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韓國經濟衰退,企業停工破產,就業人口減少。由於韓國出入境政策限制,有近3萬名已經辦完籤證的外籍勞務人員難以入境,大量期滿勞務人員和非法滯留者不能順利出境。疫情之下,在韓外國勞動者生存狀況如何?
在韓外國勞動者人數及構成情況
2020年12月21日,韓國統計廳和法務部公布了《2020年移民滯留狀況與就業調查結果》。該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5月,在韓國常住的外國人總數為133.2萬人,較上年增加9000人,增長0.7%。常住外國人是指在韓居留90天以上、年齡在15歲以上的非韓國籍人員。
在133.2萬名常住的外國人中,有外國勞動者91.8萬人。其中,外國就業者84.8萬人,比上年減少1.5萬人,僱傭率為63.7%;外國失業者為7萬人,比上一年增加1.9萬人,失業率為7.6%。外國失業人數創2012年有統計數字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他為非經濟活動人口,有41.4萬人,比上年增加0.5萬人。詳見表一。
一、在韓常住外國人的來源國家
在韓常住的133.2萬外國人中,有120.1萬人來自亞洲各國,佔90.2%,比上年減少了7000人;其他13.1萬人來自亞洲之外的國家,比上年增加1.6萬人。韓國移民多元化趨勢增強。
在亞洲各國中,在韓朝鮮族(主要來自中國)人數為49.1萬人,比上年減少1.6萬人,同比減少3.2%;在韓中國人(非朝鮮族)為12.8萬人,比上年減少8000人,同比減少5.9%;在韓越南人為17.2萬人,比上年增加4000人,同比增加2.4%;其他亞洲國家增加了1.1.萬人,增加了2.8%。
總體來看,在韓中國人(含朝鮮族)雖然佔在韓常住外國人總數的46.5%,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比上年減少了2.4萬人。相反,越南等其他亞洲國家和非亞洲國家的人數卻在不同程度地增加。詳見表二。
二、在韓外國就業者的行業分布
從84.8萬名外國就業者的行業分布來看,從事礦業和製造業的外國勞動者佔45.9%,比上年提高了0.4%;其次是從事批發零售、餐飲、住宿業的外國勞動者佔19.5%,比上年提高了0.6%。受疫情影響,從事建築業的外國勞動者佔10.9%,比上年下降了1.4%。詳見表三。
不難看出,2020年外國就業者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林漁業,聚集度有所提高;受非法滯留者出境政策影響,建築業減員最多,佔比有所下降。
三、在韓外國就業者的籤證類別
在84.8萬在韓外國就業者中,持一般就業籤證(E-9)的人數最多,有25.1萬人,佔近30%,但仍比上年減少了1萬人;由於飯店及住宿業受疫情影響最大,訪問就業制(H-2)人數大幅度下滑,只有11.7萬人,比上年減少了4.1萬人,減幅為25.9%。相對而言,專門技術人力和留學生在韓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其中留學生就業人數比上年增加了5000人,增幅為18.3%。詳見表四。
表四還顯示,2020年在韓就業的外國人中,男性數量多於女性,男性比女性多三分之二。在一般就業籤證(E-9)中,男性比例佔92%;在留學生就業者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但在結婚(F-6)就業者中,女性佔比則高於男性,達到71%。
2020年4月後,由於韓國出入境限制,有3萬名持一般就業籤證(E-9)人員無法正常入境,全年入境人數僅有3706人。為保證韓國企業用工需求,韓國法務部被迫對18500名工作期滿的勞務人員,延長50天滯留期限。
四、在韓外國就業者的年齡結構
從84.8萬名外國就業者的年齡構成看,外國就業者主要是39歲以下的年輕人,就業人數為49.5萬人,佔58.5%,比上年減少了8000人;40-59歲的中年人為28.6萬人,佔33.8%,比上年減少了1.5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6.6萬人,佔7.8%,比上年增加了6000人。老年化趨勢增強。詳見表五。
總體來講,外國就業者主要以年輕人為主,體現了韓國僱主的意願和政府的要求。因為僱傭許可制(E-9)引進外國勞務的年齡限制在18-39歲。這種年齡結構正好和韓國國內就業人口的老齡化形成互補。
五、在韓常住外國人居住地區分布
調查表明,在韓常住的133.2萬外國人中,有84.6萬人居住在首都經濟圈,佔外國人總數的63.5%,較上年增加1萬人;居住在非首都經濟圈的有48.5萬人,佔外國人總數的36.5%,較上年減少1000人。可見,常住外國人與韓國國內人口分布相似,主要聚集在經濟發達和生活便利的中心城市和地區。
從韓國各地市的分布看,居住在京畿道地區的外國人最多,有46.5萬人,佔34.9%;其次是首爾特別市,有30.4萬人,佔22.8%;再次是大田市、忠清南道、忠清北道和世宗市,有14.2萬人,佔10.6%;然後是釜山、蔚山和慶尚南道,有10.6萬人,佔10.2%。這些地區經濟相對發達,工業集中區較多,服務業發達,利於外國人就業和生活。外國人居住最少的地區是江原道和濟州道,由於地處偏遠,只有3.8萬外國人。詳見表六。
六、在韓外國人中的非法滯留者
據韓國法務部統計,截至2020年5月,在韓非法滯留的外國人總數為396654人,同比增長10%,非法滯留者佔在韓國外國人總數中的18.5%,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每5名外國人中就有1人非法停留。
在非法滯留者中,有75%為免籤入境90天的人員,他們因買不到回國機票而淪為非法滯留者。其餘10萬人為海外朝鮮族同胞和持有外國人登陸證的長期滯留者。
韓國法務部表示,疫情導致的航線停飛,持短期籤證者無法出境,持一般就業籤證(E-9)者超期滯留,不得不延長籤證期限。不少國家以防疫為由拒絕本國公民入境。長此下去,預計非法滯留人員還將繼續增加。
外國就業者的工資收入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5月,在韓國的外國就業者中,以工資為收入的就業者有80.37萬人。其中,月工資不足200萬韓幣的有26.1萬人,佔32.6%,佔比較上年增加了0.24個百分點:月工資在200-300萬韓元之間的有41.08萬人,佔51.1%,佔比較上年降低了0.24個百分點;月工資在300萬韓元以上的外國就業者有13.17萬人佔16.4%,佔比較前一年僅提高了0.1個百分點。
2020年,在韓外國就業者中,月工資不足200萬韓元的低收入者佔比在增加,而月工資在200-300萬韓元的高收入者佔比在降低,這意味著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韓外國就業者的總體工資水平在下降。詳見表七。
事實上,在韓外國就業者的平均工資要比韓國人低三分之一左右。2020年6月,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數據表明,2019年韓國人平均月工資為313.8萬韓元,而2019年外國勞動者的月均納稅工資僅為215.8萬韓元,兩者相差31.2%。
另外,調查還顯示,2020年5月,以工資為收入的就業者中只有54.3%的人加入了僱用保險,未加入者佔37.2%;加入產災保險的比例為65.4%;未加入者佔23.1%。
國際勞工組織2020年12月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受疫情影響,2020年前六個月,有三分之二的國家工資下降或增長緩慢。該組織通過對28個歐洲國家估算,如無工作補貼,男性工資將下降8.1%,女性工資下降5.4%。平均工資將降低6.5%。
可見,2020年工資收入減少是全球趨勢。
2021年韓國將繼續引進外國勞動者
隨著韓國經濟的逐步恢復和疫情趨於穩定,為填補疫情影響而造成的勞動力空白,2020年12月23日,韓國外國人力政策委員會決定,2021年一般僱傭許可制(E-9)外國勞動者的引進名額為5.2萬人,較2020年的名額減少4000人。這是自2017年以來首次減少外國勞動者引進名額。詳見表八。
韓國政府解釋,因為製造業和建築業對外國勞工需求減少,所以,減少了兩個行業的引進名額。但農業、畜牧業、漁業的名額保持2020年水平。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約有3萬名外籍勞工獲得就業許可後仍未入韓,政府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向2.2萬人籤發就業許可,下半年再視經濟運行情況決定是否籤發其餘3萬人的就業許可。
如果2021年疫情不能得到緩解,將不利於引進外籍勞工,韓國政府將修改《外國人僱傭許可等法律案》,將目前最長5年的外國人就業時間臨時延長。
來源:微信公眾號 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作者:孫正民