖子上的羽毛比較淺,我們可採用淺灰色來畫脖子。起筆要注意保留頭部線條的完整性和流暢性。畫好後,在右側羽毛處,畫上一點濃墨色塊,代表雞的後背。
接下來就是雞翅的畫法了,注意翅膀濃淡色彩的變化, 並且用枯筆的手法,營造出羽毛的蓬鬆感。
後背與翅膀畫好後,可以用淡墨勾勒出大公雞的屁股。線條簡單明了即可,同時也定好尾巴的位置。
畫面最出彩的部分應該就是大公雞美麗的大尾巴了。筆鋒放倒,讓毛筆最大接觸面掃過畫紙,先繪製好尾羽的輪廓和造型。 然後用筆尖加水調製出深灰色,在濃墨下方,豐富線條的顏色,讓畫面更加立體。
在畫大公雞身體部位時,可讓筆尖中的水分稍多一點,因為不同深淺墨塊的堆砌,會讓身體部分的羽毛栩栩如生。此時的構圖,大公雞好像一顆「愛心」,而「心尖」處就是一會兒雞腿的位置。不必拘泥展示畫的用筆規律,只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用深淺色塊填滿雞胸和整個身體即可。
雞腿想畫得漂亮,並不容易,由於羽毛比較蓬鬆,所以枯筆手法會被反覆利用。用試筆紙將毛筆中的水分吸走,會讓運筆變得容易。
雞的腳踩地應該沉穩有力,所以畫之前,注意整個構圖比例,用筆尖勾勒出腳部線條,並畫出皮膚的紋路。「金雞獨立」所以一隻腳踩地的同時,另一隻腳是蜷縮上屈的。第此時,只要把筆洗淨,蘸取藤黃色為雞嘴和雞腳上色,整隻大公雞的教學就完美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